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谈判没谈拢,是时候翻出毛泽东的《论持久战》了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由于中美第十一轮谈判没谈拢,美方于5月10日的第一分钟,宣布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中美之间新一轮互相伤害开始了。

 

当看到没谈拢的消息,我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下了,因为这次谈判符合太祖的三个论断,既保住了里子,也保住了面子。

 


第一,美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这一条就是要在对方触及我们底线的时候勇敢说不,不怕谈崩。一谈就成的协议,肯定不是什么好协议。)

 

第二,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必须明白一点,战场上打不下来的,也休想在谈判桌上拿下来。美帝目前依然很傲慢,显然还没到万不得已的时候。现在谈判重要的是姿态,而不是结果。

 

第三,可让的或不能不让的,看准时机让。美国蛮横无理时不能让步,虚张声势时不能让步,不起作用时不能让步,让步必须能扭转局势。

 

特朗普5日发推,证明了美国的蛮横无理。用加税作威胁,就是虚张声势。这种情况下,能让的步也不能让了,因为就算是让了,别人还以为我们是被逼的,还起反作用,输掉了气势。

 

去年就有人说,中美这场贸易战是史诗级的,因为它的确是史无前例的,直接关系到世界格局的改变。因此必须重视这一场贸易战。

 

在过去,世界格局的改变,主要是通过战争的形势来实现,一言不合就开战,然后由胜者制定规则。就像新猴王登基必须PK掉老猴王一样。

 

比如1588年,西班牙无敌舰队被英国击败,海上霸权衰落。1639年唐斯海战中,海上马车夫荷兰彻底击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后正式登顶。

 

而英国为了登顶,在一百多年的时间内,发动了四次英荷战争,英国最终胜出之后,才垄断了世界贸易,取得全球霸权。

 

美国登顶,也是直接和间接通过了战争。直接的战争包括比如美西战争,是美国成为帝国主义之后的第一次战争。

 

通过美西战争,取了原本属于西班牙的古巴、波多黎各、菲律宾、关岛等战略要地,并且吞并了夏威夷,确立了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强国地位。

 

间接的战争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战争初期都采用隔岸观火的做法,不仅大发战争财,还让其他强国彼此消耗。最后,美国根据形势加入战争,瓜分胜利果实。

 

新中国现今的国际地位,也跟战争有关。比如联合国五常的地位,是通过反法西斯战争暨抗日战争中贡献和牺牲换来的,而强国地位最初也是志愿军跟联合国军浴血奋战拼出来的。

 

在新世纪,中美之间直接发生热战的可能性不大(但不是没有,而且要“丢掉幻想,准备打仗”,只有这样,战争的可能性才会降低),经济战应该是大国间PK的主要形式。

 


为啥说中美之间发生热战的可能性不大呢?第一个原因就是代价太沉重。过去的三十年,美国在战争中花费了超过14万亿美元。

 

美国钱多任性,但打小国家还可以,打伊朗估计都困难。美国离发展中国家,就差一场伊朗战争或者委内瑞拉战争了。


另外,现在的武器太厉害。比如苏联试爆的最大当量的氢弹,是二战武器当量总和的十倍!

 

基于此我判断别看美国这个法那个法的干涉台湾,但是美国并不敢直接参战,而是想最后拉高出货,榨干台湾的油水,卖个好价钱而已。

 

最主要原因是,我们掌握了世界终极真理,美国不会轻举妄动,否则自己也可能招来灭顶之灾。

 

正如普京在某次大选前谈到核战争风险的一句话:“如果有人决定毁灭俄罗斯,我们将有权予以反击。如果没有了俄罗斯,我们要这样的地球又有何用?”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中国。如果有人决定灭掉中国,我们将有权进行反击。如果没有了中国,我们要这样的地球又有何用?

 

但这是理性的分析,不是所有人类都有理性,也不能保证任何人都永远保持理性。正如《流浪地球》中莫斯说的一句话:让人类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如果德国人都理性,就不会出希特勒;如果美国人都理性,特朗普也不会上台了;如果刘培强始终理性,小破球早被木星给吞没了;如果蛋总始终理性,就不会徘徊在洗头房的门口了。

 

因此,虽然说美国不大可能发动热战,但国防建设丝毫不能松懈。我们准备的越充分,越具备让对方冷静的资本。双方能一起玩耍的前提是:都有掀桌子的能力,但有不掀桌子的素质。

 

既然热战的手段使用的可能性不大了,美国必然使用热战以外的一切手段,来达到遏制中国崛起的目的,其中之一就是贸易战。

 

因此,必须看清这次贸易战的本质,那就是美国发起的一场伟大复兴扼杀战。通过贸易战,破坏中国的经济结构,扼杀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最终把中国拖入到中等收入陷阱中。

 

所以为啥我不看好现在签署协议,美国现在具有全方位的优势,而且态度极其傲慢,就像1945年和1946年的蒋介石一样。

 

就算是现在签了协议,如果美国达到目的,扼杀了中国高科技,控制了中国经济,把中国拖入到了经济危机,我们彻底失败;如果美国没达到目的,他一定会撕掉协议,卷土重来。

 

所以,该来的一定会来,跟你现在签不签协议没有关系。什么时候签署协议,比如让美国彻底认识到,贸易战没有前途,他们只有和谈这一条出路的时候。

 

那么现在问题来了,如何来应对美国发动的这一场事关世界格局的贸易战。我觉得既然意义跟战争一样,那就必须当做战争来对待。

 

我建议参考三场战争,分别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用这三场战争的经验,对付美国发起的贸易战绰绰有余。

 

今天说抗日战争。提到抗日战争,就不得不提起毛泽东的神文《论持久战》。为啥说这是一篇神文,要是不看成书时间,还以为是一本抗日战争胜利后写的回顾总结文章!

 


《论持久战》精彩预测了抗日战争乃至二战的经过和结果,把抗日战争分为了三个阶段,敌之战略进攻我之战略防御阶段、战略相持阶段和收复失地的战略反攻阶段。

 


当然,有人觉得这不算啥,似乎是个人都能说贸易战是持久战,中国必胜,贸易战分为三阶段,但其中对细节的预测,如同一位穿越者一般。

 

毛泽东在细节上的预测令人细思极恐。比如他精确地预测到,日本必定进攻东南亚(南洋)和苏联(西伯利亚)。

 

他在《论持久战》里是这样分析的:日本为了南攻南洋群岛、北攻西伯利亚起见,采取中间突破的方针,先打中国。

 

他还说:日本打了中国之后,如果中国的抗战还没有给日本以致命的打击,日本还有足够力量的话,它一定还要打南洋或西伯利亚,甚或两处都打。

 

《论持久战》成稿于19385月,讲真这时候日本人其实内心正懵逼,不知道下一步该干嘛,因为陆军部和海军部正争得不可开交。

 


然而一年后日军进攻苏联红军,诺门坎战役爆发。194112月,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月起,日军开始大举进攻南洋诸国。

 

在细节上,毛泽东预测了第二阶段游击战必定极其艰苦。原文写到:“此阶段的战争是残酷的,地方将遇到严重的破坏。”

 

果然在1941年到1942年,日本集中侵华日军64%兵力和几乎全部伪军,对抗日根据地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对游击区实行蚕食政策,对敌占区采取清乡政策,根据地极其困难。

 

有多困难呢?那时候彭老总亲自下令,村庄十里之内的野菜不许挖,要留给老百姓。榆树上好吃的榆钱也要留给老百姓,八路军战士们只能吃树叶和树皮。

 

虽然很困难,但整体上并没有影响到军民的士气,因为这都是太祖提前预测到的事情,熬过了这一段就好了。

 

毛泽东不光预测了大方向以及很多细节,甚至包括很多数字,也十分准确。比如他在第二阶段分析,敌人只能占领三分之一左右的区域,三分之二仍然是我们的,事实也是如此。

 

他对战争的形态描述堪称完美。他这样描述战争:持久的抗日战争,将在人类战争史中表现为光荣的特殊的一页。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就是颇为特殊的一点,表现如下:

 

内线和外线。主力军在内线,游击队在外线,形成夹攻敌人的奇观。而各个游击区都以自己为内线,而以其他各区为外线,又形成了夹攻敌人的火线,读起来甘之如饴。

 

有后方与无后方。利用国家的总后方,把战线延伸至敌人占领地之最后界限的(敌占区边界),是主力军;而脱离总后方,把作战线延伸到敌后的,是游击队。

 

包围和反包围。整体上敌人战略进攻外线作战,我们战略防守内线作战,我们被包围。但是换个角度,利用人数的优势,我们局部可以形成反包围。

 

每一块根据地都在敌人的包围之中,但是若把各个游击根据地和正规军阵地联系起来看,我们又把敌人给包围了起来。

 

除此之还有很多让人拍案叫绝的论述,比如小块与大块,防御中的进攻,持久中的速决,内线中的外线……

 

这篇神文并不是毛泽东为了鼓舞人心主观臆断,而是建立在高屋建瓴地对海量数据的分析,比较了中日之间的优势和劣势,做到了知己知彼。然后对症下药,给出了取得胜利的条件和路径。

 

条件有三个:第一,中国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二,国际抗日统一战线的完成;第三,日本国内人民和日本殖民地人民的革命运动的兴起。

 

这篇神文达到了让人难以企及的高度,直让人怀疑毛泽东是不是个穿越者。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语言幽默诙谐,多么艰深晦涩的大道理,老百姓一听得懂,抗日的同时,还开启了民智。

 

当前历史条件下,要想赢得贸易战,必须好好研读《论持久战》,不是学习他死板的文字,二是要学习他活的灵魂。

 


首先,我们要客观冷静地分析美国发动贸易战的本质,以及双方各自的优劣势,就会发现中国必胜。

 

美国的优势很明显,比如说GDP是中国的1.5倍,而且拥有美元霸权,享有世界货币的发行权,可以征收货币税,同时聚拢了大量的资本,实力超强。

 

美国在高科技领域内依然有绝对的领先地位,当今世界任何其他国家都不可与之抗衡的。比如太空产业、航空产业、船舶制造、生物科技、现代农业、核工业、电子工业,网络产业等。

 

比如美国一制裁中兴,中兴就得乖乖滴把脖子伸过去,任人宰割。美国一制裁晋华,晋华立马就得停产。

 

论单挑,有绝对的实力。更可怕的是,美国的盟友遍天下。从法律意义上,美国六十多个盟友。而中国奉行独自自主的外交政策,只有一个法律意义上的盟友。

 

所以,很多人就据此认为,贸易战美国必胜,中国必败。这跟抗日战争中的亡国论完全一样的论调。但实际上,仔细分析以后,经过一番持久战,中国绝对会胜出。

 

第一,两国获胜的难度不一样。单从贸易战角度,美国是进攻方,而中国是防守方。只要我们能抗住美方的进攻就算胜利,现阶段并不是为了击垮美国,而美国攻不下来就意味着失败。

 

什么叫扛住美国的进攻,也就是让美国的加税不起作用,中国的经济依然能保持住6%以上的增长率,中国制造2025计划如期进行就行了。

 

美国对2000亿中国商品加税并不可怕。首先羊毛出在羊身上,加征的关税是加在商品上的,商品是美国人买的,也就是美国人出的。

 

从去年加征10%来看,并没有起到预期的效果,对美出口反而扩大了,对美出口增长了11.3%,逆差增加了17.2%,令人费解。

 

 

在这个过程中,特朗普也是受益者,多收了200亿美元的关税,不过这钱是美国老百姓出的。今年特朗普想收到500亿。

 

但是今年的形势不容乐观,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因为美国老百姓也不是傻子,对物价也很敏感,一旦上涨可能会转移到本国或第三国生产的替代品上,减少中国商品的购买。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的商品销路肯定受到影响。因此必须保住旧市场,开辟新的市场,比如通过产业升级,进一步降低成本。扩大新市场,最靠谱的还是拉动内需。

 

内需中的一块短板,我认为是军方需求。军队实现现代化,必须让装备升级。目前中国的军费仅仅只占GDP1%,如果提升到2%,就拉动了至少1300亿美元的内需。

 

多造船,钢铁就消耗掉了;多造岛,水泥就消耗掉了。多造飞机,镁铝就消耗掉了。多造雷达,芯片就消耗掉了;给战士多发一身衣服,鞋袜就消耗掉了。


第二,危机危机,危险中孕育机遇。贸易战对中国制造2025计划未必是坏事。一旦美国对华出口进行限制,国产芯片、国产软件将迎来春天,国内的资本家能乐死。

 

由于WTO规则,我们平时还不好对美国商品下手加税,让国产商品失去了市场,现在既然美国先加了,那就怪不得我们了。

 

第三,美国战线太长,会拖累自己。美国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称霸全球。而中国的战略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不得不盯防着全世界,美欧、美日都存在贸易纠纷。而且不仅仅是贸易问题,还有中东问题、委内瑞拉问题、乌克兰问题、北极问题、朝核问题。

 

正如金政委所说,美国的虽然有200多颗军事卫星,但是要盯着全世界。中国虽然只有50多颗,但是全盯着美国……

 

第四,不能只看数字。比如美国军费号称6500亿美元,但未必有我们的1300亿管用,比如美国大兵光吃饭就吃掉了400亿。

 

还有GDP,虽然是中国的1.5倍,但是虚拟房租(自己住自己的房子也折算成房租)占了其中的9.67%,律师费又占走了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18年中国已经完全实现了反超。

 

第五,归根结底,中国的优势还是在于政府的组织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可以集中力量办任何大事,包括办美国,这是美国比不了的。

 

正如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所言,日本军队的长处,不单在其武器,还在其官兵的“教养,也就是组织性上。

 

文章在《兵民是胜利之本》一节中提到,日本敢于欺负我们,主要的原因在于中国民众的无政府状态。

 

而现在不一样了,中国人民经过了革命和建设的洗礼,有了比较强的政治意识,你看大街小巷都在议论贸易战就是个明证,大部分人在大是大非问题上,绝对不会含糊。

 

还是那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贸易战问题上,只待国家一声号召。写到这里,我不禁发出了《论持久战》般的笑声。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