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扫盲系列在这个市场里怎么混能够“不死”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曾几何时,年少无知的一位小盆友(鄙人)认为

炒股是天底下最好的一件事

不用看领导脸色

不用搞人际关系

研究研究K线

挖挖公司基本面

用钱说话

与市场博弈

靠自己真本事

一不留神兴许搞成大事业

比鱼龙混杂的社会混起来要简单多了

特别适合比较“轴”、有点小聪明、又没撒子背景的毛头小子……

岁月如梭,今时今日,偶只能说:“幼稚”。

这个市场的复杂程度,基本上“克隆”了社会,而节奏却远远快过了社会。也许,你在社会上混,三五十年才可能知道输赢。这里,一两年就知道了。

在这个市场里,你的缺点会被无限放大,比“在社会上混”更难隐蔽,这就是大多数人会输的原因。

题外话讲完,切入正题。

要想“不死”,首先要了解市场的“生物链”,进而才知道自己在哪里混会比较安全。

什么是市场?

撮合交易的平台。

在这里有无穷无尽的交易对手。你要买,需要有对手卖给你;你要卖,需要有对手来买。

商人视客户为衣食父母,而在这个市场里,交易对手则是你的衣食父母,没有对手,就不可能发生交易。

那么,为什么会存在交易对手呢?

交易对手有三类人:套保者、赌徒、交易者。

套保者,做交易的目的是把实业上的风险搬到金融市场里面来,找钱帮他分摊风险。

期货市场很容易理解就是套保交易;股票市场上就是IPO。他们提供投资标的的同时,也提供了用来博弈的不可测风险。

赌徒,做交易的目的就是押大小。他们寻求的是风险对价,比如押注某个商品的价格未来某个时点会上涨或下跌到某个价格;押注某家上市公司未来能够赚大钱……追求的是最后的结果。

交易者,做交易的目的是撮合交易。他们是“风险”的搬运工,暂时买入卖出,当市场高度一致缺乏对手的时候(情绪化波动)出来泼泼冷水,活跃一下气氛,帮风险找到下家。在过程中套取差价,承受可评估的短期风险。

这三类人是市场交易不可或缺的参与者。

可以把它们想象成生产者(套保者)——销售者(交易者)——消费者(赌徒),他们交易的商品就是“风险”(不确定性)。

他们的风险偏好依次是套保者(风险偏好低)、交易者(风险偏好中)、赌徒(风险偏好高)。

到底你是赌徒还是交易者?区别在于交易目的,是“看结果”还是“看过程”。

“不死”的,只有交易者

赌结果的赌徒,没什么好讲的,遍地都是,这也是人性所向。

大多数人做不了交易者,因为交易者的特征违背人性。

他们“享受分歧”,善于辨识对手(而不是标的,因为不关心结果)。

为什么要“享受分歧”?分歧大,交易活跃;分歧小,交易萎靡。只有存在分歧,才会有对手;有对手才会有交易。

可是,大多人都受不了“分歧”。人们喜欢认同和被认同,从众心理所带来的安全感和毒品一样难以割舍。

常常我们会在网络上、沙龙上看到“一边倒”的舆情,名人与粉丝一唱众和,几乎听不到异见,只见标语式口号而缺乏探讨。

认同即“安全感”,这恰恰也说明人们缺乏安全感,渴望庇护。

分歧是产生交易的原因,当只能听到共识时,要么对手不在自己的视野中;要么对手已经被消灭了。无论哪一种,都是交易者格外要警惕的信号——无对手,无交易。

因此,从众,是必须要克服的心理障碍。这并非鼓励“语不惊人死不休”,而是强调要认识市场和自己的角色,正确认识对手的价值。

比如:当个人判断与市场共识形成一致时,提高警惕戒备变化;习惯换位思考,站着对手(异议者)视角,审视市场辨析差异。在共识中找快乐,其影响对于交易者而言与毒药无异。

交易者,赚什么钱?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赚一些确定性很强的“小钱”。

何谓“小钱”?何谓“大钱”?其实很多人说不清搞不明白。

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选择题:

有两笔交易让你来选择,A策略投入10元,目标收益也是10元,收益率100%,胜率50%;B策略投入10元,目标收益1元,收益率10%,胜率85%。投资周期相同。

你究竟选择A还是选择B,还是有别的想法?这是我们常常会在市场上遇到的选择题——赚1元还是赚10元?选择低风险品种还是高风险品种?

告诉大家我的选择:我会借九十元加上本金十元,共计100元来做B策略。

我的选择最终本金收益率是100%,胜率85%;而策略A本金收益率是100%,但胜率50%。从胜率来看,显然我的选择会是首选,其中技巧只是运用了十倍杠杆。即便亏损,我的选择和策略A都会是一样。

简单来说,本金收益率有“欺骗性”。

“利用杠杆扩大资金规模,赚最简单、最安全、最容易赚的小钱”。无论外汇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股票市场,真正的交易者都是这样做的。

交易者并不是赌徒,并不是高风险偏好者。胜率越高的交易,往往意味着单笔交易的收益率非常低(低风险对应低收益)。不过,只要运用杠杆,我们就可以轻易提高本金收益率。比如前面的选择题,如果我选择一百倍杠杆,结果会怎么样?不过,杠杆系数一大就会面临另一个问题,风险承受力减弱——这也就是所谓的“回撤率”,杠杆越高,理论上回撤幅度越大。

因此,胜负概率与杠杆系数之间形成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不同的投资标的,需要用不同的配比来控制。

再让大家做一道数学题。

一只股票从5元上涨10元,涨幅是多少?从10元跌至5元,跌幅是多少?没错,涨幅100%,跌幅50%。用公式来计算(1+0.1)n1(N次方)=2;(1-0.1)n2(N次方)=0.5,结果是N1>N2

这就是我们要克服的第二个问题——当浮盈越大,回撤幅度也会加大。使用杠杆后,这个问题会更加明显。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所能够想到的最好办法是固定每次交易金额,随着浮盈上升,杠杆率自然下降,而令回撤幅度减小。反之,如果浮亏的效果是,杠杆率自然上升,令回撤幅度加大。经过这样的调整,胜率将成为决定因素。一旦开始浮盈,系统收益曲线将会非常稳健。

打住,不多说了。

认清自己是谁?

受到所谓价值投资者顶礼膜拜的股神巴菲特曾这样说过,“我从来不是价值投资而是投资价值”。(很有逼格的一句话)了解自己进入市场来做什么,非常重要。

目标决定了角色,而角色决定了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才是持续盈利的关键。

在这个市场里,怎么混能够“不死”?做一名交易者。

怎么做交易者呢?

能够从分歧中琢磨出确定性强,具有一致性的赚小钱的交易策略,然而运用合理的资金管理方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就这么枯燥,简单,木有激情。

在这个市场混,要能答上来几个问题:

我能赚的钱在哪里?

为什么我可以赚到?

“上家”是谁?

“下家”是谁?

我用什么方式在哪个环节赚到钱?

风险与收益是否匹配?

风险是否可控?

没错,这些问题看上去很熟悉。交易,本来就是一门生意。

当然,更多的人并不这么想。他们是来这里“合法赌博”,投资?投机?其实都是赌徒。

网上流传着这么个段子,英国有位成功的炒家这么说:“我年轻时人们称我是投机客,赚了些钱后人们称我是投资专家,再后敬我是银行家,今天我被称为慈善家。但这几十年来,我从头到尾做的是同样的事。”

在这个市场里,有很多种玩法。不过,如果指望有一天能够从这里全身而退,还是做一名交易者,而不是做赌徒!





转载请联系 新浪微博 @程老湿爱吐槽 获得授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程老湿爱吐槽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