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凌汛——二月河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二月河是一个笔者很喜欢的作家。他的《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三部小说,笔者都反复读过很多遍。前几天二月河去死了,写个短文来抒发一下内心的感慨——没有所谓的尊崇和哀悼,只有万千感慨。


现在的人,经常说一句:一个人的命运,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这句话里有多少时代成就的命运的侥幸,又有多少被时代埋没的命运的悲怆。笔者说这个话,意思有两层,一个是针对二月河这样的作家,可以说,没有改开的历史潮流,二月河的这三部皇帝系列小说——又称《落霞三部曲》;另外一个是针对二月河这样的作家笔下的人物。


在二月河的小说里,康熙,雍正,乾隆,三个被誉为中国封建时代君主顶峰的人物,居然都不是善终。


康熙皇帝死的时候的情景是这样的:


等老八回到屋里时,遗诏已经读完,众阿哥正在齐声高呼“万岁”呢!老十是专门找茬儿的,到了这份上,眼看四哥要当皇上了,他还能不搅和嘛:“皇阿玛,这遗诏读了半天,怎么儿臣没听见谁来继承皇位呀?” 


康熙已经没有力气和老十生气了。他狠狠地瞪了老十一眼,断断续续地说:“传,传四、四阿哥进来。” 


老十却故意装痴:“哦,儿臣听见了,传位给十四阿哥。好哇,父皇果断圣明。十四阿哥文才武略都是拔尖的嘛!” 


老九胤禟也跟着起哄:“对对对,十四阿哥继承皇位,再好不过了。” 


康熙气得牙关一咬,突然坐了起来,抓起枕头旁边的一串念珠,朝着老九砸了过去。可是,他只扔出去了一半,手一软,眼一黑,扑通一声倒下了…… 


殿内立时哭声一片。御医赶忙过来诊脉。可是,这位六十九岁的老皇帝的脉搏,已经停止了跳动。他去了,他怀着对大清王朝的无限深情,也怀着对不肖儿子的强烈愤怒,去见地下的列祖列宗了。康熙皇上是中国封建历史上在位最长的皇帝,也是一位儿女最多的皇帝。他一生辛劳,有功于大清,为康乾盛世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的儿子们留下了一个花团锦簇的江山。但,可悲的是,他却没能在颂扬和痛哭声中含笑瞑目,而是死在对不孝儿子的盛怒中。假如,人真的有灵魂的话,康熙的英灵能够得到安息吗? 


雍正皇帝临死的时候是如此的:


引娣的脸突然间变得雪一样的苍白,她惨笑了一声说:“这其实只是一层窗户纸,早晚是一定要捅破的。皇上您就是不说,我也再没有脸面活在人间了……天啊,我究竟前世作了什么孽,你要这样来惩罚我……先把我拐买到江南,又让我嫁给了自己的亲叔叔,最后再配了我的……我本想把这些全都问清楚的,可是问清楚了又有什么用呢……”突然,她走到床边抓起了一把剪刀,格格一笑,就刺向了自己的胸口…… 


雍正此刻也完全失去了冷静,他一下子冲到引娣跟前抱住了她,拔出了那带着鲜血的剪刀来,一声狞笑,刺向了自己的心头。但不知是用力不够,也不知是没刺中要害,他只觉得自己还活着,而且伏在案头的引娣似乎也没有死。他惨笑着说:“好……很好……你来吧,你再帮朕一把……”可是,等他勉强爬起身来看到引娣时,却发现她早已断气了。雍正强忍着胸中那火也似的烧灼和疼痛,蘸着从她身上流下来的鲜血,在青玉案上写下了他一生的最后几个字: 


不要难为引娣,钦 


那个“此”字还没有写完,血已在他手上凝固了。他也没有力气,再去蘸那尚在流淌着的血。燥热,兴奋,愤懑,痛苦和羞耻,已经完全占据了他的心。他再次举起剪刀来,对准了自己的心窝,猛地刺了下去…… 


夜深了,风也吹得更猛烈了……这激烈吹动的风,是宣告着雍正王朝的覆灭,还是在怒斥这灭绝人伦的奇事呢? 


而到了乾隆皇帝临死的时候,二月河一改当初悲天悯人的叹息,反而用了一种非常委婉,非常隐晦的曲笔来写。


  君臣三人看着微微冒着热气的茶碗随意说笑,福康安拣着军中兵士军官的轶闻笑话说给二人取乐。一时看那茶成绦褐色,才同时端碗品尝。

 

  乾隆呷了一口,似乎不信,又呷了一口,一笑把碗放下了。福康安也呷一口,舌尖舐了一片茶叶,品嚼着,偷觑了一眼颙琰。颙琰也取碗,啜吸了一下,脸色一怔,随即平和,似乎不甘心,又喝了一小口,放下了碗。


  三个人都是品茶高手,雨水、雪水、惠泉、虎跑、玉泉……什么水到口便知:这水是玉泉山水的是不假,但茶叶却是春茶!春茶也不是劣茶。但现在是秋天,贡的是新秋新茶,茶叶茶水尽自清香甘口回味隽永。却没有那份鲜嫩醇烈!虽仍是好茶,万难比得上方才潞河驿吃的那份清冽宜人……都明白是假的,却也都明白不能说破了,只沉默了少许时辰,福康安心慌意乱地说道:“好茶,谢万岁赏!”咕咕地喝尽了那碗。 


  “好茶!”颙琰不胜苦涩地一笑,喝了少半碗就放下了。

 

  “嗯……”乾隆又喝了一小口,慢慢放下了碗,勉强笑道,“你们都说好,朕看也不错。福康安还没回家吧?回去看看吧。这茶虽好,喝多了朕更难入眠。还要睡一会儿呢?琰儿也跪安吧……” 


  颙琰仍和福康安一同跪辞出来,一出垂花门,他的脸色就阴沉下来,脚步叮叮走得飞快,福康安情知他已心中大怒,生怕和自己发作,几乎小跑着跟在旁边。待出了花篱,颙琰见内务府的赵怀诚指挥着太监打扫落叶,忽地站住了脚,招手叫过他来,强笑着转过脸对福康安道:“你先安置吧,回头我们再说话。” 


  “扎!”福康安紧绷绷的心略松了一点,如蒙大赦地打了个千,装着从容退了出去。 


……这一夜福康安没有好睡,没有叫福晋也没有叫侧福晋,自个在傅恒府花园听秋虫卿鸣,大睁着眼想事情——潞河驿的是新茶,乾隆本人却是陈茶!还没有当太子,人心都变了,连执政六十年威灵赫赫的乾隆都敢怠慢!这里头的人事太繁复了。他一夜想得眼发青也还是个懵懂惶惧。 


再回忆一下整部书中,乾隆对太监们的训斥,辱骂,殴打,乃至杀戮不能不引起有心的读者无限的瞎想,表面上位极人臣的九五之尊,实际上很可能被身边的太监们操控着。


而且更独特的是,《乾隆皇帝》一书只写到了1796年正月:乾隆与太子在太和殿授受玉玺成礼,嘉庆朝立。而事实上乾隆皇帝死于1799年。也就是说,实际上,乾隆皇帝——爱新觉罗 弘历——一生的最后三年,作者二月河是不把他当做皇帝了呢?还是不把他当做一个活人了呢?


乾隆虽然退隐,但是实际上依然太上皇的身份。对满清的朝局有着莫大的影响,从1799年正月里去世,“嘉庆皇帝亲政。逮和珅于刑部狱,旋赐死。”就可以看出,乾隆的权力至死方休。


笔者宁可相信,二月河的笔法委婉的写出:那个风流皇帝乾隆只剩下一个干瘪的傀儡,被外部的和珅与内廷的太监联合起来控制成了一个无助的老人。哀莫大于心死。不过如此。


笔者每次读到这里的时候,都对二月河越来越精纯的文笔,以及超强的留白而震慑心肺。笔者也不能不回想起来同样是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另外一个重量级作家——姚雪垠。


姚雪垠与二月河,前者写的是明末人命如草芥的乱世,后者写的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盛世的“康雍乾”盛世;前者写的是中国最著名的农民起义领袖,后者写的是康雍乾三世封疆王朝的地王;前者写的是阶级斗争,后者写的是治国安邦。


这些不同的地方背后反映出来的是时代的变迁


如果说姚雪垠写的是革命话语,那么二月河写的就是统治话语。


《李自成》第一卷出版于1963年,出版后就受到了最高领袖的认可,最后的第五、第六卷一直到1999年姚雪垠去世之后才出版。而《康熙大帝》第一部出版于1985年,到1996年《乾隆皇帝》出版。整整用了将近15年。


创作的过程与阅读的过程,都悠长而苍茫。


同样是描写主人公的死亡:


      近来李自成常常想到,不得已时便赶快自尽,免得落入敌手。这时这个念头又在他的心上一闪。但是他也明白,上吊已来不及了,自刎又怕万一死不了会轻易落在乡勇手中,献给满洲人。他随即下了决心,牵着战马,走出树林,准备骑上马,杀开一条血路,冲出包围。但是他刚刚走到树林边,尽管乡勇们纷纷后退,却有朱姓乡勇的几杆鸟铳几乎同时点燃。李自成不幸受了重伤,栽到地上。 


  当李自成中弹倒下的时候,乌龙驹吓了一跳,低下头去,紧咬着李自成胸前的衣服,想帮助他站起来,赶快骑上它逃走。这时狂风大作,雨也下起来了,雷声也响了。乡勇们大喊大叫。乌龙驹又用力拉主人胸前衣襟。李自成懂得乌龙驹的心意,猛然用力坐起,咬着牙要挣扎着起身。但是他还没有站起来,看见一个大汉,就是那个乡勇小头目程九百,奔到他的身边。他凭着最后一点力气,将花马剑向这个敌人砍去。不料用力过猛,受伤后手腕无力,宝剑未能握牢,飞出去很远,不知落在何处。当花马剑脱手的时候,一声炸雷在树梢响过,同时一道青色的闪电也从低处、从他的面前闪过。乡勇们被这雷声和闪电吓得猛然弯下身子,停止了呐喊。 


  闪电刚过,程九百已经一个箭步到了李自成面前,将红缨枪向李自成心口刺去。李自成这时已经坐稳了身子,背靠着一棵松树。在青年时代他跟教师学过“敬德夺槊”的绝技,但从来没有用过,这时见程九百的枪尖刺来,他几乎是本能地将上身一闪,右手十分敏捷地抓住了枪的前端,恰在红缨的后边,顺势一拉,程九百因为向前用力过猛,竟然踉跄地跌倒在李自成的腿边。李自成不顾受伤很重,突然用最后的力气跃起,按住了敌人,坐在敌人身上,赶快拨取腰间的短剑。但是他流血太多了,力气几乎用尽了,还得死死地按住程九百,因此一时间不能将短剑拔出。程九百平日在山民中是很有力气的人,这时竟然在泥地上无法翻身,大声呼救。他的兄弟程八百手持铁铲前来救他,猛一铲砍在李自成的头部。李自成顿时失去了知觉,倒在地上。程九百从地上跃起,拔出腰刀,将李自成的头砍掉了。乌龙驹不能救它的主人逃走,但也没有自己逃走,一直留在附近。当李自成被砍下脑袋的时候,它不忍看,转过头,望着浓云密布的天空,听着一声声惊雷,从天边滚过……


对照《李自成》与二月河的《落霞三部曲》,不能不为苍茫历史里挣扎的每一个生命而感慨万千。身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们,康熙皇帝管不好自己的九个儿子,在晚年被九子夺嫡而深受困扰,未曾拥有过父慈子孝,反而不得不亲手导演一幕幕人伦悲剧。雍正皇帝与将军斗,与文官斗,与读书人斗,与地主士绅斗,晚年居然死于乱伦的悲剧;乾隆皇帝一生就是两大事情,不断的扑灭满清内外的战火,另外一方面则一串一串的贪腐大案,虽然自诩“十全老人”,拥有十全武功,镇压国内此起彼伏的农民起义,但是只有一个《饥饿的盛世》。



这里多说一句,二月河曾经说: “现在的反腐败力度,读遍二十四史都找不到!”但是在今天所有反腐的手段,都能从乾隆时代的反腐里找到,只不过多了一个海外追赃而已。


身为统治阶级的顶峰人物与身为农民起义的顶峰人物,他们都不得好死。


这正是历史的凌汛——由于下段河道结冰或冰凌积成的冰坝阻塞河道,使河道不畅而引起河水上涨的现象。有时冰凌聚集,形成冰塞或冰坝,大幅度地抬高水位,轻则漫滩,重则决堤成灾。——“二月河”的名字来源于黄河凌汛,冰凌解冻,万排齐发,奔腾咆哮,一泻千里。将本名凌解放融合其中。


然而,真的解放了吗?


姚雪垠本名姚冠三。姚雪垠这三个字,总是让笔者想到《红楼梦》里“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希望总有一天,起义的领袖们不用在面对历史的无限苍茫。而社会顶尖的人物们也不用面对绞刑架和断头台,一起迎来彼此的“凌解放”。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从大地到星辰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