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教会了我们什么?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这几天,连严肃如父的“人日”自媒体都加入了《流浪地球》讨论,甚至豆瓣也出现了严重分裂;而且黑、粉双方的力量都很强大,也都有其不可辩驳的道理。

道哥也怀着极大的热情刷了此片,关于电影本身,我并没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观点,但感触还是有的,不过更多的是在电影之外。


这部电影引发争论是好事,在争论中,“流浪地球”这个IP就坚实地建立起来了。以后,续集、前传都有的拍了。

当然,这是后话。


毫无疑问,《流浪地球》是有硬伤的。

比如,黑方拿来说事的特效方面、天体物理学方面、流体力学方面。

但这又如何呢?


什么叫艺术?什么叫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好莱坞的《星球大战》系列、《星际穿越》……又有多少符合真实的物理科学和天文常识。

当然,网友对国产电影的高标准、严要求也是好事。


刘慈欣这位工科男,实事求是地评价,文笔并不出众,他的几乎所有作品,道哥都拜读过,有一种新闻报道般的“白开水”味。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成功,甚至反而增添了一丝大众渗透力。


应该说,身处北方小县城的大刘,在似乎停滞的慢节奏中,借科幻小说这个载体,传送了他细腻却不失悲壮、羞涩但不乏无畏的情怀。他只是用科幻的外壳作为表现形式,内核永远是讲人性,讲精神,讲我们中国人所特有的“乡愁”。

——天涯何处非神州?


有了这一层精神密码,所以大刘的科幻才如此打动人心,才让我们完全可以忽视一切的文学瑕疵,只关注人类群体的整体命运。


所以,摄人心魄的作品,永远不是单靠什么华美包装和修饰,只要精神底色对路了,任何故事情节都是宏大叙事的点缀。


就像是:

会有人质疑“愚公移山”里太行、王屋二山怎么会被神仙背走吗?

会有人纠缠“女娲补天”里的天怎么会漏吗?

就算有人这样,大家也不屑与之辩论。

因为我们都知道,这些都是无关痛痒的细节,故事表达的核心不在这里。


所以,《流浪地球》给我核心启示和学习之处,有两点:


1、学习刘慈欣的宏叙事方式,对我们的认知思维升级非常有效。


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越借助自媒体学习,越觉得焦虑?其实碎片化学习并没有什么不好,至少总比不学习好吧。但为什么会焦虑呢?


影片中,行星发动机为什么要安装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

原因很简单,这两块大陆均比较庞大,地质构造坚固,能够支撑的住。


同样的道理,学习是头脑中的体操。

如果没有事先打造出自己的操场,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只会走火入魔,误入邪途。


所以,就像大刘一样,先搭建自己的思想框架很重要。就算有缺陷也没关系。因为之后,你的所有碎片化学习,都是一种有益补充和锦上添花。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你的思想框架从头到尾都错了,千万不要灰心丧气,这是好事,要知道,很多伟人的思想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不破不立,过去的“思想废墟”一定是你将来滋养思想宫殿的“养料”和“镜子”。


说到这里,一定要说一说如今的知识服务。

这个产业链非常成熟,也有很强的欺骗性,真是割“韭”无数。


就像,“罗辑思维”中的罗胖,为了推销自己的“得到”APP,甚至鼓励大家可以不用读书,就靠有知识的人来“喂给你”。


这样真的行吗?


如果这样可以的话,那么当年道哥只要借来同年级学霸的笔记来看看,就能大概率考上清华了。


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知识点也许可以死记硬背,但高端的考试,一定是考认知和思维方法,这些必须从自己的脑子里长出来才是自己的。


所以,想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学霸的,必须让孩子趁早远离这种不劳而获的思维收割方式。一定要让孩子力争从小养成长时间、低刺激、沉浸式的学习方式,张口就来、伸手即取式的知识学习,如同思想吸毒。



2、人工智能,真的是人类未来的最优方向吗?


电影中的太空舱人工智能“缪斯”很鄙视的认为人类永远摆脱不了非理智。但结果恰恰证明了,正是人类的“不理智”,才有可能逆天改命。


如今,人工智能一日千里,似乎在算计上彻底永远的击败了人类。


但实际上,包括刚刚出尽风头的阿尔法GO,它的伟大进步,也只是运用了“穷举”上的海量迭代。


可是,围棋世界毕竟不是真实世界。


因为,真实世界有了人这个最大变量。

人太奇妙了,也太难以琢磨了。


就个体而言,每个人都是理性的自私人。这里插播一个题外话,西方所有经济学理论的前提都是建立在一个所谓的“经济理性人”之上,但实际上在现实社会中,这种人一个都不存在,这就可见其经济理论的荒谬和搞笑。


原归正传,按照人性,人一定是自私的,但在大义、大局、大爱中,他也会走向彻底的无私无畏。

如果这样的人多了,集聚了,同样可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量变引起质变。


就像兵棋推演,无论借助多么强大的电脑,录入多少海量数据,永远也推导不出“上甘岭战役”的真实结局。


实际上,现在无人汽车面临的伦理危机也在于此。在千钧一发之际,是相信自我求生、减少面上损失的概率算法,还是相信那一刹那的道德人性?这是个问题。


所以,将人类未来航船的方向舵,交给人工智能,真的可以放心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道哥闻道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