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学问来自天文(2)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上一篇中讲到了五大行星对地球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实也是对人类的影响,毕竟人是天地目前为止所孕育出信息密度最高的精灵。如果可以用0、1来模拟人的信息密度,无疑是超密集的,就像《骇客帝国》中的比喻。


所以转基因食品如果真的有害,可能会影响其他低等生物,但进入人体后,一般会被高密度的人体化解,变成信息单点,它的编码程序被完全破坏,因此改变不了人的编码。


当然,人吃食物,食物也在吃人,消化首先要消耗自己的能量,中医认为人一辈子能吃多少饭是有定数的,你现在吃的多,吃得快,那将来就没得吃,就算吃进去也没法消化。就像糖尿病患者,基本上是之前吃伤了,尤其伤了“三焦”中的“下焦”,下焦主要发挥“沤肥”作用,人体能否将食物化腐朽为神奇,关键看下焦能否正常工作,而暴饮暴食最容易损伤胰腺和胆囊,它们的分泌液是“沤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催化剂”。


所以,一旦“下焦”功能被破坏,人的入口关就破坏了,吃进去的食物就如同毒药。


五大行星对应着人体的五脏,而太阳、月亮在人体上留下的印记就是眼睛。而整个旋转的星系在人体上有印记吗?也有。就是手上的指纹。家乡有句俗语,叫一螺巧,二螺拙。指纹上“螺”和“箕”可以反映一个人的聪明与否,就是因为指纹能折射大脑的发育情况。手指上的星云图,能对应你大脑的“云计算”。这不是迷信,因为人体存在很强的全息映射,人体的每个部分实际上可以反映整个人体的情况。这也是中医能够窥一斑而知全豹的原因。



对于指纹的研究,国内有个专家叫刘持平,是个刑侦专家,他甚至可以从指纹中“箕”的开口方向来判断一个人的逆向思维是否强大。他积累了海量指纹数据,有些话出于“察见渊鱼者不详”的顾虑,他不好多说。比如,有些病是一些人必然会得的;有些人的犯罪动机是与生俱来的。后天当然有影响,但先天是前提。



周天中五大行星不停地有规律的运行,这让古人有了测量的兴趣,测量中既要用矩,也要用规。规是用来画圆的,圆画出来后,就涉及到圆周率的计算,也就是圆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说起祖冲之,道哥特别有感触。因为在小学时,有一次走狗屎运,在“祖冲之”数学竞赛中获得了吐鲁番地区第一名,可能是爱屋及乌的原因,我就对祖冲之这个人充满了好感,况且,祖冲之这个名字也很好听。祖冲之、王羲之、王献之、毛润之……都是很优美的名字。


我从小在吐鲁番长大,并读完了小学。那是一段非常难忘美好时光,当时的同桌还是一位美丽的维吾尔小姑娘,叫若柯燕。


不了解新疆的朋友,可能会觉得新疆很落后,包括教育领域,其实不完全是这样。早期进入新疆的人,都是内地的优秀群体,我小学的一位语文老师就是山东的老牌大学生,学识渊博,工作责任心极高。另外,由于国家对口支援的力度很大,软件上,新疆的老师获得到名校学习进修的机会也很多,而且很多名校老师也常常来到新疆支教,或者上公开课,所以新疆的小朋友眼界并不狭窄。硬件上,新疆也不差,我95年回到家乡——一个苏北县城就读初中,但说实话,那时的校舍条件真不如新疆。


另外,对口支援是方方面面的。我至今还记得,有一年上海话剧团来吐鲁番慰问演出,上演的是刚刚排出来的儿童科幻大剧,我们甚至比上海本地的中小学生还先看到这部作品。而宏大的场景、精美的道具、巧妙的构思,直接让现场观看演出的各族小朋友吓尿了,我当时就有种开天眼的感觉,很多细节至今还历历在目。


当然,有了那次考试中奖的狗屎运,我对祖冲之也充满了好感和兴趣。后来,也就学习了解到祖冲之的很多故事。


祖冲之带着自己13岁的儿子一起计算圆周率,据说用的是割圆术。这个方法其实就是一种极限思维。在圆周内分割出的小三角形越多,就越能接近于填满这个圆。祖冲之知道圆周率可以无穷算下去,所以算到小数点后7位就不算了,直接给出了一个上限和下限,因为越往后算,计算量越大,意义不大了。当时,祖冲之运算的工具叫“筹”,就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筹,那时候算盘还没有发明。


祖冲之的数学贡献是巨大的。后来,概率学、积分学、无穷数列都是建立在极限思维上,现在广泛运用于语音识别的“马尔可夫链”也是运用了极限理念。



祖冲之父子比西方早了1000多年算出如此精确的圆周率,其实也侧面说明,西方根本不是原创,而是将成果直接拿去的。


祖冲之的祖辈就是朝廷的天文官吏,所以家学厚实,他的数学能力超强也是平台施展的,他的才华大爆发也是看过很多上古藏书之后,进一步开了天眼。这也说明,我国天文学历史之悠久,天文观测之久远。


《史记》中有“五星出东方,而利中国”之语。后来,建国后在新疆居然发现了写有此句的织锦。这到底是一句谶言,而是天文观测之结论?

下回再分解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道哥闻道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