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应该废除奥运了?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霍顿攻击孙杨是drugcheat,引无数国人怒骂。有人唱几句反调,也都淹没在声讨浪潮中了。不过前两天爆出陈欣怡药检阳性的消息。使得对霍顿的痛斥泄了点气,一些人甚至开始转向。

其实骂霍顿是对的。兴奋剂问题,证据说话。检测出来有问题,该怎么处罚就怎么处罚。过去检测出的问题,权威机构是怎么定性的就怎么定性。不同意,拿出证据来。拿不出证据,私下议论随便,若在公共场合用揣测代替事实,诋毁对手清白,就是败类。没什么好客气的!

要不按这规则来,就凭捕风捉影的想象,就没边了。乒乓球这种项目,西方人使兴奋剂应该也不中用。类似游泳田径,则大有理由怀疑欧美运动员都故意服用兴奋剂,只是没测出来,这有意义么?牙买加百米选手鲍威尔过去被检测出兴奋剂,那其他人是不是用过呢?美国跑百米的泰森·盖伊也曾经尿检阳性,其他美国运动员呢?

似霍顿这种,也可猜测他是贼喊捉贼。因自己用禁药,心里有鬼,把脏水泼到孙杨头上以舒缓病态情绪。当然,没证据,也只能是怀疑。

不过有些人的意见,中国是所谓举国体制,出现禁药问题必是集体行为云云。而西方是所谓商业化体制,出问题也是运动员自己的问题。

这就是不动脑筋了。

首先应该正名!哪来那么多举国?最多不过是把一些竞技体育的选拔训练工作交给指定行政部门负责而已,资源投入都有限制。这要算举国,把中国多复制一百个来也不够。充其量叫做“部门体制”也就不错了。

其次,这种“部门体制”下,集体使用禁药的概率依我看比西方的商业化模式低。

纯粹商业化,金钱刺激下,人更无廉耻。要么不用兴奋剂,要用兴奋剂就是成批成群,不仅一个国家的队员齐用,甚至一个项目绝大部分人都在用。谁不用,就被淘汰出局,这是市场指挥棒下的逆向选择。就算查出来,最多就是追究个人,除此以外似乎找不到更多其他责任人。大环境没改变,以后依旧是一群药罐子在比拼。

臭名昭著的环法自行车赛,七届冠军获得者阿姆斯特朗被查处后宣称:“不用兴奋剂不可能赢”。[1]

另一个环法冠军乌尔里希更直白:“那时,几乎所有人都在服用兴奋剂,我和他们用的基本差不多。”[2]

 查处阿姆斯特朗后是不是改观了呢,意大利调查法官罗贝蒂说:

“直到现在,仍旧有许多车手往自己的身上注射各种药物,他们根本不觉得良心不安。”

 “相信我,什么都没有改变。有人说,过去几年自行车运动正在得到净化,这不是真的。有人说,体育和自行车已经走在远离禁药的新路上,我对此也要摇头。那些大唱赞歌的人,并不真的热爱体育,禁药仍旧渗透在各个级别的自行车赛中。”[3]

环法自行车赛有三个特点,第一是高度商业化,第二是兴奋剂能有效提高成绩,第三,所用兴奋剂并不容易检测出来。

任何具备这三个特点的竞技体育项目,都难免禁药泛滥的恶性循环。商业化体育本就是使用兴奋剂最大的兴奋剂。惊人的成绩对举办方和赞助方来说是最能吸引眼球,最能带来经济效益的。被查出来,不要紧,反正是运动员自己的事情。这个环境不变,等同于滋生细菌的温床不变。

部门体制下,多少有顾虑国家颜面的制约。现在一个国家多得几块金牌,未必能添多少荣耀。但爆出丑闻,就是对政府声誉的严重打击。对中国这样一个要面子的国家而言,更是如此。这样的体制下,使用兴奋剂的动力远比商业化金钱刺激操纵下的体制小得多。金牌少几块,最多算官员能力有限,调换到个清闲的岗位上照样能舒服度日。如爆出重大兴奋剂丑闻,负责官员吃不了兜着走,甚至可能进监狱。

所以照我的观点。同样查出兴奋剂使用问题,在中国是个别团队的孤立事件的可能性更大,而在欧美则是整个行业都烂掉的可能性更高。真要反思禁药层出不穷,难以根绝的体制原因,那也是按照西方价值观构建起来的包括奥运在内的整个竞技体育机制的问题。

 

竞技体育的形成和发展有其合理自然的因素,只要有一定数量的人从事体育锻炼,总会有一较短长的欲望。先是一个地区,然后是一国,再然后就会是国际比赛。比赛的胜出者,则受到人们的推崇。

大众多少会有寻找偶像来膜拜的欲望。体育竞赛则提供了满足的渠道,相对于政治偶像,其危险性破坏性更小,相对于娱乐圈,则含金量似乎更高点。人们在体育明星身上寄托了很多美好的追求:天赋才能,强大毅力,奋勇拼搏,公平公正等等。

只要不过度,这都是有益的。但当资本参与进来,一切就变味了。对资本家而言,激发大众更狂热的痴迷,才能赚取更多的利益。竞技体育相当于提供了一种精神成瘾的嗜好品。谁能站上最高领奖台,不仅是好胜心的满足,更意味着各种巨额奖金,丰厚的广告代言费,以及无数粉丝痴迷狂热的追捧。原先靠作弊赢,运动员会自觉可耻。但到了名利成最高目的,体育竞赛的真正宗旨自然可以牺牲掉了,兴奋剂的泛滥也就不可避免。

人体的生理极限摆在这里,达到一定限度,再往上,要压倒竞争对手,不就是靠吃药么?合法的吃药,可以曰科学调养;不合法的吃药,那就是丑闻了。

在一个拜金的商业社会里,既要用重金诱赏更高、更快、更强、又要禁止吃药,就应了孔子说的“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庄子.人间世》)。运动员要么自己吃药,要么成天心事重重地猜疑是不是竞争对手吃药,比赛不是友谊的平台,而成了互相猜忌仇视攻击的舞台了。这是体育的异化,也是人的异化。

许多人膜拜的体育明星、励志偶像,转瞬之间就可能成为众人不齿的小丑。从传奇的英雄到可鄙败类只有一步之遥,阿姆斯特朗就是例子。不过这依然阻挡不了欧美众多的服药者前仆后继,因为只要巨大经济利益作饵,服药就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即便没有兴奋剂,这种极端化的竞技体育也是走上了歧路。

高强度训练和兴奋剂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摧残运动员身体长久健康为代价来换得一时的运动成绩的提高,早就背离了运动的初衷。

公平云云更谈不上。发达国家里有着最优裕的训练条件的运动员,和穷国里基本条件都没保障的运动员之间,有什么公平可言,从最初的起点上就是不公平的吧。兴奋剂所造成的不公平倒还未必那么悬殊。

巨大利益诱惑导致的裁判不公,运动员之间猜忌敌视,各国人群之间的互相鄙视攻击,也都屡见不鲜了。

可以说资本社会下,在竞技体育上人们寄托了多少美好,也就附着了多少污秽。

体育最本真的目的,是强身健体、娱乐放松,是为人的发展服务,背离了这个目的,就是一种异化。西方主导的这种竞技体育机制淋漓尽致的体现出这种对人的异化,是该到了削弱乃至废除的时候了。把原本投入到极端化的竞技体育中的巨大社会资源,转而投入群众体育的开展提高上,更有意义。即便要举办世界人民交流的盛会,也可在普通运动爱好者中随机抽取来比赛联欢。其交流沟通,增进彼此理解的效果更好吧。

中国真正的强大,华夏真正的崛起不是在西方设计的游戏,西方主导的规则下,拼命争夺名次,眼巴巴地看着对方脸色,获得一二首肯,就欣喜若狂,转载相告。那样做,再怎么挣扎,都不过是在别人的套子里,被别人的价值观牵着鼻子走而已。有点志气,就自己设计游戏,自己主导规则,自己传播价值观,自己引领潮流,让西方人争先恐后参与才对。

 

不过一些人可能已习惯于这种竞技体系,说废除不现实,哪怕削弱,都会让他们觉得难以接受。其理由无外乎如下几点:

第一:更高、更快、更强,这种不断突破极限的精神,乃是人类的宝贵品质,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第二:竞技体育是国力的体现,是提升国家威望和影响力的重要阵地,怎么能丢失呢?

第三:从娱乐的角度说,高水平乃至顶尖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乃是不可替代的。

 

其实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

第一、突破极限当然是好的,但在竞技体育这里,更多的还是托词借口。

要追求突破极限,那也应该是在更能彰显人和动物区别的领域,硬要在并非人类强项的领域上钻牛角尖,钻的过来么?人类这么多职业,就算抽选出一些既具实用价值,也有观赏性的职业技能来比赛,这也比在肌肉耐力和爆发力上突破,来得更有意义吧。这其中当然也可能有一些技能和奥运会项目重合比如射击、射箭之类,那就不妨保留。

 

第二点:现实情况是,奥运会上得更多金牌,已经很难让其他国家更尊敬佩服了。中国得金牌,西方人要么是怀疑中国用了兴奋剂,更仇视中国;要么认为这是极权体制下不惜代价的面子工程。

靠这个来提升国家威望,有点一厢情愿。

至于激发民众爱国热情,增加国家凝聚力。要我说,爱国热情靠此来维持,其基础也算是相当虚浮了。是不是国家稍困难点,许多人就会恨国,鄙国了?北京奥运会、伦敦奥运会,中国也确实得了很多金牌,奥运会后还安排了一些冠军去巡游表演。似乎香港、台湾地区的人也并未因此增加多少对祖国的向心力和认同感。

 

第三:不存在什么无法代替的娱乐。

一些人浸淫在目前,总难以想象摆脱目前的境界会如何,他总觉得现在的某些快乐一旦丧失,就是无法承受的代价,是永久不可弥补的遗憾,实则这是被狭隘的认知束缚住了。

原始人自由狩猎的快乐,现在的绝大部分人大概永远也不可能享受到了。但人不能为了狩猎的自由,就永远停留在原始社会吧。在更高级形态的社会,你会找到其他以前难以梦想的自由快乐。

现在人们对奥运所带来快乐的迷恋大概也类似于此,如果没有奥运了会怎么样?

旧的快乐不去,新的快乐不来。没有奥运了,不再热衷于竞技体育了,大概人们也会找到新形式的快乐,而且这快乐或许还胜于观看奥运比赛,关注金牌榜排名高低的快乐吧。

 

人们害怕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旧的体系种种耽恋不舍,对新社会新制度,总会有种种恐惧,也是如此。

这正如庄子说的“濡需”也即“豕虱”,把猪的长毛当成“广宫大囿”,把猪身上的“奎蹄曲隈,乳间股脚”当成了安居乐土,难以想象还有超出其外的广大天地。



[1] http://news.xinhuanet.com/cankao/2013-07/01/c_132501133.htm

[2] http://www.chinadaily.com.cn/micro-reading/dzh/2013-06-23/content_9391044.html

[3] http://sports.sina.com.cn/o/2012-12-31/10296359624.shtml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杜车别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