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力求最客观最深刻:联想最大的问题不是投票,而是……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最近联想因为5G标准投票一事,被推到了风口浪尖,遭到了大家的口诛笔伐,联想迎来了一场空前的危机。

 

创始人柳传志、CEO杨元庆都坐不住了,纷纷出来辟谣解释,甚至发了一封联名公开信,要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

经过几天的研究,蛋总忍不住要写几句,原因有两个:第一,我是爱联想的,只不过爱的是30年前推出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的联想,爱的是12年前推出深腾超级计算机的联想。

 

第二个原因,看着联想和网友互撕、总也撕不到点子上非常难受,因为联想的问题早已经积累的像一个火药桶,只不过被投票这个导火索点燃了而已。

 

很可惜,联想一直没能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或者一直装作没认识到自己的问题,那么就算是没有投票这事儿,难道联想就不会死吗?

 

因此蛋总通过写此文,帮助大家明辨是非,也帮助联想找找久违的初心,找找出现的问题,来一场十年前就该打响的联想荣誉保卫战。

 

联想的问题是因为投票吗?投票的问题早就被曝光,蛋总迟迟没有下笔,就是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给捋顺。

 

搞这个投票的组织叫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本质上是一个通讯行业分蛋糕的组织。既然是分蛋糕,必然就存在矛盾,谁都想多分一点儿。

 

撕归撕,撕到最后还是要把蛋糕分了,少分点儿总比没有强。因此,这里有一个斗争与妥协的过程。但在这个过程中,各个成员话语权是不一样的,投票权也不完全一样。

 

越大越有实力的单位,毫无疑问话语权和投票权都大,你让手机份额已经几近消失的联想跟苹果平起平坐,你觉得可能吗?三星也不会答应啊。

 

如果是简单粗暴,每个公司平等地都有一票,那倒好办了,一方面自己可以拼命塞很多皮包公司进去,另一方面可以用当年重返联合国的经验,拉一拉亚非拉国家企业的票。

 

所以3GPP的机制,先是技术说服,私下妥协,争取形成共识,到投票环节,基本上大势已定,蛋总目前了解到的规则是如下。


 

另外,我多方面征求了参与标准制定的相关技术人员的看法,他们的观点基本上是这样的:这里头有国家利益没错,但国家利益归根结底要基于标准是否可靠,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

 

这又让蛋总想起了另一个令人悲桑的故事,那就是3G标准争夺战。19974月,国际电信联盟向各国发出征集函,征集3G标准方案。

 

由于1G2G时代,我们虽然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市场,但没有自己的标准,没有自己的话语权,没少给国外交专利费。所以望着3G的大蛋糕,我们不能只流口水,希望也能切一块。

 

当时中国并非想另起炉灶,希望参与到WCDMA中去,参与的办法是给WCDMA挑毛病,然后把自己的专利加进去,然而中国专家被鄙视了,所以提出的问题被有理有据地驳回。

 

要知道3G那可是上万亿的大蛋糕,所以纠结了一阵,在1998年初,当时的国家邮电部科技司司长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最终决定还是要搞自己的标准。

 

然而这个标准申请不是说搞就搞,也是有门槛的,比如在3G专利数量方面有严格的要求,当时中国的专利数量与国际电信联盟要求相去甚远,临时申请也来不及,咋办?

 

于是中国盯上了西门子的TD-CDMA,它比较符合中国的TDSCDMA。西门子正发愁呢,搞了一堆专利,却因为与其他欧洲企业中意的WCDMA不同,被无情抛弃,前期大量投入全部作废。

 

所以双方一拍即合,中国购买了西门子的技术专利,凑够了申请门槛,而西门子也不赚白不赚,实现了废物利用。

 

这个合作堪称珠联璧合,但是也很仓促。申请的截止日期是1998630日,而就在最后一天,大唐集团以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的名义,代表中国提交了自己的3G方案。

 

时间有多紧,另外一件事可以印证。大唐电信提交的申请的时候,其实还没正式成立。正式成立是在三个月后,之前都属于特事特办的无证驾驶,也可说是先进站后补票。

 

 

所以中国可以说是连滚带爬过了3G的火车站的检票口。然而进了站也未必能上车,过了检票口也未必能上车。

 

中国代表采取了中途退场、缺席抗议等各种手段来施压,甚至以市场准入来威胁,意思是你们要是不同意,谁也甭想进入中国市场。

 

同时中国跟欧洲和美国也私下谈条件,承诺把老二联通许配给欧洲的WCDMA,把老三电信许配给美国的CDMA2000。这么做的良苦用心就是金屋藏娇,让老大移动用上TDSCDMA

 

不管怎样,中国的TDSCDMA、欧洲的WCDMA和美国的CDMA2000,共同成为了3G国际标准。


 

然而标准归标准,如果不把它做成产业,标准其实就变成了废纸,之前的科研投入也打了水漂。但是想做成产业,其实是非常难的事情,不光是中国的标准,美国的标准也是一样。

 

美国的CDMA2000,虽然如愿成为了国际标准,但在美国本土的应用却十分不理想,干不过欧洲的WCDMA,国外更没人用,最大的应用方竟然是中国电信。

 

而中国的TD-SCDMA成为标准,一时间举国欢腾,民族自豪感暴增。但是实际应用的时候,由于技术积累不够,可把中国移动坑苦了。

 

 

曾经作为优势的智能天线,在网络建设的时候成了头疼的问题,天线像门板,特别大,装在屋顶,一刮风屋顶都要被掀翻了。

 

由于高通不愿意生产TD-SCDMA芯片,中国移动也迟迟不能获得苹果的青睐。而电信和联通,也趁火打劫,疯狂打苹果牌,移动智能硬生生地看对手把自己的高端客户抢走。

 

 

最致命的是网速上不去,这是TD-SCDMA标准的先天不足的。所以中国移动不得不一边砸钱,一边眼睁睁看着市场份额不断下滑。5年砸了将近2000亿,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却从72%降到了62%

 

所以最盼望4G的是中国移动,眼睛都盼绿了。而且也悄悄提前无证驾驶,4G牌照还没拿到就偷偷在干了。

 

中国移动的朋友可以来吐个槽,优先上墙。蛋总说这段的意思是,标准的事,虽然有国家利益在里头,但是如果技术储备不足,也是个深不可测的坑。

 

TDSCDMA不光坑了中国移动,曾经的电信国家队大唐日子也不好过。由于不受市场青睐,巨大的投入血本无归,大唐把大院里的研究院的房子和土地都抵押了出去……

 

因此可以看出,如果技术不过硬,也不会自己生产芯片,就算是有一堆标准和专利证书,也只是废纸一堆,中国移动盼望着高通芯片和苹果手机来救市也挺讽刺的。

 

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大唐电信勒紧裤腰带,作为上市公司16年没分红,现如今面临退市的惨淡结局,也要咬着牙去投资中芯国际,并成为中芯国际第一大股东。

 

TD-SCDMA也并非一无是处。如果把WCDMA给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分分钟被干死。同时也为4G5G做了技术储备,增加了中国在电信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大家关注的5G投票,其实只是众多应用场景之一eMBB(超高清视频等大流量移动宽带业务)编码方案的表决,不是所有5G标准,关于5G标准的竞争,其实才刚刚开始。

 

20168月,关于eMBB的编码方案3GPP召集一众大佬讨论方案,出现了三大阵营,一个是高通牵头的LDPC方案,华为牵头的Polar方案,以及LG牵头的Turbo方案。

 

蛋总自上大学就讨厌字母组合,因为记不住。这三个名字可以这样记:领导嫖娼吗(LDPC码)?脱吧(Turbo)!)嫖了吗(polar码)?

 

大家的方案,肯定是基于自己的利益,比如华为的Polar码专利多,自然主推Polar码。高通在LDPC专利多,自然要主推LDPC

 

但大家基本上都是多方下注,高通也有Polar专利,华为也有不少LDPC专利,真正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从技术的角度,LDPC码是1963年提出来的,经过了40多年的改进,比较完善成熟,硬件实现容易,而且专利保护最多20年,一些专利很快可以免费使用了,这也是LDPC的优势。

 

所以,第一次会议的时候LDPC的支持者很多,高通牵头,支持者包括三星、诺基亚、中兴、联发科、英特尔、夏普、vivoOPPO、小米,以及美日韩的主要电信运营商。

 

Polar码是2008年由土耳其人提出的,是编码界的新星,据说可以达到信号传输的香农极限,但最大的缺点就是成熟度较低,在5G之前还没有任何标准采用过。

 

为啥说华为有战略眼光,对前沿技术相当敏锐,Polar提出后,华为立刻投入研究,申请了大批专利。当然,如果polar码没人用,这些投入也就白瞎了(除了锻炼了队伍)。

 

第一次会议Polar方案阵营如下:华为牵头,支持者包括华为海思、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展讯、以及少数欧洲和美国的电信运营商。

 

Turbo码是法国人发明的,最终专利又被LG收购,被3G4G标准所采用,技术虽然成熟,但是信息传播速率遇到了天花板,无法满足5G高速应用。

 

Turbo码的阵营比较寒酸:LG牵头,支持者包括爱立信、NEC、法国橘子电信(这货在TurboPolar上两头下注)等少数代表。

 

第一次会议讨论很激烈,可以说是骂人先揭短,由于分歧很大,双方没有进行表决,也没有看到联想和摩托罗拉的身影。

 

201610月,召开了第二次会议。在这次会议最开始,有单中数据信道编码方案,分别是LDPC码方案,polar码方案,LDPC+Turbo码组合方案。

 

根据会议记录,LDPC方案最为豪华,包括高通、三星、诺基亚、Intel联想、摩托罗拉移动、阿朗上海贝尔也在LDPC队伍里,一共有29家公司共同签署了这个提案。

 

Polar方案由华为牵头,以中国公司为主,包括中兴、信威、普天、小米、OPPOvivoCoolpad、展讯等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以及中国台湾的中华电信、德国电信等运营商27家公司。

 

LDPC+Turbo组合方案,采用LDPCTurbo code的组合。此提案签署的公司最少,由EricssonLGNECSonyOrange(法国橘子电信)等7家公司联名签署,主要是日本和欧洲的企业。

 

注意这是原始方案,由于分歧很大,谁也说不服谁,无法达成共识,第一次表决没有产生任何决定。

 

这时候中兴站了出来,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LDPC+Polar的组合方案,把信道数据分为长码和短码,长码用LDPC,短码用Polar。不过这个方案没有得到通过,会议也没记录谁反对。

 

但是联想在内部报告中列出,出于对两种码的顾虑(手机芯片成本提高、耗电量增加,面临额外的专利费),联想对LDPC作为唯一编码方案进行了支持。

 

联想之所以支持LDPC,还有个技术外的原因就是摩托罗拉在LDPC中有很多专利,另外联想从自身利益出发,跟美国一票企业比如高通、英特尔等有很密切的联系。

 

中兴的方案虽然没通过,但是转而支持LDPC+Polar混合方案的公司在增加,包括华为终端公司,只有华为仍在坚持全部用Polar码作为数据信道的唯一方案。

 

事情总得有个了解,会议主席随后要发起第三次表决。这时候华为突然退而求其次,要求对长码短码分别进行表决。

 

由于长码用LDPC没有异议,所以长码达成了决议,而短码意见相持不下,留给了以后会议解决。反对短码用Polar的公司有:英特尔、高通、LGNokiaASG联想、摩托罗拉


 

于是201611月,3GPP在美国召开了87次会议(关于这件事的第三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联想不知道是处于战略考虑,还是良心发现,改变了对Polar的看法,给与了Polar全面的支持。

 

在这次会议上,以华为为首的57家公司(包括联想和摩托)联署提议,eMBB数据短码用polar,但是遭到了很多公司反对。

 

反对的公司包括爱立信、高通、Nokia、阿朗上海贝尔、三星、 LG ETRIKTVerizon、英特尔、DocomoIMTKDDINEC14家。

 

这时这些公司主要的反对意见是,如果在数据信道上同时使用两种不同的编码方式,在芯片里必须同时实现两种译码器,而导致芯片成本增加,功耗增大。

 

因此可以看出,LDPC拿下数据信道短码,并非简单的多数就能获胜,更多的是LDPC支持者和Polar支持者妥协的结果。

 

但在5G控制信道编码方案中,Polar方案优势较为明显。毕竟大家都吃够了2G3G时代高通垄断的苦,都知道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支持Polar的比较多。

 

两次会议的结果是,5G数据信道编码采用 LDPC方案(包括长码和短码),5G控制信道编码采用Polar方案。

 

从这次投票的过程来看,联想投票问题没有那么大,从技术上考量,LDPC码毕竟优势还是很明显的,而LDPCPolar码混合在技术上的确会增加成本。

 

如果单纯上升到爱国和民族自豪感的高度,搞不好会重蹈TDSCDMA的悲剧。如果Polar在控制信道表现优异,将来6G7G,依然是华为的天下,其实也就是十来年的功夫。

 

如果投票没问题,那联想的问题在哪?

 

我觉得联想最大的问题是披着高科技企业的外衣,却做着买办的勾当;打着民族产业的牌子,又坑着国内的用户;这相当于挣着婊子钱,还要大家给自己立贞节牌坊。

 

说来很巧,联想的创始人柳传志跟华为的任正非都生于1944年,几乎同时走上创业之路。

 

但是柳传志创立的联想,却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有着中科院计算所免费的科研成果作为支撑,其中倪光南院士发明的联想汉卡,几乎免费送给了联想,放到市场上卖几千块一套。

 

所以很快联想成长为中国第一大科技公司。但是随着公司的发展,柳传志跟倪光南出现了路线之争,1994年发生了分裂。

 

柳传志主张贸工技,也就是贸易放在第一位,短平快,啥好卖卖啥,高技术风险太大。柳传志的意思是离开生存谈理想就是耍流氓。

 

倪光南院士不这么认为,他本人是汇编及机器语言高手,系统管理高手,第一批工程院院士,曾因汉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他主张发展操作系统,开发程控交换机,发展自主产权的芯片。

 

1994年前后,倪光南奔波于上海、香港等地,广揽人才,成立“联海微电子设计中心”,他对这项被称为“中国芯”的工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

 

由于倪光南被罢黜,联想的一批技术骨干也跟着离开了。值得玩味的是,倪光南离开联想的时候,一毛股份都没有,连应该属于他的也被剥夺。

 

在市场经济尚未成熟的时候,加上信息不太透明,联想还能大赚一把,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完善,个人电脑的利润越来越薄。

 

所以柳传志后来把杨元庆扶植了起来,号称自己退居二线。但实际上他只是华丽转身,去干别的事情了(联想控股),比如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白酒、神舟租车、滴滴打车……

 

目前柳传志还搭起了自己的权贵小圈子——泰山会,过得风生水起。一旦自己有难,会有各种资本大佬前来相助,原来资产阶级也有阶级感情,阶层固化能不严重么?

 

而任正非,恰恰相反,本来他是搞房地产的(建筑),后来开始代理电信产品做贸易。在1994年左右的时候,营业额是一个亿,而当时联想却是17亿。

 

然而他放着自己的贸易不做,却偏偏走了柳传志相反的道路,那就是技工贸,也就是技术优先。


1993年交换机的研发中,华为处在风雨飘摇之中,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员离职。

 

但是华为不为所动,集中优势兵力,倾尽全力搞研发。而且任正非巧妙地避开了高端市场,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逐渐依靠广大的低端市场牢牢站住了脚跟。

 

联想的辉煌,我想着大家都知道,就是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实力大增,成为世界前三的PC生产商,联想的品牌价值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但是我并不看好这种没有技术含量的并购。两坨shi合并到一起,只是一大坨shi而已。把IBM并了,每年还得给人家孝敬上亿美元的商标使用费。

 

如果好好当一个买办,我觉得也不是什么丑事,但联想的某些做法,的确让人感到恶心,多好的一张牌,一步一步把自己的名声搞臭了。

 

第一,飞线门。本来ThinkPadIBM笔记本电脑王牌产品,有着极高的口碑。联想接手后,也想靠牌子多捞一点儿,精心打造了T60/X60,还曾经一炮走红。

 

2006年有人在维修电脑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原装的T60笔记本电路板上有一根飞线。一般的电路都是集成在电路板,如果电路板损毁或者缺陷,才会用飞线。


 

那种感觉就好比某位女士买来的新LV包,然而却打了个补丁一样。也如同新的轿车,发现有维修痕迹一样让人如鲠在喉。

 

而且这种飞线暴露在外边,更容易损毁,也容易对周围的电路形成干扰。所以为啥说联想的荣誉保卫战从十年前就应该开始。

 

第二,联想的企业文化让网友不爽,作语言用英语,管理层一半都是外国人。虽然说我们应该国际化、全球化,但我觉得母语不能丢,英语应该排第二。


不过这也没毛病,因为联想把总部迁到了美国。

 

第三,联想国内外客户的差异对待。同样的产品,某些产品联想在美国的价格竟然是中国的一半。虽然有人洗地说,国内税高,但也不至于高一倍啊。

比如X1在国内25000,而同等配置美版的只要1500美元,价格相差15000。这也就是美帝良心的由来,(美利坚)民族企业没毛病!

联想,曾是中国最有可能冲击中国电脑和芯片高端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曾经寄托了国人对高科技的期待,然而现如今竟然沦落到一个洋买办,而且目前经营困难,甚至有退市风险,真的令人唏嘘。

同时也劝大家别老盯着联想投票的事儿不放了,比这更值得思考的问题还多。比如杀熟的滴滴打车,其实跟美帝良心想是一个套路……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欢迎关注!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