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战狼2成功归结为什么爱国情怀或运气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看一些评论说战狼2成功原因,说来说去还是没说到点子上,还在归结于影片的外在因素:运气、情怀之类。这种思想作祟,难怪大部分中国电影越拍越烂。战狼2能成功,第一是质量,第二是质量,第三还是质量。
光说能调动观众情绪,哪部电影不想调动情绪?光说爱国情怀,要是爱国情怀那么好使,轮得到吴京?这种商业类型片,一批人似乎很看不起,觉得下里巴人,不够高雅深刻。但它的拍摄难度,需要的技术含量,其实远比那些小圈子里自娱自乐,无病呻吟的所谓文艺片大得多,甚至大十倍,百倍。
吴京成功的地方不是什么情怀,运气,而是真正做到了心无杂念,拼死投入,无条件把电影质量放在了第一位,排除其他一切因素干扰,用拼命三郎,敢死队的精神去拍一部电影。别的不说,吴京拍特种兵就能先自己去当十八个月的特种兵,有几个中国导演能这么做?要是中国那些古装历史题材电影的导演也能用这样的精神专研,中国古装电影会烂成这个样子?他做到了其他导演没做到的,票房才能达到其他人不曾梦想的地步。
有许多地位比吴京高,影响力比吴京大的导演,看看他们的电影,充满了各路资本势力硬塞的演员,剧情制作各种妥协,一开始就没信心靠质量取胜,充满了各种给自己开脱的借口。或者总是充满侥幸心理,觉得请个虽然年龄形象气质未必完全适合角色的明星演员也不要紧,能吸引更多眼球就合算。最后电影在形形色色此类看似精明的算计下,成了扶不上墙的烂泥。包括姜文,似乎都如此。过去《阳光灿烂的日子》完全用不知名的新人做主演成功,现在的姜文似乎拍部片子,不请个港台明星,不让自己老婆参演,就没自信一样。
过去中国票房登顶的电影,确实充满了投机取巧的因素,类似《捉妖记》《美人鱼》之类,与其说是电影成功,不如说营销忽悠术的成功,电影本身很烂。但这种忽悠术能得逞一次两次,观众也不可能总是上当。以后效尤者,收益不断递减。中国电影的票房,也就和质量一样呈现难以为继甚至崩塌的情形。
这次《战狼2》的好处是总算是硬碰硬,实打实靠真正自身的品质获得高票房,其他影片的制作方如果能正确吸取经验,算是一个好的转折点。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杜车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