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统一台湾的条件问题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前两篇文章发出之后,笔者认为自己有必要谈谈台湾的统一问题。
现在大部分中国人谈到统一台湾的问题,首先考虑到的是运用军事力量来进行统一,这种想法是非常狭隘的。事实上,时时刻刻不能的是,台湾是否统一,首先是政治问题。
吃饭才是最大的政治问题。
从冷战结束以来,整个东亚的人口上升的趋势开始减缓,但是与此同时,东亚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却一直处在下降通道里。包括中国,日本,韩国,台湾这个几个国家与地区的粮食自给率,已经成为整个世界粮食自给率最低的地区。
2016年以热量计算的综合粮食自给率为31%。
日本2016财政年度的食品自给率为38%,比上一财年下降了一个百分点。这使得二最低。最低的是1993财年的37%
而日本在2018年年底,毅然决然的退出了国际捕鲸委员会,意味着日本要重新开始商业捕鲸。
海洋是人类在地球上最后的蛋白质库。而在对海洋蛋白质的争夺上,鲸是人类最大的对手。
在全世界范围的海洋里,最大的一块蛋白质是磷虾这种生物体存在的。磷虾,海生种,分布广,数量大,是许多经济鱼类和须鲸的重要饵料,也是渔业的捕捞对象。南极磷虾的资源丰富,估计南大洋有若干亿吨。被誉为“世界未来的食品库”,目前年产量50多万吨。中国产量最大的是黄海的太平洋磷虾。
而南大洋周边海域的磷虾资源,据估算有1亿吨的总量,每年的合理捕捞量在1亿吨左右。以鲸来说,它主要以磷虾为食,一头蓝鲸一天吞食8-10吨磷虾;一头须鲸每年要吃掉4500吨磷虾。
而日本渔民不保护海豚的重要原因,也在于海豚经常与日本的渔民争夺经济类鱼群。
日本推出国际捕鲸委员会的背后根本原因,并不仅仅在于要通过捕鲸补充日本的蛋白质缺口,还在于日本要通过对磷虾的捕捞来满足日本国内的饲养业提供的蛋白质的需求。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粮农部门2月5日消息称,韩国2016年非饲用粮食的自给率仅为48.4%,相比2010年的55.6%,6年来下滑7个百分点。其饲用粮食97%以上依赖进口。如果以热量计算,韩国的粮食自给率会更低。
而我们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呢?
“我们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跌到了87%,全部农产品的自给率差不多是70%左右,30%左右是需要通过国际市场来调节的。”5月25日,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张红宇在中欧商学院第三届中国国际农商高峰论坛上表示。
农业部官员的统计方式笔者并不清楚,但是中国的大豆进口量在2017年,已经占到了大豆总消费量的87%。玉米的进口占比例也不断上升中。
韩国,日本,台湾三个地区进口粮食满足自身需求的主要来源是在美国的芝加哥农产品交易所上完成的。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当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交易所。1848年,由83位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865年用标准的期货合约取代了远期合同,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2006年10月17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宣布已经就合并事宜达成最终协议,两家交易所合并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团。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当前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农产品交易所。1848年,由83位谷物交易商发起组建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1865年用标准的期货合约取代了远期合同,并实行了保证金制度。2006年10月17日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和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宣布已经就合并事宜达成最终协议,两家交易所合并成全球最大的衍生品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集团。
而今天国际四大粮商,当今掌握全球粮食运销的是4家跨国公司;四家世界五百强企业,即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业内称之为四大粮商。
人们习惯根据他们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把这四家称作“ABCD”四大粮商。这四个占据世界粮食交易主要份额的四大粮食集团行事低调,关于他们的新闻并不算众多,但是他们对于世界粮食环境的作用却没有人能够小视,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曾告诫世人:控制了粮食,就控制了人类。要说四大粮商控制了人类,多少有些玩笑,但是对于粮食的控制却是不争的事实。
四大粮商中法国路易达孚公司能够成为四大国际粮商之一,是建立在法国高达329%的粮食自给率的基础上的。
四大粮商中美国占有三家,不仅仅是建立在美国是世界上第一粮食生产国和出口国的基础上,实际上也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这一门罗主义宣言的最典型的经济体现。
美国粮商以及农产品公司通过各种金融工具以及先进农业技术对美洲的耕地控制,获得了远远超过美国本土农产品市场产量的控制力。最近一段时间闹的沸沸扬扬的7000人移民向美国进军的运动背后,实际上就是美国的金融资本对拉丁美洲的农业控制的一个间接的后果。这里不多说。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美国的农民只能占到美国人口的3%。但是实际上在美国间接参与农业生产的人口,比如农药,种子,肥料,农机具的生产的人口,能够占到美国总人口的23%。这个意味深长而鲜为人知的事实,实际上是说明了现代粮食生产的另外一个背景——现代大工业支持的农业。特别是石油工业的支持,生产了大量的化肥,是美国成为世界粮食生产和出口最大的国家的根本保障。
而现在实际上,美国依然控制着国际石油价格。到2018年,美国还实际上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
自1973年以来,美国首次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原油生产国。这一壮举展示了美国页岩油的繁荣如何重塑全球能源格局。在过去十年中,美国的石油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而中国的石油自给率从2000年以后,就开始大幅度的下降。
在2015年,中国就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石油进口国。
这个事实,实际上揭示了在不光在粮食的消费上,中国要依赖于国际市场,实际上在粮食的生产上,中国同样要依赖于国际市场。
前面说了这么多,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加入大陆方面发动了对台湾的统一战争的话,会发生什么事情?
首先,台湾自身的粮食缺口自然是不能指望美国的供给了。大陆必然要通过自身的粮食生产来供应台湾的粮食缺口。
其次,中国大陆每年从美国以及美洲大量的进口大豆,玉米等农产品。这些粮食缺口一旦被美国禁运,大陆要从哪里补充?
最后,大陆每年进口大量的石油来生产化肥,以及生产提供给农业机械——比如拖拉机使用的柴油——使用的成品油料,会因为美国对中国的石油禁运而产生巨大的缺口,进而影响粮食的生产。而美国一旦实施对华的石油禁运的话,国内巨大的粮食缺口,以及饲料用粮食缺口,应该从哪里补充?
所谓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是很明显的现实。主席说的:“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这是实现的考量。
而中国在现代实现粮食自给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有巨大的美国因素在其中的。
中国彻底实现粮食自给的工业助力,是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之后。
1972年11月7日,国家计委报送《关于进口成套化工设备的请示报告》,涉及23套化工设备约需6亿美元。获得毛、周的批准。
1973年1月5日,国家计委向国务院提交《关于增加设备进口、扩大经济交流的请示报告》,建议利用西方经济危机,在今后3至5年内引进价值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其中12.5亿美元的设备项目中央已在1972年批准),通称“四三方案”。
之后在这个方案的基础上又追加了一批项目,到1977年与西方国家谈成了222个项目,进口总额51.4亿美元。这是中国继19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第二次大规模的技术引进。中国利用“四三方案”引进的设备,结合国产设备配套,至1982年建成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约200亿元人民币,至1982年全部投产,成为1980年代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在“四三方案”陆续投产之后,中国逐渐释放了农村的农业劳动力,大规模的提高农业产量,并且成为九十年代初期中国取消票供制度的基础。
如果从这个角度讲,假如中国不能摆脱对美国控制的石油以及对美国控制的国际粮食交易的依赖。很难实现统一祖国的宏愿。但是在当今国内的粮食生产以及分配方式下,是否能够实现这一目的?笔者认为,短时间内是不具备条件的。
今天就到这里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从大地到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