学爸走进74集团军:志愿军的意志+不输美帝的装备=新时代的强军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为啥鲁迅不单是文学家,还是思想家,他曾经一针见血地指出: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经过了40年的改革开放,我们国家的经济的确发达了很多,社会各战线上捷报频传,厉害了,我的国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

 

但是如果经济建设的成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力量来保护,就会如同鲁迅说的那样,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了倒不是什么好事。

 

也因此,厉害了我的国,有一个必要非充分条件,那就是:厉害了,我的军。伟大复兴中国梦,必然伴随着一个强军梦,所以大大提出要建设一支世界一流军队。

 

什么是世界一流军队呢?我觉得主要有两点:第一,无比坚强的战斗意志;第二,美帝一般的先进装备,这二条缺一不可。

 

我认为解放军战斗意志的顶峰,是抗美援朝的时候,因为抗美援朝的时候,两边武器的差距实在太大了。

 

但是解放军用钢铁一般的意志,弥补了武器上的不足,成功地把联合国军打回到了三八线以南。

 

尤其是上甘岭一战,打出了军威,让十五国联军胆寒,让志愿军在全世界扬名。整个上甘岭十分惨烈,天上没有出现过我们一架飞机,地上也没有出现过我们一辆坦克。

 

我们的火炮最多的时候,也不过是敌方的四分之一,美军总共发射了190多万发炮弹,五千多枚航弹,由于后勤困难,我们只有40多万发炮弹,而且几乎全是后期才用上的。

 

也因此诞生了一个名词——“范弗里特弹药量。学术一点儿来说就是唯火力制胜论,通俗一点说就是大炸逼主义。

 


也就是不计成本地投入庞大的弹药量,把对方炸得要么抬不起头,要么就没头了,根本没法还击,以此来保存自己。

 

相比志愿军就惨多了。我们没有足够的大炮,甚至于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手雷,这东西自己没法造,只能从国外买。所以上甘岭的英雄黄继光去炸碉堡的时候,只带了一颗手雷。

 

只能从而志愿军战士,迫击炮也不舍的用,只有关键的时候采用,平时就靠轻兵器、机枪、和手榴弹。

 

再看美国,炮弹真的跟不要钱似的,可能会动用B29去轰炸一辆自行车。而我们手里的反坦克手雷只能留给敌人的坦克,用来炸碉堡就算是很奢侈了。

 

也正因为如此,解放军烙下了病根,换上了永远也治不好的活力不足恐惧症,走上了大炸逼主义的不归路。

 

但是抗美援朝战争结束65年了,最近一次陆地上的大规模用兵也过去39年了。我们的解放军到底还有没有那股精气神了,很多人跟蛋总有一样顾虑。

 

但是蛋总走进第74集团军某旅的时候,这种顾虑已经烟消云散,我感觉志愿军的精气神,已经成为解放军的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从来就没有被丢弃过。

 

蛋总有幸被临时编入了74集团军某旅的硬骨头六连,睡在我旁边床铺的是一个来自于湖南的22岁小鲜肉,晚上睡觉一脱光,满身的腱子肉,蛋总得顿时都想弯了。

 

睡前他帮我搭好了蚊帐,还把我明天要穿的军鞋鞋带穿好,然后朝外摆放。但是我上铺的鞋他却朝内摆放。

 

他说是要养成习惯,时刻备战,时刻准备下一秒就出发。下铺鞋朝外,上铺鞋朝内可以最大程度节约穿鞋时间。我当时就惊呆了,时刻备战,竟然精准到秒!

 

所以熄灯后,我跟他聊了一会儿。我问他:你怎么看待《士兵突击》?里边是不是虚构的?你们硬骨头六连,有没有钢七连钢?

 

他说:《士兵突击》非常真实,但是钢七连没有他们硬骨头六连硬。我们得过最高统帅部两次荣誉,他们才一次。

 

我问他周末他们休息不,休息日做些什么。他们说周日休息,但是作息还是跟平时一样。他说他们放假不放制度,该几点起床就几点起床,赖床是不行的,不叠豆腐块也是不行的。

 

我又问:你们会不会像《士兵突击》里那样,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是连里的第几个兵?每个人是不是都知道自己的连史?是不是每次吃饭都拉歌?

 

他说:当然知道了,这个如同身份证号一样,是唯一的,而且终生不变。而且每个人都可以当连史馆的讲解员,每次吃饭前都会唱歌,你明天就知道了。

 

他说他就跟许三多一样,以前也很笨,但通过训练,现在是一名狙击手。他还说:你明天在战术实弹演习中,还会看到我。

 

所以我一直期待他作为狙击手的出色表演,然而我失望了。因为我没有等到,他以另一个角色出现——05式两栖步战车的车手。

 

在两栖步战车的表演中,战士们默契配合,面对各种随机出现的目标,均能灵活应变,实现精准打击。

 

在装备参观和试乘环节,我见到了他,看见他满头大汗,衣服都湿透了。他指引我登车参观,结果里边闷热无比。这个烧柴油的钢铁怪兽,竟然没有空调。

 

我呆了两分钟就受不了。等试乘结束时,我忍不住跟他握了握手,结果22岁的小鲜肉,满手都是老茧。我突然明白了,硬骨头六连为什么这么硬了。

 

硬骨头六连的硬,是练出来的,就如同他手上的老茧。只有从严从难从实战不断高强度磨练,到了战场才会从容不迫,临危不乱。

 

下午,打靶归来,连指导员带我们参观硬六连连史馆。我被这个连的历史惊呆了,这真是一支有强大红色基因的模范连队,在161次战斗中,涌现出了大批特级战斗英雄。

 

1948年在瓦子街战斗中,硬六连担任主攻任务,他率领全班奋勇突击,连续攻占两座山头,一直攻到了国民党局部,结果遭遇了强大火力。

 

结果他一回头,发现只剩他一个人了,但是他没退缩,依然奋不顾身,一个人冲突了敌人阵地,结果被十几个包围了。

 

然后他毫无惧色,拔出了刺刀开始了肉搏战,最后杀出重围,最后他身中11刀,成了血人,一直昏迷了十天,成为享誉全军的拼刺英雄。

 

后来伤养好之后,他继续跟随大部队南征北战,1952年赴朝作战。

 

更传奇的战斗英雄尹玉芬。在1947年的青化砭战役中,他率领一个排全歼了敌人一个旅的旅部,亲手活捉了国民党的少将旅长,荣立了特等功。

 

在延安保卫战中,他带领六连战士坚守阵地一天一夜,最后全连拼得只剩下了19人,依然连续打退了敌人六次进攻。

 

他自己的右脚脚跟被炸飞了,小腹被弹片划开,肠子都溜了出来,他把肠子塞回肚子里,继续与战士们一起死守阵地,直到最后的胜利。太祖亲自授予他战斗英雄的奖旗。

 

他因伤回家养伤,但他身残志不残,继续当村支书,任劳任怨,埋头苦干,到了晚年,从未向组织提出过任何要求,这就是硬六连的硬作风。

 

30多年前的那场战争中,硬六连依然硬度不减当年。当时八班班长展亚平,为了掩护战友,被炮弹击中,双腿高位截瘫,左臂截肢,右手也只剩三个指头。

 

178的大个子,只剩下了84厘米,这是那场战争中伤残最严重的军人。面对残酷的命运,他凭借顽强的毅力,坐了起来,走了出去。

 

 

最近30年共和国虽然没有大规模的战争,但是硬六连的成色依然不减当年,1998年长江特大洪水,哪里险情最危险,硬骨头六连就出现在哪里。

 

2008年的抗震救灾、抗雪救灾、2012年的台风救灾。哪里有困难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因为他们的口号是:困难面前有六连,六连面前无困难。

 

 

尤其是看了抗洪抢险的视频,战士们冒着随时被激流吞没的危险,用血肉之躯,给人民构筑起一道钢铁防线。

 

由此来看,硬骨头六连的硬,已经成为六连的基因,一直传承了下来。只要国家一声令下,随时可以赴汤蹈火。

 

还有个细节,也诠释了六连的硬。六连的硬,来自于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忠诚。今天装备展览和试乘环节,有人想坐在炮管上照一张相,被硬六连的一位排长拦了下来。

 

他解释说:因为当年北洋水师,就坐在炮管上照相,所以他们禁止自己的士兵坐炮管。

 

这打动了我,说明我们的士兵保持了高度的警惕,一方面他们传承了前辈的英勇无畏,另一方面,他们没有忘记过去的屈辱。看到他们连清朝的仇还记着,我就放心了。

 

今天,我又跟我旁边的许三多聊了聊。我问他,我们明天就要走了,你们干嘛?他说我们要去海边训练,但他不能细说,他说你也知道最近形势比较严峻。

 

可以看出我们的解放军没有丢,中华民族的传家宝——忧患意识。

 

总之,一天多的接触,74集团军让我吃了定心丸。这是一支有着志愿军钢铁般意志的军队,随着装备的提升和战士们的刻苦训练,正在大踏步走向世界一流军队。

 

试乘环节,坐在风驰电掣的双栖步战车上,我似乎感觉伟(zu )大(guo)复(tong)兴(yi)的速度也加快了!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欢迎关注!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