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敬畏的力量!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老李白话,关注上方


 开国后的四场战争与大国战略


国际黑社会的大哥与小弟(共和国战争之二)


不当大哥好多年!(共和国战争之三)


中苏交恶  共和国战争之四


印度三哥的战机之神 共和国战争之五


差一点就完美的开挂人生!共和国战争之六


讲完了对印战争,马上就是中苏珍宝岛战争了,珍宝岛战争虽然规模最小,但是后果却很严重,那是中国最有可能被核武器攻击的时候。


为了讲清楚这场战争,讲明白什么叫“核讹诈”,今天先讲讲中国的有核之路,为什么一定要用核武器来说事儿呢?因为这个大杀器是互相敬畏的力量支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老美可以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原因去揍伊拉克、空袭叙利亚;但是喊了多少年,也没有去动一下北棒!还要和谈了。

原因很简单,就是北棒真的有大杀器。所以说在老美说你有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时候,你最好真的有了,不然结果很可悲。

我下一段就讲讲中国的两弹一星,说清楚了中国腰里头的家伙事儿,才好开始讲国际老流氓的相互对抗。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闪瞎了这些国际老流氓的钛合金狗眼。


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两年后,携带核弹头的导弹发射成功。这就是从此中国有了蛋蛋又有了长枪,腰杆子硬了!不再害怕别人的讹诈了!

  此后又不满四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唱着“东方红”飞向太空。

  这些标志性事件我能够用一句话说清楚,但这背后的辛酸苦累是值得中国人民永远铭记的。

  现在新闻报道、开会剪彩的学术权威,未必都值得我们去尊敬,但我下文要出现的科学家,每一个都是我中华民族真正的脊梁!


第一个小故事:深谋远虑


  1949年3月,那时候还没建国,北平刚刚解放不久,钱三强受中共中央委托去巴黎参加世界人民保卫和平大会。

  同时想借此机会通过钱三强老师约里奥-居里购买一些与原子能有关的仪器和书籍。临走前,当被问到需要多少钱时,钱三强说,大概20万美金。

  不久后,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李维汉找到钱三强,递给他5万美金说,这是周恩来副主席在西柏坡特批的。

  不是中央小气,大家并不知道,当时我党持有的外汇总额只有30万美元。

  后来钱三强回忆:“这些美元散发出一股霉味,显然是刚从潮湿的库洞中取出来的。不晓得战乱之中它曾有过多少火与血的经历!” 


钱三强先生


第二个小故事:掘地三尺

  1955年1月15日,地质学家李四光和钱三强带着一块刚刚从广西发现的铀矿石,来到中南海的菊香书屋。

  这一天,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彭真、彭德怀、邓小平等大佬云集。

  李四光把铀矿石放在桌子上,打开盖革计数器,当时的放射性探测仪还需要我们自制。当仪器靠近铀矿石时,立刻发出“咯啦”、“咯啦”的响声。在座的领导都感到很兴奋,我们有核武器材料了。

  当时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当老师,所有的大佬都是学生,讲原子弹的爆炸原理。说不明白还特意画了两张示意图。简而言之,铀是制造原子弹的先决条件。现在中国找到铀矿了,先决条件已经有了!

 

 时任地质部副部长刘杰后来描述,当天一直讨论到晚上七点多。最后,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大家。很少喝酒的毛主席,那天为中国的核事业干了一杯。


李四光先生


第三个小故事:苏联援助

  在中苏蜜月期的时候,苏联承诺对中国的核工业项目进行援助,双方开始的时候还很愉快,可是后来味道就变了。

  1957年的时候,中国与苏联签署了《国防新技术协定》。苏方慷慨地承诺将向中国提供导弹样品和原子弹的教学模型,还答应派专家帮中国设计试验靶场、进行技术培训。

  1958年年底,我二机部物资供应局局长姜涛接到苏联原子能利用总局通知,苏方提供的原子弹教学模型不日就要抵达中苏边境满洲里了,请他赶快前去接收。

  姜涛和同事兴冲冲地打算前往满洲里。可就在出发的头一天晚上,苏联人又说西伯利亚太冷,不能发货。

  总之后来就是各种各样的理由,什么中国人的库房不行,什么苏联领导没签字,什么缺检验证明,就是往后拖。

  一直拖到1959年6月下旬,没办法时任二机部部长宋任穷要亲自去趟莫斯科协调此事。


就在他出发前, 6月26日,苏联驻华大使参赞苏达利柯夫向周恩来总理转交了一封苏共中央的电报。

  电报中说:苏联正在跟美、英首脑进行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的谈判。在这个当口向中国提供核武器样品和技术资料,不太合适,有可能破坏社会主义国家为争取和平与缓和国际局势做出的努力。

  这个憋得恶臭的屁终于放出来了!!!

  其实务实的中国人早有感觉,苏联核专家来中国讲,课堂笔记都不让带走,等讲完课中国人一汇总,基本都是已经公开的基本原理。

  到了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正式照会中国,决定撤走所有援华苏联专家。此时,苏联承诺援助中国的30个核工程项目,有23项没有完成,9个工业项目被迫停工。

  牛逼惯了的黑老大苏联人撂下话:我们走了,凭你们20年也搞不出原子弹。

  白手起家的毛泽东在乎这个?“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

第四个小故事:人间蒸发


苏联专家走了,那我们就自己来!

  钱三强不仅自己搞科研工作,还要更多地承担了组织工作。据说,他的夫人何泽慧曾对他说:“你要是不干这么多行政工作,早就得诺贝尔奖了!”

  干这么牛逼的大事儿,人才是第一位的!钱三强当然深刻明白这个道理。

  于是中国核工业的“三尊菩萨”被请出来了!

  1960年当苏联专家撤离中国时,王淦昌正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从事基本粒子研究。1960年3月,他领导的物理小组发现荷电反超子-反西格马负超子。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

  等王淦昌回国后和钱三强在二机部部长刘杰的办公室,被问到愿不愿意领导研制原子弹。

  刘杰本打算让这个学术大家考虑三天时间,但王淦昌听明白后就直接说了六个字:“我愿以身许国。”

王淦昌先生


  第二尊菩萨更是法力通天,著名物理学家彭桓武。彭桓武1938年留学英国,师从于量子力学创始人马克思?伯恩,美国的“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就是彭桓武的同门师兄。1947年,拿了两个博士学位的彭桓武回国。

  彭桓武到底有多牛呢?邓稼先、黄祖洽、于敏……后来这些在中国原子物理界叫的山响的人物,都是彭桓武的学生。

彭桓武先生


  彭桓武主攻原理研究,王淦昌主管爆轰实验,还缺力学大腕。钱三强找到中科院力学研究所所长钱学森,钱学森二话不说,我亲自来!


钱学森的事迹太出名,就不用老李再白话了。但钱学森人想亲自来却实在脱不开身,他正在主抓后来名震天下的“东风2”的研制工作。

  于是,钱学森推荐了自己的挚友郭永怀。郭永怀与钱学森是同门师兄弟,他们都是著名物理学家冯?卡门的高足。

郭永怀先生


  这就是第三尊菩萨!来吧,菩萨海陆空聚齐,开个水陆道场原子弹大法会!

  由于原子弹保密级别太高,这些大神们就从人间蒸发了。基础物理的新星王淦昌从世界物理学界消失了……

  而中国的核研究基地多了一个化名王京的老头。有人向王淦昌的老伴儿打听,王淦昌到哪儿去了。他老伴儿幽默地说:“调到信箱里去了!”因为她只知道王淦昌的一个信箱。

第五个小故事:上马下马


  周总理曾开玩笑说,一个钱学森,一个钱三强,看来中国的导弹和原子弹都离不开“钱”!这虽是句玩笑话,却实实在在说出了当时人们最头疼的问题。

  这些共和国的脊梁一方面要研究世界上最尖端的科技,另一方面却要忍受最原始的饥饿的折磨。

  那时是众所周知的三年灾害时期,几万人的建设大军在荒凉隔壁上忍受饥饿、严寒默默耕耘。

  搞原子弹还是太费钱了,彭桓武、邓稼先这种顶尖科学家都饿的浮肿了。

  到了1961年夏天,在北戴河召开的国防工业委员会工作会议上,关于项目上马下马的争论发展到白热化。

  主张下马的一方认为,原子弹和导弹投入太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苏联人又走了,技术上有很多难题有人甚至说,不能为了一头牛饿死一群羊。这种观点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幸亏经历过九死一生的老帅们远见卓识,聂荣臻主抓两弹,深知在这种情况下无论多么困难,也要坚持下去。

聂荣臻元帅


  我们发射各种型号前都要去聂帅墓前参拜,老李也曾在墓前默默祈祷聂帅保佑第二天发射成功。

  外交部长陈毅也是两弹的坚定支持者。他坚决地说:“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搞原子弹。”身为外交部长,最懂得没有原子弹在国际上说话没分量。

  张爱萍、刘西尧……当然大家知道最后谁拍板!

第六个小故事:有弹有枪


 毛泽东对这个大杀器有着清醒的认识:“原子弹是吓人的,不一定用。既然是吓人的,就早响。”中央决定在1964年10月16日爆炸第一颗原子弹。

  在引爆的前一天晚上,担任原子弹爆炸总指挥的张爱萍在罗布泊试验基地自己住的帐篷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响”字。

  然后就是著名的1964年10月16日下午15时:
  9、8、7、6、5、4、3、2、1……我们能种蘑菇了!

  这里要说明一点,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是在铁塔上爆炸的,当时老美是不折不扣的敌对势力。


  美国的第一反应是极力贬低中国种蘑菇的影响力。美国总统约翰逊在当天的声明中称,中国的核试验并不“出乎意料”,美国和西方国家会“认识到这种爆炸的有限意义”。

  当时的西方媒体看中国的眼光就像今天看……,大意就是:只有原子弹而没有运载工具,是有弹无枪。

  这里要讲一下,当年二战的时候老美广岛,长崎种蘑菇,是在航母上起飞空投原子弹,毛熊放沙皇炸弹也是用战略轰炸机空投。

  但是在防空导弹技术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战略轰炸机已经不合时宜了。后来的代表事件我前文已经讲过,毛熊发射了代号“警棍”的战略导弹。

美苏核争霸链接:
终极大杀器!—黑暗森林法则 !
  

其实我们已经有枪了,1964年6月29日,改进型东风-2号导弹从酒泉发射场直冲云霄。

  但真正的困难是给枪装弹药。美国从原子弹到两弹结合搞了13年,苏联搞了6年。

  这可不是想象中的给枪装子弹,原子弹是个怕热、怕冷、怕潮、怕振动、怕过载、怕冲击、怕静电、怕雷电的玩意。

  偏偏导弹发射的特点就是强震动,大过载、摩擦高温等等,都是和你对着干的指标,同时战斗部载荷与原子弹瘦身也都是大问题。

  好在我们有国宝,在1964年10月10日,在国防科工委的大楼里,钱学森就向聂荣臻报告了“两弹结合”的初步方案。

  钱学森作为“两弹结合”的总负责,1966年10月27日9时,东风—2A核导弹点火升空。9分14秒后,核弹头在距离发射场894千米之外的罗布泊弹着区靶心上空569米高度爆炸。

钱老


  美国搞了13年,苏联搞了6年,我们用了2年。去他妈的外援!


  当年彭桓武先生回首往事时曾经说:“老实说,我觉得我们比苏联专家干得好。如果苏联专家不走,原子弹不会这么快爆炸,氢弹肯定不会有。”


今天先讲讲我们自己大杀器的故事,是为了珍宝岛做一个铺垫。


下一回:血火珍宝岛


如果有性急的朋友,可以去:天涯–国际观察头条–

从共和国建国后的战争看透今天的大国博弈


那边写的快。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