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个小平,登月到底灵不灵:航天那点事儿!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老李白话】点击上方关注

 

近日惊爆我国载人登月要出大问题,据说要影响到我国重型运载火箭,在某种程度上还要影响我国载人登月。

 

这么重大的损失据说是因为一个人的离开,一个叫张小平的研究员离开了西安航空动力研究所,这个不可或缺的副主任设计师走了,中国的载人登月危险了。

 


看了这份盖了公章的情况说明划红线部分,老李感叹这个研究所好生厉害,出了个孙家栋先生级别的人物。

 

左一:孙家栋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

 

对于研究液体火箭发动机的张小平先生的离开,全国人民表示依依不舍。

 

既然祖国航天事业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作为祖国航天领域最渺小的一分子,老李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神秘莫测的航天那点事儿。

 

这个世界上真的曾经存在一个人的离开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探月工程。

 

1.

我们都听说过美国人的“阿波罗工程”,第一个踏上月球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同学留下的著名脚印和那句名言:“这是我的一小步,但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话说1969年美国人第一个染指月亮女神,自此月亮不再是处女,美国人后来又去了好几次,那么当年和美国人一样同为武林泰山北斗的苏联人为什么在这件事情上缺席了呢?

 

其实从冷战开始在航天领域苏联一直是碾压美国人的,公元1957104日,苏联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412日,东方1号飞船载着尤里·加加林进入太空,后来宇宙飞船轨道会合、女航天员太空飞行、多人飞行和太空行走等多项“第一”都是苏联人创造的。

 

尤里。加加林


那个年代苏联人甩出美国人两条街,更确切应该是两个光年。第一个摩擦太空这件事儿就让毛熊兴奋了好几年。而且苏联人还有更远大的苏联梦,到1965年底,战斗民族已经成功发射9个月球探测器、4个金星探测器和两个火星探测器。

 

苏联人取得的这一切成功都离不开一个名字: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一位出生于乌克兰的火箭专家。

 

实际上由于科罗廖夫在喷气动力、宇航领域的杰出成就, 50年代末他已经是苏联航天领域的主要领导人了,195865,大神科罗廖夫就为政府起草了《开发宇宙空间的远景工作》,提出在19611965年完成乘坐23名宇航员的载人飞船研制,1962年开始建造太空站。

 

面对着苏联人在外太空一次次雄起,美国人显得那么力不从心,被自己人打死的身份显赫的肯尼迪曾经仰天长叹:这些都是对美国民族的侮辱。与此对应的是乌克兰的猪倌出身的赫鲁晓夫每次在联合国大会上的演讲秃头上都闪着亮光。

 

这一切就是因为赫鲁晓夫身后站着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这位大神,苏联功勋科学家、苏联科学院院士,N1火箭的总设计师,他是人类历史上有限的几位最伟大的太空科学家之一。

 

如果还不够直接,可以类比R.奥本海默对美国曼哈顿工程、钱学森对中国的两弹一星所做出的贡献。

 

两个耳朵同时接电话


科罗廖夫作为总设计师的N1火箭,就是为了宠幸月亮去的;在希腊神话里,月亮女神叫阿尔忒弥斯,宙斯的私生女,太阳神阿波罗的姐姐,一位报复心极强的独身女权主义者,处女的保护神。

 

面对着北约盟国充满疑惑的目光,当年还没发明伟哥的美国人决定绕过苏联人已经达到高潮的红色苏维埃太空里程碑,直接去找月亮女神发泄,美国人的登月梦叫做阿波罗工程

 

其实天才大神科罗廖夫的最初构想要超前许多,人类到现在还没有实现,其初衷是利用“N1”火箭实现载人登陆火星。所以N1火箭设计的无比强悍,它是人类有史以来尺寸最大、重量最重、推力最强的多级并联、五级串联超级火箭,真正的火箭史上的霸王龙!

 

苏联的登月计划在当时是最高机密,甚至该计划结束后,这个秘密依然被紧紧捂住,直到苏联解体后的上世纪90年代中期才被揭开。今天我们一起翻开尘封的历史,托住下巴,一起看看惊世骇俗的战斗民族逆天的操作。

 

设计的N-1火箭是个庞然大物,发射前的重量达2800吨,能将95吨重的货物送到低地球轨道。它的高度达到了113米,比纽约曼哈顿上自由女神像还高出许多,而底部直径达到了17米,即使后来美国人的土星-5火箭,其直径也只是它的五分之二,至今人类制造的任何火箭的尺寸都无法与这枚钢铁巨人相比。所以后来西方人给它起了“威布斯巨人”这样一个绰号。

 

这才是一个发动机,最后第一级用了43个。


但历史就是这么有趣,苏联幸运的降生了天才人物科罗廖夫,让苏联的航天毫无悬念的碾压美国走在了冷战的前端,但这位天才又早早的离开人世,白云苍狗!

 

作为N1火箭的总设计师,科罗廖夫在N1火箭真正开始设计制造前的1966年毫不留情的走了,他的逝世,是整个N1火箭发展中的灾难性损失,在这关键的时刻,他身后只留下了一个构想中的设计框架,却把重要的经验、创造、才干、领导能力全部带走。

 

因为老李看过了某研究所盖了公章的公文,战斗民族应该用这样的语句报道:“…..谢尔盖·张小平.科罗廖夫同志的逝世,严重影响了我国载人登月的重大战略计划,我们不愿看到也不愿接受的谢尔盖·张小平.科罗廖夫同志的离去,是全dang、全军、俄罗斯各族人民的重大损失…….”

 

一个人的离去影响了一个时代,后科罗廖夫时代如期来临,话说史上最强悍的N1火箭为什么搞成了霸王龙?因为当时还没有单台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我们现在所熟知的各型火箭大都是单台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加上数量有限助推器,可靠性相当高了。

 

长征五号


没有单台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在战斗民族看来不算什么,后科罗廖夫时代的设计者开始逆天操作,采用动力较小的NK-33液氧/煤油发动机来推动这个巨无霸,所以N-1火箭第一级的发动机多达24-30台,仅推进剂的输送管道安装起来就工程浩大。火箭发射时,一旦有一台出现故障,就有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

 

更为糟糕的是,因为急于在登月竞争中击败美国,苏联过早决定在地球轨道上进行类似美国阿波罗-9那样的全面的硬件试验飞行。尽管这30台发动机从未在地面捆绑在一起进行点火试车,也未曾作适合载人的试验,苏联政府还是决定在越早越好进行首次试飞试验。

 

当时的苏联登月梦可以说是屁股决定脑袋经典案例。最为可怕的是登月这件事的政治因素太强了,勃列日涅夫和乌斯季诺夫曾经直接到第聂伯罗彼得洛夫斯克,要求科研人员在最短期限内完成新型号火箭的试验。他们对科研人员的建议一点儿也听不进,还放出了“思想重炮”:“如果我们现在不能抢在帝国主义前头,新的战争就会爆发。”

 

N-1火箭不仅要打击帝国主义,同时火箭还要为十月革命50周年之际的1967年献礼。

 

随着计划的不断进展,一系列的问题随之而来,按时完成计划变得越来越不现实。这些导致了前苏联领导人与技术人员之间的关系紧张,技术人员经常被召到克里姆林宫遭受训斥。

 

航天计划的负责人经常受到威胁与辱骂,当时的负责人切洛梅一次参加会议回来后,他对一个同事说:“他们试图用诅咒的方式激励我们为国家做出更大的探索成就!假如他们连自酿白兰地和火箭燃料的区别都说不清的话,他们还不如什么都不说。”

 

在领导人的催促声中和战斗民族的逆天操作下,这个人类历史上最大最丑的火箭诞生了,头上满是凸起的小疙瘩,身上布满螺纹,战斗民族要用这个史上最大的钢铁避孕套去蹂躏月亮女神了!

 


强不强,数据说话。

 

当时的N-1运载火箭是一个不择不扣的霸王龙:高度达到105米,相当于30层高的楼;满载重量接近2800吨,这是一艘小型护卫舰的排水量;最后使用了多达44台的大推力发动机。这是战斗民族逆天操作的典型代表,运力不够就加大,推力不够就加发动机。

 

19692月,N-1运载火箭第一次试射。结果,发动机失火,火箭在12000米高空解体爆炸。

 

如此庞大复杂的火箭, 44台发动机的推力平衡,庞大箭体的共振等一系列问题,使得N-1火箭的悲剧成为必然,如果科罗廖夫还在,是否会走上单台大推力火箭发动机之路呢?

 

历史没有如果

 

强悍的战斗民族没有气馁,在克里姆林宫的强大政治压力下继续逆天操作!

 

19697月,N-1火箭第二次试射。但是在发射架上点火时就发生了意外,火箭发动机没有按命令点火。为查明故障,在强大的政治压力下,几十名专家包括火箭军司令没卸载燃料就接近火箭。

 

操作过程中满载燃料的火箭就地爆炸,将发射台和指挥台全部摧毁,150多名科研工作人员包括火箭军司令当场丧生。现场只留下硬币和钥匙,这是世界航天史上最惨烈的爆炸事件。

 

也就是说苏联人自己炸死了150多位张小平同志,为了战斗民族伟大的登月梦!但苏联人明显已经习惯于在烈火中永生,继续快马加鞭制造出了下一枚N1

 

这次事故为苏联载人登月计划敲响了丧钟,尽管战斗民族后来还进行了第三次和第四次试验,但都以失败告终。苏联人无奈的放弃了这个计划,眼睁睁看着美国人骑着阿波罗蹂躏了月亮女神。

 

这也埋葬了乌克兰猪倌出身的赫鲁晓夫同志的天才创意:战斗民族在美国人之前搭乘N1登上月球,要给后来的美国人在月亮上埋下地雷!

 

尽管N1下马,但NK-33发动机由于其优异的性能一直在生产。后来该发动机又大放光彩。苏联解体后NK33火箭发动机用于美国“金牛座-2”新型中型运载火箭。

 

2.

莎士比亚名言: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 

(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其实更准确的解读是一千个航天人眼里有一千个张小平。张小平研究员的离开对祖国的航天事业的重大影响某研究所的公文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每个航天人都善于自省,在老李看来,正是老李本人差点毁了祖国的航天事业,虽然我是航天大军中最渺小的一分子。

 

事情发生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当时老李还是小李,是航天战线上一名不折不扣的新兵,在首都那个著名的航天城调试某型号测试设备。

 

当时的航天城还没有完全建好,生活设施娱乐设施还很匮乏,在辛苦工作之余,我们课题组的主要娱乐活动就是在一个室外场地打篮球。

 

打篮球就要有对手,当时的对手很随机:有其他科研队伍的,有换岗的武警战士,有不知道哪个单位的穿军装的,反正就是大家在一起活动身体,找个乐子。

 

当年的小李还是龙精虎猛,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的主,打球靠身体,动作大开大合,很有拼命三郎的味道。

 

篮球是一项激烈身体对抗的运动,年轻人求胜欲都很强,尤其是穿军装的,打篮球能拿出打仗的风格来,作风绝对硬朗。

 

犯规什么的全靠自觉,没有裁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磕碰受伤都成了家常便饭。严重的时候一肘子打到眉骨上血染赛场都发生过。

 

好在大家都是热爱篮球的年轻人,没那么多毛病,打球快乐就够了,并没有发生什么冲突;当年最激烈的一次是撞出一个轻微脑震荡被抬出了赛场。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

 

200310159时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中国成为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现在中国航天第一人杨利伟已经是少将军衔,来我单位做过报告;也讲过我们神州系列返回时从拖拉机到轿车的感觉,还有太空误报火警的故事。

 

老李也不再是小李了,老李的学生现在已经有在那座著名的航天城里工作的,航天城设施完善,室内场馆设施齐全。

 

再去航天城的时候恍如隔世,当年的设备还在,沟通的时候仔细一聊,按时间推算,当年我们调试的时候中国航天员队伍正在某个中心训练。

 

不知是否在一起打过篮球,中国航天员这个群体没有机会上太空的人是大多数,只有杨、聂等少数几人成了太空英雄,后面都是默默奉献的无名英雄。

 

张小平研究员的离开对我国航天事业损失这么大,老李暗自害怕,当年年轻孟浪,要是撞伤了某个航天员,虽万死不能辞,祖国的航天事业差点毁在老李手上。

 

所以现在老李的球风绵软,从来没有身体对抗,就是怕再给祖国的航天事业添乱。我从来不告诉别人我现在是要速度没速度,要力量没力量。

 

和当年小李在航天城一个课题组的两位总师级人物已经走了,一位是心脏病突发,年方50正是航天人的黄金年龄走的;一位是意外身亡。

 

老李当年调试的测试设备实现的功能是地球模拟器,就是我们的飞船在太空的时候找地球方向用的。

 

两位总师走了,下一代航天人没有失去方向。

 

3.

《三国演义》吕  范:主公!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主公,明日国太甘露寺相亲,不管相中相不中,都不能留下刘备。我叫贾华带三百刀斧手,埋伏于两廊,主公摔杯为号,两旁一齐杀出,将刘备、赵云尽皆斩杀。

 

这是三国里刘备去江东找你妹占便宜的一段故事,大家耳熟能详。

 

老李有一位小兄弟,负责航天科研口,自幼熟读三国,平时辛苦工作之余巨喜欢打熬身体,健身房里对着沙袋拳脚伺候。这个老弟的姓比较少见,这里就用江东猛将甘宁称呼。

 

话说有一个型号任务要发射,我们这边负责的是载荷,就是装在火箭上面扔出去那玩意,绕着地球转的叫卫星,干别的就换一个名。

 

发射任务是大事儿,自然精兵强将;带队的是一位退休的老校长,坐镇指挥;总师也就是载荷的负责人,业内专家,身材高大威猛,为了称呼方便暂称孙权。甘宁老弟年轻,一起去发射基地随行,负责具体事务。

 

到了那个著名的发射基地,因为我单位的特殊存在,好多基地领导都是我单位的毕业生,于是就设宴招待老师兼乙方单位。

 

本来是甲方乙方的宴请,没料想又来一位乙方,是某单位搞发动机的副院长也提前到了,因为就增加了一个人,都是业内人士,那就一起请吧。因为这位副院长后来的行为,这里暂称姜维,《三国》原文胆大如鸡卵

 

在基地除了人物就是任务,基本上没什么娱乐设施,所以喝酒是一项主要的文化娱乐活动,既可以交流感情,又可以增长信心。在基地喝酒是非常凶悍的,这次喝酒就是按瓶计量的,白酒!

 

喝酒的气氛很快就高潮迭起,大家也都做到了酒到杯干,只有老校长因为年龄和身体的原因在喝水,整个房间豪气冲天,大家也都希望能祝愿发射圆满成功。

 

大家热火朝天的敬来敬去,姜维明显感觉到了寂寞或者是不被重视,于是端起一缸白酒来敬老校长。

 

这里倒不是基地领导和我方人员欺生,这里还有个由头;发射任务讲究一个叫齐头并进,我们载荷调试好了,发射场排出了时间(任务很紧张),你的发动机老是拖期,大家有点意见是正常的,不是故意冷落。

 

空虚寂寞冷的姜维酒入愁肠,端起满杯白酒就去敬一下老校长。老校长这个年龄了,当然要喝水代酒了。

 

偏巧这时候姜维酒性发作,说老校长要是喝水就是看不起他,一定要老校长喝酒,这个氛围就有点僵住了。

 

作为总师的孙权顾全大局,也端起个满杯说我替老校长喝,这不就结了么,当时都是三两三的大杯。

 

当时的姜维酒壮英雄胆,坚持说这个你替是不行的,还要老校长喝才能体现……真不知道这怎么想的,你家长辈这个年龄你能让这么喝酒?

 

事情有点下不来台了。这时候猛将甘宁出场了,拎着酒瓶子走到姜维旁边:院长,我年轻,我替领导喝三杯,你看怎么样?

 

一般看这种台阶大家都知道怎么下,可惜姜维这个时候上挺了,最后的机会没抓住,看甘宁年轻,随口而出:你算个谁啊,还……

 

话没说完,孙权先不干了,在桌子上抓起姜维的手机砸过去,没砸中,手机摔碎了;正好手边满杯的白酒,直接泼到姜维的脸上:你是给脸不要脸!

 

孙权手滑,酒杯直飞出去摔碎了。这还了得?甘宁自幼熟读兵书,这是摔杯为号啊,下面就是出来三百刀斧手,砍为肉泥。

 

谁也没想到,甘宁直接把姜维当成了沙袋,一顿拳脚伺候;各路豪杰赶紧拉开,这顿酒终于喝出了中国航天的最强音。

 

第二天酒醒,姜维满脑袋大包的来找老校长道歉;我方表示,对于损坏的手机和酒店的设施完全照价赔偿,对甘宁同志的行为不做表彰。

 

后来这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央视新闻联播进行了报道。众多年轻的航天人和甘宁同志一起健身了。

 

后记:

 

这次基地酒楼事件和苏联的N1火箭一起成了航天领域最高机密,我这次讲了这个故事,希望孙权等领导同志不要批评我,甘宁老弟不要来踢我,事件已经过了保密期了。

 

但张小平同志离职没有过脱密期还真是一件大事儿,2018917日,根据律师意见,研究所承办人向仲裁庭提交了《张小平参与我所型号研制情况》材料。承办人因急于达到让其回所脱密的目的,在材料中措辞失当,夸大了张小平在所参与研制项目中的地位和作用。

 

就让他尘归尘,土归土;英雄是英雄,老鼠是老鼠。

跳大神的去跳大神,航天人敲航天的鼓!

 

这个世界真奇怪,

新闻圈的崔哥在微博贡献了艺术圈最大的经济新闻;

经济圈的东哥在美国贡献了资本圈最大的娱乐新闻;

如果航天也是个圈子的话,贡献这些新闻有意思么?

 

记得刚入行的时候,和一位资深前辈聊火箭卫星那点事儿,人家告诉老李:这玩意挺简单,

你要是有能耐捡起来一块石头扔出大气层,那就是卫星。

 

航天人应该记住的是用实力说话,老一辈的成绩就放在那里!

相关链接:

 什么是敬畏的力量!

谨以此文纪念谢尔盖·帕夫洛维奇·科罗廖夫大神!


谨以此文致敬中国一代一代自强不息的航天人!


近期链接:

中央军委装备发展部负责人:把酒问青天!–仲秋特辑

维京人,你给我站好队!

又是九一八,春梦绕胡沙:那些才华绝代的亡国之君!

谍海钩沉–今天你看新闻了么?

河东河西三十年

教师节就说一个最神奇的教师

龙哥的刀与东哥的枪

按顺序相关系列文章链接:

铁幕与叛逃!


一个改变大国关系的小人物


什么是敬畏的力量!


血火珍宝岛1


血火珍宝岛之二


                                      信老李 有惊喜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