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服饰之美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大家发现没有,西方的油画作品,大部分都是裸体,或者是一块没有细节的布条、浴巾。为啥?难道是画家画不出来吗?因为是画家没有想好怎么回答艺术背后的农业和工业问题。他们怕被人追问,你是棉花做的还是丝绸做的?你们有棉花吗?有养蚕产业吗?有针线吗?


为了陷入尴尬境地,所以西方的画家就喜欢不穿衣服,可以减少麻烦。

 

中国的服装这个就是博大精深了,坤卦说的就是古代的服饰礼仪


易经的乾卦说的是天文现象,坤卦说的就是治理天下,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就是祭祀和战争(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坤卦说的就是这个的祭祀和出兵的服饰礼仪.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车,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达佞人.郑声淫,佞。

 

服周之冕,说的就是古代的服饰礼仪。

 

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垂衣裳,就是制定了服饰礼仪,有的专家说中国的服饰文化体现了等级森严的封建等级制度,他们更喜欢西方的光屁股和浴巾,这叫做平等人权,他们无法理解制服和军衔的含义。华夏服饰超出了仅仅遮羞御寒的实用性,还体现先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乾上,坤下,如同上衣下裳。上衣下裳之制,正用以暗喻先民对世界秩序的理解——君臣、领袖、官吏(谐音冠履)等,都属于衣裳。一君二臣(一个裤腰,两只裤筒);一领二袖;一官(冠)二吏(履)。

 

《周礼·春官》说“壹命受职,再命受服”,这个体现了古代服饰的数字化:“礼数”,因为有了象后就有了数,天地人秩序也是数字化的,便于行政管理。

 

古代的服饰礼仪很讲究,从帽子、配件、花纹、饰品、服装、口袋、鞋子都体现着人伦秩序。比如六冕、十二旒(冕版上的珠串)、十二章(衣裳的纹章)。坤卦里的几个关键词,都是服饰礼仪.

 

古人特别重视仪式感,这个就是为了约束人的行为,仪式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军队里为什么要高度统一服饰和行为的原因,宗教也是如此,试想下,如果军队不统一服装都穿的花花绿绿的,纪律性肯定下降.


古人不仅王室贵族重视仪式感,罪犯也重视,比如那个纹身和囚服,就是犯罪专属。现在的人还喜欢弄纹身,估计他们是天生的贱货。


古代还有一种人喜欢纹身,《礼记》就说蛮夷也是需要通过纹身来进行身份识别,因为很多蛮夷穿的都差不多,都是树叶一围,服装上不好辨认,就在显眼的地方弄个纹身,方便群殴的时候不要认错队友。

 

大家都听过古代的一个通用刑罚,叫做墨刑,也就是在脸上纹图案,这个是对家族的极大羞辱。

 

断发和纹身,在现在的人看起来没有啥,甚至还要花钱去弄,在古代这个都算是很严重的惩罚了,比如曹操割发替代死罪,比如断袖。


颜色也很有讲究,比如龙袍,很多人都认为龙袍只有一个黄色,其实不是的,龙袍在不同的场景下都是不同的颜色

 

《礼记》“天子着青衣”,先秦到秦朝,都是黑色为主。

 

天子在祭天的时候,穿的就是蓝色的龙袍,因为天是蓝色的。


 

这个大家去故宫看看,龙袍也分为五行五色,不同的场合都穿不同颜色的龙袍。

 

天子的衣服还分为:号衣、吉服、行服和便服。非常讲究,穿着不同的服饰出来就代表着国家对这件事情的态度和定性。

 

中国在商朝开始的服饰礼仪就非常惊人的,安阳殷墟的商代妇好墓中出土了一件木盒,里面装有400多件刻饰精美的配饰,分为不同的图案、颜色和规格,说明那时候的穿衣服场合多么精细

 

古代一个东西很重要,叫做章,也就是坤卦说的那个。天子的章是最多的,12个囊括了治理天下最重要的十二个物件

 



 



2万年前的考古就发现了大量的石、骨、贝、牙装等饰品,这些都是服饰文化的一部分。

 

古人放东西有几个地方,一个是胸前相交的两个衣襟与束带处的怀中位置,叫做“ 怀揣”。一个是缝制在袖内肘后位置的储存空间,用于放置珍贵、细小的物件,叫做袖珍。此外还有外挂:佩帏、容臭、香囊和鞶囊。

古人是非常重视给人的综合感受的,他们也会用香,比如香囊就是放香料系在腰间的,给人沁人心脾的感受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这个才是翩翩君子。


除了这些,君子们还长期佩戴两个东西,一个佩玉、一个佩剑。玉,在远古的时候是用来观测天象的工具,代表这天道。佩玉的意思是告诉自己要合道而行。剑,就是告诫自己的使命,当天下无道的时候,要用剑来匡扶天下,除暴安良。

 

古人认为:外界通过声色嗅味四种方式进入到人的十二正经,然后沉淀在任督二脉,最后通过五脏六腑把这些能量输送到全身。声,就是姓名学,古人有字、号、名、乳名、艺名等。色,就是风水学。嗅和味,就是神农本草和美食。

 

所以古人就是通过改变这几个方式来改变身体的能量场从而改变命运格局,所以,香味特别重要,久居香兰之室,不闻其香。久居鲍市不闻其臭。


这是孔子说的,他也很重视这个:故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是以君子必慎其所处者焉


中国的文化出出传递出美和为人处世的思想光辉,而西方的那套,处处束缚人,什么皮带、领带、西装、礼服、公主裙,想想都麻烦

 

内外兼修的汉服

前护神阙后呵命门

中焦暖上下水火相济容

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服饰

基于伟大的文化底蕴

宽袖长袍负阴抱阳天人合一

由内而外地散发健康大方得体之美

 

特别露肚脐眼的,这个对人体伤害很大,会导致宫寒不孕不育。中国人都很重视小腹的保暖。

 



古人说要接地气,就是鞋要贯通天地之气,都是透气的步鞋、草鞋。古人的鞋子是不分左右的,多方便。

因为古代制鞋的材料大多非常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虽然鞋子不分左右,但古人买鞋还是讲左右的。试鞋时,一般会先伸左脚,只要左脚能穿下,右脚就不用试了。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长一些,这与手刚好相反。有个著名的故事如楚国的宰相孙叔敖,《荀子·非相篇》中便记其“长左”,就是左脚特别长。

 

古代不分左右的鞋子又叫“正脚鞋”,也叫“直脚鞋”,在古人眼里,两只鞋必须一模一样,两只不一样的“鸳鸯鞋”则被视为不洁,只有贱民才穿。古代对商人比较鄙视,有几个朝代规定凡商人要一脚穿白鞋,一脚穿黑鞋,这种鞋就是“鸳鸯鞋”,以提醒别人防止被这些人忽悠。


因为给商人、罪犯、危险人物都穿上黑白鞋,所以这些人叫做“黑白两道”,更侧重黑道。


古代男鞋女鞋都是翘头,男方女圆,为啥要翘起来呢?还是图方便,鞋翘与鞋底系一体,这样鞋底与鞋帮便不宜开裂,耐穿;再者,古人多穿裙袍,鞋翘能托住裙边,不会踩在鞋底而跌倒。鞋翘还有防身、自卫的考虑,古代的人在鞋翘里经常秘藏刀片,这个电影里应该也都看到过。

鞋在古代还是一种占卜工具,即所谓“鞋卜”,女人常用它来预测她们的丈夫或情人何时回来、是否回来。鞋卜是凶是吉,是好是坏,要看鞋头和鞋口的朝向。这个大家可以去了解下“鞋打卦”。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易每日杂谈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