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国内好脏好乱好快活——浙江第一个不服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本文总共4200字,主要分为四大部分。
(一)劝不回来的跑友
(二)异常沉重的乡愁
(三)两难选择的破局
(四)在这里遇见了美丽中国
(一)劝不回来的跑友
2020年的疫情,给世界带来了诸多变数,其中我感触最深有两点:第一,美国灯塔不亮了;第二,中国举国上下,洋溢着“四个自信”。
但是以前并不是这样。我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并深以为然:美国(澳大利亚或加拿大)好山好水好寂寞,好脏好差好快活。
一旦提到生态环境,我们就感觉底气不足,包括我自己。毕竟环境问题,是困扰我们发展的一大难题。
2018年11月,一个在美国留学后并在美国某大学工作的跑友,回国探亲并顺道参加合肥马拉松,由于结识多年,以前曾多次一起参加活动,所以赛后就聚了一下。
不过我也有个小私心,那就是想劝他回国工作。一般关系熟且有些把握时我才会劝一劝,不然也是自取其辱。
我信心满满,给他列举了回国的种种好处,比如国家青年千人的优渥待遇,中美关系的大方向等等。以为能说服他,结果被他一票否决。
他的理由很简单,国内的空气太差了,怕对孩子不好。他这么一说,我也没话可说了,当时咱们国内的空气的确没法跟人家美帝比啊。
实际上2018年全国的空气质量已经很好了,别说合肥了,包括北京的蓝天明显多了起来。就算不是蓝天,PM2.5一般也不会爆表了。
直观感觉,这几年空气的确改善了很多。用数据说话,北京2018年的空气达标天数已经227天,比2013年多51天。
为了蓝天,国家做了很大的牺牲,农村不让放鞭炮了,煤炉也不让用了,烧柴更不行,多少排放不达标的企业被关闭,连我老家这种位于北京18环的三线小城市鹤壁都限行了。
合肥的蓝天保卫战也取得大捷。2018年优良天气达到了265天(优51天),2013年只有182天,其中空气质量为优的天数只有11天。
虽然2018年的空气质量大大提升,但是天公不作美,在合肥国际马拉松这一天,恰好是重度雾霾,上哪儿讲理去?问题是央视全都直播出去了,我也没脸去反驳这位跑友。
(二)异常沉重的乡愁
我底气不足,还源自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痛苦回忆,不仅仅是空气污染,空气污染只是最容易被感知而已,其实还有水污染、垃圾污染和生态被破坏。
豫北有一条河叫卫河,卫河是古运河的一部分。听爷爷说,以前不但通船,还盛产鱼虾,更是周边灌溉和生活用水的来源。
但是世纪90年代,上游的县市由于众多造纸厂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污,卫河的水黑得如同墨汁一样,还飘着大量白色浮沫,周围几公里外都能闻到刺鼻的臭味。
不仅如此,河水的污染也影响了周围村民饮用水和灌溉用水的安全。华北平原上,农村多靠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河水污染又导致了地下水的污染。
污染有多严重呢?在附近打出来的地下水井,水是这样的——
还有的造纸厂,没有把污水排入河道,而是直接排入了农田。2013年中央电视台就报道了这样一则新闻。而当地的有一位农民很直白地表示,这些田里种出来的麦子只卖不吃。
为什么他们用污水灌溉?农民兄弟也给出了答案。造纸厂的井深,把地下水抽干了,农民的井里抽不出水,只能用造纸厂的污水……。
这些污水中味道刺鼻,含有大量有毒物质,重金属也严重超标,会对土壤造成永久伤害,也会影响地下水质,对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在卫河沿岸,有个叫北老关嘴村的,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成了癌症村。这个村子只有1100多口人,在短短几年就有一百多人得癌症去世。
1998年,癌症死亡人数19人,40岁以下8人;1999年17人,40岁以下10人;2000年 16人,40岁以下8人;2001年,癌症死亡人数17人,50岁以下9人……
然而根据华中师范大学地理系学生孙月飞的论文《中国癌症村的地理分布研究》,中国“癌症村”的数量应该超过247个,涵盖大陆的27个省份。
(三)两难选择的破局
因此卫河的污染,跟大气污染一样其实无关地域,而是一个时代、一个发展阶段的缩影,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粗放经营的必然结果。
当时的人们,似乎面临着一道二选一的难题:要绿水青山,还是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当然好,但饱受贫困之苦也不是办法。
曾经有人说,如果关停造纸厂,关停高排放的钢铁厂,会造成生产成本大幅上涨,最终引发通货膨胀,也会造成大规模劳动力下岗,甚至引发经济危机。
这是个两难的选择,似乎要了金山银山,就没有了绿水青山。要了绿水青山,就没有了金山银山。
直到2005年,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有一个人提出了第三种选择——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这个人就是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2005年的8月15日,他来到了安吉余村,这时的余村正在两难之间徘徊。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余村真有两座山,一座叫银山,一座叫青山。银山从宋代开始产银和铜,80年代又发现了优质石灰岩。
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村里也开起了三座石矿、一家水泥厂。一时间这里干得热火朝天、炮声隆隆、车来车往,20世纪初,这里成了安吉的首富村,村集体年收益达300多万。
但是余村付出的代价也是不菲的。水泥厂几根大烟囱,每日不停向空气中喷吐着黑烟,青山的树叶上都落满了一层又一层的水泥灰,竹林也成片死亡,山都不能上了。
余村上空一直都是灰蒙蒙的。由于石矿的开采,村里变得坑坑洼洼,村边的小河也变得污浊难闻。
也由于村集体的企业生产工艺落后,安全生产条件跟不上,还导致事故频发,村里先后死了五个人,致残了几十个。
2003年,付出巨大代价之后,痛定思痛的余村封矿关厂,下决心从石头经济向生态经济旅游转型。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村集体的收入直线下降,村民也没了工作和收入,受到了很大的质疑和反对。
正在彷徨之中,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来到了这里,对他们封矿关厂的做法给与了高度肯定,他说:
不要以环境为代价去推动经济增长,因为这样的经济增长不是发展。刚才你们讲,下决心停掉一些矿山,这些都是高明之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搞粗放经营的路子走不通,又不能抱着绿水青山止步不前、坐吃等死,只能另辟蹊径。勤劳能干的余村人还真杀出一条血路,正所谓“天无绝人之路,老天爷饿不死瞎家雀”。
他们依托绿水青山,搞生态产业,比如安吉白茶、竹产品加工(竹椅)。村民还搞起了吃喝玩一体的农家乐,还有村民开发出了一条漂流路线。
(四)在这里遇见了美丽中国
十几年过去了,余村并没有因为关停矿山而返贫,反而因为关停矿山走上了另一条发展致富之路,村集体的总收入经过了短暂的下降之后,又实现了连续翻番。
现在的余村,不仅仅实现了发家致富,颜值也增加了,变成了一个山清水秀的美丽新农村,可以说是一步一景,移步易景,人在画中,画随人动。
(8月11日摄于浙江湖州安吉余村)
从另一个维度,2005年提出的两山理论,立刻给饱受环境恶化困惑的人们指明了道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8月11日摄于浙江湖州安吉余村)
作为两山理论的诞生地,浙江践行起来也是蛮拼的,冲在全国省市的最前头,并杀出了一条血路,为全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这十几年来,浙江通过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四边三化”行动、“五水共治”、大花园建设等,让美丽山水变身美丽经济。
“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指的是,从浙江全省4万个村中选择一万个进行全面整治,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把其中的1000个建设为全面小康示范村。
这个工程自2003年实施以来,造就了万千个美丽乡村,带动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2018年获得了联合国的“地球卫士奖”。
(唐锡成摄)
这次浙江之旅,我感慨万千:农村竟然也可以是这个样子:在青山绿水之间,在鸟语花香之中,既可以享受到最先进的科技和完善的基础设施,也可以享受乡村的静谧安逸。
(8月13日摄于浙江台州黄岩乌岩头古村)
我还十分感动,党和政府一直惦记着农村、农民,并为农村的建设和农民的生活操碎了心。浙江的美丽乡村代表了中国农村的未来,农村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
2012年,浙江省启动了“四边三化行动”,指的是在在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等区域开展洁化、绿化、美化行动。
所以这次浙江之旅我非常感慨,开车简直是一种享受,坐车就是一种旅游,因为满眼都是青翠,处处都是一尘不染,随便一拍皆有花。
(石红岩摄)
2014年,浙江启动了五水共治工程。五水共治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
河流如同一个地方的血液,湖塘如同一个地方的眼睛。一汪碧波荡漾的水域,立刻让这个地方有了灵性。水治理的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地方的执政能力。
(8月12日摄于浙江台州仙居)
在台州黄岩区的沙滩老街某个院落,竟然有雨水收集系统,用于浇花灌溉。在安吉某个小河边,一个当地人自信地说,这个水是从山上流下来的,可以直接喝的。
(8月12日摄于浙江湖州德清)
总之,在两山理论的指导下,余村实现了转型,安吉实现了转型,湖州实现了转型,整个浙江实现了转型。
今年5月,浙江省通过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验收,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省,率先探索出一条经济转型升级、资源高效利用、环境持续改善、城乡均衡和谐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然而浙江并没有沾沾自喜、止步不前,2020年3月29日,浙江又启动了大花园建设,就是要继续推进绿色发展,打造诗画江南。光这个目标,就足以让人陶醉。
这个大花园建设,其实也是个三体建设,即自然生态与人文环境的结合体,现代都市与田园乡村的融合体,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汇体。
作为两山理论的诞生地,美丽浙江已经成了美丽中国的先行示范区。在浙江的引领下,美丽中国的建设正在全面铺开。
用一位南昌网友的说法,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的家园,大框架结构已经完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前进入精装修阶段。
大气污染得到初步治理,水污染也在全国范围展开,垃圾分类正在逐步推行,排放不达标的小企业被陆续关停。城市和乡村建设,也有了更高的审美要求。
就拿前文提到的臭气熏天的卫河,目前也是碧波荡漾、杨柳依依了,河里也有了游客泛舟,河边也修建了健身步道,成了人们日常休闲锻炼的场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环保力度加大,但是中国的GDP依然保持中高速增长。造纸厂关闭并没有造成纸张供应紧张,高污染企业被关闭并没有引起经济危机。
而那些排放达标的企业,反而因为没有了恶性竞争效益变好。事实证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不但可以走通,还可以走好。
(8月12日摄于浙江台州仙居)
浙江作为中国生态建设的标杆,用颜值粉碎了“国内好脏好乱好快活,国外好山好水好寂寞”;正确的说法应该是:国内好山好水好快活,国外好乱好怕好落魄。
(8月11日摄于浙江湖州安吉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
来浙江,遇见美丽中国。
【 您的赞赏,就是鼓励 】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