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天嘲辱六小龄童的人是怎么回事?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随便看些话题或视频, 就有一堆人在留言里刷谢罪开花、章口就莱之类。尤其是本来供86版西游爱好者欣赏的视频剪辑下面都有这些玩意儿,让人败兴。感觉是章金莱扒了这些人的祖坟还是怎么样?

这种跟风丑化六小龄童的行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和蝗虫一样铺天盖地地蔓延开来。以为一时热度,过去就完了。没想到,没完没了。无论和西游相关或无关的话题,只要一两个点能触发这些人的条件反射,就嗡嗡嗡成群结队地复制粘贴他们所谓的六学梗,大概觉得这种行为很有趣。

我倒是纳闷,六小龄童究竟犯了什么神怒鬼怨的罪行?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激发起这些人爆棚的正义感,长年累月的在网络上以侮辱丑化六小龄童为乐?把六小龄童描成小丑,是不是就能让他们亢奋得如同升仙?

他们说的那些所谓六小龄童的黑点,我早八百年就知道了。说穿了,不就是些普通人都可能有的缺点么?

他是有虚荣心,喜欢言过其实,那又怎么了,这算什么大恶行?骂他的那些人莫非都虚怀若谷?

他是不甘寂寞,到处走穴演讲,那又怎么了?难道他演了孙悟空,就要不食人间烟火?

他是总说要中美合拍西游记电影,都落空。你要觉得他涉及诈骗,非法集资,那就去告他。如果就是运作能力低了些,未做先说,那也碍不着谁的事情吧。

说和杨洁关系不好,杨洁的两本自传我都看了,和六小龄童早就言归于好了。当初拍西游记续,换掉了猪八戒、沙僧,仍旧用了六小龄童,以后历次访谈也感情很好。旁人操个什么心?

灵堂卖片,那纯粹是无脑黑。片子都根本不存在,哪里来的卖?无非是六小龄童接受采访说自己计划拍西游记电影,也是对杨洁导演的纪念之类的话。这和灵堂卖片扯得什么关系?就算在灵堂上当场拉摄影机开拍,最少也要一年制作周期。什么热点能维持一年?说他蹭杨洁逝世的热度在灵堂卖片云云,这纯粹是欲加之罪。能对这种义愤填膺的人,脑子里装的是什么?

某些人喜欢把人品挂在嘴边,一副火眼金睛,眼里不容砂子的嘴脸,他们要替天行道,他们嫉恶如仇,所以对六小龄童要这么穷追猛打,不把他变成人人鄙视的小丑就不罢休。我倒挺好奇,他们觉得其他演员都是超然象外,不求名利,没虚荣心的艺术家?同年龄的老演员里,谁的人品是比六小龄童好的。成龙?唐国强?周星驰?

要放大开来扒,这些人的品格缺陷只会比六小龄童大吧。无非是有些人掩饰缺点更娴熟,总能示人以老艺术家或巨星风范。有些人不善于掩饰缺点,话说得越多,让人觉得可笑的地方越多。在人们的眼里显得拙劣,滑稽。

看些断章取义的信息,就深文周纳,把六小龄童说得如何人品卑下,也够滑稽的。说句难听的,六小龄童老婆都没觉得他人品如何不好,都没和他离婚。杨洁导演和六小龄童合作了六七年,也没觉得他不堪到要彻底断交。那别人操什么心?

真要说出来,六小龄童的敬业程度,为一个角色付出努力的程度,吃苦的程度,还远远超出了现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演员。拍摄西游记六七年,每个月的报酬也就几十块吧,特效化妆,脸上全身戴着都是不透气的猴毛皮,闷热不堪,普通人坚持一两个小时就痛苦受不了吧。看介绍,为了表情灵活,里面还要涂胶水,安弹簧,会扎破脸皮。六七年如此,能坚持下来,就足够让人佩服。又不像现在的演员,拍五个月主角就能赚个几千万。

看不起六小龄童的人,让他们先去吃六小龄童吃过的苦,试试看能坚持多长时间?别说那个年代的人就都能甘于寂寞清贫。八十年代已经是人心浮动,经济利益挂帅了。演唐僧都换了三个了。演唐僧还比演孙悟空轻松多了呢。人品真和一些人说得那么不堪,能和杨洁导演合作六年?就算他想演,都被杨洁赶走了吧。反正有猴皮外套,换个人演,还不像换唐僧那样容易被观众看出来呢。

 

六小龄童对西游记有执念,对孙悟空这个角色有执念,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么?在其他人眼里可笑、拙劣。在他那儿,这就是投入生命,投入青春,一生都与之关联的事情,这有什么错呢。他演了这个角色,他一辈子都会沉浸在对这个角色的感情中。这种体验,当然不是那些花两三个月时间,儿戏一样胡编恶搞,就来圈钱,一大批帮闲加傻子还能吹捧什么后现代解构云云的西游题材电影的演员能有的。

人有了执念,不断重复说一件事情,就和祥林嫂一样招人厌恶了,别人觉得他唠叨不停,觉得他面目可憎。可反过来说,一个演员一辈子都全情投入一个角色,是值得尊敬的。至少他真是把自己生命投入了进去。现在中国的影视剧,有多少角色是能立得住的?大多是快餐垃圾式的拍完,三四个月了事,演员获得巨额报酬,观众马马虎虎看完就算。自从港式恶搞影视成了中国主流,中国古装影视就进入了逆向淘汰。美国拍权力的游戏一年拍10集(甚至不到),六七年也就拍个六七十集,中国现在则是五个月拍完六七十集的电视剧,已经可以作为演员敬业的事迹来吹嘘了。

六小龄童对恶搞西游的批评,反对孙悟空谈恋爱等等,不仅招一些人厌,还招一些人恨,这不是要断人财路么?那只能说明他不圆滑,情商低,算什么错?难道连实话都说不得了。香港那些恶搞片,本就是烂,还不许人说了?哪个国家的文化输出是靠这么低劣粗制滥造的玩意儿?不说剧情,作为电影的特效化妆比86化妆低劣得多,把臃肿的猴脸和86版猴子化妆对比一下就知道了。到现在,连一部正正经经,忠于原著、场景瑰丽,审美正常的西游电影都没有,胡编恶搞、乱七八糟的西游电影,倒如过江之鲫,层出不穷。这还不许人说了?倒弄得好像是六小龄童搞专制,要剥夺谁的自由一样?如果正经的西游神话电影能有个一两部,那算他专制好了。

实际情况是按原著老老实实正经拍的电影,一部都没,恶搞戏说或低劣改编铺天盖地!

资金就这么些,轻轻松松拍拍港式大话西游之类的恶搞烂片就能赚钱,谁愿意投资花苦功夫正经拍?美国的《指环王》都快是二十年前的电影了,中国呢?恶搞戏说成了政治正确,谁要反对,就成了怪胎,被侧目而视?一些商业利益集团扶持香港导演一部接一部的拍稀烂的西游题材电影,可能就需要维持这种舆论氛围,方便他们捞钱吧。六小龄童成了他们集中火力打击的一个靶子。

还炮制舆论,什么86西游是儿童版,西游原著是黑暗的,周星驰才是吴承恩的隔世知己云云,也只好忽悠忽悠不看原著的人,那个我以前就详尽驳斥过了。【1】

当然许多人跟风嘲笑侮辱六小龄童,还真是自发的。他们是有欺软怕硬的劣根性。一方面六小龄童家喻户晓,侮辱他,可以充分满足他们凌虐名人的欲望;另一方面六小龄童这种老演员,知名度高,但只有些散粉。不像年轻明星那样有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粉丝群体能迅速控评。章金莱被侮辱了被嘲讽了,只能自己笨拙地辩解,就和孔乙己一样。只会让更多人看他的笑话。侮辱他,能让这些人更畅快淋漓地享受凌虐践踏的快乐。反之,如果是港台明星或年轻明星,纵然挖掘出许多黑点,也会被粉丝控评,嘲笑侮辱被冲得没影,那就不能尽兴了。就不能营造这种全民狂欢式嘲讽侮辱人的合群快感,乐趣就大减了。

还有一点是,六小龄童那些所谓缺陷,大多是和他对西游记的执念有关,这是他独有的。嘲讽侮辱他,看客就象看猴戏一样,觉得好玩,永远不会担心反弹到自己身上。反之,其他明星的缺陷,比如不正当男女关系,逃税,抄袭,投机取巧之类。侮辱人者,说不定自己也会犯,批评起来难免惴惴,最多一阵子也就完了。只有六小龄童才能让他们这么尽兴、持久、毫无顾忌地侮辱嘲笑。

当然再有一点,许多人潜在地就是对大陆的东西觉得自卑。哪怕像86西游记这样给无数人童年带来兴奋快乐的经典电视剧,他们也总是不自信,觉得土。如果是港台八九十年代拍摄的那些粗制滥造的肥皂剧,再低劣,他们也觉得要仰视,是所谓童年少年情怀。虽然86西游记其实才是走遍千山万水,竭尽心血诚意拍摄而成的。这种自卑情结导致,港台旧剧旧片是他们神圣不可触动的情怀,参与的演员,哪怕人品是真的不堪也永远在高高的神坛上。而大陆的,当然就是说践踏就践踏了。

 

所以实质,不是这些人嫉恶如仇,而是势利卑鄙。集群式持续刷六学梗,不是六小龄童真有多可鄙,而是此乃成本最低廉的侮辱人来取乐的途径。复制几句中美合拍、文体两开花、章承恩,就能收获弱智似的快乐,就能构建起自己道德人品比六小龄童强多了的优越感。多么合算!


【1】《西游记》是某些人所谓的黑暗恐怖么?(一)(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杜车别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