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心插柳,中国治理雾霾将意外终结美国霸权!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汪涛
在以往的历史上,任何一个大国都未曾摆脱最终衰落的命运。只不过有些衰落的大国好运更为长久一些而已。美国是当前依然处在巅峰的大国,但其最好的时期已经过去。美国将如何衰落?衰落的过程和结果如何?美国在衰落过程中是否会对其他国家造成更大危害?从过去包括美国的所有大国衰落过程中,后来者包括中国可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美国是否可在衰落过程中延长自身的好运期?……这些都已经是非常现实的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美国是工业文明波浪进程中的一个最近的波峰位置,并且当前正处于越过日本向中国转移的过程之中。美国创造了引起第三次科学革命的大量技术发明,但因其自身最基本框架的限制,无法最终完成第三次科学革命。当前支撑美国实力的基础除科技创新外,主要是美元霸权与军事实力。
美国是历史上第一个采用货币霸权获得帝国利益的国家,因此,美帝国与过去的帝国确实是有巨大不同的。事实上,它在建国的最初阶段也是采用传统帝国的战争、赎买等各种方式扩张周边领土,从最初的13个州扩大到现在的50个州和1个直辖特区——首都所在地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这一历史甚至直接地体现在其国旗——星条旗上。13个红白相间的横条含义就是代表最初的13个州,左上角的50个五角星代表最终的50个州。但在美国的利益逐渐向全球扩张时,它并没有延续传统帝国的模式。不仅没有领土扩张,甚至连西方曾普遍采用的殖民地模式也放弃了。通过两次世界大战,美国成为正义一方最终获胜的关键力量,从而获得了在全球驻军的资格。这种驻军只是一种控制,被驻军的国家即不是美国的领土,也不是美国的殖民地,也没有向驻军的国家收税。这就形成一个看似极为奇怪的现象:美国不仅没有通过领土扩张和殖民获得自己的利益,甚至是在自己花钱为全世界很多国家提供安全保障,那么就必然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美国这个帝国怎么体现自己的利益呢?至少它必须要能补偿在很多国家驻军付出的开支。否则难以理解道德如此高尚的帝国为什么能够存在?并且从技术和经济可行性上说它的海外驻军开支怎么能够维持?
向驻军所在国销售武器是一种看得到的利益来源,不过这个显然不能成为主要原因。根据2012年美国国会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武器出口额为663亿美元,已经是占全球武器出口额的78%极高比例,但当年美国的军费开支为7110亿美元。其武器出口额仅为军费开支的9.28%。如果美国在海外驻军主要目的只是为武器出口的话,如此可怜的投入产出比从经济上实在让人太难理解了。
美国军费开支占GDP的比重长年保持在5%左右的水平。如果仅为国家安全考虑的话,这个比例合理的比值在1%-2%就足够了。就算以2%考虑,美国军费开支占GDP比例有3个百分点是超乎“常规”的,也就是美国军费开支中有一多半是自身安全“不需要的”。这个增加的投资如果不能获得比投资额高出3倍以上的收益,经济上就是不合理和难以常年维持的。也就是说,美国需要通过军费投入获得占GDP至少10%以上的收益,才能合理地解释其行为在经济上是合理的。事实上,真正获得的收益远超过这个数字,其原因只有通过美元霸权所获得的利益才能获得合理解释。
关于美元霸权如何获利,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有太多人作过深入分析,在此不需要再深入讨论。但对于通过美元霸权美国到底每年可以获得多少经济利益,却很少有人仔细算过。有人认为,美国实体经济仅占其近18万亿美元GDP中的5万亿美元,剩下13万亿美元都与金融业有关。这里面并不能都算成是美元霸权的功劳,但足以见得这个因素对美国经济的作用之大。
如果仅仅是靠军事力量,并不足以完全成就美元霸权,在1971年8月15日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1973年10月美国就让石油输出国组织接受了全球石油交易以美元结算的条件。需要说明的是,目前为止,石油是唯一采用这种模式的大宗商品,或许美国人当时自信地认为这已经足够了。只要有了石油交易,并且只是中东石油国际贸易必须用美元结算的条件,全球对美元的经济需求就会源源不断,从而维持美元霸权的经济支撑就会源源不断地存在。在当时,全球能明白美元霸权奥妙的人没几个,在今天,美国再想把另一个大宗商品与美元捆绑已经绝无可能了。那么,如果全球石油国际贸易量迅速萎缩到微不足道的数量,美元霸权还会存在吗?可以肯定地说不会了。美国的全球军事力量只是美国可以控制全球石油价格(通过制造石油危机来获得)波动,以及全球金融波动从而获利的手段,但并不能仅靠它建立和维系美元霸权。乔良在“美国东进与中国西进”的演讲中对此有很精彩的论述。如果没有坚实的经济需求因素,无论多么强大的军事力量,美元霸权都会崩溃。
仅仅就是这半个世纪过去,技术的发展即将使全球石油贸易的基础条件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导致石油贸易发生变化的因素有很多,而最终触发完成这场革命性变化的因素却是既出乎人们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这就是中国的雾霾。
终结石油历史作用的表面因素是碳排放和能源革命。但是,关于碳排放问题全球科学界并非没有争议,甚至有人把它看作主要是属于国际政治问题。能源革命的技术早就存在,并且有很多发展,但如果仅仅是能源革命技术本身的市场力量可能很难完成最终的能源革命。因为除了水电以外,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在经济上要想与化石能源形成可竞争的优势还有太多问题要解决。一个最突出的问题是:风电和太阳能等最清结的能源,从电网供电角度说却是一种劣质的能量源,因为它们很不稳定。要想通过储电装置来平滑这种不稳定的话,技术上有很多种选择方案,但成本都较高,如抽水蓄能、超导蓄电、全钒液流蓄电、锂电等电池组储电、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这些技术都有不同程度实际应用,但从成本上说都不划算。原因很简单,本来新能源成本就较高,再加上这些储能设备本身的成本和不断进行能量转换的能量损失,怎么可能在成本上划算呢?因此,仅仅靠市场本身的直接驱动力很难完成新能源革命。
但在此时,另一个被迫性的因素将在能源革命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解决中国雾霾问题的需求。解决这个问题完全是从中国自身角度出发,但它带来的最大意外结果却是成为美国衰落的直接促发因素。
由于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能源消耗快速增加,使得雾霾成为全国性的环境灾害。这不仅会成为中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致命障碍,而且很可能会不断上升为人民健康的祸首。雾霾不同于其它环境污染。水污染影响的可能只是一个水系,化工业污染影响的可能只是一个区域。但雾霾是无空不入的,它影响到全国所有人,实实在在所有人都看得见甚至摸得着,从而不得不面对和解决。市场需求有两类,一是主动的获得更多满足积极需求,二是解决必须要解决问题的被动需求。第二类需求尽管是被迫的,但却更为强大,甚至是刚需里面最强大的。当一个人生病的时候必须马上去治病,别的一切需求就降为次要需求。雾霾起到同样的作用。
那么如何解决雾霾问题呢?虽然方法有很多,但真正最靠谱的和必须采取的方法目前看来只有一个:就是发展纯电动汽车。这就是中国政府这几年拼命推动纯电动车的原因所在。由于中国政府的强力促进,从2009年中国纯电动市场起动开始,每年已经以3倍左右的速度爆炸性增长。
2014年全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7.85万辆,销售7.48万辆,比上年分别增长3.5倍和3.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比上年分别增长2.4倍和2.1倍。
2015年1-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共生产118020辆,销售108654辆,同比分别增长2.6倍和2.7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4727辆和68316辆,同比分别增长2.9倍和3.4倍
2014年,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突破35万辆,同比增56.78%。
从新能源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一种新技术成功的关键不在于政府补贴的力度有多大,而在于政府补贴退出之后能否仅凭自己的市场力量继续发展下去。
真锂研究首席分析师墨柯曾在2014年初指出,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大致存在着这样一条规律:车用动力电池价格每下降10%,电动汽车销量会增长20%-30%。实际情况表明,2014年的美欧市场完全符合这条规律。抽样调查的初步结果显示,2014年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的价格降幅大致在10%-15%之间,因此电动汽车销量的增幅会在20%-40%之间。随着车用电池需求量的增大,仅凭规模效应就可以使车用电池价格持续下降到经济水平。从下图中国大陆车用锂电池价格变化趋势可看出,从2011年至2015年仅4年时间,车用锂电池单价就从5元人民币/WH下降到2元人民币/WH,下降了一半多。而电池是纯电动车最主要的成本所在。根据特斯拉等电池生产商的预计,到2020年左右,锂电池的价格将下降到不需要政府补贴,就可以使同级电动汽车的市场销售价格与传统燃油车一样的程度。
而真正具有终极杀伤力的是:纯电动车在使用成本上已经充分显示出来的巨大差异,将使它在经济性上具有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假设一度电价格为现民用电0.47元人民币,纯电动车使用成本每百公里只有不到8元钱,燃油车却需要60至70元。另外,纯电动车不需要燃油车每年至少2到3次的保养成本(2000到6000元)。因此,综合来看,纯电动车的综合使用成本相对燃油车来说要低一个多数量级,几乎是可以忽略不计的概念。
因此,虽然中国目前纯电动车的爆炸性增长与政府价格补贴以及免车辆购置税等强力优惠政策不无关系,但与太阳能等新能源不同的是:纯电动车核心成本构成要素的锂电池仅凭现有成熟技术,只要在生产规模上不断增长,就可以实现单纯经济上对传统燃油汽车的超越。并且即使从现在来看,就算政府不提供补贴,纯电动车的经济性事实上已经与燃油车持平了。
纯电动车现有的一些表面看起来的弱势,都不成其为问题:
充电时间慢。如果采用慢充,一次充满电的时间大约在6-8小时。快充时间为1小时充80%。但是,纯电动车的充电方式与传统燃油车将发生巨大变化。燃油车只能在集中式的加油站加油,加油时间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很难想象燃油车如果加满一箱油要6个小时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但是,纯电动车充电主要会采用分散充电方式,甚至每家一个充电桩。就算你家里有2、3辆车,一个充电桩,充电时间长会是任何问题吗?一辆车晚上连上充电桩充满电,第二天晚上给另一辆车充满电,第三天晚上可以第三辆车充满电,绝大多数时间家里的充电桩还是闲着的!
一次加满电行驶距离的限制。现有纯电动车加满电行驶距离在160至300公里,相比燃油车的400-600公里有一定差距,会有所谓“里程焦虑”问题。但这个问题其实只要纯电动车大规模普及,就不再是问题了。这是因为应用初期充电桩太少,所以如果出远门的话一旦电用完找不到充电的地方就惨了。但如果未来纯电动车大规模普及,必然到处都是充电桩,这个问题很自然地就没了。因此本质上不是“里程焦虑”,而是“充电焦虑”。即使在现在,采用家里、酒店、办公室里的空调插座,就可以直接给车充电,而不一定非得充电桩。住在一楼的居民或酒店住客就可以这种方式充电。这本身已经极大扩展了充电资源。
远途行驶问题。现在纯电动车在市内行驶已经是非常方便了。但如果有人需要每年几次回远途的老家,并且只能买一辆车,考虑起来就有些为难了。但事实上,这个问题的解决途径在目前市场和技术条件下已经非常宽了。现在已经有大量网络租车服务,到时租一辆燃油车就可以解决了。因为这并不是平时遇到的,而只是每年临时性的需求,因此租车是很好的解决方法。并且租车时可以租一辆品牌很好的车,回家也很有面子。现在已经有第一辆车的家庭,在第二辆车买了纯电动之后,第一辆的燃油车可以通网络租车等出租,这会使未来一定阶段富余出大量燃油车,从而为出租市场提供可供充足的资源。这在纯电动车普及的过程中是非常有益的。而当大量纯电动车普及后,远途行驶中的充电也很自然地也不再是问题了。
因此,表面看起来纯电动车存在很多问题,但事实上只有一个问题:就是电池的成本,目前锂电池的价格已经处于快速下降阶段,完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点并不远,就在2020年。这就是说,2020年之后,燃油车就将处于被纯电动完全替代的阶段。这样一来,燃油车将因销量的下降而成本上升,从而加速这一过程。未来15年之内,燃油车的历史就将基本结束。这个过程发展之快会远远超过人们想象。
其实,汽车燃油消耗的石油量只占所有石油消耗量的三分之一。因此,即使所有汽车全部换成纯电动,也并不意味着说就不需要石油了。但是,一旦汽车大规模转换成纯电动,就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由于汽车燃油毕竟是石油消耗中最主要的市场之一,因此,汽车燃油消耗因纯电动车普及带来的持续市场下降,会使全球石油市场和石油价格未来长期处于低迷状态。仅仅因燃油效率的提升,就使目前美国的汽油消耗量相较于1998年达到的峰值,下降了将近75%。而这一切,只发生在约15年的时间里而已。这主要是因为汽车燃油效率的提升和因油价上涨而减少美国人开车行为带来的。如果全球汽车大量转换成纯电动,对石油市场的长期冲击无疑是非常巨大的。这其实才是2014年底开始的全球石油价格暴跌的真正长线因素。国际油价不仅再也回不到100美元,想稳定地回到60美元都很困难了。
2005至2015年NYMEX原油期货价格走势
如果中国汽车不用油了,还需要进口原油吗?即使需要,其数量也可以忽略不计了。而只有国际石油贸易,并且只有从中东买石油才是铁定需要美元的,不仅从大庆油田买石油不用美元,从俄罗斯买石油也可以不用美元。
请注意一点,即使国际石油贸易不用美元了,绝对不意味着其它贸易都不用美元,也绝不意味着美元不再是国际结算货币。但是,如果作为唯一美元刚需的中东石油贸易变得微不足道,美元霸权就没有了最基本的刚需基础。作为一种国际结算货币,它需要在大致公平的市场基础上与其它国际结算货币进行竞争。这下问题就来了,美元结算需要50美元手续费,人民币结算只要30美元,别人还用美元结算吗?不用了。如果美元结算也降到30美元手续费,人民币可以降到20美元。这样一来,又出现一个很大的问题:美国每年多出来的3000亿美元军费本来是可以靠支撑美元霸权获得超额利润的,现在进入市场公平竞争阶段,这3000亿的军费开支就成为多余的成本了,要打价格战不仅打不过中国,连欧元也打不过。而如果要降低军费,美元的国际地位就更加与其它国际结算货币趋同了。
对其它国家来说,美元作为国际结算货币并不是问题,美元霸权才是问题。即使人们明明知道美元霸权的不公平所在,二三十年前很多人就知道了,并且现在讨论这一点的人越来越多,明白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对已经形成的事实却没有多少真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
而对美国来说,保持美元的国际结算货币地位并不是其帝国根基所在,美元霸权才是其根基所在。即使美国明明知道纯电动车的发展最终会通过完全动摇中东国际石油贸易,从而彻底动摇美元霸权的根基,但却毫无办法。
事情还远没有结束,纯电动车不仅会直接减少车用燃油消耗,而且还会意外地解决新能源发展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前面说到过,新能源最大的难题之一是储电的问题,但如果到处都是纯电动车,人们就会发现一个令人欣喜的事实:纯电动车本身就是最好的新能源储能装置,并且不需要新增或会极大减少新能源建设中附加的储能投资,新能源的储能问题由此意外地迎刃而解了。风能和太阳能是分散的能量来源,而纯电动车也是分散的使用者,可以不稳定供电的储电体。这样的供需配合可以极大减少新能源的电能传输距离,就地消化掉新能源。例如在风能或太阳能电站最近的道路旁边就可以建一批充电桩,直接消化掉它们所发的电。这样一来,风能和太阳能的大发展才会真正到来,由此有效替代石油能源的能源就更多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纯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