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上台,事情起了什么样的变化?(四)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川普这些日子在内政上过的并不轻松,在外交上过的同样并不轻松,如上文所言,美国这个唯一的全球性帝国。它的内部需要,在今天,可以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变化。而且,越是与其联系密切的国家,受到的影响就越是剧烈。
美国正在走上一条前所未有的自我挣扎的道路,这条道路,在其外交上的表现,也非常的明确。
在川普竞选期间,就公开的表现了要与俄国这个传统意义上的陆地强权缓和关系的强烈愿望,多次称赞了普京,并且表示希望能够与其“好好相处”。与其对应的是,在大选期间,川普对中国的一系列的负面看法,比如要将中国定义为“汇率操纵国”。但是在如今川普执政已经超过一百天的情况下,川普与普京之间的联系并没有建立起来,甚至连正常的沟通渠道都没能构建起来。与中国之间的关系,反而通过中国国家主席的访问美国,达成相当的外交成果。
根本的原因,不在于美国,而在于俄国现在几乎已经彻底失去了欧亚大陆上的军事强权,进而彻底失去了与美国进行战略互动,进而对欧亚大陆国家进行双重挤压的能力。普京曾经有言:“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今天回头来看,普京的这个话,很可能有另外一重意思:希望美国不要过于削弱俄国,进而殃及自身。今天俄国几乎已经是一个泥足的巨人。庞大的领土越来越不能体现为财富,而越来越成为负担。
在小布什与奥巴马时代的美国内部政治、经济、军事势力,不得不面对一个缺乏与其进行战略互动对手的全球性政治局面。一个处处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敌人的政治局面,这种碎片化、轻资产的游击队方式的多种反美势力遍地开花的局面,将美国的军事力量拖的疲惫不堪。甚至美国的军事力量,成为了美国金融垄断资本的跨国打手,丧失了起码的荣誉感,美国电影《Shooter 》(《生死狙击》)等等一大批类似的文艺作品对此做了生动的反应。这是冷战期间美国军队从来没有遇到过的。
川普不得不重新选择其国际外交上的互动对手,进而找到强化自己基本盘的理由,进而对抗国内的政治对手。现在综合国力排名第二的中国,自然而然的就成为了川普的首选项。
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与美国的关系,将是这个星球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其中的摩擦不会少,依然会保持着相当长时间内的斗而不破的关系。但是初期来看,效果已经明显:风雷动,而鱼龙惨。
朝鲜的核试验,是金正恩意图摆脱事大主义,走出朝鲜民族自己道路的行动,但是这一行动,被川普充分利用,成为了挤压韩国与日本的资本的工具。事实上,美国市场对韩国的挤压从2016年就开始了,而与美国大选同步发生的一个韩国商品丑闻:Galaxy Note 7手机电池爆炸丑闻,在美国爆发,中国与美国的各种宣传机器都参与进去了对韩国的电子工业的围剿中去了。
不能认为这些事情是偶然的,如果视觉长远,就能发现,现在韩国的支柱产业:电子产业,完全是建立在冷战期间,美国为了扶助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样板而进行的资本以及技术转移的要求上的。更远一点儿的看,2015年美国本土就已经开始了对韩国制造的家用电器类商品的围剿,但是这个消息很少被中国人关注罢了。
如今冷战已经结束二十多年,美国产业空心化如此严重的情况下,川普迫切希望将外流的产业吸引回到美国的本土,用武力威胁,在冷战期间的大陆边缘地带制造不利于资本生长的不安定因素,促使各种产业回流本土,是很容易想象的一个手段。
东亚的局面,其实是一局死棋,在这局棋力博弈的各个方面实际上并没有另外可以替代的地缘政治蓝图替代。维持现状是海洋强权与东亚边缘地带强权的共识,朝鲜想要凭借一己之力改变这个地缘政治划分局面,是非常困难的。
从美国国内的政治传统来说,民主党上台的时候要在亚洲搞事儿,共和党执政的时候就要在中东搞事儿。大选的路线斗争并不意味着这个模式会变。
2016年12月2日,美国侯任总统特朗普提名退休将军詹姆斯·马蒂斯担任国防部长,仔细观察一下这位新国防部长的简历,就可以明白很多事情:马蒂斯1972年入伍,曾指挥部队参与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在从陆军退役前的最后军事职务是中央司令部司令官。美军中央司令部负责中东、中亚、南亚和东北非四个辖区,覆盖包括阿富汗、巴基斯坦、伊朗和伊拉克等敏感地区在内的数十个国家,下辖25万军队。
川普在竞选期间公开承诺要将伊拉克ISIS“炸得魂飞魄散”。从这个国防部长的任命来看所言非虚,而且他采取的中东措施非常巧妙。他通过支持叙利亚的自由民主联盟这只武装力量来对抗ISIS。叙利亚民主联盟这支势力,是一个很复杂的多种势力的组合体,说来历史的讽刺意味很浓的是,这个复杂的多种势力的组合,其中大部分是冷战期间苏联出资支持的伊斯兰左翼势力,其中包括霍查派、欧洲自由左派、库尔德工人党、土耳其共产党等等势力的大杂烩。现在的这个势力的目标已经从单纯的建立库尔德民族国家变成了要建立消灭民族压迫、教权压迫的松散联邦制国家。
2016年12月29日由北叙利亚民主联邦制宪委员会第二次全会通过了北叙利亚民主联邦的宪法《北叙利亚民主联邦社会契约》。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搜一下这个文件。这个文件的开头的序言中就明确了其组成这个联邦的不同人群的身份:“我们是由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叙利亚克/亚述人、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车臣人、切尔克斯人,穆斯林、基督徒、雅兹迪人以及其他各教派与社群组成的罗贾瓦-北叙利亚人民。我们意识到,民族国家已经使库尔德斯坦、拜特奈赫林和叙利亚深陷中东地区乱局的中心,为我们的人民带来了严峻的危机与悲剧。”
这个政治实体,目前已经有了以叙利亚为中心,向全世界扩撒的野心。在社交网络上伊朗军队里面的库尔德士兵已经开始晒照片宣布支持叙利亚反对派武装了,这个组织打碎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建立松散联邦的理念,不仅可以引爆土耳其,还能引爆伊朗,埃及,摩洛哥,俄罗斯。如果现在国际左派和自由派能在今天叙利亚拼凑出如此规模的国际纵队,顶着土耳其封锁支援出一个政权,未来在其他国家也能复制。也就是说。北叙利亚民主联邦这个政治运动的最终结果很可能是一场席卷世界的风暴。不仅埃及,伊朗,土耳其,叙利亚,沙特,其他所有的欧亚大陆上的单一民族国家都会收到其意识形态的强大挑战。
在这个政治运动的刺激之下,2017年4月16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举行了全民公投,将以前十几年为了加入欧盟而努力的修宪运动,开始向土耳其民族主义方向转变。而且,以色列这个中东的唯一犹太人国家,在2016年也已经开始公开支持叙利亚民主联盟。这还不是更有趣的,更有趣的这个政治运动,正好横在了中国的一带一路的必经之路上。
2015年3月28日,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这就意味着中国在一路向西的过程中,必然会与这个势力产生微妙的化学反应。那个时候才是真正有趣的地方。
2017年4月26日上午,中国第一艘自产航空母舰在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大连造船厂举行下水仪式。
这艘航母以及在建的其他航母的终极目的在哪里?我认为国内的很多人都是判断不正确的,国内的很多人,都认为中国的航母的应用范围是在台海,或者朝鲜半岛,或者钓鱼岛为战场,笔者认为在全球海权唯一性的规律之下,中国的航母运用战场,不一定是在东亚众多冲突热点。预计的战场,有很大的可能是在一带一路向西的路径上。
中国未来的远洋海军,有很大的可能,会在中东与美国以及美国支持的势力迎头相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从大地到星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