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高考志愿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老李白话】,点击上方关注
高考分数出来了,今天漫话高考志愿吧。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原作者所有。
各位家有考生的家长,这些高中题还会解答么?
1
高考终于出分了,可怜天下父母心。
一切都有缘法,那就拜一拜吧。
2.
填报高考志愿是所有学生家长最愿意插手的一项活动:阅历和经验,当年未竟的心愿……
3.
但现实中的大学生回老家经常会被问道这样的问题:你是学水利的,我这井挖多久才能出水?
4.
大强子高考的梦想是从政,做县长造福一方。当时他的成绩完全可以上清华,但他在填报志愿时,填写了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大强子当年是官迷,认为进了人大才能做官,而社会学又是统管一切“小学科”的“大学科”。
在入学当晚,同系的师哥告诉他社会学与从政无关,而且就业状况在人大排倒数第二,仅次于人口系。
5
你想象中的急诊大夫是这样的
真实的急诊大夫是这样的
6.
你看到电视剧里的律师是这个形象
你不了解的是这个专业考试书籍是这个形象
7
归根到底这是一个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广大的考生和家长们对于孩子们要就读的学校和专业了解有限。
7.
很多家长第一个咨询的问题是专业好坏,专业没有好坏之分,其实你想问的问题就是上面的表格,哪个专业好找工作。
大学里如果有坏专业这个专业一定办不下去了;只有是否适合自己和自己是否喜欢的专业。
8.
第二个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个学校到底怎么样?因为这个涉及到孩子们出去工作后的成色,是披着青铜铠甲还是黄金圣衣,或者就是个战五渣。
9
各种问题太多,直接进入主题。
负责任的态度是充分考虑家庭和资源的实际情况,清醒的认识孩子的优势与劣势,从未来发展前景和行业状态去选,认真去充分了解信息。
10
不是说孩子的特长和兴趣不重要,因为高中阶段的特长和兴趣是经不起推敲的。
千万别以为,高中数学学得好,以后大学数学强,物理学得好,大学学物理也会好。
这是两个维度的问题,讲专业了不容易明白,讲篮球容易懂。
高中数学过人难度
专业数学过人难度
11
先说大学故事,如果从建国开始讲就太长了,直接上结果。
双一流 名单
各种版本的大学排名很多,标准不同会看得你头晕眼花,不要去理会。按国家画圈来,从985到211,现在叫“双一流”,所谓双一流,就是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双一流”来历如此
12
看完“双一流”,就应该研究综合科研实力排名,这个就涉及到下一步的专业了。也按国家标准来,就是国家三大奖。
2000年到2016年获奖情况。
13
在学校和专业选择的优先级上,应该是在大学相对没有代差的情况下,专业优先。
因为在前面的表格中,清华都排在第一,咱们就拿清华开涮。
比如你要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选择科大或者北邮就比清华好那么一点点,如果学计算机就要反过来。
这个比较是教育部的学科评估排名。
14
当然如果你是名校控而不是学术控上一条可以略过。
因为这里涉及一个学生的整体规划问题。是否要读研读博,还是本科去工作;读研是考研还是准备保研……
在行业背景好的时候出去赚钱,还是在专业内苦苦修炼?
这个涉及到人生规划,见仁见智。
15
老李为什么用信息与通信工程和计算机举例子,因为向老李咨询这两个专业的最多。
老李知道无论我怎么白话,家长最希望的还是孩子大学出来能挣大钱。任正非可以直说2018华为平均薪酬达到118W,家长也知道AI什么的是风口浪尖。
这些家长都精着呢,虽然搞不懂人工智能到底干点啥。
但家长们有必要凌晨两点去一下北京西二旗,这才是IT大军的正常下班时间,996是常态,发际线是硬伤。
想想在孩子高中毕业前给了多少抗压能力和挫折教育。
16
但要是说挣大钱还是要去学金融,金融高端就去投行、外资咨询行业、券商总部、各大银行总部,薪资秒杀IT男。
想去这种地方,基本清北复交毕业,有家族资源的例外啊;
蜘蛛侠说过:能力越大,压力越大。
真正能在金融行业混得开的人,工作一定非常辛苦,忍受的压力是跳楼级别的。
另外,前面说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对金融行业冲击非常大。
17
那么传统行业呢?比如说学医,学法,学土木、学建筑等等。
学医很苦,至少比别人要多读一年书;还要考各种资格证;工作也非常辛苦。近年来由于政策因素和医闹等矛盾,被鄙视。
学法也好不到哪里去;相反,由于国内的大规模建设潮,学土木、学建筑正在风口上。
这里大家要考虑一个行业周期律的问题,等自己家的孩子毕业后,也就是4年或者6年8年后,行业前景如何?
有时候关心国家政策走向是有好处的,什么发改委、财政部等职能部门官网都是公开的。
河东河西,不过如此。
18.
如果你关心国际政治,那么你就会知道现在我们的国防军工建设一日千里。
欢迎学子们报国防七子,就是隶属工信部的七所直属高校。
这个科罗廖夫和真正的大神谢尔盖.科罗廖夫还差点,就说个大概,老李本人就在哈工大。最后专门一小节白话哈工大。
“国防七子”缺了哈工程,哈工程水里面超级牛,研究怎么打别人和不让别人打,比如水声专业就是全国王牌。
老李写这句话一定有人请我吃饭。
19.
再说一下地域选择问题,好多人在考虑离家远近,是否北上广深等。
这一代孩子并非养老所托,翅膀硬了适合自己的地方随他去吧。
选择地域的时候好学校优先级要高于发达城市,并不是你求学于发达城市就意味着有更多机会在发达城市发展。
个人观点,地域控勿喷。
20.
一定有学生和家长抱怨老李讲的都是600++的故事,普通分数没有好好白话。
很抱歉,老李熟悉的就是这个环境;其实各个级别的报考志愿道理都差不多。
在有可比性的前提下,优先级是:专业、学校、地域、班主任建议、兴趣、爹妈兴趣、大姑大舅所从事行业、恋人去的学校等。
复读就是再经历一次地狱模式,要有充分的心里准备。
无论在何处修行,要记住:
所有行业,高端人才是不愁出路的,首要问题是要让自己变高端。而高端永远是少部分人。
21
其实所有的学子都要感谢现在有自由填报志愿的机会。
上面这幅花鸟工笔就是有个叫赵佶的孩子画的,考中央美院或者鲁美都没问题,可惜没机会填报志愿,被金人掳去坐井观天。
还有个孩子叫李煜,写下了“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考北大中文应该轻松,可惜没机会填报志愿,后来被毒酒赐死。
22
最近朋友们就不要抱怨老李的文章看不到了,老李不是懒散啊。
23.
下面开启自吹自擂模式。
1954年10月5日,中央《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指定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
这个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已经开始实施,国内建设蒸蒸日上,迫切需要大量的专门人才,最早的6所重点大学应运而生。当时的6所重点大学,其中5所在北京,京外只有哈尔滨工业大学1所。
24.
1959年3月22日,根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 的文件,16所高校为被确立为全国重点大学,并试招研究生: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学院(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
25
,哈工大均在列。
26
1984年,国务院采纳了部分知名大学校长关于“中央政府增加对教育的财政预算和投入,特别是要拨出专款、大力度地支持全国著名的部分重点大学建设”的建议,并确立15所高校为“七五”期间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分别是:
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医科大学、北京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27
欢迎各位优秀学子报考哈工大。
28
哈工大的牛叉专业太多,老李没法一一介绍。只介绍老李当年战斗过的地方。
这是我国第一个以培养高级航天专门人才和从事航天高技术研究为主的学院,学院面向国防、航空航天领域,结合国家重大需求,依托学科交叉,形成了鲜明特色和独特优势,承担了大量国家安全重大基础研究、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973/863、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重大科研任务,在先进复合材料、空间激光通信、制导与控制、背景测量有效载荷等研究领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欢迎各位优秀学子报考哈工大航天学院。
29
老李去北京某院的时候,相关人士透露,当年老李编的程序还在“神州五号”地球模拟器上运行。
和课题组的学生聚会的时候,学生信心满满的给你讲一下如何操纵月球上的那个小兔子。
这么喝酒吹牛逼格高不高?
航天学院就在这里欢迎你。
那么兴趣爱好怎么破?老李学的是自控原理,耽误我谈天说地了么?
30
最后放大招
航天英雄杨利伟曾表示:“在我工作的周围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毕业生。”
据哈尔滨工业大学发布的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哈工大2018届毕业生共计7479人,总体就业率为96.98%;2018届本科毕业生共计3888人,国内升学1921人,占毕业生总数49.41%,其中1367人在本校、248人在其他“C9”高校、147人到其他“985工程”高校,出国(境)留学511人,其中有379人就读于世界排名前100的高校,占出国(境)留学总人数的59.87%,本科毕业生总体深造率高达62.5%!
就业的学生中,大部分进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以及央企和国防单位,接受哈工大毕业生较多的知名企业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58人)、中国建筑集团有限公司(144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109人)、部队(66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56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54人)、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43人)、恒大集团(42人)、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7人)、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34人)、腾讯科技有限公司(33人)、哈尔滨工业大学(31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31人)、百度(29人)
你来或者不来,哈工大就在这里,不离不弃!
工大的小伙伴们,转发出去,你的师弟师妹就可能看到了。
识别上方关注
相关链接:
参考文献:
高校与科研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