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何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6.3
江苏卫视科学真人秀《最强大脑》节目有个主持人叫蒋昌建,大家可能奇怪这个花白头发还有点口音的主持人和别的主持有点不一样,从哪来的;是的,此人并非播音主持出身,1993年带领复旦大学队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折桂,获“最佳辩论员”称号。现在应该是复旦的教授吧。在那个年代,还没有选秀大赛,没有诗词大会,当年的国际大专辩论简直就是一次文化盛典!当年还满头黑发的青年才俊蒋昌建是四辩,要负责总结陈词,在总结陈词中慷慨激昂的引用了这一句: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写诗人之死就不能拉下顾城。后来香港还拍了一部片子《顾城别恋》写诗人的爱情故事,冯德伦主演,但观者寥寥,可见文艺市场之低迷。
1993年蒋昌建带领复旦大学队在首届国际大专辩论会折桂,同年10月8日,在地球的另一端,新西兰北部一个只有两千人的小岛上,大陆“朦胧诗”诗人顾城,杀妻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其妻谢烨,则倒卧在岛上的一条小径,被丈夫用斧头砍死。时至今日,关于“朦胧诗”的提法也基本没有人认同了。
顾城生于一个诗人之家。文革期间,曾随父亲下放至山东的农场,在那里度过了他的少年时期。据说,他5岁开始写诗,14岁便写出了被认为是“朦胧诗”代表作之一的“生命幻想曲”。这和古人比不算什么,和现代人比完全是个天才了。顾城的爱情故事因许多当事人还健在,就不讲了,有兴趣的可以看顾城与妻子谢烨合作的小说《英儿》。
《再别康桥》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阳中的新娘;
波光里的艳影,
在我的心头荡漾。
—-
软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摇;
在康河的柔波里,
我甘心做一条水草!
—-
那榆荫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
寻梦?撑一支长篙,
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满载一船星辉,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夏虫也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清光绪二十三年徐志摩出生于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按族谱排列取名徐章垿,志摩是在1918年去美国留学时他父亲徐申如给另取的名字。说是小时候,有一个名叫志恢的和尚,替他摩过头,并预言“此人将来必成大器”,其父望子成龙心切,即替他更此名。
徐志摩是徐家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公子哥的生活。大家看到浙江省海宁县是不是比较熟悉,这是个名门望族,沈钧儒是徐志摩的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死于飞机失事。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搭乘邮政飞机由南京北上,他要参加当天晚上林徽因在北平协和小礼堂举办的中国建筑艺术的演讲会。当飞机抵达济南时,忽然大雾弥漫,难辨航向。机师为寻觅准确航线,只得降低飞行高度,不料飞机撞上开山,当即坠入山谷,机身起火,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关于他遇难的背后原因,除直接原因林徽因外,还与陆小曼迟迟不肯答应北上有关。蔡元培为其写挽联:“谈话是诗,举动是诗,毕生行径都是诗,诗的意味渗透了,随遇自有乐土;乘船可死,驱车 可死,斗室生卧也可死,死于飞机偶然者,不必视为畏途” 。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多姿多彩,涉及的也都是风云女子。徐志摩父亲徐申如是浙江硖山镇巨富,经营银行,是有名的银行家。按照父亲的意愿,徐志摩应该子传父业,因此,到西方留学时,他读的是经济系。但不久他就觉得经济学与他无缘,他经常与文学家交往,渐渐荒疏了经济学,不久即辍学到欧美各国游历。在伦敦,听说著名的书法家兼诗人林长民来了,即上门求教,不意竟因此邂逅林徽因,当即坠入爱河。然而,与林徽因相见之时,徐志摩已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二十四岁的他与林徽因相比大了八岁,还是个写诗的大哥哥。当时,他的妻子张幼仪与孩子都来了伦敦。在徐志摩发动多次猛烈攻势之后,林徽因看似牢固的防线最后决了堤,她是这样对他说的:我不是个感情随意的女子,你必须在我与张幼仪之间作出抉择。浪漫的徐志摩即回家告诉张幼仪,准备离婚。张幼仪虽然感到太突然,但仍理智地对待这件事,随即带着孩子往德国留学去了。而徐申如听说儿子如此对待妻子,气愤之下宣布断绝父子关系,并停止供粮。此后这位徐家大公子就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了。林徽因就这样当了第三者,这一插足后果比较严重。事实上,徐志摩也做了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也已经许配了梁思成。
然而,林、徐好景不长,因为不久后林长民游欧时间结束,她只得随父亲归国,等徐志摩赶回国时,林徽因已与梁思成订婚了。徐志摩是梁启超的学生,在老师面前,除了克制自己外,还能做什么呢?但在遇到陆小曼之前徐一直怀念着林徽因,且总是梁、林家里的常客。
世人一般认为林徐之恋的浪漫大半都是由徐志摩一片热忱所至,却不知梁、林到美国留学后经常有矛盾,激烈的时候,林就给国内的徐志摩写信,因为这样,徐志摩对林一直心存幻想。有一次,林徽因从美国给徐志摩发电报,说自己孤单苦闷。徐志摩大喜,次日一早就去回发电报安慰她。电报局的员工看了说:先生,今天早晨已经有四位先生给这位黛徽丝女士打电报了——原来,林徽因给好几个男人发了同样内容的电报。这就是史上最早的群发。
多年以后,林徽因曾对自己的儿女说:“徐志摩当初爱的并不是真正的我,而是他用诗人的浪漫情绪想象出来的林徽因,而事实上我并不是那样的人。”此女心机,不做评价!
徐志摩留学后回到北京,常与朋友王赓相聚。王赓的妻子陆小曼,对徐志摩影响甚大。徐志摩和陆小曼在北京交际场相识相爱。徐志摩在与陆小曼热恋之时,写下了《爱眉小札》,浓烈炽热的文字,吐露着爱人的缠绵深情。陆小曼也出身名门,又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因而养成小姐脾气,花钱大手大脚。结婚后,老爹徐申如已经断绝经济资助,由于陆小曼的病,再加上抽鸦片,因此,徐志摩不得不同时在光华大学、东吴大学、大夏大学三所学校讲课,课余还赶写诗文,以赚取稿费。当时,人均的年薪为五块大洋,而徐志摩一年即可挣到几百大洋,但是即便如此,仍然满足不了家庭的花销。这也是外界诟病陆小曼的地方。
但是徐志摩死后,陆小曼不再出去交际。她默默忍受着外界对她的批评和指责。正如她在致志摩挽联中说;“多少前尘成噩梦,五载哀欢,匆匆永诀,天道复奚论,欲死未能因母老;万千别恨向谁言,一身愁病,渺渺离魂,人间应不久,遗文编就答君心。”她怀念志摩,致力于整理出版徐志摩的遗作,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其中的苦辣酸甜一言难尽。
另外,台湾版的《徐志摩全集》也是在前妻子张幼仪的策划下编纂的。
徐志摩曾经用过的笔名:南湖、诗哲、海谷、谷、大兵、云中鹤等,大家注意这个“云中鹤”,在金庸的《天龙八部》中,这个名字被用在了四大恶人中排最末的那个淫贼身上,看金庸的小说,老先生一定是有表哥情节的:《天龙八部》里的慕容复、《倚天屠龙记》里的卫璧,都是出身高贵,最后身败名裂!想是当年这位神仙一样存在的表哥的存在给表弟流下了难以言说的苦衷!金庸老先生尚健在,此间故事,不足为外人道也。
一时兴起写得太长了,最后,用一首诗作为结尾吧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
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这首诗写于1989年1月13日,距诗人在同年3月卧轨自杀只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作者亲身经历了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扼杀物欲、只讲精神,到80年代末期的摒弃精神、物欲横流的社会转型过程。面对现实,理想主义者困惑了,希望破灭了,觉得不能“诗意地栖居于世”了。同别人盲目沉醉于物质生活享受的幸福感比较起来,他更多地感到来自内心分裂矛盾的痛苦。
如果海子活到今天,看到如今的世道崩坏,怕是还要去卧高铁的!
诗人之死写完了,喜怒哀乐各家言说,祝所有耐心看完文章的人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每天都“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故何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