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处置疫苗问题,当做拯救民心的最后一次机会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疫苗的事,蛋总痛心疾首,时至今日一共给疫苗码了四篇文章了,我在第二篇文章中就提到,这件事是关系到人心向背的大事,多重视都不为过。
说实话,自古以来中国的老百姓要求是最低的,遇事能忍则忍,不爱惹是生非。就算是移民到国外的华人华侨,也是公认的最安分守己的族群。
这个最低要求是什么?按照中国人自己的传统说法就是“活下去”。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说法,那就是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
在温饱问题解决之后,我觉得中国人最低的要求就是安全需要,也就是人身安全,食品安全、健康保障、家庭安全、财产安全、道德保障等。
而问题疫苗,刚好刺激了老百姓最敏感的神经,孩子的人身安全、孩子们的健康保障,谁还不是孩子的爸妈,谁又不是爸妈的孩子?
疫苗问题被曝光后,哪个爸妈不在家翻孩子的疫苗本,看看自家的孩子有没有中招?中招的抓狂,没中招的也充满疑虑,怀疑是不是官方故意隐瞒了什么。
虽然客观的说,国产的疫苗研发水平上并不输国外,但是监管的缺位、信息的不透明,滋生了腐败,导致了问题的出现,最终让老百姓一伤再伤,最终伤害了公信力,以及对国产疫苗的信心。
在这一波疫苗舆情中,长春长生已经连续七个跌停板了。不过长春长生不孤单,政府的各路猪队友,也让公信力再次来了连续七个跌停板。
公信力的第一个跌停,是吉林省食药监送的。
去年10月就曝光的百白破疫苗案,竟然一直拖着没有处罚。
而7月19日才羞羞答答给出了自己的处罚决定:罚酒三杯,并且封存厂里剩余的183支问题疫苗。
而这时候舆论已经星火燎原了,你让大家怎么看这个处理结果?如果没有汹涌的民意,这个处理结果要拖到何时?会不会只罚酒1杯,还可能是啤的。
公信力的第二个跌停,是山东媒体送的。
全国人民为山东人民打抱不平,结果山东的媒体突然哑火了,顾左右而言他,有稿子也是官方的通稿。
唯有《鲁中晨报》主动跳了出来,说问题疫苗没有进入俺大淄博。结果被淄博人民分分钟打脸,大家纷纷贴出了自己孩子接种问题疫苗的接种记录。
公信力的第三个跌停,是各地疾控中心送的。
比如天津市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接受津云记者采访时表示,本市未采购长春长生生产的狂犬病疫苗,然后打脸的就接踵而至了。
实在是不理解天津市疾控中心的做法,是把群众当傻子,还是自己是傻子,令人费解。
第四个跌停板,是山东食药监送的。
我觉得既然叫药监局,职责就是监督和管理药品质量和药企行为。
一批疫苗进入山东销售,从采购开始,首先要进行的就是质量检查,很奇怪这批生产环节就有问题的疫苗,是如何逃过层层质量检查的,这种漏洞没法让人放心。
但不管怎样,虽然晚了一点,最终还是发现了问题。按说发现问题是立功行为,不是什么丑事。发现之后,要及时补救,这是非常负责的态度,还能把影响降到最低。
但是山东食药监选择是“不予公开”,好听一点是怕引起社会恐慌,不好听一点,我觉得是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在里头。
无论出于什么目的,在信息时代这么做不是蠢就是坏。一旦公布出去,就是对公信力致命的打击。然鹅事情最终还是败落了,山东省疾控中心及时出面说,封存了问题疫苗。
第五个跌停板,是药品销售领域内的腐败送的。
拿人手短,收了人家的贿赂,或者跟人家一起学了外语,还怎么能秉持公心为人民生命安全把关呢?
这个问题在上一篇文章中有详细的介绍,学爸 | 疫苗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祸,本质还是腐败长春长生三分之二以上的成本,都花在了销售领域,25个销售员,每人平均的销售费用高达2300多万,而每个研发人员的经费才79万元。
去年10月,长春长生的百白破疫苗出现了问题,但是2018年7月山东省2018年度流感防控研讨会在烟台的五星级大酒店举行。
山东各地疾控中心的领导200多人一一列席,山东省疾控中心的王显军所长还做了报告。而大会的独家赞助商就是长春长生。
会后大家一起合影留言,晚上还一起把酒言欢。在这种情况下,疫苗的采购,是否还有公平、安全可言?在招标之前是否已经按金主爸爸的意思进行了钦定?
山东25万支问题疫苗,也是经过招标的,五位招标的评标人分别是:朱剑英、王原、张兰英、郭瑞晨、宋立志,他们给出的分数是:94.82、95.82、96.82、97.82、98.82(满分100)。
不知道这五位是否出席了长春长生赞助的研讨会,也不知道这五位是不是当晚跟长春长生的销售代表谈笑风生,更不知道这五位依据什么给了问题疫苗接近满分的成绩。
只要医药领域权力寻租的可能性不能从制度上杜绝,谋财害命的可能性就存在,人民群众始终就没有安全感,那么药监局和疾控中心的公信力就始终无解。
因此,蛋总设想了一种办法,建立一个全国采购员人才库,每次采购随机抽取几名专业领域但不特定的采购员,这样就消灭了权力寻租的空间,斩断了利益链条。
第六个跌停板,过去几件恶性案件处置不力,导致公信力的跌停。
三鹿案件中,一大帮相关责任人被撤职,然而不久之后,这些人就摇身一变,在其他部门履新,甚至升迁。
就算是找背锅侠也得认真点吧,别忘了互联网是有记忆功能的,也千万别小看了人民群众的智商,一旦被翻出来,人民群众会感觉智商受到了侮辱,那么公信力必然跌停。
第七个跌停板,是各路谣言制造者送的。
有人借机添油加醋、夹带私货、营销恐惧,其实就是发国难财。
比如我国自建国以来就开始做疫苗的研发和接种工作,国家费了很大心血,建立起了疾病防控系统,流行病得到了极大控制。
医学家陶其敏教授75年就研究出乙肝疫苗,为此不惜冒着风险在自己身上做实验,为此获得了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某些人大嘴一张,就全TM替鬼子吃掉了。
他们的逻辑是这样的,营销焦虑,然后让你乖乖的掏钱。比如,手把手教你怎么带孩子去日本打疫苗的教程已经出来了……
但不管怎样,纵然有各种势力推波助澜,但根本还在于我们自身的问题,正如一位群友说得,大风是吹不倒喜马拉雅山的。
长春长生也已经连续七个跌停板了,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是蛋总并不乐观,大家不需要小看资本的力量,过了这阵子资本会再次把股票拉起来。但是公信力跌停了,如何才能拉起来?
公信力,其实就是群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而信任却如同镜子,一旦被打破,就很难恢复,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
如何以最快的速度重建公信力,我觉得几乎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处理好疫苗的事情,把这件事当做拯救民心的最后一次机会。
千万不要把群众当做傻子,千万不要有任何的侥幸心理,千万不要以为拖一拖就没事了,舆论可以被压下去,但是信任的裂痕却可能是永远的。
但是,祸福相依是中国人传统的智慧,危机中蕴含着机遇,舆论的压力也能转变推动改革的动力。
只要认真对待,把疫苗事件变成修复公信力的契机,变成医疗领域改革的窗口,那就彻底的变成了加分项。因此,我建议做好如下几件事情。
第一,老账新账一块算,再次彻查山西疫苗案件,调查一下长春长生当年是怎么从国有企业变成私有企业的。
第二,建立一套有效疫苗监管体系,明晰一下监管责任,从制度上彻底封死权力寻租的可能性。昨天的文章和前文多少都有一些具体的论述。疫苗案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人祸,本质还是腐败!
对于监管体系,做到赏罚分明,鼓励查出问题,查出问题有奖。应该发现的问题而没发现,要追究责任,严重的要按照渎职罪处理。
鼓励食品药品领域的举报,欢迎媒体和社会监督。举报和监督有功的,按照见义勇为进行奖励,同时保护好举报人的人身安全。
第三,采用技术手段和制度手段相结合,恢复群众的信心。据我所知,阿里曾经发明了一种电子药监码,可以实现严格的药品流通追溯监督,还可以杜绝假药、二手药。
食药监总局曾要求在2015年底,通过药监码实现所有药品全部入网,但是触动了医药行业的利益,遭到了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
长春长生的问题疫苗,扎扎实实伤到了全国百姓的心,如果不能及时正确处理,公信力裂痕只会越来越大。
正如大大所言,必须拿出以猛药去疴、刮骨疗毒的决心,把处理好这件事,当做拯救民心的最后一次机会,才能恢复公信力,才能为伟大复兴凝聚强有力的民族力量。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