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在战场上道术的应用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正本清源-汉人角度看汉人历史,还历史一个真相
抛个问题让大家思考~古代的军队如何作战,比如霍去病怎么在大漠里几千里突击,而且不带多余的军粮,找不到敌人就饿死。敌人也在跑,而且都是广袤无垠的无人区,请问,你怎么找?
朱棣,徐达,蓝玉当初也面临一样的难题,他们最难的不是打败敌人,而是找到敌人。但是深入大漠,后勤保障没有了,还要留好回家的口粮,请问,一个元帅会怎么做?
还有,很多部队兵分几路协同作战,相隔千里,百里,战场瞬息万变,他们是怎么实现配合的?
白起,李牧一个攻一个守,不管敌我力量对比如何,最后都是他们抓准了稍纵即逝的瞬间打败敌人。难道就是靠兵法?瞬间的东西,兵法是无法给答案的。
这里,隐藏了几个很玄妙的道术体系,古人在战争中学习,应用,但是在满清被绝迹。答案一部分就在黄帝阴符经。这个经书不仅仅是天道,还有一些非常实用层面的道术。虽然术是小术,但是在战场上却可以起到重大的作用。戚继光会,后来被乾隆毁了,今人还有隐脉相传。还被简化了,叫做小成图,是霍斐然大师的杰作。如果在道术圈内学习过的,霍斐然应该一定如雷贯耳。
霍斐然
道术都被演绎成了传说,呼风唤雨撒豆成兵动物参战异象来助…少有人思考背后的真相,被禁不可说,老百姓隐喻事实,就只好编故事口口相传。
古人的很多经书,都是2面。一面是道的,是明的,是明白大道理。还有一面,极其隐晦的,哪怕懂的也不能说,也不能传的,那就是道术秘诀。有涉猎过道术的朋友应该会有感悟。
道,高高在上,一定需要术来配合落地,生根开花解决问题。他们是相辅相成的。比如大家都熟悉的黄帝阴符经,是从孙膑,白起,吴起等名将都学阴符经,但是他们的应用更多是在战场上的实际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阴符经源头上是天象,以天象实体运动为依据,即是应用天道运行规律所反映出的干支八卦,建立起一门有天道依据的数术系统遁甲式体系。
遁甲以九宫为框架,六壬以十二地支为框架,太乙以九宫十六神为框架。太乙占国运,遁甲占兵机,六壬占百事,各有重点,都以“干支”为根据。而干支源头就是观象授时。阴符经里面就是有一套另外体系的暗语,让大道可以指引圣贤们解决问题,匡扶大道。
就说一句话,大家不妨用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在道术体系里面翻译过来就是三奇六仪按规定之阴九局阳九局顺逆演布法则熟记于心中,即是“五贼在心”。演布时将三奇六仪这一连串的天干或顺或逆,按用局规定排布在天盘上,故曰“施行于天”。地盘亦同样布天干,其局法定体,从天道中来。地盘不动,唯天盘动,也即是法天则地的模拟。是战场排兵布阵的实操。
“在乎手”,即是在掌上运算的古法,以九宫八卦为定位,代表空间,用记时干支代表时间,在掌上轮算;古人称为“掌诀”,一般流传的掌式多是用的“边九宫”法。“活盘法”上掌,必须滚瓜乱熟后才能用,不然就用书写法,或用“拭盘”,即是“奇器”。开了个缝隙,给大家一个提醒,不多说了。这些大家也不需要学,因为需要传承,没有师父或者家学传承,靠自己琢磨是不怎么可能的,天才除外。
大家都听过掐指一算,在战场上也有将军是这么做的,阴符经里也有验证:道术体系翻译——天性,人也;人心,机也;立天之道,以定人也。天与人,在遁甲中,分别以天盘九星代表天,人盘八门代表人,由人心来主天(天盘)以定人(人盘)。天盘是据“天道”运行规律所反映的记时“干支”为依据,求得天盘直符宫,直符宫下的人盘八门记时使用。
这些就是那些将军们在面临疑惑,困境的时候,可以采取的一种推算方法,也就是掐指一算!这里面都有口诀。
所以,对道术掌握高深莫测的人,可以料事如神,可以知道谁在几千里外哪个位置几点钟到达,他们就可以直接杀过去,不走一点弯路,不多带一点口粮,刚刚好,这就是霍去病的天赋。
万里大漠,就好像让我们去找西伯利亚上的一群人,难道和大海捞针差不多,又没有导航,也没有痕迹,连路都没有。李广长期在那边工作,就几百里路就迷信了,霍去病是新人,就能精准找到敌人,并且恰到好处。
霍去病长途奔袭有个特点,不带后勤,全部轻骑兵,他算好,可能刚好3天能到,他就只要求带3天的口粮,回来的都不带了,他说可以打败敌人吃敌人的粮草。这个就是艺高人胆大,这些不是特异功能,是人变笨了,不灵敏了,和天地脱节了。
现在好的品酒师,一口就能辨别是哪个酒庄什么时候的酒,这个在其他人看来也是特异功能。
太祖学的是王夫之的湖湘学派,王夫之是精通奇门遁甲的,所以,太祖也一定懂。四渡赤水出奇兵就是案例。王夫之、陈抟大家去了解下。他们都是有明确史料记载的,都是精通一些道术,而不仅仅是学问家。
现在的人敏感度降低了,人的身体和天地隔绝了,信号不好了。蚂蚁都能预测未来几天的天气呢。人乃万物之灵,人的欲望过度,生活不规律后,人和天地的接收器就被蒙上了灰尘,不再通灵。青山绿水出高人,钢筋混泥土里能出几个伟人?
看书,如果能看懂明面的,还能看懂隐藏在里面的道术体系,那就是真的懂了,很多书,都有阴阳两套体系,古人都把一切蕴含其中了。如果现在都还不知道这个门道的人,说明不适合学习这个了,过了学习的黄金期,一般是在天门没有愈合之前学。
大家多看看历史,土木堡之变,就有人占星术预测了,并且也告诉了皇帝。很多历史上都有记载,精准预测很多大事情,叫做算无遗策。陈抟看了小时候的赵匡胤,就对他妈妈说,这个孩子以后是天子。他妈妈也厉害,真的信了,还告诉了赵匡胤。陈抟老祖是大学问家、道术集大成者,近代的王夫之也是,唐朝的李靖也是,张良也是,吴起也是。
阴符经里的天、人,其实对应着奇门遁甲里的天盘、人盘、和地盘,人发杀机,天地反覆”,乃人盘受克,遭天地盘克制而有灾祸也。若天地盘皆同时克制人盘则至凶。故曰:“人发杀机,天地反覆”。这些都是战场上的实操口诀。
我们现在很多需要通过复杂精密的仪器才能实现的,在古人,啥都不用就可以实现,所以,古人从简,不需要带那么多设备仪器,掐指一算,都明了。道术的东西,可能钱学森也有家传的。
钱学森在人体科学学会第一次会议上
钱学森教授1911年出身于上海,从受到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读古文、看经典、学习中国智慧、学习中国易变的道理。
钱学森有着中国人独有的系统观、天地观。在远赴海外留学之时,他发现自己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和思维方式让他飞速的成长,迅速的学习到了西方学术的纲要,并利用东方无限大的思想结合西方无限小的学术,融会贯通。
他说:“在美国做科研的时候我就发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其实是大智慧,物理研究到一定程度人和天地就是一样的,研究自然现象也就是研究人体的现象,其中奥秘深不可测。但中国的先贤们通过图腾和文字方式把规律早已记录下来,所以学习中国文化是通向人类大智慧的道路。”
令人更惊讶的是,钱学森教授大脑的波动速度、呼吸的频率以及能量场的变化都超乎于常人,尤其是他大脑的反应速度也是非常快的。钱学森教授讲了自己对人体现象的见解,他说他本身就有异于常人的现象,他的大脑可以同时思考并解决两个问题,上学时数学题经常都是两道题一起做,在做科研的时候也是这样,同事们都觉得他是神速,其实是他思考问题时大脑是可以分开来工作的。
华夏文明,比我们想象的更高明,他是一个道术合参的改天换地、经天纬地的体系。天道就是根,术就是枝,所以,学习的时候,多一些敬畏之心。以道御术,以术合道,道术合参,现在中医都被很多人当作了封建迷信,更何况更玄的其他道术。什么是文化自信,民族自信,就是要对过去的祖先们报以崇高的敬意。
很多人无法理解就觉得是封建迷信,其实,庄子老子都说过了:万物通一气尔。很多术已经忘记了母亲,脱离了道,所以,术就成了旁门左道。
脱离了方向和使命感,脱离了既定的轨道。
我们认知世界是不断的微观化,从人到器官,再到细胞,再到DNA,再到分子,再到原子,再到量子……微观的发展就是现在科技,但在中华文化看来,是执其一端了。
关于数学,大家去了解一本书:《算术书》,是春秋时代的。这个书就是王文素的算术宝鉴的原型。算术宝鉴+大明航海的内切法,就是微积分,
还可以看看《周髀算经》,里面有“陈子”和“荣方”的对话,就非常具体的告诉我们如何用竹竿子来算地球和太阳的距离的。
华夏人从伏羲女娲开始,就用最简单的规和矩就能够观测天象并制定精密的历法了,明朝的时候就进化出了六分仪,用它可以轻松测量某一时刻太阳或其他天体与海平线或地平线的夹角,以便迅速得知经纬度。可惜后来,把这项发明戴在了牛顿头上,说是牛顿发明了六分仪。这个也太扯淡了,一个都从来不航海的牛顿,居然发明了航海定位用的设备。
古人的气保持纯真,人就是一个气场,当人气和天气、地气保持畅通通信的时候,人对天地万物发生的事情也就非常敏感了,健康的人可以感知到身体各个部位的痛痒。得气高人可以感知到周围几十米,几百米环境的细微变化。真人,可以通天彻地,可以感知天地之间的气运变化。从而实现足不出户而知天下。气,就是其中的介质。他可以给你传递信息,也可以让你通过气来改变外物。这个就是古人对气最高层次的理解和应用。
当天人合一,人和环境融为一体的时候,你就可以把环境当做你身体的一部分,一草一木也都是你的指甲毛发,都可以被感知。这么说,其实就不难理解了,万物通一气尔——庄子,这句话,反复看,反复理解,这样就懂了。
孔子请教老子,孔子也有一些地方理解不到位,老子还说教授了很多孔子这个层面能懂的东西。72贤人也经常和孔子辩论,也会有观点不一样,但是孔子也会耐心的给学生们讲道理摆事实,去说服学生。每个人都是一个频道,有的频道波长宽、能量场大,格局就大,就更能接通天地信号。有的人频道不宽,能量场不够大,格局就不大,天地之间的信号就不那么通畅。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子午流注,从气的角度来说就很好理解了。无非就是让人体的状态迎合宇宙的大状态,保持一致了,宇宙就会给你更多的信号,你就能接受到更多的能量,也就是如有神助。所以有很多人说太祖如有神助,因为太祖做的合乎天道,就能接收到更多的其他人不具备的能量。
我们要为我们是华夏人,长在神州大地而自豪,地球上风水最好的地方,才能孕育出最有灵气最高等级的人。要有敬畏之心,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每一本书里藏着的东西,真的是不能说自己懂了。古人不能说知道了,而是说 :诺,知道,太抬高自己了,今人动不动就说知道了,这个在古人那里是要挨骂的。而且,道德经里面的很多暗语,今人可能都没有读懂,有机会从道术角度阐述个一两句,就知道了,道德经不仅仅是道,还有术。一本讲武德的书,也可能是武功秘籍呢。
道德经也是本武功秘籍。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比如我们左手从人体中线出发打一个向前的立拳,在自然方松的状态下,那么你的右手一定要极力向后拉,一前一后这就是阴阳作用,同时含胸拔背,命门后突,也是阴阳作用,向前的打击力是以向后的力为根基的,大家可以试一试。
弱化使用也是后天返先天,使身体和意识训练复归于婴儿状态。弱化使用在发力升级上表现为,舍弃肌肉力,获得人体间架力,舍弃间架力,获得筋骨力,舍弃筋骨力,获得炁能量所摧发的爆炸力。同时每个发力的层次对应了武学的几个状态,固态(刚劲)→液态(暗劲)→气态(化劲)→……。越往上走身体越灵活松柔,据说薛颠身法形如鬼魅,他应该是在武学的气态层次上。
不仅是道家,儒家也是如此,论语里也有很多气的内容,非礼勿视那个四个非礼行为,都是告诫我们要守住正气,人体就是一个气场,看了歪偏淫邪之气,就会乱了人体的浩然正气。所以,那个不仅仅是一个礼仪,而是告诉我们在修身。
孔子对生活很有讲究的。不是他贪图享受,而是都在教育后人如何守住先天纯正之气。气机乱了,一切都完了。孔子有很多这方面的讲究““肉不方不食,席不正不坐”“。不是孔子矫情,而是他在择友,一个人的如果肉都切得歪歪曲曲的,席子也不整洁端正,说明这个人的行为比较没有规矩,也就是这个人的气不纯正,不淡定了。那些毛躁的人,气都是乱了,所以做事情也不讲究。
所以,细节见人品,因为,一个人做事情的态度能反映一个人的气,一个人如果精神内守,全神贯注的做一件事情,就会做得很端正很惟妙惟肖。
一个人如果精神外驰,气机乱了,那么做事情就是不讲究章法,互做非法。解放军叠被子,豆腐块,就是守正气。所以部队要练正步。孔子为什么要说的这么通俗,因为他要教化百姓,和百姓说气,大道理,百姓不好理解,听不懂。但是从日常行为随处可见的地方来说,这样就很能识别和记忆,这就是伟大的教育家。
儒家的核心,就是要守住浩然之气,要善恶之辩。所以,大家阅读论语的时候,要摇头晃脑的大声朗诵,这也是练气,圣贤们把能量都通过字体注入到了经典里面,后人好好读,就能汲取古人给我们的能量。所以,大家从气的角度来审视儒家经典,那就会有更高层次的收获。万物通一气尔——庄子。庄子是天才,他看透了一切,留下来了这么一句宇宙的真谛留给后人。
气功就算了,这个要师承,而不是看书,不要追求太多,真的看懂一本就够了。看书也不是越多越好,很多人就看懂一本阴符经、一本素书,就可以经天纬地了。
在武汉的朋友,可以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南湖校区的货币金融博物馆先去看看,这样有助于理解,我在这个博物馆里呆了一周,流连忘返,全球最全的华夏货币收藏馆,无价之宝,识货的人一定要去看看,这是研究古代经济学的非常好的现场展示。
学习古代天文,一定要结合考古,以后,我们一起聊聊考古和天道的那些知识,华夏文明是天道文明。经书+考古+天文,三重印证,这就是华夏文明的真实体系。
国外的图书馆,会让人大开眼界,很多书,国内根本没有,现在可以参考的很多典籍出处,都是被乾隆阉割过了,所以要求大道,只能去国外。不是崇洋媚外,是因为老外保存的典籍比我们更多更全。所以,当今的学术体系融不进讲真话的人,因为大家阅读的书籍都不同,一个天天吃假冒伪劣商品的人,会说吃真东西的人是假的。
现在的学术体系都是以西方的学术为标准,能否在西方刊物上发表,决定了你的评级,这样的学术体系,怎么能合理呢?
他们也在推动着很多图书馆的电子化,电子化公开化,老外保存了太多宝贝了,而且我们看到的都是他们认为不重要的,重要的都不给我们开放,很多地方是不对中国留学生开放的,哪怕就是这点皮毛,我们看起来也是如痴如醉,如果真的把干货拿出来给中国人研究,整个世界的学术体系一定都要颠覆了。
日本近代的崛起要感谢明朝的朱舜水为代表的一群大儒,朱舜水是明治维新之父,日本的孔子。日本就一个家族,就能捐赠出4000多本唐朝的古籍,一个小小的家族,更何况而不是他们家的全部,日本的书如果能拿回来,那就不得了,日本也要两面下注。要想真正的复兴传统文化,一定要重新以华夏为中心视角来重新撰写人类历史,不然都是局部改进而不是全局性胜利。
西热衷于术,而不是道,所以术用完了,黔驴技穷。华夏人:以道御术,以术合道,道术合参,这是我们大家做学问的方向。我们用了20年来学习,培育出来了几个人才?如果这个20年,来系统学习华夏典籍,是什么样的境界。能文能武,能掐会算的。
大家应该对大局势,历史,文化的三观都正了,学习就不难了,最怕就是不知道方向,看了很多乱七八糟的书,越学越乱。很多老外的理论都是翻译经典然后加入自己的理解弄出来一套东西,然后反向传输给中国人。
练气,是很好的渠道和方式,但是没有家传和师父,不能碰,普通人就好好锻炼身体就够了,根据子午流注作息,每天转转腰,很不错了,古人把天地的气场的变化规律研究的很透了。
子午流注:人体脏腑经脉,六十六个经穴(五行穴)都配合阴阳五行,“时”“日”天干也配合阴阳五行。因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天地之气和人体之气是相应的,所以营卫之气在人体经脉中就有盛衰不同的时候,而五行又有生克的关系,相生,同气才能相应而合;相克,异气就不能相应而合。所以十二“经的天干”逢到“日的天干”相同时,同气相应,这条经上的穴,只要“穴的五行”和“时的五行”相应,经气旺盛,这穴就“开”了。
天时地利人和,老子这么厉害,老子是上古道术的集大成者,但是他不得天时,他推动的周朝改革也是失败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但是,下个大运就是中国的上升运,天时得了。地利,未来是陆权时代,欧亚非一体化,地利也得了,现在就缺一个:人和。随着互联网和传统文化的普及,人和也不会太远。所以,从更高层面的天地人三大运来看,华夏文明的复兴也不会太远。在这场战争中,就是一个人民战争,武器就是笔杆子,战场就是互联网。传统文化+太祖兵法+互联网=天道的胜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有了民意,高层的正义力量才能以弱胜强,人民是最大的靠山。
日本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文化:大明末年逃亡到日本的一批大儒,就是这批人,给日本近代的崛起奠定了思想文化和体制基础,明治维新的顶层设计是朱舜水,这个日本学术界也是公认的,朱舜水为了反清复明,去越南,去日本搬救兵,在越南被国王给控制了,让他为越南服务,软禁了十几年。后来郑成功把朱舜水救了出来,后来朱舜水又去了日本。希望能够日本和郑成功一道,匡扶大明,日本人觉得朱舜水是个宝贝,是无所不通的高手,当时的德川家族就将他聘请成为国师,让他给日本贵族传授儒家思想,在朱舜水的努力下,日本人掌握了很多明朝的技术和文化,后来德川家族给朱舜水还立了庙来供奉,直到今天还有供奉。朱舜水他发誓,这辈子不愿意踏入满清统治的地盘一步。
王夫之也是打着伞穿着木屐,和满清人不共戴天,满人多次邀请他做官,满清为了胁迫他做官,把王夫之全家抓进牢里,用来威胁王夫之。王夫之没有妥协,誓不剃发降清,然后躲进深山老林,王夫之用了自残的方式,表明自己已经不能胜任当官了,然后王夫之用了一些道术,把自己家人给救了出来,然后就隐居,写书。太祖的精神导师,就是王夫之。
近代的华夷之辨思想,就是王夫之重新点燃的。其实王夫之也是精通小术,看风水、算八字、武术气功、奇门遁甲都是高人。他还亲自上阵杀清兵,也是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如果王夫之没有这些道术,自身难保,早就被敌人杀了,所以道术虽小,但是也可以用来服务伟大的理想。真可谓不因善小而不为。
船山遗书记载,满清的人去请王夫之,威逼利诱,王夫之送了一副对联: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看了非常让人感动,王夫之好几次都差点被抓捕后杀头。但是,就是我们看不上的那些道术,救了他几次,道术虽小,却可以救人一命,敌人去围捕他,他就用奇门遁甲算出了当下的生门,然后就抓住了生门闭合的一瞬间跑了出去。太祖每次打仗,陷入困境的时候,也是用了道术,找到了突破口。那时候战场一片朦胧,也没有其他情报,靠什么来决策,就是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道术。有时候东南西北都分不清,战场上硝烟弥漫的。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人,就先去学,不要断然否认没有接触过的新事物。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王夫之,他给他自己晚年的定位,就是一个文化战争的反抗者,打不过满清,但是我要从文化上来埋下未来战胜你的种子。
王夫之是怎么救他父亲的?大家去了解下,王夫之让人用刀片把他从脸部到身上都看的鲜血直流,遍体鳞伤,没有一块好肉,然后自己在血肉模糊的身上敷以毒素,让浑身溃烂,敌人看到他满身疮痍又感染了重病,就不强迫他当官了,他就这样救了家人。湖南衡阳的王夫之故居,大家可以去看看,一般人都要死了,浑身都是重伤还涂上了毒素,让自己感染全身发烂发臭。如果一个人只懂大道,不懂这些小道术,行吗?术虽小,但是匡扶大道就是少不了。如果大家都是道术高人,是挺好的事情,最怕术全部被打倒了,道的传播也就难了,因为更加不能让人信服了。
道术还是源于道家对环境影响人体气场的四大方面,声色嗅味,本质就是人对气场的驾驭和改变,所以,我的思路是 以道御术,以术合道,道术合参。两个都要学。不能说大道完美,就排斥小术,我们做企业的也需要很多道术,营销、品牌、供应链管理不都是术吗。
祝由术也都被人当作是邪术了,这个可是黄帝内经里面的,我们不懂,不能就说是错的,我们先不轻易否定古人的智慧,那么几千年来,风水、面相、祝由、奇门遁甲、八卦、梅花易数都是错的,那古人干嘛要传承,要学习呢?为什么日本人还来中国,高薪挖了一批道术高人去给日本人写教材呢?
90年代,日本从中国这里挖了多少道术高人过去,所以,关于道术的问题,大家有一个大概的认知,道术是小,但是不一定就是坏的。道术里面也蕴含了大道,是好是坏,这个就是下一个问题了:为谁所用,用在何处。这是2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大家不要混淆了,功是功,过是过,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所以,不能以看到有人和道术相关,就要一竿子打倒,这样就极端了。道需要有人集成和发扬,术也需要人来继承和发扬,但是我们不能苛求,最好是两者合二为一,不能学了圣贤书,就把别人用圣贤的标准来衡量,这样天下能够合道的人寥寥无几。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只要是爱国爱民爱党的,都要团结。大家也客观的看待,不要抬高别人,也不要看低别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而已。咱们都是华夏文明的火种,我们的目的是团结一起,去影响更多人,唤醒更多人,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如果有兴趣一起探讨历史和文化
梳理历史大脉络
欢迎入群,扫二维码加联系人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典易每日杂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