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和网络小说有实质性差别么?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金庸小说我小学开始看,看得烂熟。后来一段时间对其媚俗颇为反感,也写文批过。但因为从小迷恋,小说虽批,后来央视金庸剧一出,又难以自拔,为了给张纪中版金庸剧辩护,痴迷了很长一段。
最近在手机上又重看了下金庸小说,感觉其叙事精彩,确有难以抹杀之处。其吸引人之处,也并非单能以媚俗来解释。否则同样是写武侠,也无非都是以奇遇、美女、道德虚荣感来吸引人,为何唯独金庸最成功呢?
其长处应当是文辞雅俗适中,写假似真,行为反馈、心理动机交代细腻,画面感代入感强,戏剧冲突密度高,再加上历史背景的包装,文化典故的点缀,道德感的激发,自然让看金庸小说者如饮醇醪,欲罢不能,回味无穷。
但其弱点也显然,不说思想性和历史见识,就小说本身论,逻辑差,无论人物的性格逻辑,还是剧情逻辑都经不起推敲。其实就是牵线木偶,为冲突而冲突,生硬拼凑编造。所以看金庸小说,要达到最好的效果,那就是不带脑子看。你要带脑子看,那就是千疮百孔了。就这一点来说,也终究和真正的文学名著不在一个段位上。
就如射雕里的第二十七回,杨康因为捡到了丐帮的打狗棍,就被丐帮弟子不管三七二十一供奉起来,就能假报洪七公死讯,假传洪七公遗命。丐帮的一伙长老弟子被他三言两语就哄得团团转,深信不疑,如丧考妣,痛哭流涕。包括污衣派的鲁有脚因为见打狗棒是真的,就也深信杨康说的话是真的。
这种情节,稍想一下就是荒诞至极。丐帮弟子都是在社会底层摸爬滚打,什么三教九流,坑蒙拐骗的伎俩没见识过?什么诡诈手段,险恶人心没体验过?要是这么天真幼稚,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行走江湖的?被一个社会经验没他们十分之一的公子哥骗倒,这不是笑话么?
杨康既然说洪七公被敌人重伤,那他拿到打狗棒又怎么能代表就一定是洪七公亲自给他的?就不能是捡到的?甚至可能是敌人拿到,又转给杨康的?要是这种最简单的可能性都不去考虑,那丐帮这些人不是弱智么?
还有洪七公死掉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因为杨康这么一个丝毫不知来历的人一面之词就深信,至少要有些旁证,或者让杨康提供一些可以查证的线索,去找别的证人验证一下,才能让杨康接任帮主吧。就这么傻乎乎的杨康说什么是什么,直接让他当帮主了?这是儿戏么?
杨康说洪七公是黄药师和全真七子联手杀的,说黄药师还可信,说全真七子,居然也信?丐帮至少至少也该知道全真七子侠名远播吧,至少该怀疑一下吧。
至于杨康抓到了郭靖和黄蓉,也不悄悄杀掉,还非要带到群丐面前,玩点头和摇头的游戏,也属于滑稽。这究竟是什么心理?他再蠢也该知道,说得越多,露的破绽马脚越多。这都是完全不符合人物性格和智力的情节。
所以金庸小说很大程度也是以人物的弱智来作为推动情节发展的动力,这点上和现在许多编剧,其实一样。只不过金庸文笔更好一些,知识水平也更丰富一些。
这段情节正好是看到,有感而发。
如果要细数起来,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很少有哪个是能保持基本性格逻辑。
比如黄药师,在桃花岛里答应欧阳锋给欧阳克求婚,硬逼黄蓉嫁给欧阳克的理由时说“又想自己女儿任性妄为,顽劣得紧,嫁给旁人,定然恃强欺压丈夫”,接受欧阳克做女婿是觉得他能管住黄蓉。不许黄蓉嫁给郭靖则是担心“桃花岛主招了个笨女婿,在武林中成为笑话,他虽倜傥飘逸,于这‘名’字却瞧得过重,未免有碍。”
你相信这是小说里要塑造的所谓视礼教为无物,所谓非汤武薄周孔的黄老邪么?这和后面第二十六回里的黄药师说“桃花岛的女儿不能吃亏”,“行事偏要和世俗相反,才让众人送了个外号叫做‘东邪’”云云完全是性格思想上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一个是嫁女儿都不管女儿自己意愿,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名声要紧,怕别人笑话,一心搞包办婚姻,不惜百般逼迫女儿。后面又成了根本不管世俗舆论,甚至偏要相反。
这其实就属于写一出是一出,只要能构建起强烈的冲突,哪管人物性格究竟如何。是维护面子怕笑话,还是无视旁人议论,全凭情节需要而定。这种人物就属于作者的牵线木偶。
至于射雕的主角郭靖自然更是如此,作者要他愚钝就愚钝,要他聪明绝顶就聪明绝顶。按书里开始的描写,郭靖的悟性比江南七怪都差得远,教个十招,学不到一招,说江南六怪不会教徒弟,那也不可能六个都不会教。作者旁白说“他连中人之资也还够不上”,“单练韩宝驹或南希仁一人的武功,二三十年苦练下来,或能有韩南二人的一半成就。” 作者的旁白基本就代表对书中人物的客观设定,按这种设定,郭靖就是悟性差,资质差,愚笨无比。比起韩宝驹、南希仁都差的多。
然后到了回中原后,郭靖的资质又变得天才绝伦了,短时间内就把降龙十八掌学了个差不多,和欧阳克能打个平手。然后又迅速学了空明拳,学了九阴真经,甚至观看别人过招,他都能领悟心得,尤其夸张的是被丐帮捆住了,临时看着天上的北斗七星,他就能领悟全真派天罡北斗阵的精妙之处,还结合九阴真经,领悟到高深武学,现悟现用,痛殴群丐。
这岂止是天才。其悟性简直比起王重阳,黄裳来都差不了多少。就短短一两年功夫,他就从连比江南七怪都远不如的低手,变成凌驾于丘处机等全真七子之上,可以让欧阳锋这样的绝顶高手都不能小觑的敌手了。一两年等顶上其他人二三十年的修炼。这还不是靠吸人内力之类做到的。
当然武侠小说都是这种套路,但问题是这和一开始的设定完全是矛盾的。别的不说就是降龙十八掌吧,按其他书里的描写,天资绝高的耶律齐都根本没能力学全。
这其实就是作者为了卖弄噱头,制造前后反差对比,要主角愚钝就愚钝,要他聪明绝顶就聪明绝顶。
这个是正好重看射雕,一些感想。
金庸的其他小说也大多如此,比如倚天屠龙记里张翠山猜想到杀灭龙门镖局满门的人可能就是护送俞岱岩到武当的人, 随即就想“三哥仁侠正直,嫉恶如仇,又怎能和这等心如蛇蝎之人交上朋友?”
也就是仅仅俞岱岩和这种心如蛇蝎,灭人满门的人交朋友,对他来说都是匪夷所思,不可理解的。
然后一转眼,他看见殷素素,也得知了她就是屠杀龙门镖局满门的凶手,说了几段话,认错赔罪起来了,甚至眉来眼去,暧昧不清,所谓“心怦然而动,脸上登时发烧”。
不说武当派以侠客自居,就说普通正常人,如果得知眼前的人屠杀了满门几十口人的性命,哪怕再美若天仙,也会心生憎恶愤恨,很难再念及其他了吧。
而张翠山见了个美女,一转眼就能把几十条人命的惨案不放在心上了。
这其实无非就是金庸需要这种发生在正邪对立的恋爱情节,这样才能给读者以刺激,完全无视基本的人性逻辑了。
至于被刻画成聪明绝顶的赵敏能在灵蛇岛上被周芷若暗算下毒,从小做乞丐的杨过心理娇嫩脆弱到郭芙稍微显出轻视神色就大受刺激(按理这不是他当乞丐每天都要经历的日常么?)
还有天龙八部里那些截杀萧远山的中原武林首脑,既对萧峰怀有防范心理却偏又让他去学绝顶武功当丐帮帮主,凭空又生出后续惨案。也是莫名其妙。那一开始让萧峰读书学文当个秀才不照样算是弥补愧疚,也用不着以后再另外猜忌防范了么。
当然武侠小说,作为通俗小说,制造高密度的戏剧冲突,以此吸引读者,种种漏洞也是不可避免的。归根结底就是一种娱乐,也无可厚非。但也正因为此,把金庸小说抬高到名著的高度,那还是免了,这差距还是相当大。
不过这也说明,吸引人的通俗小说,和逻辑严密,人物性格真实,往往没有太大关系,通俗小说需要的就是夸张的,漫画式,极端化的效果,可以没有逻辑,但一定要大量强烈的冲突,反转,哪怕是最弱智,最狗血的冲突,也能是招徕读者百试不爽的法宝。
就如金庸,疗伤,擂台比武,夺宝(秘笈、财宝、兵器),正邪恋爱,就是他最常用,翻来覆去运用的套路。
射雕里郭靖、洪七公、黄蓉轮番受伤疗伤,这就能撑起大半小说了。
笑傲江湖里令狐冲那个内伤也贯穿了一小半篇幅。
倚天里前面是张无忌从小受伤,一直疗伤到青年。后半段又和赵敏一起轮番受伤。
天龙里阿朱受伤疗伤,阿紫受伤疗伤又撑了很多情节。
神雕里就是小龙女和杨过的轮番中毒受伤疗伤了。
金庸的旧学修养肯定是比现在的网络小说作者高很多,但就实质而言,金庸小说和现代网络小说应该还是同一个层面的产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杜车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