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哥也在看杨振宁的人生中不可思议的“巧合”太多……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来源:知乎 作者:徐洪志
捋一下杨振宁的的简历,我觉得他很可能是tg的卧底……
40年代他在西南联大,那地方有多少tg自不必说……
新中国成立后,留在美国,因为当时中国完全没有搞理论物理的条件:你在那边可以为组织发挥更大的作用……
李政道(左)与杨振宁(右)
然后五六十年代就是杨振宁学术成就的爆发期……他大部分成就都是在这二十年取得的。
拿到诺贝尔奖之后,他做了一件事:安排岳母曹秀清从台湾去美国,再从美国飞往日内瓦。由中国外交部的同志亲自接机,安排休息数日后,转机飞往北京定居。本来,常凯申是很希望能拉他过来的,让曹秀清去美国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1971年7月,中美关系刚刚解冻,基辛格访华,刚回去没几天,杨振宁就跑到中国来了……你真不是来述职的吗……
回到美国之后,他就开始巡回演讲。努力说中国的好话,甚至对文革也大大赞扬一番,很奇怪没多少人去扒这个事情,这才是他真正的黑历史啊……
这之前他就参加了保钓运动,他是当年保钓运动的精神领袖;而且他不仅是说说而已:
1971年10月,杨振宁在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举行的“归还冲绳协定”听证会上作证。他从历史、地理和现实的角度全面讲述了钓鱼岛是中国领土的事实,为维护中国领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自己掏钱在纽约时报刊发公开信,呼吁美国赶紧和中国建交: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有人总要纠结1964年杨振宁加入美国国籍的事情。他们就不想想,如果不是有这个美国国籍,老杨办这些事有那么顺当吗?
接下来他为中国的做的事情……呃,太多说不完,就说几个和钱有关的: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一年。
1981年,杨振宁在美国石溪分校设立了CEEC奖金,从美国和香港募集资金,专门支持中国各大学、各研究所人员到石溪做访问学者,到90年代初,共有80余名中国学者得到此奖金支持成功赴美,其中绝大部分按时回国到原单位服务。
1983年,杨振宁在香港发起创立中山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基金会,基金会从成立到2007年结束的24年中,资助金额累计达2000多万元港币,资助基础研究项目数百个,使一批中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同时还为中山大学建成一座研究大楼。
1992年,为了南开主办的一场国际会议,杨振宁筹集了两万美元。考虑到大陆不易换开百元大钞,他特地换成20元、50元的钞票,捆在一个包里带来。南开数学所的第一台计算机和激光打印机也是杨振宁当时购自香港,运到天津的,他还派自己的秘书负责打字。他甚至考虑到了外宾喝咖啡的习惯,打算自带咖啡壶。
2005年5月,杨振宁奔赴香港为清华大学高等学术研究中心筹款。他在谈起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命名风波时说,如果李嘉诚先生捐给清华高等学术研究中心10亿元,他一定会用李先生的名字为该中心命名。据悉,2005年,杨教授已经完成筹款1000万美元。
杨振宁在清华大学的年薪为人民币100万元,但他分文不取,捐给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他还卖掉了自己在美国纽约的一处大房子,向清华捐了100万美元。他把诺贝尔奖金的一部分,也捐给了清华。
我觉得真正的共产党员差不多也就只能做到这样了……
2003年他回国定居,2017年重新成为中国公民,你咋看?我觉得应该就是归队了吧……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猫哥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