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龙对后金的打击有谁能比努尔哈赤、皇太极更清楚?何况周文郁、孙承宗的记载也能证实毛文龙功劳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明冤.第四章.②
1、从后金头目对毛文龙的切齿痛恨,念念不忘说起
前面就引用满文老档记载,结合形势分析论证,毛文龙对后金就是心腹大患。接应辽东难民数量,毛文龙塘报也并无夸大。满文老档、后金官员给皇太极奏疏,还有李朝实录都可验证。
后金一直对毛文龙深恨,这在后金与朝鲜记录里也都可获证。如崇祯元年出使后金之朝鲜人郑文翼记述见闻,提及后金头目对毛文龙咬牙切齿的态度:
“汗子虎口送家丁,请臣兰英,……又问:‘毛将今在何处’答曰:‘毛营事机与前不同,今日则我人不得任意出入,其详未能闻矣。六月间,闻毛将乘船巡审海岛云,而至八月未还,未知其由。’虎口以杖击棂曰:毛文龙,毛文龙!其有切齿之心可见。”[1]
崇祯四年,后金给朝鲜国书,仍以毛文龙将全辽之民诱去为恨事:“金国汗致书于朝鲜国王:……,推想贵国先年容我逃人,毛文龙等给粮养之,将我全辽之民悉为诱去”[2]
甚至到崇祯五年十二月,皇太极提及毛文龙还恨恨不已:
“金汗答朝鲜国王书:‘……,向因贵国毛文龙在彼,蹂躏我边陲,招纳我亡命,我蓄怨积愤,以故兵及贵国,掳掠人民。’”[3]
至于东江军与后金历次战役,具体胜败,以及杀敌数字。这些要完全验证,比较困难。后金即便野战中败于毛文龙,损兵折将,也视为羞耻,讳言其事。而后来清统治者又曾刻意删改相关档案记录。只能在《满文老档》中找到其调兵遣将,应对东江来袭的旁证。朝鲜这方面,君臣昏庸,畏敌如虎,侦探不明。加之其本身厌憎毛文龙的倾向,也不愿记载毛文龙具体战功。
有非东江系军官在场,且事后记录的战役,则可证真实。如天启七年九月的义州大捷。毛文龙亲率水陆官兵数万在鸭绿江一带居中调度。令来东江支援的黄龙、周文郁等潜渡至弥串、镇江一带,入夜至奴屯兵之地,放火烧劫。奴兵四溃。次日奴兵来攻,又被击溃,擒斩无数。剩余奴兵号奔西逃。毛文龙在平壤、安州标立义旗,招抚朝鲜降奴者一万多。毛文龙给众将请功:
“先将有功将领暂加职衔,以慰其血战。如副总兵毛承禄已经内督臣题授者,臣实不避内举,以听皇上之应否升赍。至副总兵黄龙,夙以白猿黄石,系西枢之重望,而今以卷波赭地,揭东海之奇勋。游击周文郁,夙以赵胆晁囊,裕金城之方略,而今以韩婴田火,荡毳幕之骄奴。都司黄虎、张世科、毛永祐等,均以扛鼎之雄,矢吞胡之志,遂举燎原之焰,薙根据之酋矣。如参谋都司陈六奇,屡策歼虏之要于万全,遂还子国之墟于再造,谋先帷幄而制胜,才当盘错而愈奇。其擒斩功次,业另具文册报部矣。恳乞敕下该部,先将以上诸将,各照前衔实授,诚皇上不次之殊恩”[4]
此次大捷,在周文郁那里也有记载佐证:周文郁《航海纪事》开头所述主要为表自己功劳,甚至战役提议者也说成自己,但也直接证实九月大捷的真实性:
“天启丁卯年,春王正月,奴袭铁山,索毛帅不得。乃迁怒于鲜,掠黄海等四道,遂盘踞。秋七月,余奉命赴援,见奴所获多积义州一带,众亦依粮而处,余因策毛大将军破之。盖九月六日也,大将军督一军泊鸭绿江以备策应,别遣一军屯银杏江阻奴东奔之路,是夜,余令捷卒五百人潜伏义州西南岸。俟夜分,先发十九人,入奴屯举火。余见火起,即率埋伏兵以炮矢杀入,奴正解衣酣睡,惊闻炮喊声疾发,忙不及觅甲马器械,逾时焚遁一空,次日我军集义州城,而属国得重见天日焉。大将军录余劳入告,余亦辞大将军归。”[5]
周文郁辞别毛文龙后,航海至獐子岛附近触礁,漂泊海上,至荒岛,后以岛上枯木作筏,令两人浮海至獐岛,守将派船接应得回。
就目前掌握事实,毛文龙给后金打击牵制作用极大的,这点《满文老档》就足证,至于具体每次战斗杀敌情况,缺乏足够论据前,不能妄下断言说毛文龙夸大冒功。
2、杀良冒功?听多方证言
天启四年初孙承宗在奏疏中有这么一段话:
“于正月初十日接得平辽总兵毛文龙具详,呈解屡获首虏,随行关外道监军副使袁崇焕逐一查验三次,首级三百七十一颗,俱是真正壮夷!当阵生擒虏贼四名,除二名已故不外解,见解二名俱系真正达虏。”[6]
也就是说毛文龙送解的后金士兵首级,当年是孙承宗派袁崇焕过去,亲自严格查验过的,查验的结果“俱是真正壮夷”。有些人为抹黑毛文龙,干脆一口否认孙承宗的奏疏内容真实性,他们的意思就是孙承宗也在造假,在谎报军情,欺骗朝廷!为了糟蹋毛文龙,不惜把孙承宗和袁崇焕一起拉到欺君谎报的泥潭里去,这心理确实够偏执的了!
我们不妨再听听在朝鲜和东江地区巡访视察过的翰林院编修姜曰广、兵科给事中王梦尹的看法。两人说东江军民从旅顺到铁山的沿海和金人相邻,耕种、放牧、侦探,到处都可以相遇。或者是对方,或者是我方,以多擒少,以壮擒弱,这都是经常发生的情况。
特别是今年五月之战(指天启六年五月),毛文龙亲自督率军队袭击金占区。虽被金兵杀伤,损失了许多将领和士兵,我军也略有擒获。以前朝廷因毛文龙解送俘虏次数太过频繁,所以奉有明旨:不是真正要紧的头目首脑,不必押解俘虏到京。但我们两人觉得堂堂大将,率领自己部下的士卒,斩获敌方的首级和俘虏,这功劳也是值得表彰纪念的。今后除了零星小丑听任文龙自行处置正法外,那些俘获的真正军官头目,似乎也不妨献俘押送到京,以壮国威。[7]
说的很清楚,“以多擒少,以壮擒弱,或彼或此,此常情也”。这本身是和东江所处的特殊地理形势有关,也和毛文龙采取的积极袭扰的战术有关。一些只知道龟缩守城的人,自己无能不敢和后金野战,也就难免疑神疑鬼,看见有擒斩献功就当成是假的了。
有没有可能姜曰广、王梦尹受贿才说毛文龙好话呢?这两人虽思想迂腐(所以即便目睹东江艰苦情形和难民高涨的杀敌意愿仍要拼命压低东江兵数),但品格是没问题。《李朝实录》中记载其清廉简朴,得到朝鲜老百姓一片颂扬:“都民遮道称颂诏使清德,其数几至一万五六千”。[8]这两人证词是可靠的。
我们不妨再从后金统治者角度来说一下。倘若毛文龙杀良冒功,是在皮岛吃饭不干事,那后金应感谢他才对。第一可以做个活生生的反广告,告诉辽东难民,你们看投奔明朝的下场就是被杀掉,第二可以白白浪费明朝的粮食消耗国力。
但实际上,后金对毛文龙是个什么看法呢?不妨看看天启五年努尔哈赤试图招降毛文龙的书信内容:
“你如此效忠君主,但你们皇帝年龄还小,大臣(原档残缺,按前后意思当为大臣昏聩),就算你能蓄积朝鲜八道的财帛和皇帝所拨给的钱粮象山一样,又有谁来羡慕你的处境,你能使京城的大臣赞扬你吗?我的意思,不如你去攻取朝鲜的义州城,和我相邻而居,那朝鲜敢来侵犯你吗?你驻扎义州之后,朝鲜如果投降就算了,如果不降,那你来借用我的军队。如果你能和我相互倚靠,迫使朝鲜投降,那你的前途无量。你既然得罪了皇帝,不能再回到明朝,而朝鲜又不能容纳你,我能置你于不顾吗?你还能到哪里去呢?如果你因为派奸细、收纳逃人而恐惧我责备你,那你就不必多虑了,这是各为其主效力,难道我还会因此对你心存恶念吗?你如果归顺我,难道不也是要这样来为我效力吗?古代的韩信,抛弃楚霸王而归顺刘邦,胡敬德抛弃刘武周而投降李唐,因为他们投降而成就大功,留给美名于后世。有什么人来鄙视他们不忠于君主而叛投其他主人呢?”[9]
在努尔哈赤看来,毛文龙不仅为明朝效力,而且是效很大的力。当明朝的官员对毛文龙嗤之以鼻,认为他毫无价值、冒功糜饷时,而努尔哈赤却迫切希望毛文龙象为明朝效力那样来为自己效力,所以才说“尔若降我,岂不亦如此效力于我乎?”
如果有些人所谓毛文龙杀良冒功是真的,难道努尔哈赤会希望毛文龙“亦如此效力于我”?也会希望毛文龙杀后金自己人来欺骗他?荒谬性一目了然!为招降毛文龙,努尔哈赤开出极优惠条件,甚至无需直接投降,只要脱离明朝,自立一方就可。
而到了一年后的天启六年五月,努尔哈赤又写信试图招降毛文龙说:
“毛将军,无论你怎样为国效力,但你的国家灭亡的时候已经到了,君臣昏聩,反而降祸给你,你又能有什么好处?明国灭亡已经是注定了!各处战乱刀兵纷起,丙辰年刮大风,……都城内河中流血,这难道不都是老天显示的灭亡之兆吗?天时古鉴,将军为什么还惘然不知呢?希望你能好好考虑一下。如果等时机尽失,悔之何及?佟驸马,刘副将都是孤身一个人逃过来的,李驸马和辽东广宁的官员,都是被我阵前抓住的俘虏。他们都尚且被我如此提拔重用养育,你难道不知道吗?如果你能诚心归附我,那我给你的待遇要比他们优厚得多。”[10]
在努尔哈赤看来,毛文龙为明朝确实已经拼尽全力了,而明朝的官员(尤其是袁崇焕等人)还在拼命贬低攻击毛文龙。所以他才如此苦口婆心的劝说毛文龙。
现在问题就来了!究竟是那些唾沫横飞说毛文龙冒功的明官和朝鲜人的说法符合事实真相,还是努尔哈赤的说法符合事实真相?被某些历史学家和明官贬低得不堪的毛文龙,努尔哈赤却高度评价,迫切想招为己用,希望毛文龙能象给明朝效力那样来为自己效力,难道努尔哈赤真是神经搭错了?
答案当然不是!正因为毛文龙对后金造成了极大危害,所以后金从努尔哈赤和皇太极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对付毛文龙,军事剿灭,投书招降,逼迫朝鲜抓捕等等。
看一下《满文老档》从天启初年到崇祯初年,凡后金与朝鲜交涉,都必定要提毛文龙:
“明集十三省之兵来攻,尚不能胜,尔朝鲜王纳一毛文龙,有何益哉?”[11]
“朝鲜使者来时,守路之人截留彼处,问其是否归还毛文龙”[12]
“初十日,送朝鲜阿吉根莫尔根、华连通事二人至广宁,……又问之曰:‘何不执送毛游击?’”。[13]
尤其是到了天聪元年,也即天启七年,后金为了解决毛文龙问题,直接派大军倾巢出动去打朝鲜。这次后金出兵的首要目的是毛文龙,而非朝鲜,这在《满文老档》中清清楚楚:
“天聪元年正月初八日,命贝勒阿敏、济尔哈郎台吉、阿济格台吉、杜度台吉、岳托台吉及尔托台吉,率大军往征驻朝鲜明将毛文龙。”
“天聪元年,岁在丁卯,征朝鲜国。先是朝鲜累世得罪我国。然此次非专伐朝鲜,明毛文龙驻近朝鲜海岛,屡收纳逃人。我遂怒而往征之,若朝鲜可取,顺便取之。故用兵两图之。”[14]
而在天启七年后金给朝鲜的声讨书中,列举了打朝鲜的七个原因,其中三个都和毛文龙有关:
“老天把辽东送给我,但你朝鲜容纳从我这里逃过去的毛文龙,连年扰害我辽东人民,派遣奸细挑唆,而我仍旧愿意和睦相处,但你竟然不听从,这是第四条罪状。”
“辛酉年,我方去抓毛文龙的时候只搜捕明人,并没有侵犯你朝鲜,就因为我方仍旧希望和好,但你们竟然没有一句好话,这是第五条罪状”
“毛文龙是明方的将领,他的明朝皇帝都不给他提供足够的钱粮,你们国家却给他的军队提供田地耕种,供给钱粮豢养他们。这是第六条罪状”[15]
在后面给朝鲜的回信里,争论的主要内容仍旧是毛文龙
“至于毛文龙的奏疏,他的明朝皇帝都置之不理,不供给他军饷,你们为何要供给他粮食?……你们又说‘毛文龙的军队侵扰你们后金,我们朝鲜没有提供半点武器相助他’这样的话来搪塞。你们容纳毛文龙的军队士兵屯田驻扎,给他们提供田地耕种,提供粮食赡养;允许其驻扎,一头沿江抵达昌城,一头抵达安州,安插哨探,守卫你的边境来对付我方。所谓没有提供器械相助这些话,是你们的狡辩诡计。又说‘辽东之民,系毛文龙挑唆’这些话。你们容纳毛文龙驻扎在你们的地盘,挑唆我辽东的人民,你们还说不知道?”[16]
(截图中后金头目所说明朝去吊丧表达孝心,责怪朝鲜未吊,正是袁崇焕做的丑事)
看了以上事实,明智的人已经可以做出判断了。
此外根据朝鲜李朝实录的记载,毛文龙从天启元年,到崇祯二年,对后金军队的袭击截杀,没有一年停止过,朝鲜因为怕惹怒后金对此怨恨不已。即从这一点也足以看出毛文龙对后金的作战是货真价实的,而不是什么不敢和后金作战,因此要靠杀良冒功来蒙骗朝廷。
更何况,如果毛文龙杀逃亡过来的剃头辽民来冒充金兵,难道岛上的辽民是傻子,他们还会听从毛文龙的指挥?真是这样,用不着袁崇焕来杀毛文龙,几十万辽民自己早就把毛文龙杀掉了!他们连极端暴虐残酷的后金统治都敢于拼死反抗,还有什么不敢反抗?难道到了毛文龙那里,就突变成了逆来顺受,忍气吞声的绵羊了?
明朝的某些官员,身在局中,不明是非还可理解。而许多现代人,在资料完备,事情前因后果都已呈现的情况下,还在颠倒黑白,肆意毁谤毛文龙,就只能让人奇怪了!
[1]赵庆男.乱中杂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3辑.340.
[2]赵庆男.续杂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3辑.386.此处作“穷我逃人”,不通,和朝鲜张维《溪谷集》收录的《黄都督移咨》对校,应为“容我逃人”.
[3]赵庆男.续杂录//清入关前史料选辑.第3辑.390.
[4]毛文龙.天启七年十月初一日具奏//东江疏揭塘报节抄(外二种).101-102
[5]周文郁.边事小纪卷四.航海纪事//中国野史集成第27册.421.
[6]明熹宗实录.2294,系梁弘志影印本《熹宗天启实录》卷三十九,所记当为天启四年初之事。在《辽海丹忠录》第二十一回 铁山八路兴师 乌鸡连战破敌,也有同一份奏疏的后半段内容,可以互相参看
[7]明熹宗实录.3668,天启六年九月甲戌
[8]朝鲜李朝实录中的中国史料.3264
[9]满文老档.624-625,天命十年(天启五年)二月初一日,遣刘维国、金盛晋赍书毛文龙
[10]满文老档.695-697,是年五月二十日,遗毛文龙书曰
[11]满文老档.279页,天命六年(天启元年)十二月十九日
[12]满文老档.281页,天命六年(天启元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13]满文老档.327页,天命七年(天启二年)正月
[14]满文老档.825页
[15]满文老档.828页,二十八日答朝鲜书曰
[16]满文老档.829到830页,满洲统兵诸贝勒复遣备御札努、儒臣科贝赍书往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杜车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