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地缘看世界》的缘分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几年前,看到一位经常往返于青藏高原的历史爱好者在朋友圈晒的图,有绵延的雪峰、巨龙般的山脉、明珠似的湖泊,犹如人间仙境,我虽不能至,但心向往之。前往青藏高原的梦想就这样在心中萌芽了,脑海里浮现出一个个令人魂牵梦绕的名字: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念青唐古拉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喀喇昆仑山脉、横断山脉、祁连山脉……这几条著名的山脉直插云霄,如钢筋铁骨一般,构筑了中华民族打不断压不弯的脊梁。
因此,我开始看谷歌卫星地图,看一条条河流、一座座山峰、一个个山口、一座座城市。虽然那些点状的知识在我脑海里储存已久,但依旧解不开我大学时看书的疑问。
直到有一天,我无意间看到了《地缘看世界》,对作者宽广的胸怀和渊博的知识惊叹不已。他高屋建瓴,以大历史观念为思想基调,以地缘视角为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图文并茂,深入浅出,逻辑严密、条理清晰地在地缘范围内对历史事件进行了还原。每次读完,总有醍醐灌顶、拨云见日之感。几年来收获颇丰,之前读书时的疑问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答案。波希战争、亚历山大东征、罗马与迦太基之间的布匿战争、凯撒的远征、十字军东征、蒙古西征、秦赵长平之战、张骞凿空西域、汉朝与匈奴的战争、楚汉战争等,在我脑海里都有了更清晰的复盘。
阅读温骏轩的文字,在为一个个盘旋已久的疑问寻找答案的同时,还能饶有兴致地学习一些相关的地理知识,这已成为我工作之余的一种放松方式。
多年来反复阅读温先生的文字,激发了我对绘制地图的兴趣,名山大川,任我书写,想到这种恣意放纵的潇洒,就兴奋。
也许是冥冥中的巧合,我在QQ上认识了《地缘看世界》的作者温骏轩。这似乎为我入门画地图打开了大门。
2019年7月,偶获一张彩色中国地形图,我用画图软件(当时尚且不知道PS的强大功能)花费一个月的空余时间标识了图中的山脉河流,这算我入门的开端。当时令我欣喜异常的是,温先生居然用我标注的底图绘制了一张《荆州地理范围示意》。就这样,我与《地缘看世界》结缘了,我的元素也开始融入了温先生当时连载的《地缘·三国篇》,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2019年9月份,我开始利用晚上的时间看PS教程,一边看一边操作,也在一边思考,怎么样才能把软件中的工具运用到绘制地图当中,但都收效甚微。
时间来到9月底,微信公众号连载的文章是《京畿之地——八水绕长安》,我读完全文,感觉没有一张图能准确表达行文内容,于是我用刚学的PS绘制了一张《八水绕长安&周秦汉唐长安城位置示意》,效果差强人意。
接下来的一个季度,我就和《地缘看世界》彻底捆绑在一起了,开始根据连载的《三国·地理篇》内容绘制地图。借此之便,与温先生沟通频繁,除了一起探讨绘制地图的方法之外,更多的是在地形图上寻找他所表示的地理概念。类似“汉源河谷”、“河首”、“河西高原”、“景泰干谷”、“宁南高原”、“宁东翰海”……在反复修改中,也慢慢领会到了温先生选取这些地理单元的写作用意。有时候为了更直观地表示同一地区的行政区的变化,我也会开一下脑洞。比如我绘制了一张《东汉&三国 益州郡所分布对比图》,就深得温先生好评。
在给公众号连载内容绘制地图的同时,考虑到《三国演义》在读者之中的巨大影响力,我顺手绘制了一张《蜀汉全图》,谁让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是民间神文圣武的典范呢?当时定稿的时间是2019年底。
这段时间重新翻阅该图,发现多有纰漏,略显粗糙,所以我又花费了一个星期的业余时间重新修订了一次,新增一张以天地图地形渲染图为底图的《蜀汉全图》,并在图中增编了“蜀汉大事记”与“蜀汉帝王年号世系表”,方便读者对比和查阅。另外,由于地图是以谭其骧的《中国历史地图集》第三册(三国·西晋时期)为蓝本绘制的,所以我将一些谭图中未标识位置的县名结合地形图与史料进行了标识。纰漏之处,在所难免,还请诸位读者指正。
真正的挑战来自于主动接手温先生的《东汉十三刺史部》。按温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一张堪比《西汉·西域全图》的地图,是三国英雄们跃马驰骋的舞台。图绘制好了,很多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历史人物的关键抉择)也就一目了然了。我深以为然。
随后的忙碌验证了这一工程的艰巨性,虽然无数个深夜和周末沉浸在电脑前(还好眼镜度数没有加深),但我乐在其中。疫情期间有大量的时间在家里查阅资料、摸索更快捷的绘图方法,我先后完成了交州刺史部、荆州刺史部和扬州刺史部,大约占总工作量的30%。疫情结束之后,我前往杭州复工,便停止了绘图的时间投入。因为疫情前后,我遇到了我的爱人,把工作之余的时间用于陪伴她。她也一直鼓励我做自己喜欢的事,继续绘制未完成的《东汉十三刺史部》。
今年7月中旬,这套地图终于完成,前后历时9个月,总计十六张(东汉十三刺史部全图、司隶校尉部、并州刺史部、幽州刺史部、冀州刺史部、青州刺史部、衮州刺史部、豫州刺史部、徐州刺史部、扬州刺史部、交州刺史部、凉州刺史部、益州刺史部、游牧鲜卑诸部、西域长史府)。对于《东汉十三刺史部》全图,原本的设想只是展示东汉诸州/郡/县的地理行政分属关系,但绘制过程中觉得只有州/郡/县及其分属的山脉与河流还远远不够,所以我在图中又绘制了太行八陉、崤函古道、秦岭古道、蜀道、夷道、辽西古道的大致走向,方便大家理解曹操入晋平高干、曹操西征战马超、诸葛亮北伐、邓艾/诸葛绪/钟会三路灭蜀、诸葛亮用兵南中、曹操北征乌桓等内容。如果把思路拓宽,这张图也可以看成是温先生《地缘看世界·中国篇》的补充,因为在三国以前,上述古道已经发生过晋国伏击秦国崤之战、韩信暗度陈仓袭击章邯、白起在长平之战后西出滏口陉围攻邯郸等经典战例。
另外,为了更直观地展示游牧渔猎民族和农耕民族的地缘关系,我将《游牧鲜卑诸部》那张地图的地理范围定为:东西方向为外东北——西域一线,南北方向为西伯利亚——藏北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一线。
这套地图,大家已经有网盘的下载地址了,如需纸质版本,可自行排版打印。
完成这套《东汉十三刺史部》之后,我休息了一段时间。8月下旬,我开始绘制《西夏地理行政图》和《大理国郡&府地理行政图》(文末有《大理国郡&府地理行政图》的网盘下载链接。《西夏地理行政图》一图正在绘制,预计10月底完成,届时也会在微信公众号提供网盘下载地址。由于西夏国边界城邑密集而选取了一张比例尺较大的底图,结果导致其腹地阿拉善戈壁过于空旷,目前正在整理一些西夏国的考古资料作为补充,尽量使整张图看起来饱满一些)。为什么会绘制这两张地图,估计大家猜得到原因。我是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忠实读者,西夏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和大理的苍山洱海一直是我心中的诗和远方。
以上便是我与《地缘看世界》的缘分。一年来绘图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我成长,不知不觉中变成了我的精神食粮。
所谓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也想把自己的方法和经验与同样对绘制地图感兴趣的朋友有偿分享。如若有缘,可以加我微信:LoveL-0614,我们一起在地图上挥洒自己的创意。
附:《东汉十三刺史部》及文中诸图下载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eIIb0jfBsnEwVUcsUVbc5A
提取码:tlyt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地缘看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