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种下–紫禁之巅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喜欢诗词故事,关注上方?


上回书说到张先大神勾搭尼姑、八十娶妾,一生蝴蝶为春忙,是条好汉!但真正的猛士,敢于直面勾栏瓦肆,敢于勾搭皇帝的女人!这是怎样的多情者和执着者?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平淡的爱情,来苟且偷安,仅使留下无聊的谈资和慵懒的光阴。在这无聊的谈资和慵懒的光阴中,唯有真正的几个情圣,拯救着这平凡无奇的世界。我不知道这多情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


先来欣赏一首好词:

少年游·并刀如水

周邦彦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这首词没有什么大格局,但这首词的创作环境应该是千古一绝!宋徽宗和一代名妓李师师正在调情,我们的大帅哥周邦彦躲在床底下才思泉涌,创作了这首《少年游》。


先简单介绍一下大帅周邦彦。周邦彦乃宋词发展史上结北开南的人物。作品内容主要是写男女之情和离愁别恨之类,但他在艺术技巧方面对于北宋婉约派词人说来,称得上是集大成者。此人还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周邦彦在宋代“以乐府独步,学士、贵人、市侩伎女皆知其词为可爱”。当时歌女以能唱周词而自增身价。张炎在南宋末年(去周已近二百年)遇见名妓沈梅娇、车秀卿犹能唱周词,可见其社会影响。这与周邦彦妙解音律相关。周邦彦的歌词声音谐美,顺口悦耳。他的堂名“顾曲”,即用三国时周瑜的典故。周瑜精通音乐,当时流传一句成语:“曲有误,周郎顾。”以“顾曲”名堂,可见其对音乐造诣的自负。


就是这样天王级别的人物,长得还帅,和青楼花魁李师师没有那么一腿,简直对不起观众。周天王和师师美女好了也无可厚非,也不过是一般鸳鸯蝴蝶派小说的主要情节,关键是当朝天子宋徽宗后来也经常来光顾师师美女,已经是满朝皆知了。这种情形下,一般官员都不敢冒这种政治风险,多采取回避的态度,只有宋江这种江湖多金土鳖还顶风作案,虽然最后结果是未遂。


我们的周邦彦周天王呢,没管那许多,在庙堂上你是天子,在文化圈我是天王,老大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只要大宋公务员行为规范还没下发,我就照样去!师师美女周旋在天子、才子、强盗之间也是不亦乐乎!

多行夜路终遇鬼,这一天,周邦彦刚到师师这里不久,宋徽宗就来了。情急之下,周邦彦赶紧钻到床下躲了起来。


宋徽宗特地给李师师带来了江南新进贡鲜橙,李师师亲手剥了鲜橙二人分食。然后师师唱曲给徽宗听,三更时分,宋徽宗要回宫了,李师师还叮嘱他说“已经三更了,马滑霜浓,你要小心了。”这一切,都被躲在床下的周邦彦听到了。


等徽宗走后,周天王从床底下钻出来,换了别人早就吓尿裤子了,天王不慌不忙,让师师研磨铺纸,提笔写下这首《少年游·并刀如水》。在这里释义一下,共同赏析。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幄初温,兽烟不断,相对坐调笙。

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并州产的小刀锋利如水,用来切橙子,李师师用的东西自然不会差了。

江淮一带所晒制的散末盐称吴盐。此盐色白而味淡,古人食水果如杨梅、橙子之类,多喜佐以吴盐,渍去果酸。唐宋诗词中每见之。唐李白《梁园吟》:“玉盘杨梅为君设,吴盐如花皎如雪。”

兽烟指的是香炉是兽型的,袅袅不断。其它就很好理解了,不再啰嗦。


上阕寥寥几句,把个温香在怀、软玉弄歌的旖旎乡刻画的无限温情,下阙画风一转,只用两句情话,把个大宋天子撩拨的不如休去。也难怪师师美女低声细问: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床底下还藏着一个呢!

 

                           

这个李师师做事也不周密,一次在给宋徽宗唱曲,竟然忘情地把《少年游》这首唱了出来,宋徽宗一听,就明白那天在李师师家的事被人知道了。他问李师师填词的人是谁。李师师不敢隐瞒,说是周邦彦。


于是,宋徽宗找个由头把周邦彦贬出京城。

宋徽宗后来又去李师师那的时候,看李师师眼睛红红的,显然是哭过了。宋徽宗问她怎么回事,李师师说送人去了。宋徽宗也是机灵人儿,就问她是不是送周邦彦去了。李师师点点头。宋徽宗问:“这个大胆贼子又写了什么东西没有?”李师师说填了一首《兰陵王·》。宋徽宗让她唱来听,李师师就唱道: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徽宗听了以后,觉得周邦彦确实是个人才,又有同嫖之谊,就赦免了他,还让他做了专管乐舞的大晟府提举,也就相当于是中央歌舞团团长。现在的领导要有如此度量,何愁我天朝不人才济济,再创盛世!


也难怪徽宗赏识,这首词的题目是“柳”,内容却不是咏柳,而是伤别。古代有折柳送别的习俗,所以诗词里常用柳来渲染别情。“长亭路,年来岁去,应折柔条过千尺。”一句写尽别情。古时驿路上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亭是供人休息的地方,也是送别的地方。词人设想,在长亭路上,年复一年,送别时折断的柳条恐怕要超过千尺了。。“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风顺船疾,行人本应高兴,词里却用一“愁”字,这是因为有人让他留恋着。回头望去,那人已若远在天边,只见一个难辨的身影。“望人在天北”五字,包含着无限的怅惘与凄惋。本篇不是诗词赏析,随便聊两句为止。但尽量把这些牛人最好的诗词串进故事里讲。


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并非都是坊间野史,当时很多诗文都提到这件事,

当时的武功员外郎贾奕不知是否得师师垂青,总之对宋徽宗和李师师这件事心里有气,就填了一首《南乡子》来抒发心中的愤懑:

“闲步小楼前。见个佳人貌类仙。暗想圣情浑似梦,追欢。执手兰房恣意怜。一夜说盟言。满掬沉檀喷瑞烟。报道早朝归去晚,回銮。留下鲛绡当宿钱。”

 

这首《南乡子》水平和周天王相去甚远,“见个佳人貌类仙”倒也符合一介武夫的口气,通俗易懂,容易流行。但是流行起来就危险了,后来终于传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宋徽宗见贾奕用词作来讽刺自己,拍案大怒,“你丫要是有周天王的水平我也忍了!”直接把贾奕发配海南。

 

   师师美人的相好天子、才子都说了,再来说说强盗!

   且看《水浒》第七十二回:柴进簪花入禁院 李逵元夜闹东京

宋江一共见了李师师两次,第一次是喝茶:

子捧茶至,李师师亲手与宋江,柴进,戴宗,燕青换盏,不必说那盏茶的香味。茶罢,收了盏托,欲叙行藏,只见子来报:「官家来到後面。」李师师道:「其实不敢相留,来日驾幸上清宫,必然不来,却请诸位到此,少叙三杯。」宋江喏喏连声,带了三人便行。

第二次是喝酒:

李师师低唱苏东坡《大江东去词》。宋江乘著酒兴,索纸笔来,磨得黑浓,蘸得笔饱,拂开花笺,对李师师道:「不才乱道一词,尽诉胸中郁结,呈上花魁尊听。」当时宋江落笔,遂成乐府词一首,道是:

天南地北,问乾坤何处可容狂客?借得山东烟水寨,来

买凤城春色。翠袖围香,绛绡笼雪,一笑千金值。神仙

体态,薄幸如何消得?想芦叶滩头,蓼花汀畔,皓月空

凝碧,六六行连八九,只等金鸡消息。义胆包天,忠

肝盖地,四海无人识。离愁万种,醉乡一夜头白。

写毕,递与李师师反覆看了,不晓其意。宋江只要等她问其备细,却把心腹衷曲之事告诉,只见子来报:「官家从地道中来至後门。」李师师忙道:「不能远送,切乞恕罪。」

 

   宋江两次见李师师都是燕青重金开道,虔婆爱财,安排师师相见,只说宋江是山东大财主。那李师师对宋江应该是不大待见的,又黑又矮,喝点酒就拿出梁山的手段来,还得柴进在旁边打圆场。你想师师花魁天天见得是何等人物,怎么能看上一个上来就想拿钱砸的主呢。宋江的诗词水平也就和武功员外郎贾奕差不多,又如何入李师师法眼?

李师师应该是阅人无数,很有眼色的,看见宋江这等人,就唱苏东坡《大江东去词》,等你有别的想法了,小的马上来报:“官家来了”;就是我师师不喜欢就赶紧送客。不然如何那官家如都教授一般,转眼就到?你宋江喝茶也好,喝酒也罢,专来搅局?

最可恨的是这宋押司,明明拿着兄弟们劫道来的金银去嫖头牌,偏偏要说的好听,要借李师师的关系向徽宗表达愿意招安之意。还是李逵一对怪眼看的清楚,一把火烧的好看!

 

紫禁之巅2

 

周邦彦周天王和皇帝争女人已经站在了紫禁之巅,那么柳永柳七公子永远活在女人心中只能是站在月亮之上了!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