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爸必须严惩残忍杀害女军医暴徒,拒绝任何辩解!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负面新闻又来了,一起不可思议的惨案。7月12日,位于天津的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赵军艳医生,在出诊时被3名歹徒残忍杀害,年仅47岁。
事情的经过,医院已经发了《情况通报》。蛋总也根据新闻和目击者的说法,了解了更多的细节,跟大家一起探讨。(大致过程如此,细节会有出入,等官方公告)
当天上午,赵军艳副主任跟往常一样出门诊,背对着诊室的大门,坐在办公桌前。这时候,突然来了一名没有挂号的年轻患者,还有两位家属,赵军艳也没有拒绝,认真地询问病情。
这时候,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一家三口突然动手了,孩子和母亲两人突然抱住了赵军艳,50多岁的光头男迅速拔出了刀,对着赵军艳的胸口一顿猛戳,刀刀致命。
由于刀扎的太深,而且都是要害,加上对方是三人默契配合,她想反抗的时候,已经倒在了血泊之中。
当保安赶来,哭着把她抬到急诊室,战友们含着泪抢救她的时候,已经晚了,她由于心脏被刺穿导致失血过多而不治身亡。
上图中五十多岁的光头男就是持刀的主凶,当时医院的同事正在诊室的门口就地抢救,还没来得及抬走送往急诊室。有目击者表示,歹徒行凶后称,“和她没关系,算她倒霉”。
医生网友“白衣山猫”透露,这一家三口的凶手,从来没有在消化内科就诊过,原来的行凶目标并不是赵军艳,而是另一名主任医师。
但是那名主任医师诊室里人满为患,凶手没法下手,于是走到了走廊的尽头去消化内科。赵军艳医生当天是替班,恰好诊室里没有人,于是不幸成为行凶的目标。
惨案已经发生,但是我们必须直面。只有直面了,才能深刻反思。只有反思了,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对这种暴力行为人人喊打;只有反思了,才能提高防范意识,杜绝悲剧再发生。
然而第一时间,有关单位的反应却是禁止发朋友圈,禁止悼念。或许他们不想负面消息蔓延,或者不想让这种报复社会的做法被模仿,但我觉得在信息时代,这么做无异于掩耳盗铃。
好像封锁了消息这个案件就不存在了,也好像危险来临了,鸵鸟把头伸到沙土里就没事了(貌似这是对鸵鸟的误解,但只取其意);这无异于如同看到持刀歹徒觉得残忍,干脆把头转过去。
所以封锁消息的做法,要么是执政能力不足,要么是怕丑闻影响了当地和谐的表面现象,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政绩或者仕途。
这么做是在故意逃避或者故意掩盖问题。暴力伤医问题,若不及时重视并抓紧亡羊补牢,等于置更多的医生于危险的境地,以后的事情只会更多。
与其怕报复社会的手段被模仿,不如高调宣传对凶手的唾骂和严惩;不如高调改善医患关系,缓解医患矛盾;不如高调宣传所采取的防范措施、让潜在的凶手死了心;也不如高调传播如何控制不良情绪,或者正确面对不公。
直面频发的暴力伤医案件,可以唤醒社会对医生这个群体的尊重;可以激发大家对医患关系的讨论,也可以增强大家的防范意识,有些问题越掩盖越大,越拖越严重。
为什么无辜的医生会成为受害者?
第一,不良媒体的恶意炒作。前些年,一些不良媒体有失偏颇的报道,把医生这群体形象给毁了,也把之前良好的医患之间的信任给消耗殆尽。
当然,必须得承认,医生也是人,有人收红包,也有人敷衍了事,也有人态度不好。有些医院或者被私人承包,或者管理缺位,或者市场化了也追求利润,的确存在不正之风。
但是必须知道,大部分医生都是尽心尽职的,他们也是人,也有感情,心也是肉长的。大部分公立医院管理还是很严格的,服务有一套标准的操作流程,也有各种考核机制。
各行各业都有一些坏分子,各行各业的人多多少少都有人犯错。医疗行业有些偶发的个案,记者们添油加醋,把医生塑造成了“无人不收红包,无人不乱开药”的黑心形象。
比如2010年《南方周末》刊登柴会群文章《谁制造了深圳产妇“缝肛”门?》,无视警方鉴定结果,污蔑医生把产妇肛门缝上了。
后来这位记者还有一篇追加报道——《“缝肛”门:鉴定说“缝了”,医方露馅了》,几年后被证明是一起假新闻。
2015年还有一起安徽媒体添油加醋的患者“肾消失”的新闻,宿州的一位车祸患者,出院后一个肾不见了,媒体火速介入,暗示肾可能被医生割走卖掉,导致网上一边倒的骂医生。
医生的解释是肾萎缩了,但是没人信。最后双方找到了第三方医院——南京总医院进行检查,最终确认,肾的确是萎缩了。
我不是说不允许患者维权,我是说媒体不能通过暗示医生偷肾卖肾、来营销焦虑、吸取眼球,最终毁掉的是医患之间的信任。
人民群众的眼睛虽然是雪亮的,但是某一段时间某一个事件,却可能被媒体蒙蔽。在这个过程中,就有无辜的人受到了伤害。蛋总说过,信任如同镜子,一旦毁掉,再修复就难了。
还有泉州“烤婴门”,源自一条微博,说某儿童医院出人命,出生12天的宝宝无故死亡。还付了一张照片显示,一名婴儿趴躺在架板上,身体已发紫,暗指婴儿被保温箱烤死。
然后新京报等就出手了,用尽了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福建泉州一12天大婴儿疑被医院保温箱烤死》《泉州一新生儿疑被保温箱“烤死”:玩忽职守还是感染所致》
最近蛋总家里跟医院打交道多,充分认识到人都要生老病死,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医生。医患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石。
我的原则,“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你走进这所医院,走进这个诊室的时候,你就应当信任他,就等于把身体托付给他了,在医学方面,他比你懂得多得多。
医患关系,事关你我他。请媒体朋友不要消费残存的一点点信任了,也不要再来给医疗界添乱了。医生们都被一些无良媒体伤透了心,身心俱疲,再也伤不起了。
第二,人民群众对医疗效果的期望日益增长。有很多人是以普通消费者(上帝)的心态去医院的,似乎花钱了就得达到目的,似乎花钱了就得治好病,收了钱你就得妙手回春、起死回生。
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欲望,这可以理解,谁都想身体健康、长命百岁,包括99岁的李登辉,我们祝福他吧(蛋总故意给他虚了三岁,你懂得)。
但现实是残酷的,虽然科技日新月异,但目前有的病真治不了,绝症还有很多,任何人都无法违抗自然规律。而且任何手术都有风险,任何药物都有副作用。
为了尽量减少误诊概率,为了尽量提高医疗的客观性和准确性,加上医患关系的日益紧张,医生也越来越依赖各种仪器的检查。
由于机器的费用很高,增加了患者的来回跑腿的次数,同时增加了不菲的医疗费用。有些检查甚至还要提前一两个月预约,这时候患者已经牢骚满腹了。
如果治疗效果很理想,达到了患者的逾期,这也就算了。如果没达到逾期,个别人会悲观失望,甚至觉得自己人财两空,最后把这锅就可能甩到了医生头上。
所以我觉得,全社会要认清医生不是万能的,有些事情医生也无能回力,有些自然规律谁也没办法违抗,真摊上了只能认命。
第三,医患之间的行业隔阂。有句话叫“隔行如隔山”,患者对医生这个职业有很多误解,医生对各行各业的患者也都不尽了解。
中国公立医院的医生的工作量是惊人的,因为这些医院其实还承载了维稳和社会福利的角色。如果你觉得中国医院看病难,那是你没在美国看过病。
美国医院要么贵要么排队,这个队很可能要排一两个月。但是中国除了某些顶级医院一号难求,普通省市级顶级医院看病还是比较方便的。
方便的背后,是医生的付出。大医院医生的接诊量非常大,超出你的想象。那么医生在工作中有时候会态度差,特别是问了几个你觉得重要,但他觉得不重要的问题,会不耐烦。
还有一种感觉,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生病了,或者受伤了,或者病人病危了,但是医生却显得无所谓,那是因为他见得太多了,太多太多的惨状,太多太多的生离死别。
我大学的时候,打开水暖水瓶提手断了烫伤了整只脚面,在同学搀扶下,一瘸一拐去了安医大附属医院烧伤科,当时以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倒霉最悲催的人,心里期待着医生的同情。
结果到那后就被晾到一边了。不过我发现我是最轻的,有火烧伤的,有热油烫伤的,还有救护车紧急送来已经烧得面目全非的。
我在一边被晾了很久,好不容易轮到我,都没等我诉苦说完,医生开始开单子,几秒钟就开好了一剂药,然后把我打发回来了。
我当时觉得我这么严重,都要住院了,怎么这么无情把我就给打发出来了。没想到那药《制痂酊》还真神奇,一个星期差不多就好了。
说实话,医生见得太多了,他们看伤病看生死跟我们不一样,对他们所谓的“无情和冷血”要表示理解。
我曾对蛋嫂说,态度越差的医院反倒越可能是好医院,因为去的人多。当然也有很多医生水平高态度也好,我也希望医生朋要考虑患者的感受,克制自己的焦躁,态度尽量和蔼一些。
相反,百度上搜出来的某田系医院,错了,是莆某系医院态度特别好,就好像饿久了的狼见到了一只肥羊,心情能不好么,问题是你还敢去吗?本质上应该是对你口袋里的钱态度好。
公立医院的管理其实越来越严格规范,做什么事情都有一套标准的流程。但问题来了,一旦有了规范流程,就意味着什么都要走程序。
但是作为患者的体验可能就很差了,在身体和心理都最脆弱的时候,一切都走程序,有一种被当球踢来踢去的感觉。
加上有时候来了急诊,根据病情还会加塞在前边,会给人一种不公的感觉,因为大家都觉得自己也挺严重。蛋总看烫伤那次,就有急诊加塞。
希望医生朋友们,多多介绍你们的行业规范,以及大家容易误解的操作,说出来这种隔阂也就会逐渐消失。
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是对于暴力伤医的事情,蛋总拒绝听凶手的任何辩解,无论凶手有多么悲惨的遭遇,无论遭受了怎样的不公,对暴力伤医的凶手都必须零容忍。
赵军艳是一位好医生,但同时也是一个女儿,一个妻子,一个母亲。凶手这么残忍的夺走了她的生命,是对生命、对法律、对社会的极大践踏。
我希望中国的法律不要让大家失望,必须给这一家三口三个凶手最严厉的惩罚,三条命也没办法换回赵军艳医生的一条命,三条命也没法愈合社会的伤疤。
图书推荐:新版经典图书《上下五千年》珍藏版团购中,欢迎扫描或长按二维码,或者点击阅读原文购买。了解详情请看:即使在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也永远不要小看古人的智慧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