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非师,安知师娘之美?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老李白话】,点击上方关注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本篇儿童不宜,18岁以下请绕行。


1.师娘美


如果你是个老司机,就会知道当年用关键词“师娘”搜索,能出来什么玩意:


《师父走了,留下丰满的师娘》

《致命诱惑:我的美艳师娘》

《宁中则和田伯光的两三事》

……


后来网络反三俗,小黄文被毙的差不多了;有网友却在核心期刊《冰川冻土》上找到了心跳加速的赶脚。



《冰川冻土》相当冷门,但圈内人应该知道核心期刊的分量,多少人为毕业求之不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徐中民,文章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在摘要中,作者写道:“以导师程国栋院士夫妇的事例为例,阐述了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描述了他们携手演绎的人生大道……”


文章不能往下看,再看辣眼睛:


文章图一就是“导师和师娘和谐统一天人之际图”,按照老司机的经验,这妥妥就是黄文的宏大开篇叙事。



恕我见识浅薄,“天人之际”用的好,一个阴阳八卦构成了一个和谐闭环,还要特别标明:无限小–小一点–小中见大—大—大一点—无限大。


这特么是黄文里的极品,开篇就无限嗨!


这不是一个笑话或者故事,曾经有一本真实存在过的论文。



如果你曾经是一只论文狗,这种质感的封面应该很熟悉,它的确是一本论文;


如果你了解标题党,翻开带着油墨香的论文,人家还真不是标题党,人家真的在论述师父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


作者在论文引言中写道:

人如其名,我的导师程国栋,上海人,胸怀博大,成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已20年,“移山造海”的成果丰富,实乃国之栋梁,望之可让人顿生一种崇高感.


我的师娘张幼芬,宁波人,雍容华贵,仪态大方,性格温柔体贴,近处让人能感到春草的芬芳,优美感四溢.


事情起源于网友在微博等网络平台发表信息,质疑《冰川冻土》2013年第5期刊发文章《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学术性不足。


学术性是否够格,咱不是研究生态经济学的,不敢评价;咱就看看徐中民研究员的文笔,毕竟老李还能写两首诗词:


“导师移山造海在胸怀,师娘布衣围裙生光辉;导师挥毫落笔如云烟,师娘恰如玉树临风前;导师人老志亦轩,师娘人老韵亦绝;导师青山不改千年色,师娘绿水长流万木春。这些组图合起来,也能看到一些公共底:导师的色即是空,师娘的无才便是德;导师学海驾云涛,师娘锅碗瓢盆曲。”


其实在学术圈子里面混,拍拍导师马屁无可厚非;毕竟从理论上导师对你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下你对导师高山仰止也算正常。


导师是搞冻土的,可以移山造海;导师发表论文,可以落笔云烟;导师年龄大了,当然可以是青山不改,人老志轩;学海架云涛没毛病。


但是徐研究员您也是奔五去的人了,能不能收收心思,别老想着师娘的“不老韵”,“绿水长流万木春”有点下作了吧?


导师年龄大了,再来一句“色即是空”,你这是让导师睡不着觉啊!!!


您的导师可以“见识像天路一样高原而深邃”,“表现出一种高贵的单纯、肃穆的伟大”(按小学语文改错,两个病句)。


您的师娘并不负责指导您的生活,为什么围裙您能看出光辉呢?另外,“玉树临风”是形容男子的,不能用在师娘身上。


徐研究员您一个理工男,有点难为自己了吧?您的文笔,怎么感觉都是从小黄文开篇抄来的:


“师娘美,其风姿绰约,雅致宜人,当可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宛如丁香花开随风飘,优美感四溢,师娘现在尽管年龄已大,但风韵依然高绝,形象更显雍容华贵。”


田伯光同学生错了时代!!!




2.师父悔


宋远桥这辈子最大的悔恨是生了逆子宋青书。


其实更大的悔恨应该是莫声谷,临死前后悔自己教出来的好徒儿。


作为徐研究员的导师程国栋,现在恐怕也后悔死了,怎么教出来的好徒儿?这是给导师作死的节奏。


二十年前就是科学院院士,冻土研究包括“青藏铁路”,学术上已经是一派掌门的地位了,偏偏出来这么个好徒儿!


程国栋院士本人已经现身回应:“这两篇文章的发表我事先一无所知,但作为主编事后没做任何处理,应负重要责任。我已正式向领导申请引咎辞职,辞去主编的职务,并对由此造成的不良影响,诚恳地向广大读者道歉!”


弟子在自己当主编的期刊上发文章没毛病,这叫“举贤不避亲”;年龄大了,少看两篇稿子,负个领导责任也没什么。


但是徐研究员是您的博士,导师审阅学生论文这件事情就没法说一无所知了,还是主要看文采吧。


看来导师签字这件事情还是有道理的,您的学生确实在研究师娘方面结出了自己的思想之果。


如今《冰川冻土》已经撤稿,当初的审稿编辑看来已经都转行了。


更严肃的问题是,徐中民研究员不仅发表《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集成思想的领悟之道》(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I)》)这一篇论文;徐中民在同期期刊上还发表了另一篇论文——《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II):理论框架与集成实践》(以下简称《理论与实践(II)》)。


值得注意的是,《理论与实践(I)》、《理论与实践(II)》内文均提到,该项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


200万一个重大项目,研究师父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这是什么派的武功?


星宿派后来又出来个“冻土派”?


3.东楼词


徐中民研究员也生错了时代!


在论文结尾,徐研究员作诗再次夸赞导师与师母,“导师上海人,国栋之名实,手持倚天剑,学海驾云涛;师娘慈溪女,容德美如玉。守着芙蓉剑,厨房舞翩跹。”



你师傅有没有倚天剑咱不管,那就当做学术上的事情;不过守着芙蓉剑在厨房里翩跹起舞就非常之诡异。


徐中民研究员确实生错了时代,您最后苦心孤诣写出的玩意在明代叫“青词”。


明世宗嘉靖皇帝,喜好道术,青词是指道士设坛做法事时上奏天神的表章,因其用朱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叫“青词”,也称“绿章”。


青词的真正发扬光大是明嘉靖年间,而李春芳、严讷、郭朴、袁炜等词臣均以“青词”邀宠, 步步高升;奸相严嵩在未发迹之时,为了投其所好,就苦练青词。


严嵩晚年年过八十,精力衰退,皇帝命撰青词,文不能工;因为青词这个玩意讲究词藻华丽、用句精美,就是拍马屁功力精纯的意思。


不过严嵩有个好儿子"独眼肥猪"严世藩。不仅口才好,政治水平高,还会写青词,就替老子写青词哄皇上高兴,后来严嵩能够得到嘉靖赞赏的青词全部出自严世藩之手。


这个严世藩贪财好色,但是偏偏写得好青词,依仗老爹横行无忌;严世藩号东楼,最著名的言情小说《金瓶梅》就是以严世藩为主角创作。


东楼对西门……


如今,穿越小说流行,如果徐研究员穿越到了大明,遇上了嘉靖,献上了苦心孤诣的《闲想鹤仪形》。


《闲想鹤仪形》第七十二回节选:


嘉靖脸色由白转青,嘴唇不住发抖:徐少卿为工部左侍郎,读圣贤书,奈何乱议师母?做畜生语?


言语无状,前后不通,天神观之,必迁怒寡人。来人……


后来嘉靖命人在大殿立柱之上刻下了“中民小人,永不录用”八个大字!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