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统一口径了!从美苏登月竞赛,看中国嫦娥工程落后多少年(中篇)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上篇:嫦娥四号成功着陆,中国航天落后多少年,是时候统一口径了!(上篇:美苏登月竞赛)


上篇写到了地球村村长竞选,其中登月比赛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关系到美苏两大阵营意识形态的正确与否、社会制度优越与否,所以两国都高度重视。

 

其实载人登月竞赛,真的是一个无底洞,首先要不断地烧钱,要多烧钱呢?我们让数据说话。

 

1966年到1970年,苏联在太空竞赛上的投入,按照当时的汇率折算高达240亿美元,占到了GDP1.25%,而登月占其中的五分之一,也就是48亿美元。

 

相比美国,这只能是小巫见大巫,因为美国的投入更是惊人,美国宇航局在1966年一年,光登月项目的开销就突破了59亿美元,占到了当年美国联邦政府总预算的4.5%


 

这是什么概念?2019年美国联邦总预算4.4万亿,教育部的总经费是715亿美元,仅仅占总预算额的1.62%

 

2018年我国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总额10.33万亿(包括转移支付),其中教育支出1711亿元,占总预算的1.65%

 

大家可以试想一下,现在国家拿出三倍于整个教育口(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成人教育、技能教育等)的经费去搞登月,是怎样的一种情形?

 

登月计划不光烧钱,而且还要承担巨大的风险,上篇写到美国双方都发生过很多惨不忍睹的事故,尤其是苏联。

 

首先是苏联整体的国力,难以与美国匹敌。比如登月计划,苏联的投入资金总量仅仅是美国的五分之一。

 

为什么苏联不肯投入,首先是苏联鼎盛时期经济实力也仅仅达到了美国的三分之二左右,另外勃列日涅夫(1964-1982年在任)好大喜功,却对载人登月不是太重视。

 

怎么理解勃列日涅夫好大喜功呢?勃列日涅夫同志虽然也喜欢抽烟、喝酒、烫头,但这只能算三小爱好,真正的三大爱好是权力、勋章、热吻。

先说权力。勃列日涅夫口齿不清,动作迟缓,言语木讷,政治理论水平极低,决策上优柔寡断,然而却能独揽大权18年,仅仅次于斯大林(1924-1953年在任),归根结底他有一套独特的驭权术。

 


再说勋章。勃列日涅夫是一位勋章之王,酷爱“获得勋章”和“颁发勋章”(而不是收集),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

 


他的勋章情结简直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他没事不光给自己颁发勋章,还给别人发。比如在家看电视,突然觉得这个女演员不错,于是就找人喊过来,给人家办法勋章,


再说热吻。俄罗斯有传统的亲吻礼,一般是连续礼节性贴三下脸颊,左——右——左,点到为止而已。

 

十月革命之后,大家都成了同志,这一传统被发扬光大,变成了“同志之吻”,被认为是“革命友情坚不可摧”的象征,一种重要表现就是“感情深,一口闷”。

 

勃列日涅夫把亲吻礼发展出了自己的特色,号称“勃列日涅夫之吻”,必须激烈拥吻,也被称为“死亡之吻”。他情感充沛的厚嘴唇,时刻准备与其他共产主义同志对接,非常狂野。

 

 

不管男的女的,有多少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都被其一一吻过,比如胡志明、金日成、卡斯特罗、美国总统卡特。

 

你要是不同意他就强吻,大家唯恐避之不及。不过由于中苏翻脸,中国的同志刚好躲了过去。

 

 

连印度第一位女总理英迪拉·甘地都没能逃脱勃列日涅夫的嘴巴,他甚至因为吻的太激烈了,而把铁托的嘴唇给咬破了。

 

1979年,勃列日涅夫隔着桌子与乌兹别克斯坦的谢拉夫热吻)

 

1989年,中苏关系逐渐实现正常化,戈尔巴乔夫要访华,邓小平事先特意声明,其中有一条就是:可以称同志,但只握手不拥抱。最初还不太明白,现在终于理解他老人家了……

 

 

他痴迷于权力、勋章和热吻,只支持能够直接带来政治红利的活动,对登月的兴趣不是很大。


苏联的登月项目在赫鲁晓夫(1953-1964年在任)下台前已经立项了。

 

勃列日涅夫上台之后,空间科学从业人员从赫鲁晓夫时期的高收入群体,变成了中等收入群体。1966年苏联空间发射的次数从65次降到了44次。

 

苏联的太空活动依附于国防工业之下,要依靠国防部的支持与拨款才能得到发展,由于他不重视,军方对于非军事项目也不感兴趣,甚至有一定的抵制情绪,变着法克扣经费。

 

总之,苏联的登月工程阻力重重、步履维艰,所以科罗廖夫的继任者米申,只能拿出大部分精力去化缘,协调各方关系。

 

另外,勃列日涅夫在苏联的太空战略上缺乏长远性和目标性,没有明确的发展计划和目标,处处以揣测美国的意图来行动,导致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处处被动。

 

所以在美苏的登月竞赛中,苏联显得尤为混乱和随意。总之,他对登月项目的态度是“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

 

不愿意拨经费,偏偏又需要依靠航天成就来给自己脸上贴金,于是诞生了很多啼笑皆非的献礼工程

 

比如在十月革命五十周年之前,勃列日涅夫对苏联在太空领域落后十分震怒,下令要米申想办法尽快扭转这一局面,为十月革命50周年献礼。

 

这时距离十月革命50周年庆典仅仅只有8个月时间,苏联就制定了绕月飞行计划,然而所有技术准备工作都尚未到位。

 

上篇提到了的联盟一号惨剧其实也是个献礼工程1967423日,联盟1号搭载着宇航员科马洛夫升空,准备给五一劳动节献礼,而且当时勃列日涅夫正在出国访问(捷克斯洛伐克)。

 

其实在升空前,宇航员们知道这飞船不靠谱。有关人员检查的时候,发现了203处结构性问题。但没人敢报告给勃列日涅夫,不然可能会被降职,甚至开除。

 


所以当时苏联的航天其实很悲壮,多少人用生命在死撑。美苏的登月竞赛在1968年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开弓没有回头箭,双方谁也不肯认输,都使出浑身解数斗智斗勇。

 

双方都怕被别人抢了先,加强了监听工作。美国军方派海军的电子侦察船,冒着被击沉的危险,尽量靠近黑海沿岸,监听苏联位于克里米亚的航天发射场。

 

美国的侦查卫星也是忙得不亦乐乎,24小时监听着苏联各个航天发射场的风吹草动。问题是苏联知道美国在监控自己,美国也知道苏联知道自己正在监控苏联。

 

一部谍战大片上映了。1968915日,苏联发射了月球探测器五号,而且成功飞向了月球附近。

 

让美国感到十分紧张的是,他们监听到有人的声音,其中之一是苏联宇航员贝科夫斯基,美国航空航天局顿时被沮丧的情绪笼罩住了。

 

美国不甘心失败,组织专家专门进行分析论证,最后得出结论,声音并非出自宇航员之口,而是来自录音带……

 

虚惊一场之后,美国并不敢掉以轻心,他们更愿意相信,苏联确实具有登月的实力,并且正在采用进一步的行动,所以美国也加快了步伐。

 

19681011日到22日,美国的阿波罗7号成功完成了飞行试验,并随即决定两个月后阿波罗8号进行绕月飞行。

 

苏联也不甘示弱, 1025日联盟2号飞船和联盟3号飞船相继发射成功,然而并没有完成对接任务,所幸宇航员都安全返回了地面。

 

11月苏联又发射了探测器6号,计划对月球进行详实的探测,为载人登月做准备,然而探测器再次出现了严重故障,整个探测计划以失败而告终。

 

相反,美国的阿波罗8号发射成功,这让苏联高层充满了懊恼和沮丧,但最终苏联并没有放弃载人登月,甚至有点孤注一掷的感觉,他们将此时的情形比喻做月球上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强行装逼必遭雷劈,厄运一直困扰着苏联。

 


1969118日,苏联的联盟5号返回地面时遭遇事故,宇航员险些丧命。

 

219日,苏联发射的月球车起飞52秒后爆炸,载有的放射性物质散落了一地。搜救人员没有被告知的情况下,又把放射性物质带回了基地,引起了大量人员遭到辐射伤害。

 

221日,N1火箭发射升空,然而不久之后就发生了停机故障,并坠落在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然后发生了大爆炸,巨大的冲击波震碎了几十公里以内的玻璃窗。

 

苏联在登月竞赛上变得狼狈不堪,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看着美国的阿波罗9号和阿波罗10号进行登月的彩排

 

6月苏联首颗月球采样探测器再次发射失败,眼看着7月美国就要载人登月了,苏联只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N1火箭上了。

 

得知美国的阿波罗11号,计划在715日左右飞往月球,苏联也开始了最后一搏。73日,第二枚N1火箭点火起飞。

 

然而起飞不久,火箭就失去了动力,直接坠落在了发射台上,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并伴随着一道耀眼的白光,金属瞬间融化成了液体……

 

根据测算,这枚火箭爆炸,相当于一次小型核弹试验,爆炸引起的地震波连美国都测到了。最终整个火箭发射平台被夷为平地,苏联登月的希望已经彻底化为了泡影。

 

N1火箭的总设计师是科罗廖夫(1966年去世),对标美国土星5号,高度105米、直径17米。我国现役直径最大的火箭直径仅仅5,高57米。


 

加满燃料并满载情况下,N1火箭重2788吨,近地轨道运载能力95吨,月球转移轨道运载能力23.5吨。大家可以看看真实的视频感受下(含1971年的一次爆炸视频)



这次火箭爆炸,可以说是人类航天史上最惨烈的一次,不仅仅把发射平台夷为平地,还带走了150多名科研人员的生命。

 

第二惨也是苏联创造的。1960年,在访问美国前夕,赫鲁晓夫对R-16洲际导弹研制工作负责人涅杰林元帅(下图)说:我的脚踏上美国的土地时,我要装个B,你要给我放一枚导弹吓吓美国人。

 


赫鲁晓夫打算以此来提高苏联的国际地位及其个人的政治威信。当赫鲁晓夫到达美国时,涅杰林元帅如约按下了发射导弹的按钮。


然而导弹并未如想象之中点火升空,元帅着急了,这可怎么办?那边装逼急用。所以他不顾安全条例,在注满燃料的导弹前召集数十名专家讨论解决方案,并就地进行焊接修补。

 

就在抢修过程中,导弹的第二节引擎莫名其妙的被点燃了,接着导弹第一节燃料储箱也被引燃了,遂引起熊熊大火和大爆炸。

 

当时在场的160名科学家和军方人员瞬间葬身火海,其中包括现场总指挥、导弹部队总司令涅杰林元帅。这件事是装逼不成反遭雷劈的典型事例。

 


回到N1火箭,N1火箭充满了悲情,总共生产了10枚,全部壮烈牺牲。最终苏联不得不在1976年正式取消这项工程。蛋总觉得有如下原因,欢迎专业人士补充。

 

第一,因为科罗廖夫英年早逝,继任者米申无论在政治头脑上,还是在系统工程管理上,都有明显差距。

 

第二,由于资金不足外加时间仓促,N1火箭没有经过严格的技术测试。我们都知道火箭发射是非常严谨精细的事情,任何一个微小的问题,都可能导致毁灭性后果。

 

第三,从设计层面上,苏联的思想是“推力不够,数量来凑”,N1火箭分为五级,上边密密麻麻安装了大大小小60多个发动机。


 

也许这个设计很超前,但系统越复杂故障率就越高,在航天领域有“多发动机魔咒的说法。

 

为了最大程度找回颜面,苏联在阿波罗11号出发前两天,再次发射了月球探测器,直奔月球而去,要抢在阿波罗11号之前,登陆月球并采集月球表面岩石样品后返回。

 

阿波罗11号的发射日期最终选择在了716日。其实美国人心里也不是完全有把握,尼克松(1969-1974在任)都准备了两份演讲稿,一份是成功之后的,一份是失败之后的。


不过,阿波罗11号还比较顺利。719日,阿波罗11号载着三名宇航员进入月球轨道附近,气氛再次陡然紧张起来,因为苏联的月球探测器也悄悄接近了月球。

 

左起:阿姆斯特朗、柯林斯(留守绕月舱)、奥尔德林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苏联的月球探测器将比阿波罗11号提前1小时着陆月球,这是苏联费劲心机找回最后一丝颜面的办法。

 

720日,阿波罗11号按计划登陆月球,其实也是非常惊险的,因为阿波罗飞船分为两部分,绕月飞行舱(指令舱、服务舱)部分和登月舱部分。

 

如果登月舱发生故障,不能从月球表面起飞,或者返回时从月球起飞后无法跟绕月舱成功对接,那么绕月舱只能独自返回地球。


下图是当登月舱与绕月舱分离后,绕月舱的上的宇航员柯林斯拍下了这张照片。巧合的是这时地球正从地平线上升起。30亿地球人跟登月舱上的两名宇航员同时入镜。


 

登月舱本身携带的燃料非常有限,而且在着陆的时候多飞了4秒,偏离了计划着陆点上千公里,导航系统开始出现了程序报警。

 

地面上的指挥官面临艰难的抉择,要么放弃登陆,要么冒险登月。最终他凭着直觉让登月舱指令长阿姆斯特朗(下图)进行了登月尝试。

 


由于燃料有限,阿姆斯特朗只有一次机会,由于登月舱的计算机出现了故障,阿姆斯特朗只能选择手动控制。

 

最终他成功驾驭了登月舱,实现了平稳着陆,飞行控制中心爆发出了热烈掌声和欢呼。登月舱降落6个小时后,阿姆斯特朗扶着登月舱的阶梯,踏上了月球。

 

踏上月球上的那一刻,他说出了中国网友人人皆知的名言:“沙发!”


错了,应该是:“这是我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全人类的一大步。”

 


后来另一名宇航员奥尔德林也踏上了月球,他也说出了中国网友人人皆知的名言:“板凳!”

 

两个人在月球表面活动了两个半小时,采集了土壤标本,拍摄了一些照片,放置了许多科学仪器,比如月面激光测距实验使用的反光镜。

 


还放置了有尼克松、宇航员签名的纪念牌,上面还题写着:公元19697月,来自地球的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我们为全人类的和平而来

 

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插上了美国国旗。在月球上安放美国国旗之后,宇航员们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电话,这次电话交谈被尼克松称为“从白宫打出的最具历史性的电话”。

 


除了美国国旗,阿波罗11号宇航员们还在月球上留下了纪念苏联宇航员的纪念章,加加林因飞机失事而遇难,科马洛夫的死亡尤其令人震惊。

 

之后,离开月球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因为登月舱携带的燃料有限,升空后还要实现绕月舱的对接。

 

为了减轻重量,他们进入到登月舱之后,将宇航服上的便携式生命保障系统背包、月面套鞋、相机和其他一些设备抛弃在月面上。

 

然而惊险的一幕还是出现了,奥尔德林在进入客舱时,不小心碰坏了一个发动机保险开关,没有这个开关他们将可能被困在月球上无法返回。

 

最终,经过紧急抢修,最终用一个圆珠笔把这个开关打开了。如果没有打开,宇航员们就得重新设置登月舱的电路了。

 

宇航员们于1969724日返回地球,返回舱最终落在了北太平洋,距离回收船24公里。并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尼克松总统亲自登上了回收船欢迎宇航员返回地球。

 

人类第一次登月堪称完美。美国这边是鲜花和掌声,而苏联那边则是咆哮与失落。


然而登月竞赛并没有结束,因为没有了政治压力(反正这一回合已经输了),苏联航天人反倒神勇起来。

 

不知不觉,又5000多字了,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