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与公信力,民心与战斗力。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老李白话】,点击上方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秦风 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一、望远镜 显微镜
当人类开始仰望星空,想象力承载了文明。
当人类俯视微观世界,观察力震撼了心灵。
在望远镜和显微镜下面,星空和病毒如此的相像,人类对浩淼宇宙和微观世界的认知都处在非常原始的状态。
人类的历史才三百多万年,病毒和原始生命一起产生;
人类和病毒都拼命进化,为了生存和繁衍而努力奋斗。
一个新冠,感染了人类,无论卑微者或者显赫者;
一场疫情,放大了人性,无论丑陋者或者高尚者。
火神山和雷神山,火克金,雷神惩邪恶;
显微镜和望远镜,显则明,望远期太平。
二、雷惩恶 显则明
建国后主席要求必须保证人民依法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使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全面接受群众监督。
早在1945年7月,毛与黄炎培讨论“周期律”时明确指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律。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显则明!
舆论群情汹涌是好事儿,群众愿意看到事情真相,相关职能部门应该受到人民的监督。
医生手术台上对付恶疾用无影灯,阳光下的真相才能平息舆情。
疫情发展是有时间线的,舆情的发展也是有逻辑线的;
理清时间线,懒政者和渎职者自然会现行;
分清责任人,失街亭必斩马谡方赏罚严明。
有些事情不需要遮遮掩掩;互联网是有记忆的。
群众明白苍蝇和鸡蛋的缝隙之间的关系,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2月8日,经中央批准,国家监察委员会决定派出调查组赴湖北省武汉市,就群众反映的涉及李文亮医生的有关问题作全面调查。
真相来临,谣言自然没有土壤。
我们像纪念每一位牺牲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一样纪念李文亮医生,感谢他勇敢的战斗。
李文亮医生没有去对抗什么体制,在病床上还期待重新去战斗;李文亮医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阳光男孩,也是一个共产党员。
这位宋英杰医生是本次疫情牺牲的第一个医务人员,和李文亮一样年轻、一样热爱生活,怎么没有媒体去感动?
疫情上报第一人“张继先”同志被表彰,功劳被它们强行加在了李文亮头上;12月27日,张继先在出诊后上报了疫情;12月30日,李文亮在微信群里发布疫情消息。
那些别有用心的势力、那些带节奏的文贼,同样还有哪些懒政者和渎职者都要小心了:
劈你们的雷正在路上!
雷惩恶!!!
三、朋友酒 财狼枪
1925年12月毛泽东发表的《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开篇提出:“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质疑不是敌人,情绪不是敌人,公信力丧失才是敌人。
愤怒不是敌人,纪念不是敌人,阴暗带节奏才是敌人。
相同的道理,现在最执着的口舌之争也是如此:
西医不是敌人,中医不是敌人,中西医之争才是敌人。
这不是一个二元的世界,非黑即白;黑猫警长和一只耳,喜洋洋和灰太狼,孙悟空和白骨精;这是幼儿园的思维模式。
医学是一门实践科学,有效的就是好的,无论西医或者中医。
“肺炎1号方”是中医,有效就宣传使用;“核酸试剂盒”是西医,也快马加鞭生产;抗击疫情才是最关键的。
非典的时候国医大师邓铁涛创造“三个零”中医奇迹,同样解放军女院士陈薇用“重组人干扰素ω喷雾剂”也让1.4万医护人员而无一例感染。
抗击疫情胜利就是王道,争执中西医优劣非蠢即坏。
南人喜米,北人食面;咸粽子和甜粽子;中餐和西餐;没有必要争个高低,分个好坏;能让人吃饱吃好就是王道。
贬中医者,头痛失眠舌苔重腰酸食欲不振怎么破?手术切除?
贬西医者,车祸脾脏破裂内出血误吞异物怎么解?吞金疮药?
以人类目前的医疗发展水平,中医西医都有自己很大的局限;
以未来人类回顾当前的手段,子孙们称这是茹毛饮血的时代。
就像我们现在回顾古人:
中医用各种草根树皮试错,药死了叫病入膏肓,活下来青囊秘术;
西医用放血疗法包治百病,放死了叫回天乏术,治好了宫廷名医。
为什么在这个关键时刻一篇篇倾向性很明显的鼓动中西医之争的文章纷纷出炉?
答案叫做制造混乱,这样带节奏之后无论中西医有什么方法有效遏制疫情都有人破口大骂。
这种操作手段是否熟悉?某国陆战队员躲在高层建筑上同时枪击示威者和警察,冲突是不是瞬间升级?
在人家成体系的职业制造混乱的势力打击下,那些不明就里的写手,混流量的公众号,就别跟着添乱了。
在今天同样要好好学习李德胜精髓:“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抗击疫情的首要问题。”
记住:朋友来了有好酒,财狼来了有猎枪!!!
四、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
日本汉语水平考试HSK事务局支援湖北高校的医疗物资写下“山川异域 风月同天”两句小诗。
用的是长屋亲王绣在赠送大唐袈裟上的偈语,用的很贴切很好,文字很美很传情。
有人马上对比我们的口号:武汉加油、武汉不哭。
这种对比很好,多读书也很好;偏偏有个蛙岛上的文贼蹦了出来:
这个叫龙应台的老娘们在渔村闹事的时候就跳出来过,颂扬费青是细小的鸡蛋,老李也骂过:
如今又对比日本的文字来诋毁大陆的“武汉加油、武汉不哭”,居然上升到“集体的语言贫乏、草率、粗糙,甚至粗暴”;然后上升到心灵。
这特么就是给日本殖民太久,跪舔太露骨了。
老李给你们这帮无骨文人讲讲历史: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这八个字是当年长屋亲王跪舔大唐的,绣在一千件袈裟上,随第九次日本派的“遣唐使”来朝。
“遣唐使”就是当年的留学生,当年航海技术不发达,是冒着生命危险九死一生来大唐全方位学习。
日本当时正是“大化革新”之后,乱得一逼,寺院纪律废弛;于是日本日本指派荣睿、普照二位僧人,辗转来到扬州,送上长屋亲王的袈裟,跪求鉴真渡海传法。
“佛法东流至日本国,虽有其法,而无传法人。愿大和尚东游兴化。”
当时渡海难度系数太高,鉴真却说:“是为法事也,何惜身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于是才有了史诗般的鉴真东渡。
了解了这些历史那些跪舔的龙应台们应该知道自己的贫乏和草率了吧?也知道这句用的很好对应了千年的中日友谊。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出自唐代诗人王昌龄的七绝《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王昌龄是个牛逼人,老李写过这狠人的故事:
“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四句是一位来自中国的不留姓名的志愿者写的。
所以说不是读书多少的问题,而是玩这种风雅事儿需要语境:在国内大家同在一个屋檐下,亲兄弟互助别整生分了。
比如说黑龙江医疗队和物资开过去,老李非要写下四句,贴在援助物资上:
松花江畔,黄鹤楼头
山寒水暖,天长地久
带队的领导一定像看外星人一样盯着我:你特么是不是没吃药?有这精神头再去给我整两箱口罩!
其实国内的宣传方式挺好的,通俗易懂直白贴切,要知道广大人民群众易于接受才是最接地气的。
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才是无穷的,比如这个:王朗死于飞沫喷溅!
当年毛先生写诗是大家,《沁园春 雪》一时无两;但毛先生的文集都是大白话,这是给人民群众看的。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毛先生当年早就翻译好了,就在天安门城楼上,叫做:“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五、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
老李把日本人用的诗句都讲了,怎么不讲“岂曰无衣 与子同袍”呢?
因为这两句日本人用错了,至少是用的不准确;
老李开篇就放了这首歌曲,歌词如下:
秦风 无衣
作者:佚名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产生《秦风》的秦地,即如今的陕西中部、甘肃东部,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以尚武著称。
全文直译如下,三节重复:
“谁说我们贫穷,我们跟您一样也有战袍。要出兵打仗了,我们已经磨好了戈矛,君王啊,我们与您同仇敌忾,共同抗敌!”
为什么要反复提及“岂曰无衣”呢?那个时候上阵打仗要自备武器和铠甲的。比如花木兰就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关羽和张飞要自己打造青龙偃月刀和丈八蛇矛。
这是中国古代第一首军歌,是一首关于团结的战歌。
这是一篇请战书:君王啊,不要担心没有战袍,我们准备好了。
如果你全首诗看明白了,就知道这不应该日本人用在送医疗物资上,不是送给你衣服的意思。
这是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慷慨雄壮的古代军歌,歌词用在山川异域的其他民族身上是很不恰当的。
这首战歌用在冲上前线对抗疫情的医疗队身上就再恰当不过了:国家召唤我们冲到一线对抗病魔,不要担心没有战袍,我们准备好了。
这就是请战书:
老李以往的文章很多分析中美博弈的,其实老美最怕中国的是什么?
不是全覆盖的工业能力,不是不断列装的新式武器;
而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空前团结的民心与战斗力。
地震的时候,全国驰援,物资和人员逆向而行,救灾上一线;
重建的时候,对口包干,一个省对应一个灾区,大家比着干;
如今决战新冠病毒,民心与战斗力再一次爆棚!
老李上一篇已经感慨过了:
我们不仅有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科研专家和防疫部队;
我们还有奋战在火神山雷神山工地的保持中国速度的建设者;
我们有半夜采摘的菜农、有寒风中送餐的小哥;
我们有不留姓名的捐赠者、路口有不辞辛苦的守护者;
我们有买光口罩身在海外的赤子,也有流水线上赶工的劳动者;
......
城管、环卫、联防、交警、医务、特警......
所有做好自己分内分外事儿的,都是默默无闻的英雄。
那些宅在家里依旧笑对生活的人,都是奉献者!!!
今天老李想强调的是,在这次防疫作战中同样暴露出太多的问题:
种种问题都需要水落石出,要记住:雷惩恶 显则明!
这是舆情与公信力的掌握。
打好这场防疫战一定要遵循: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这是民心与战斗力的胜利。
曾经伟人写过诗句:六亿神州尽舜尧!
当时伟人心情好,夸赞中国的六亿人都是尧舜一样的圣人。
全文如下: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这首诗的名字叫做:《送瘟神》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