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天换日的阴谋正接近成功——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九)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导语

整个借力打力、偷天换日的惊天阴谋就是:体制内人口学家本意是严重警告政府的极危险峰值人口14.5亿→设定为2030年达到的目标→实现时达到并力争超过→峰值时间点推后,峰值人口达到14.7亿至15亿的第一必崩点



极限区域评估



以上战略欺骗计划成功的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使中国人口有效超过极限量。仅靠攻击中国人口政策就那么容易使这个目标实现吗?当然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因为中国已经实行了36年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人口增长势头已经得到有效控制。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未来某个时间点上转入下降几乎已成定局。但另一方面,中国人口总量距离极限点也已经越来越近了。任何学科的理论分析与实际工程实现之间都可能存一定的偏差,一般都小于甚至远小于理论计算的最大值。20世纪90年代中科院地理所的陈百明等做过系统的土地承载力研究,但因其采用的方法体系主要还是属于早期的逻辑斯蒂方程方法,更重要的是他们假设的数据前提已经过去了20多年,很多已经与当前实际不太相符。例如他们计算出的中国最大土地承载力对应的人口为16亿到18亿。但事实上,中国人均粮食消费已经远远超出当初的假设,在中国耕地现实的真实状况,水资源状况等约束条件下,中国实际发展结果的真实承载力与理论计算之间的偏差已经很明显,远远达不到16亿的最大承载力估计。对现实的结果进行的测量数据才是最可靠的决策依据,因为它不是任何理论的预测,而是事实。根据对中国现实粮食状况的实测数据,以及本文分析的人口与粮食平衡及粮食安全的关系式,未来10到15年农业技术发展的最大潜力预测,可以大致划分出中国人口在未来10到15年如下不同极限区域:


小于12亿    安全区


粮食自给率在可持续发展方式前提下很较容易达到100%,即使有部分进口,纯属调节性质。


12亿-13亿   低安全区


保持耕地最佳肥力状态下,综合粮食自给率可以保持在95%以上。粮食缺口量全球贸易占比低于10%。


13亿-14亿   危险区


如果要保持90%以上自给率,必需要采用一定程度不可持续的粮食生产方式。粮食缺口量全球贸易占比稳定地超过20%。


14亿-14.5亿  高危区


极尽一切不可持续的生产方法,只能勉强维持80%以上自给率。粮食缺口量全球贸易占比已经达到40%左右。如果遇到大的自然天灾,极大概率引发严重的粮食供给困难。


14.5亿-14.7亿  极危区


无论采用任何方法,已经不可能维持80%以上自给率。粮食缺口量全球占比已经达到50%。如果加上天灾等自然因素,以及外来有目的粮食攻击,崩溃的可能性极高。


14.7亿-15亿    第一必崩点


无论采用任何方法,自给率必然低于80%。不仅粮食缺口量全球贸易占比必然超过50%,而且潜在蓝军可控进口量已经不可能有替代方案。即使不存在自然灾害因素,只要存在任何外来有目的粮食攻击,整个中国社会必然因不可避免的大饥荒而崩溃。


15.5亿-16亿  第二必崩点


自给率必然低于70%,需要全球粮食贸易超过60%供给中国。即使全球所有其他国家极尽全力向中国提供粮食,不存在任何恶意的外来粮食攻击,也无法避免中国崩溃。

以上数据,与中科院陈百明、封志明等曾系统做过的中国土地承载力分析基本是一致的。参见:封志明,“土地承载力研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中国土地科学,1994年5月:“在《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中,我国耕地极限人口承载量的估算也是从理想角度出发的,只不过更强调现实可能性。结果是:耕地维持1.23亿公顷,粮食播面1.93亿公顷,粮食总产可达8.3亿t,若以人均500kg、550kg、600kg衡量,我国耕地资源人口承载量的最大限 度分别为16.6亿、15.1亿和13.8亿”。梁建章在其《中国人可以多生》一书中对他们的数据引用是认为中国峰值人口达不到16.6亿。但是,一切理论计算与实际之间都是有差异的。事实上,中国现在粮食年产量实际数据是6亿吨,距离其最大理论极限值的8.3亿t有很大差距。粮食播种面积也达不到1.93亿公顷,而实际只能达到1.6亿公顷,且耕地状况已经恶化程度很严重了。

理论最大值在实际实现中难以100%达到,这其实是一切工程技术中都会存在的问题。并且,距离最大极限值也必须要留有一定的余量,这也是一切工程技术中都要遵守的普遍原则。因此,目前的粮食产量其实已经处于最大实际极限位置。如果中国人均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达到人均600kg粮食消费,按现在6亿吨粮食产量计算的最大人口极限值只有10亿!

最大极限值不是一个可以去挑战的目标,而是需要留有余量远离的崩溃点。但现在这一概念已经成功地被忽悠成挑战和必须超额完成的目标了。当一个人整天硬逼着你将车的重量一定要增加到把即将通过的桥压踏的极限重量程度,目的是什么就不用再继续详细讨论了。


模糊要点,瞒天过海


怎么就能通过攻击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达到可以成功进行粮食攻击的程度呢?首先得确定一个合适的目标。15.5亿-16亿太高且需要的时间太长了,一是不太容易达成,而且时间太长,变数太大。布朗当年在“谁来养活中国人”一文中就是以2030年中国16亿人口为估算前提的,现在看来因中国计划生育的成功执行,实现这个目标远远达不到。在14亿以下如果发起攻击,虽然有可能对中国产生一定重创,但成功机率不是能够确保。不仅有可能达不成目标,反而打草惊蛇使中国从此清晰明白了粮食安全的限度,全力采取各种措施后使这个机会永远丧失。因此,使中国人口进入14.5亿到15亿的极危区域内,最好是达到15亿左右开始“布朗行动”总攻和展开后续“尤卡坦计划”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怎么能成功忽悠中国人和决策者呢?首先要把概念搞糊涂。针对过去人们认为中国因人口多导致人均资源量低的担忧,看看梁建章们是怎么忽悠的。

财新网,2013年03月11日的梁建章与黄文政“人均资源少不少——全面放开生育与自然资源(一)”一文是这么说的:“中国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在中国人尽皆知。但这种比较有很大的误导性。由于自然资源的分布极不均匀,少数资源丰富国会拉高世界平均值,使其失去代表性意义,导致绝大多数国家的人均资源都要远少于世界平均……实际上,在上述每项自然资源上,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人均占有量都处于世界中间甚至靠前的位置。除耕地外,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总人口都不到世界50%,而且人均资源高于中国的国家并不比低于中国的国家更发达。”

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此为三十六计之首计“瞒天过海”。把一大堆资源都放一起讨论,甚至已经公开认可中国耕地人均资源远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但混在一起讨论就全都含糊不清了,而最致命的问题就在耕地。人们该明白为什么我要放弃对其他所有资源的讨论,完全聚焦于耕地和粮食问题的原因之所在了吧?

对不起,又搞忘了,我们现在是蓝军,是蓝军。千万别告诉别人以上绝密信息。

对中国人口终极绝杀之“偷天换日”


在财新网2014年3月6日梁建章、黄文政“卫计委应公布计划生育目标和理论依据”一文中,强烈质疑中国人口的政策目标和制定依据,并提出12条建议。

最新人口《规划》中,对中国人口目标是这样表述的:2020年达到14.2亿,2030年达到14.5亿。为什么有这个目标?中国人口学家过去一直采用相对比较保守的预测方法,因此对未来人口的预测一般都是偏向于最大可能值。14.5亿的峰值人口,本意是体制内人口学家强烈警告政府的极危险人口峰值,那好,就采用人口学家预测的峰值人口作为制定目标的依据,你体制内还想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人口学者们就百口莫辩、没话说了吧?2020年达到14.2亿这个目标表述还算过得去。但至关重要的是,2030年“达到”14.5亿就很有奥妙了。另外的地方已经表述过2030年是达到峰值人口的时间点。峰值也就是最大值,过了这个点之后人口应该下降。因此,最准确的表述应当是2030年“不超过”14.5亿,“不超过”这个表述是极其重要的,但在这里却用“达到”含糊了。以后就可以逐步含糊掉峰值的绝对重要概念,而只强调要“达到”。普通GDP目标一般是“制定时留有余地,实现时力争超过”。如果以后刻意歪曲,将14.5亿人口的“最大限制”刻意含糊理解成“必须完成和超额完成的任务”,那性质就全变了。

例如,到2020年时如果人口为14.15亿,大家一看,没达到14.2亿,而且从当时实际数据看,人口增长势头将会下降,2030年可能峰值点时是14.35亿,这怎么算呢?“达不到”14.5亿啊!那就加油干,鼓励生吧。到2030年时,实际人口为14.48亿,“勉强达到”了是吗?这算很好地完成了《规划》的目标了吗?但是,当年人口净增数是在530万,而且还在不断加速。结果,到真正峰值点的时候,时间推后到了2035年,人口峰值上升到14.7亿至15亿,成功进入第一必崩点位置。这个偏差极其微小,只要增加2千万到5千万,就大功告成了。我们可以设想一个发展路径是这样的。

财新网2017年1月29日梁建章、黄文政“春晚造势 新人口规划预示将全面鼓励生育”文中结尾就说“如本文详细分析所示,实施这一规划需要在两年内就全面放开并大力鼓励生育;即使这样,要实现人口规划的主要目标依然是逆水行舟,艰难无比。至于这一涉及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根基的人口规划将如何实施,最终的成效如何,我们将拭目以待。但我们相信执政党有担当、有信心、有能力力挽狂澜,逆转中国的人口颓势。”

2017年到2020年有4年时间,2016年末人口总量大约为13.83亿,这样2020年要达到14.2亿的话,需要新增3700万人口,平均每年要净增925万。这个净增量远超过过去10多年的每年净增量。所以说“艰难无比”的判断那是“相当准确”。我们不去太多预测2020年实际发展情况是什么,而是给出各种假设情况下的不同操作方式。

如果“达不到”,正如前面所说,那就可以大力炒作“完不成人口《规划》的任务”。如果达到了呢?很可能的情况是2017年、2018年净增人口因全面二胎政策效应滞后的释放而达到峰值,年净增量超过1000万,而后在2019、尤其2020年有明显的下降,到700万左右。好了,这又可以拿来吓唬政府和社会了,你看,一年之内净增人口“狂跌”近400万,这样下去那还得了!到2030年人口不是达到14.5亿,而是在2、3年后就转入“断崖式下跌”“人口总量崩溃”了。所以,无论2020年14.2亿的目标是否达到,都可以用当时的数字来吓唬人们完全放开计划生育限制。可是,从2020年到2030年还有10年时间,这足够操作让中国人口按计划“达到14.5亿”,稍微努力一下再超2千万到5千万就可以了。因此,强烈呼吁2018年,最迟2020年完全放开计划生育就成为该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中的关键。

如果能够成功推动中国政府完全放开计划生育,是一最佳的成果。但如果因有反对声音的存在,始终无法做到怎么办?因此,不能完全将希望寄托在完全否定和放弃计划生育上。计划生育政策之所以起作用,就在于它是一个法律,如果超生的话,会受到以这个法律为依据的处罚,主要就是“社会抚养费”等。因此,大力地攻击“社会抚养费”,使其被妖魔化而实际废掉。这样,虽然国家的法律和政策是“全面二孩”,但如果就是生了三胎及以上也没什么处罚的话,那就等同于废除了计划生育和实际突破了全面二孩。一旦达成这种实际效果,再在社会上大力鼓励生育,就可以实际达成布朗计划甚至“尤卡坦计划”的战略目标。这样中国生育的实际操控权,就可通过舆论控制而全面转移到“布朗行动”小组手上。

此计就是对中国人口进行终极绝杀之“偷天换日”,玩得是概念漂移。这几年每年人口数据出来以后,无论新生人口是多少,中国媒体已经众口一词“政策遇冷”,知道原因是什么了吧?这透露出的信息是令人震惊的:在这个问题上,中国社会空前一致,无论主流媒体、还是民间网络大V都在攻击计划生育政策,这充分表明几乎整个中国主流及民间网络媒体已经被布朗计划小组高度掌控,已经在相当大程度上成为僵尸。

整个借力打力、偷天换日的阴谋总结下来就是:

体制内人口学家严重警告政府的极危险峰值人口14.5亿

→设定为2030年要达到的目标。该目标已经成功实现,更重要的是这充分表明中国政策制定和决策层里已经有相当多的精英人士被成功忽悠

→利用2020年14.2亿目标完成情况推动完全放弃计划生育政策。即使不能实际放弃,也可通过攻击“社会抚养费”等计划生育的硬约束措施,在实际上完全废除计划生育的实际约束效力

→2030年14.5亿的目标全面超过

→峰值时间点推后,峰值人口达到14.7亿至15亿的第一必崩点

只要过了第一必崩点低值14.7亿,布朗行动第二阶段之后的行动就可开启,同时伴随其他战略欺骗和干扰,如美国放弃支持台湾使中国完成统一等让中国处在极度的成功亢奋之中,对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全球一片赞扬之声,对中国解决贫困问题成功以“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口吻一片赞叹声。到布朗行动转入第三阶段,开始发起总攻时,就是中国发现已经身处绝境,想回头也晚了。计划生育政策早已经完全放弃,或者,即使没有完全放弃也形同虚设,那时人口总量已经接近15亿,甚至开始向第二必崩点位置迅速迈进。

中国人口决策传统专业支柱已经不稳


由于传统中国体制内人口学家们只是单纯在人口统计学范围内做文章,并且大多采用相对保守的预测参数选择,这使其估计值一般都偏大。在过去,这样的研究方法可以使中国提前较早采取规避措施。但在今天,单纯继续这样的研究方法,因人口统计学本身的脆弱性,加上1缺3的专业不对口问题,不仅不能再为中国人口决策提供准确的参考支撑,转而成为被整个中国知识界攻击和嘲笑的对象,甚至于反过来成为布朗行动小组借力打力,被利用来提升中国人口峰值的工具。在目前需要最精确地计算人口峰值点,以及相对于粮食安全的最精确关系的时候,中国体制内的人口学家体系却已经失去专业支撑能力了。这给外来的攻击实现重大的成效提供了最佳的机会窗口。

决策支撑指标体系设置存在天大安全漏洞


尽管在新人口《规划》中强调要“强化人口数据支撑”,但只涉及纯粹人口统计学的相关数据,其表述为“以加快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整合分散在教育、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统计等部门的人口数据和信息资源,实现就学升学、户籍管理、婚姻家庭、殡葬事务、就业创业、生育和健康、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等人口基础信息的互联互通、动态更新和综合集成”。最为重要的“粮食缺口量”“粮食缺口全球占比”以及其他粮食安全指标等最关键和最重要的数据却不在其视野范围内。如果只以纯人口数据作为决策的基础,假设在发现出生人口数量出现显著下降后,该如何决策?是否就单纯以此数据为参考,就决定完全放开一切人口限制,完全鼓励生育,而完全不顾及粮食供给具体状况?如果这样,这样的决策数据支撑体系本身就存在天大的安全漏洞。那样的话,未来出现出生人口显著下降就不是人口总量会下降,而是一次让中国人口再次暴增的重大机会了。


认清现实


中国人口必将进入高危区,极大概率进入极危区域,如果处理稍有不慎,撞上第一必崩点是本身就已经是大概率事件。艺高人胆大,通过极危区域并不表明一定会出事,但如果你根本没认清越是在这样的路段上越是容易遭受埋伏,没看清前方道路的凶险,甚至反过来认为是车开得还不够快,那么翻车、沉船就成为极大概率甚至是必然的事件了。

令人担忧的是,有太多迹象表明中国知识界,媒体,中国人口学界,政府决策层并未完全清楚理解这一现实,甚至可能已经在极大程度上被布朗行动小组掌握。中国人口周期性大崩溃的历史很可能再次重演,社会大动乱,亿万人的大饥荒和死亡灾难近在眼前。因此,请一切关心中国,关心自己未来的人们一起“拯救中国,拯救自己——即将来临的粮食世界大战十”。



本文章系列:


参考文章:


作者简介

汪涛

曾任中兴通讯国际市场副总裁,北京数码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市场总经理,现为数码视讯国际投资总裁。

出版专著:

《通播网宣言》

《生态社会人口论》

《纯电动拯救世界》

《超越战争论——战争与和平的数学原理》

《实验、测量与科学》即将出版

《科学经济学——看见看不见的手》即将出版

敬请关注:

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新浪微博    @汪涛_纯科学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内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