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君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诗词故事,关注上方?


我突然发现一旦写这种香艳的故事,围观者众,

看来食色性也,古人诚不我欺!

今天不妨写写秦淮八艳之首,柳如是的故事。


夜游秦淮 咏柳如是


蓟门朝士享太平,

婉娈倚门尚知兵。

虞山先生水太冷,

青山妩媚不负卿。


朱雀草花今犹在,

波心冷月寂无声。

堂前燕子双飞客,

年年红药为谁生?


今年四月夜游秦淮河,十年之后故地重游,画舫之上讲解之声依旧吵闹,

灯光更加繁复,所幸石桥仍在,流水依旧。


乌衣巷就在夫子庙旁的小路上,王导、谢安纪念馆就在这里,索性化用

刘禹锡《乌衣巷》和姜夔的《扬州慢》,给一代佳人写了首七律。


这里的故事还真挺香艳的。


柳如是,本名杨爱,字如是,又称河东君,因读宋朝辛弃疾《贺新郎》中: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辛弃疾《贺新郎·甚矣吾衰矣》的故事见前面瓜洲渡下


 

柳如是是个苦孩子,她的童年已经无法追溯清晰了,从小就被卖来卖去。大家可以自行脑补忆苦思甜情节。十岁时被江南名妓徐佛收养,十四岁时柳如是便迫嫁给年逾花甲的大学士周道登为侍妾。看了多情种系列你就会发现,古时候这种老流氓真不少,未成年人保护法立法晚了。

 

周道登虽然人老,但色心不老,周状元出身,常把她抱于膝上,教她读诗学文。其他妻妾醋意大发。好在没过多久,周道登就死了。柳如是被迫下堂而去,重操青楼旧业

 

不过状元公的调教就是不一样,不然柳如是怎能成秦淮八艳之首。

 

后来柳如是流落松江,改旧名,自号影怜,表浊世自怜意。在松江与复社几社东林党人交往,她时常女扮男装,身穿青衫,向往如当时的男人一样报效国家,与诸人纵谈时势、把酒作诗。


她曾对一起往来的名士张溥说过:现在中原大乱,正是需要大英雄平息动乱外抵贼寇的时候,如果是我男子汉,一定会以家国为志业,以身报国!大家听听,有没有桃园三结义时大哥说话的感脚?


在这段时间柳如是结交了才子陈子龙,双方情切意笃,长居松江南楼,赋诗作对,每日作诗唱和不亦乐乎。可惜南楼唱和的美景不长,陈子龙元配张氏带人闹上南楼。柳如是不甘受辱,悲切而毅然地离去。虽然如此,陈子龙对于柳如是仍不死心。但陈子龙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败而死。


接下来我们的男猪脚钱谦益隆重登场!

柳如是找钱谦益应该是主动,用现在话讲叫倒贴!

 

钱谦益是晚明文坛泰山北斗的人物,之前提到的陈子龙就是江南一代有名的才子,被誉为明代第一词人,他这么评价钱谦益:阁下雄才峻望,薄海具瞻,叹深微管,舍我其谁?,大意就是钱先生才华跟山一样高,学识跟海一样深,如你这般厉害的人,只有你自己一个人了。

 

话说当年钱谦益犯了错误,挨了板子,削籍归乡已经两年,自己正在“半野堂”里发呆,忽听得家人传报:“有客人来访!”看了拜贴,上面写着:“晚生柳儒士叩拜钱学士。”

曾经的朝廷礼部侍郎已经想不起这个人了,待钱谦益慢条斯礼地踱进客厅,一个书生朝钱谦益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礼道:“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还望见谅!”

 

这个秀美的书生看着钱谦益没认出来,微微一笑,只是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听了这首,钱谦益恍然大悟,这书生柳儒士就是旧交名妓柳如是!

 

那是崇祯十一年,礼部侍郎钱谦益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露,挨了板子,免去官职,回老家去。那时他已五十七岁,心境黯淡悲凉。途经杭州时,顺便前往西湖散心,住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当名士就是好吧,落魄了也能住名妓家里。

 

当时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经常拜访草衣道人,一次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恰巧被钱谦益看到: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意境不凡、神来之笔!诗词大家钱谦益不由得击节称赞,善拉皮条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心领神会,马上说道:“明日何不请来柳姑娘一同游湖?”钱谦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烟波飘渺的西子湖上,画舫中钱谦益老夫聊发少年狂,左如是,右草衣;完全忘了削籍归乡的不快。竟一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其中之一就是和柳如是: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如今柳儒士说出这首来,老先生怎能不记得。

 

既然美人来投之以桃,老先生自然报之以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下,
每日踏雪赏梅、寒舟垂钓。钱谦益还命人在附近的
红豆山庄中为柳如是特筑一座
精美典雅的小楼。钱谦益根据
《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
“我闻室”,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现在知道王菲的《天龙八部》片尾第一句是哪里来的吧。
 
小楼落成之日,钱谦益还写诗抒怀: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这里加个注释,钱谦益,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东涧老人。学者称虞山先生。所以这里称牧翁,我开篇称虞山先生。

 

虞山先生明显比松江举人陈子龙靠谱,正式将柳如是娶进了家门。他俩的婚礼办得别出心裁,在松江波涛之中一只宽大华丽的芙蓉舫中摆下酒宴,请来好友,还有乐伎班子,在船上拜了天地。我的朋友只有一对在松花江上这么有情调的结婚。

 

自此两人开始游历天下,岁月静好。两个人都特别钟情于杭州西湖的风光,
于是在西湖畔修筑了一座“绛云楼”,画梁雕栋,极其富丽堂皇。
看来钱老先生很有钱啊。

 

岁月静好就要有人负重前行,现在没人负重前行,转眼清军南下,按旧时名士不事二主,柳如是劝钱谦益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谦益沉思无语,最后伸手试了一下水,说: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奋身欲沉池水中,却给钱谦益硬托住了。于是钱谦益便腼颜迎降了。

 

这就是“水太凉”的梗,还有一个叫“头皮痒”。

 

五月十五日,钱谦益率诸大臣在滂沱大雨中开城向清军统帅多铎迎降。史敦《恸余杂记》记载:“豫王(多铎)南下江南,下令剃头。南明民众对此议论纷纷。一日,钱谦益忽然说:‘头皮痒得厉害,突然出门而去。家人以为他去用篦子篦发。不一会儿,剪了头发,留着辫子进来了。”

 

时人有诗“钱公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后来钱谦益几起几落等故事就不好看了,愿闻其详的可以去看《白门柳》,矛盾文学奖。

 

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如是三尺白绫,香消玉殒。

 

故事写完了,用柳如是一首

 

《南乡子·落花》结尾

拂断垂垂雨,伤心荡尽春风语。

况是樱桃薇院也,堪悲。又有个人儿似你。

莫道无归处,点点香魂清梦里。

做杀多情留不得,飞去。愿他少识相思路。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