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陈寅恪家属希望继续用繁体字出版想到的,可以承认简化字整体意义,但对一些具体简化字的合理性或应质疑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看见陈寅恪女儿声明,希望陈寅恪著作仍旧用繁体字刊出,有一些评论又说到繁体简体争论。
简化字在手写时代对普及文化有一定合理性,方便大众这个是可以赞同的。不过在整体肯定简化字意义的前提下,对有些具体的简化汉字的合理性,是可以质疑的,而且完全可在新的语言文字方案里改进。
比如表示首脑的“后”与表示前後的“後”合并成了同一个“后”,这种就是伤害了文字本身的表意功能了。本来“后”在当今完全可以有新的用法和组词,但现在完全被前後的含义侵蚀掉了。
现在看见“后”这个字,大部分人是不会联想到首脑的含义。也联想不到儒家经典《尚书》里说的“抚我则后,虐我则仇”。甚至看见这句话都可能不知道意思。对了解中国文化里的血性是很不利的。

还有如表示“山谷”的“谷”和表示稻穀的“穀”合并成了同一个字,这个也是很没必要。对这个字我印象较深的是张纪中版天龙八部里钟万仇居住的“万劫谷”,电视里为表示是古代用繁体字,结果直接繁化成了“萬劫穀”,被金庸茶馆的人嘲笑了一通。完全是不同含义的两个字,仅仅为了少些笔画,愣是给合并成了一个。

还有容易想到的一个字是表示事物细微征兆的“幾”,和表示一种家具的“几”,案几,茶几的几给合并成了同一个字。
本来“幾”代表很玄妙的概念,从字形上却很直观,和丝有关,很容易让人想到细微的含义。我甚至觉得有点像牛顿时代微分的概念。有一种若有若无的矛盾感,但又极其重要。

说文解字里说“从丝从戍。戍,兵守也。丝而兵守者,危也”
易经里说
“知至至之,可与言幾也”
“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幾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幾也,故能成天下之务”
“子曰:知幾其神乎!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其知幾乎?幾者,动之微,吉之先见者也。君子见幾而作,不俟终日”

幾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其实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甚至很核心的概念。所以才说“知幾其神乎”,“极深而研幾” ,现在简化之后,要感觉到这个概念的核心感,重要感,就不是那么容易

包括明末思想巨人方以智在《东西均》里对“幾”这个概念又有新的发展,方以智说:
“明天地而立一切法,贵使人随;暗天地而泯一切法,贵使人深;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贵使人贯。以此三因,通三知、三唯、三谓之符。核之曰交、曰轮、曰幾,所以徵也。交以虚实;轮续前後;而通虚实前後者曰贯,贯难状而言其幾。”
“明天地而立一切法”是正,“暗天地而泯一切法”是反,“合明暗之天地而统一切法”是合。
(正反合按西方人说法是黑格尔提出,但黑格尔不过是中国哲学的剽窃者而已。黑格尔本人也心知肚明,所以格外卖力贬低中国哲学。按黑格尔自己的说法“一个人如果把从别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算作自己的发现,这也很接近于虚骄,他愈是容易相信从他人学来的东西,他愈要反对或贬斥那些东西。或者宁可说,他是被刺激起来反对他们的,因为他的见解是从别人的见解里创作出来的”
这可以说是黑格尔对自己剽窃中国哲学,又拼命贬低中国哲学心理状态的生动刻画和自供

而“幾”这个概念,在方以智这段论述,又有重要意义,“交”有空间之对立统一之义,“轮”有时间层面对立统一之义,而贯是时空之对立统一,“幾”则似乎代表这种对立统一可以表征出来的。方以智的思想不太好理解。但“幾”这个概念似乎有点类似现代物理学的量子性,极微极小,但对物质体系之稳定存在又不可缺少。或许贯代表波性,幾代表粒子性。

不管如何“幾”这概念,在中国传统哲学里是极重要的概念。
但简化之后,和表示凳子桌子的“几”合并,有几个现代人还会把“几”当成一个值得认真一提的概念,更别说“极深而研几”,“”知几通神“,“知几能权”。看见“几”这个字,要联想到细微征兆,还要愣一愣,脑子绕个弯才行。

类似这样的简化合并汉字,就是不合理。为了一时之简便,把文字本身的含义区分,深邃意境都给简化掉了。甚至阻碍了对一些中国本土哲学概念和思想的深入理解和传承,这就反而不是普及文化,而是把文化局限在狭隘的小圈子里了。
以上只是我随意能想到的几个简化汉字里不合理的简化字。或许别人还能想到其他的例子。


【对文中提到的黑格尔剽窃中国哲学反过来却贬低中国哲学,可以看张允熠等人编著的《启蒙时期儒学西传欧洲》这本书的的相关截图。放在这里,供参考】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杜车别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