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来劳碌身—国庆特辑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老李白话】点击上方关注
现在是2018年的国庆,四十年前是1978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事情。
1978年5月,《光明日报》头版刊登了一篇文章,这在当时的中国引发了强烈的思想震动,文章的作者最担忧的是自己要不要坐牢。
结果是令人欣慰的,总设计师看到这篇文章后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思想来一个大解放”。这篇文章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文章作者是南京大学一位普通的中年教师胡福明。
这一年,在俄罗斯广袤的土地上,一位从团委干部起家,当过一个城市的党委书记(1966年),脑门上印着欧洲地图的秃顶男人入选为苏共中央书记。
这个男人叫戈尔巴乔夫,在曾经不可一世的红色帝国政坛高速晋升,1980年当选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1985年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后来此人启动了红色帝国各届领导人一直抵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全方位改革。
这一年,任正非身份还是军人,获得了全军技术成果奖,被派去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第一次听到“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这个口号。
这一年,弗拉基米尔.普京还在搞对外情报工作,刚刚在列宁格勒疗养院的音乐会上认识了空姐柳德米拉,后来成为他的妻子。
1.
1978年这个世界还在冷战,不过当年美帝国主义在战略上是完全收缩的,美国人刚从越战的泥潭里把脚拔出来,加上世界范围的石油危机和资本主义阵营的内部分化,霸主地位被严重动摇,只能试图通过外交手段遏止苏联扩张和维护自身地位。
1978年苏联是勃烈日涅夫执政时期,这时苏联处于历史上最鼎盛时期!苏联的军备开支比美国多出近1000亿美元。随着军事实力的不断增长,苏联对外侵略扩张的野心也日益膨胀,当时的苏联人甚至宣称,“地球上没有一个角落不在苏联的考虑之列”。
别看老美现在跳的欢,当年在这个世界上红色帝国也曾经随心所欲,欧洲是苏联与美国争夺的重点,苏军3/4的兵力部署在苏联欧洲本土和东欧,总数达320万人,另外还部署了80%左右的中远程导弹,70%的海军力量,74%的空军和空防军力量。
当时无论是战略武器数量还是常规武器数量,苏联都比美国多很多,其中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非常强大,一个苏联的常规武装力量竟然能和整个北约(军事组织)匹敌!苏联的核弹头数量和常规武装力量都居世界第一,当时的苏联是世界上不折不扣的头号军事大国!
在这个世界上胳膊粗力气大的角儿很容易耍流氓,上世纪70年代,苏联人支持印度肢解了巴基斯坦;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在非洲,插手安哥拉内战,挑起索马里和埃塞俄比亚在欧加登地区的军事冲突等。
苏联人和中国人的关系经历了共和国建国以来的蜜月期、中苏交恶,珍宝岛战争一系列事件后已经严重恶化,苏联人支持越南入侵柬埔寨就是在地缘上遏制和包围中国。
1978年的苏联人民生活的温暖而又滋润,到一个美丽的湖边度周末是正常苏联公民普通生活的一部分。
2.
1978年的中国可以用原始而又荒芜来形容,那一个特定的十年刚刚过去,穷的一塌糊涂。
1978年11月,总设计师先后访问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修补那十年中与这些国家搞坏的国际关系。
这次出访主要是提醒这些东南亚国家警惕“东方的古巴”,当时的古巴是苏联在拉美的跟班,为了苏联在非洲打代理人战争,中国在这里影射一心想当南亚霸主的越南。
1978年1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央军委在人民大会堂召开扩大会议,终于决策发起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
1978年的12月中国还发生了一件影响深远的历史性事件,在一位皇帝的老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用血红的手印签下了一份契约。。
1978年夏秋之交,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大批农民背井离乡外出乞讨。这年夏收分麦子,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每个劳动力才分到3.5公斤。全队18户,只有2户没有要过饭。队里严国昌等几个老人找到生产队长严俊昌商量:再这样下去不行了,得想想办法。办法就是不吃大锅饭!
12月的一天夜里,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聚在村里一间漏风的破屋里,神态极为严峻地写下了一纸契约。
到会的18人按了血红的手印。他们并不知道,这个小小的契约,却预示着农村一场大变革的开始。对于这个冒着身家性命危险带头实行“大包干”的严宏昌来说:这是逼出来的,不改革只有死路一条。
安徽凤阳小岗村20户农民代表联名签订了分田和包产到户的契约,由此揭开了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而这份“红手印包干书”后来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一份重要文件,被认为是全国第一份包干合同书。
1979年,小岗生产队大丰收,全年粮食产量由原来的1.5万多公斤猛增到6万多公斤。这个自农业合作化以来从未向国家交过公粮的农村,第一次向国家交了公粮,还了贷款。
1979年1月28日到2月5日,总设计师对美国进行了为期8天的访问。同时向时任美国总统的卡特透露“中国准备教训一下越南”的信息。
1979年2月17日凌晨,万炮齐鸣,中越战争帷幕就此拉开。这是中国第一次主动越过一个主权国家的国境线对其实施武力惩罚。2月17日战争爆发当晚中国军队的口令是:自有公论。
是非无需争辩,历史自有公论!
3.
历史车轮匆匆驶过,一切我们愿意看到不愿意看到的事情都在发生。
对越战根本不了解的读者可以阅读链接:暗黑的《芳华》!
结果就是中国人把越南按在地上反复摩擦;欺负了别人的老弟,如日中天的红色帝国没有对穷掉裤子的中国动手,尽管越南和苏联签订了合约进行军事保障。
牛逼范儿都是打出来的,有珍宝岛战争这碗酒垫底,苏联人没有信心为南亚一个痴心妄想的小老弟去和一个陆军大国掰手腕,何况红色帝国的重心在欧洲。
珍宝岛链接:
但越南人挨揍起到了一个很不好的示范效应:1979年3月26日埃及就与以色列签署了正式和约,埃及毅然决然地背叛了苏联和整个阿拉伯世界。
1979年9月,受中越战争及埃及成功反叛的影响,阿富汗政府内亲美的阿明干掉了亲苏掌权的塔拉基。
这让牛逼惯了的红色帝国大为恼火,再这样下去大家都有样学样,后患可是无穷的。埃及离着苏联有点远,但是阿富汗可是紧邻苏联,1979年12月27日苏联出动10万大军入侵阿富汗。
1979年,一位叫张浩的甘肃档案局的干部回河南洛阳老家,看到那里正在搞包产到组,分地分牲口。他以激烈的措辞给《人民日报》写了一封信,主要意思是搞包产到组、包产到户是倒退,是脱离群众不得人心,会搞乱干部群众的思想,给生产造成危害。
当时的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指出“变相单干”是不肯学大寨。不同的声音是万里暗中指示安徽省委给《人民日报》写信,反驳张浩。
终于总设计师于1980年5月31日同中央负责人就农村问题发表了重要谈话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安徽肥西县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包产到户,增产幅度很大。‘凤阳花鼓’中唱的那个凤阳县,绝大多数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到了80年代,中国古老耕地上的农村劳动力终于被释放了出来。
内忧外患都要解决,玩国际战略中国人向来是高手!
中国在1979年越南撤军时故意占领几块双方有争议的领土(我这么说越南人肯定不同意),继续对越南保持压力。等看到苏联在中东和东欧都泥足深陷,总设计师马上公开喊话准备给越南“第二次教训”。
可怜的越南人被迫举全国之力在北部边境维持了一支近100万人的大军,防止1979年那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以越南那样的小国保持100多万的正规军在北方防线上后果不堪设想,庞大的后勤工作就让越南几乎没剩什么劳动力,越南少得可怜的那点儿重工业在中越战争中又遭到全面摧残,所以基本上全靠苏联维持如此庞大的军队。
现在大家就懂得我们军队撤退的时候给越南手工清零恢复石器时代是有作用的!
苏联每天大约给越南的援助在200多万美元,这也让苏联不堪重负,而且大批苏联的物资都要经过海路、空路的长途运输,惊人的运输成本和损耗当然苏联都得承受。
光让越南人保持100万大军防守还不过瘾,还要时不时的敲打一下,要让越南人养成一种习惯,现在的主动权完全在中国人手里了。
1980年10月,中国人开始敲打了,先夺取了有争议的罗家坪大山。1981年5月,在广西和云南方向几乎同时又夺取了法卡山和扣林山。1984年4~5月,中国人又攻取了有争议的老山和者阴山。
好事儿的美国人当然不肯缺席,里根上台后,对非洲大陆的反苏势力不遗余力的给钱给军火,安哥拉、莫桑比克、埃塞俄比亚内战打得精彩纷呈。
这三国原本都是比较稳固的亲苏势力,所有的战争费用都由苏联人买单。狂妄的苏联人同时背上了阿富汗、非洲和越南三场战争的长期消耗。
穷困是穷困者的通行证,嚣张是嚣张者的墓志铭。
4.
1985年戈尔巴乔夫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
1991年12月25日,红色帝国轰然倒塌,苏联解体。
最危险的敌人往往隐藏在内部!这句话用在瓦解苏联这件事上再贴切不过了,外部原因上一章已经讲过,但如果说红色的铁幕帝国是在内部被攻破的也是有道理的。
首先出现变化的是苏共代表的阶级性的问题,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人民对党实施有效监督的体制,在既得利益的驱使下,苏共一步一步蜕变成了代表着权贵资本主义利益的政党。
这种代表性的典型体现就是权力与利益相互挂钩,职位有多高,分蛋糕的盘子就有多大。这种情况在温吞吞的勃列日涅夫时代日益猖獗。
这个时候这些既得利益的精英阶层因为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反而睡不好觉了,为什么呢?因为财富是和权力挂钩的,新生的权力新贵必然会毫不留情的洗劫前辈依靠权力聚集的财富,这是最简单的积累手段。
那怎么办?从制度上入手吧!他们开始考虑实行什么改革方案对自己最有利。大多数精英阶层认为改革前的社会主义虽然赋予他们某些特权,但又限制了他们把权力传给子女和聚敛更多的财富。
最现成的就是美国人指出的明路,实行资本主义最符合“精英”集团的利益,这样,他们不仅是生产资料的管理者,而且可以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既可以实现个人财富更快的增长,又能合法地让子女继承权力和财富。
这个时候心怀鬼胎的老美看准了机会,这叫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何况是一只四处裂缝的臭鸡蛋。
类似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这种组织就粉墨登场了,大家快速搜索浏览就知道这个组织在干什么!
这个组织作为其它类似组织的龙头老大,开足马力寻找赞助苏联内部的代理人了。于是大家就看到这样几种现象:
1舆论和思想阵地莫名其妙的失守了,民族英雄被抹黑,肆无忌惮的被调侃;享乐主义、金钱至上成为一个社会宣传的主流。
2带路党横行,西方的某些经济理论被宣扬成无所不能的圣经,各路专家学者不遗余力的鼓吹西方的某些经济理论是解决现阶段问题的灵丹妙药。
(这里老李插一句,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经济理论能解决一切问题,这么贩卖经济理论的都是伪专家;拿物理学领域说事儿,曾经万能的万有引力定律被证明是狭义的,广义相对论又遇到了量子力学,后面又出来了引力波,人类最聪明的物理学大脑都承认我们认识这个世界太局限了,经济领域的复杂性不比物理学领域简单,怎么就有这么多经济专家敢这么吹呢!)
3计划经济、公有制、社会福利制度统统被宣传成人民生活不幸福的罪魁祸首,只有自由经济才是普世价值的最高体现。
等等等等,老李就不一一列出了,这些现象每天都发生在我们周围。
最可怕的是以戈尔巴乔夫为首的苏共领导人在政治、经济、思想意识形态、民族政策、对外关系等各个领域中犯下的一系列错误。
舵掌不好船要翻啊!
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担任苏共中央总书记后不久就鼓吹“多元论”, 1988年苏共第十九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他又把“民主化”、“公开性”和“多元论”并列为三个“革命性创议”,称“多元论”是“民主化”、“公开性”发展逻辑的归宿。
1990年2月他又强调实行“多元论”要“坚决摒弃对其它观点与思想的意识形态限制”,要反对“精神垄断”。就这样在意识形态领域公开的实行了自由化。
1990年3月,苏联人代会修改宪法第6条,正式取消党的法定领导地位,确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议会民主制、多党制和总统制。
这种公开的理论宣传和修宪动作都是表象,如果深入挖掘才能看清其背后的推手;1984年在雅克列夫的牵线搭桥之下,戈尔巴乔夫与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伦敦郊区切克斯别墅一对一地秘密会见,谈了什么至今没有完全解密。
但这次密谈之后西方各个国家立即统一形成了舆论热潮,它们“盛赞”戈氏“是苏联理想的接班人”,“是具有新思想的新一代领导人”,“是可以打交道的人”。戈氏的那颗带有招牌式胎记的秃脑袋在当时常常会出现在西方的各种杂志上,其中包括《时代周刊》。
其实密谈的内容已经没必要知道了,后来撒切尔夫人卸任后曾自豪地说:“是我们把戈尔巴乔夫提拔起来当了总书记。”
如果说这还不够的话,那么1986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一对一的会谈更能说明问题,戈氏亮出了他的底牌:已做好牺牲苏联利益,为美国效忠的准备。这是戈氏后来公开地承认过的。
无法想象,最高领导人在努力迎合西方势力随时准备牺牲苏联的利益;这还不够,其他的大佬叶利钦、谢瓦尔德纳泽、切尔诺梅尔金等人则走得更远。
在1987年夏天,当叶利钦未与戈尔巴乔夫发生冲突之时,叶利钦就开始与美国驻苏联大使进行接触,他反共反社会主义的“坦率”,给美国大使留下了强烈的印象,美国随即将他作为重点工作对象,全力支持他对抗苏共中央、对抗苏维埃政权、分裂苏共和苏联的一切行为。
1989年叶利钦当选为苏联人民代表并进入最高苏维埃,当年9月随即访美,而美方则破格接待这位“非正式访问”的“非官方人物”,安排总统、副总统、国务卿和前总统里根等诸多政要同他会晤,会晤内容无需公布。
1990年3月,叶利钦当选为当时苏联范围内最大的加盟共和国——俄罗斯共和国议会的议员,同年6月,他凭借一系列“政治秀”当选为俄罗斯共和国的主要行政长官。
叶利钦的步子迈的就比较大了,1991年,叶利钦把俄罗斯税收的绝大部分截留了下来,不再上交中央财政,而俄罗斯共和国则是苏联的主体部分,苏联经济因此当年就下降13%。
戈尔巴乔夫与叶利钦的政治斗争,与其说是派系权力之争,不如说是是苏共高层瓜分国家和人民财富的一场利益之争。双方无耻到甚至要美国人来调解的地步。
美国瓦解苏联的行动计划应该是在1986年里根和戈尔巴乔夫一对一的会谈之后开始具体执行的,现在解密的资料可以看到,“凯西、艾伦、温伯格在总统的支持下,决定向苏联发出挑战……我们认为雅尔塔会议无效。”
这几个人都是谁呢?总统里根、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总统国家安全助理理查德?艾伦和国防部长卡斯帕尔?温伯格!
雅尔塔会议老李前文已经讲过,就是二战后划分世界格局的会议。
结局就是美国人成功了,曾经叱诧风云的红色帝国终于四分五裂!
结局是苏联精英阶层成功了,从既得利益者变成了世界级最富有的人!
苏联的精英阶层成功了,让我们看看这些世界首富们原来的职位:
切尔诺梅尔金
原苏联天然气总公司的总经理,1992年后天然气公司私有化了,切尔诺梅尔金摇身一变成了天然气股份公司最有实力的控股人,目前他控制着全世界40%以上的天然气资源,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几个人之一。
瓦吉特?阿列克佩罗夫
担任苏联石油和天然气工业部副部长,苏联解体后出任燃料能源部部长,成立俄罗斯最大的石油企业卢克石油公司,并成为该公司的实际控制者,1993年起在卢克公司担任总裁。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通过叶利钦女儿塔季扬娜的裙带关系,被誉为叶利钦家族的提款机。掌控了俄国第一大铝业集团俄罗斯铝业公司,还控制了世界第七大商用车制造商俄罗斯GAZ集团、Aviacor飞机制造公司,并且在林业、煤炭、金融等领域都有产业。
弗拉基米尔?波塔宁
出身苏联外贸部高官家庭,世界最大有色金属企业诺尔里斯克镍矿公司的控股股东,而该公司的估计股价为40亿美元,同时波塔宁还掌控了石油巨头西丹克石油公司等一系列工业企业。
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
至于像前苏联共青团中央书记科尔科夫斯基,利用自己的职位办银行的,在这种资本大鳄面前都排不上号。
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妙,老美搞定了铁板一块的苏联,冷战两极格局结束,苏联的精英兴奋的达到了资本的高潮!但总有人要倒霉,总有人要为这一切买单。
先看一组统计数字:和苏联时期比较,解体后俄罗斯人的人均寿命减少了十年以上,出生率从苏联时期的14%~17%锐减至8.3%,死亡率由苏联时期的8%~12%增至14.7%,最高时达15.7%,俄罗斯平均每年减少人口达100万。
统计数字冷冰冰,还是看实例吧。
西方先前承诺给叶利钦这些精英们的援助几乎无一兑现,俄罗斯从西方国家手里得到的援助远不及波兰和乌克兰。美国经济学家萨克斯开出的药方名字叫“休克疗法”。
在休克疗法的作用下,俄罗斯经济崩溃,超过70%的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老人没有退休工资,国家财富被个人占为己有,小部分人暴富,大部分人赤贫,苏联时代快乐安逸的生活就此终结。
1993年冬季,俄罗斯因为粮食危机已经面临要饿死人的威胁,所幸的是,当时中国政府承诺在两年内以不高于加拿大离岸价格,每年向俄罗斯提供500万吨共计价值4亿美元的玉米,这满足了俄罗斯生产“人造肉”罐头和饲料原料的需求,危机方才得以缓解。
物价飞涨1600倍,卢布贬值并且退出了国际交易币种。国家已经乱成一锅粥,犯罪率急剧攀升,平均每天就有超过5人死在莫斯科街头,酒精控制也终结了,任何人都可以任意购买和使用酒精,枪支泛滥,警察无恶不作,政府部门贪图享乐,黑社会泛滥。
民不聊生的时候最惨的就是女性,俄罗斯大量妇女迫于生计而沦为娼妓。在当时,西欧各国的色情业的平均价格因为东欧妓女的大量涌入而被大大地拉低,以至于本土妓女上街抗议“她们的东欧同行”搞“倾销”,这是贸易战啊。
今天我们和美国还有贸易战,那些对敌对势力抱有幻想的人要记住一句话:覆巢之下,焉有完卵!邻居的例子是最好的前车之鉴!
罗曼?阿布拉莫维奇 随便买个球队玩玩
曾经渴望民主的苏联人民
1988年的中国也曾站在悬崖边缘,链接:河东河西三十年。
5.
1988年曾经的军人任正非创办了华为,而启动资金只有区区的2万元,业务是销售通讯设备,通俗点说就是走私香港交换机贴牌。
80年代后期,中国第一次出现农民工现象这个词语,过去 30 年间,中国农民工从农村向城市的迁徙,创造出 250 座超过 200 万人口的城市。
2000年3月26日普京当选为俄联邦总统,并于5月7日正式宣誓就职。普京当选总统两个多月,开始就向俄国“寡头”开刀。
2003年10月25日,俄联邦安全局拘捕了俄国第二大石油公司“尤科斯”公司老板霍多尔科夫斯基。他是在乘坐私人飞机在新西伯利亚机场降落加油时被捕的。
中国从2006年1月1日起废止《农业税条例》。这意味着,在我国沿袭两千年之久的这项传统税收的终结。
2007年8月,曾经的总统戈尔巴乔夫为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皮包的广告代言。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夜晚,鸟巢内人头攒动,一种形似大脚印的烟花,叫“历史足迹”,一步,一步,足足走了29步。
2011年12月,任正非在华为内部论坛发布了《一江春水向东流》这篇文章,揭开了一个华为崛起的重大秘密:人人股份制。
2018年5月的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73周年阅兵式上,87岁的戈尔巴乔夫也露面参加,并在镜头前留下了心酸的泪水。
今年国庆,当年南京大学那位普通的中年教师胡福明已经83岁了,满头白发抽着香烟,还在写着一篇稿子:《实事求是无禁区,解放思想无止境》……
近期链接:
按顺序相关系列文章链接:
信老李 有惊喜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