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地球去流浪!五千年过去了,中国人还是那个精气神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在读者的提醒下,我跟蛋嫂带着三个小蛋进入了电影院,郑重地去看中国土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看完之后,怕理解不深,又刷了一遍,然后向大家交作业。
为了不剧透,只说粗线条的故事背景和故事梗概,然后交代几点细思极恐的细节,以及自己的观后感。
故事据推测发生在2070~2080年。因为故事的主角刘启的姥爷(吴孟达饰演)是个90后,出生于1999年,用着当时的老人机,也就是现在的手机,刷着抖音,听着《海草舞》。
也就是差不多我们孙子辈已经成人、或者我们正抱重孙子的时候。把时代背景设定在这个区间,既遥远也并不是那么遥远,给了我们一丝念想。
给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和紧迫感,让人感觉并没有脱离现实。因为如果我们努力的活下去,也许还有希望等到这一天。
如果设定在3019年,也就是一千年以后,估计大家肯定会骂一句“关我屁事”,然后一点看的兴趣都没了。
那个时候,科学家发现,太阳突然急剧老化,并急剧膨胀。一百年后,太阳将会膨胀到吞没整个地球,三百年后,太阳将不复存在。
这个设想不是没有科学依据,任何一颗恒星都有“生老病死”的过程。太阳也不例外,随着太阳核聚变燃料的消耗殆尽,太阳会变成一颗红巨星,最终吞噬地球。
作者把这一情况加速提前,让太阳系变得不适合居住。这种情况下怎么办?按照西方的思维,肯定是抓紧研发飞船,逃离地球,选择更宜居的星球。
但是中国的科普作家刘慈欣,却选择了解决人类生存危机的中国模式——盘他!不是恒星坏了吗,我们把地球打包带走,换个恒星。这个脑洞之大,让人叹为观止。
由此诞生了一些段子,让人喷饭。
具体的方法是在全球造了一万座行星发动机,每座高11千米,每个发动机可以提供150亿吨的推力。把地球推离太阳系,飞向4.2光年外的新家园(离太阳最近的恒星,比邻星)。
这一计划被地球联合政府(联合国)接受,并命名为流浪地球计划,计划分为五个阶段来实施。
第一阶段,就是造10000座行星发动机,和10000座庇护人类的地下城(地上已经不适合生存了)。
第二阶段,由于地球前进的方向固定,必须让地球自转停下来,因此要在赤道部署一些转向发动机,并驱使地球自转停下来。
由于地球自转的突然刹车,加上海水的惯性,产生了滔天的海啸席卷全球,全球人口锐减了一半,另一半是凭抽签躲入到了地下城。
第三阶段,地球将利用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在点燃发动机之后,正式踏上流浪之旅。
科学上还真有个术语,叫做引力弹弓效应。利用木星的吸引,加速地球。接近木星的时候,地球的速度已经很快,再利用这个速度把地球射出去。
第四阶段,地球成功脱离太阳系后,行星发动机全功率开启,将用500年的时间,把地球加速到光速的千分之五,并飞行1300年。随后调转发动机的方向,再用700年进行减速。
第五阶段,地球泊入目标轨道,成功抵达新家园,成为目标恒星系统(比邻星)的一颗行星。
除此之外,代表人类的世界联合政府还制定了一个悲凉的火种计划,人类的空间站上边有30万冷冻的人类受精卵和地球物种基因库。
这也是流浪地球计划的B计划,一旦地球流浪计划失败,这个空间站携带着30万吨燃料,独自飞往目标星系,寻找宜居行星。而中国航天员刘培强(吴京饰演)就在空间站工作。
本片的故事就发生在第三阶段,由于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地震导致发动机停火),地球偏离了原来的轨道,将会撞向木星。
千钧一发的时刻,刘培强的儿子刘启,想到了爸爸曾经告诉他,木星大气中90%是氢气,而木星又吸走了地球上的 氧气,这让他突然有了灵感。
他想如果集中地球发动机的火力,点燃木星上氢气,产生的冲击波,有可能避免地球木星相撞,这是当时拯救地球唯一的希望。
可是当刘启他们费劲九牛二虎之力,点燃发动机之后,还是未能点燃木星的氢气,因为发动机火焰还差了5000公里。
这时候刘培强挺身而出,克服重重困难,驾驶着空间站,用自身携带的燃料,撞击木星去点燃氢气。
具体的还有很多细节,大家还是要到现场去看,无论是故事情节,还是特效场面,还是精神内核,这部科幻巨著都是可圈可点的,足以震撼人心。
可以说,这部电影将是中国电影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自此中国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而且格局之大、立意之新在世界科幻电影上,都将有具足轻重的作用。
先说精神内核。这部电影最触动我地方之一,就是刘培强说的一句台词,当时他和俄罗斯航天员老马,正准备进入控制室,把空间站停下来。
他对老马说了这样一句话:我们还有孩子,孩子的孩子还有孩子,终有一天,冰一定会化成水的。
听到这句话,我突然眼眶一湿,因为我立刻开始默背《愚公移山》: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五千年了,中国人还是这副傻乎乎的尿性,坚持不懈、永不服输、天不怕地不怕、在逆境中不断砥砺前行。
从神话传说中,我们就可以窥豹一斑。比如天塌了,我们没有跪下祈祷,而是选择克服困难、炼石补天。天上 多了九个太阳,那么就射下来。天寒地冻,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
上天发大水了,我们的祖先没有等着神的诺亚方舟,而是杀神兽治水。一代人治不好,父子接力治。巧了,治水的大禹儿子叫启,这次拯救地球的刘培强,儿子也叫启。
相反西方神话中是另一番情景,天寒地冻,普罗米修斯选择去盗火;上天发大洪水了,亚伯拉罕废物选择等待神的诺亚方舟,只保存了极少一部分生物。
同样,当地球面临被太阳吞噬危机的时候,中国作家没有选择乘坐“诺亚方舟”飞船逃离地球,而是选择带地球一起去流浪,这是新时代的“愚公移山”!
中国古文明是农业文明,中国人有很深的恋土情节,“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家国思想和天下观,这种思想从大禹时代就有萌芽。
所以你看,愚公为啥宁肯移山,也不搬家。1949年很多国民党官兵,逃往台湾的时候,都带一抔大陆的泥土。最后死在台湾,很多人还留有遗愿,要落叶归根,葬在大陆。
同样,刘慈欣写《流浪地球》,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就算走,也要把地球带走。我相信传统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对刘慈欣有了很深的影响。
再说第二点感触,人类命运共同体。这部电影中,没有阴谋,全人类在面临灭顶之灾的时候,空前的团结。整个计划的出炉与实施,都是经过联合政府(联合国)决定和指挥的。
包括空间站的人工智能系统MOSS,启动了B计划也就是火种计划,这意味着放弃了地球,刘培强最初以为MOSS选择了叛逃。
但是MOSS出具了五份授权书,也就是经过了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的授权,证明这只是人类一种无奈的选择。
第三点感触:价值取向差异。这部电影与西方科幻电影的显著不同,那就是西方宣扬个人英雄主义,而这部电影体现更多的是集体英雄主义。
比如在美国的科幻片中,肯定是一个美国人,或者一支美军小分队拯救了世界,别的国家、别的团队只是打个酱油,露个脸圈一点儿票房,最终是为了衬托美国的伟大。
但是《流浪地球》却不一样,出现了很多国家,很多队伍,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救援队都很勇武,都在尽自己的全力来拯救地球。
比如俄罗斯航天员老马,冒死陪刘培强走出空间站,帮助他进入控制室。最后老马牺牲自己,换来刘培强的幸存。
在拯救地球最后的一次机会中,听到韩朵朵的求救广播,各国救援队立马调转车头,放弃了与家人们的团聚,来进行最后的生死一搏。
第四点感触,细节处理用心良苦。虽然是科幻作品,但毕竟艺术源于生活,只有源于生活,才能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
细节一:每当工程车启动,总会有人工智能语音提示:北京市交通第三区提醒您: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开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事实上,真有这样的条幅和口号。
细节二:钱这种东西在但是已经消失,疑似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刘启用维修工具换来防护服,韩子昂看着冻成冰凌的陆家嘴感叹旧时的人类只顾追求金钱,所有车辆都是国家资产。
还有刘启和韩朵朵因犯错误被拘留之后,姥爷韩子昂贿赂看守,也没用钱,而是用自己私藏了50年的,VR视频教学套装,不知道有没有苍老师的(谢狗头供图)。
更令人喷饭的是,由于地球受木星引力影响,发生剧烈地震,监狱的看守,竟然还带这个VR眼睛,裤腰带都没来得及系,就往楼下跑。
细节三:各国救援队到达的顺序,是按照汶川大地震救援顺序来的。另外还提到中国救援队下士李志,李志是天津爆炸牺牲的消防官兵。
细节四:各种客串,包括刘慈欣、导演、制片人等。归根结底我认为是为了省钱,哪怕省掉一个群众演员的工资。
这部电影堪称“空手套战狼”的节奏。最开始剧组邀请吴京客串,串着串着,不知不觉吴京就串了三十一天,再串下去剧组又要超支。
导演问吴京,能不能不收片酬。于是吴京就放弃了片酬继续串。串着串着由于万达的撤资,剧组又拍不下去了,吴京又成了投资人。这就是传说中的“空手套战狼”。
如果没有吴京,这部国产科幻大片,可能就流产了。现在票房已经过了十亿,活该吴京挣大钱啊!
(吴京春运回家过年,没买上坐票,自带小板凳)
更令人喷饭的是,万达撤资之后,投了吴秀波的《情圣2》。再后来,吴秀波由于小三的狗血丑闻,遭到全社会的抵制。现在我瞬间明白了为什么王思聪狂骂吴秀波。
细节五:联合国旗和五星红旗,几度特写出镜,引起极度舒适。联合国是国际行为合法性的源泉。而五星红旗则展示了中国在拯救地球行动中的担当。
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优秀的作品,惹恼了网上的一些人,他们疯狂的诋毁《流浪地球》。有的人认为科学上站不住脚,有的人认为价值观不正确。
蛋总的看法是这样的。首先这部电影是有缺点,导演自己也知道,因为经费,也因为拍片,删掉了很多片段,导致某些情节交代不清。
如果有人认为科学上站不住脚更属于胡搅蛮缠,你这是把科幻片当做科学纪录片了吧?要看科学纪录片,蛋总愿意帮忙,我这里有上百集呢!
还有媒体指责《流浪地球》不及格,表面上给出了四大理由,但都没有论据, 最后摆出一副气急败坏的架势说:不及格不及格不及格!原因是因为恶心。
蛋总觉得,群众的掌声,才是评价文艺作品最好的标准。对于电影,三天破十亿的票房,足以证明这部电影的受欢迎程度。
有理说理,可以理性发表不同看法。而对于那些气急败坏的无端黑,我只能说:有些人跪久了就站不起来了,不光站不起来,看见别人谁站起来了他还得骂几句。
预祝《流浪地球》破票房纪录!活该吴京发财!下一篇准备写星爷的新《喜剧之王》。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