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说的,要学会认识自己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文/小庄
一,
今天聊一聊精神小资。
什么是精神小资?
用阶级的观点看,就是既当不了资产阶级,又看不起无产阶级的一个群体,就是我们的精神小资群体。
这个群体是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想要过上流社会的生活,可是挤破了脑袋,也没能挤得进去。你让他跟底层群众打成一片吧,那也十分难为他,因为他从骨子里觉得自己“不至于此”。
这个群体身上有着显著的既自卑,又自负的一面。
当他们被资本剥削的苦不堪言的时候,当每个月房贷、车贷、信用卡接踵而来,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他们也常常自我怀疑,甚至自我否定。
但是当他们应聘进了某个大厂,或者在公司升了一个主管或者经理的时候,他们又突然的迷之自信起来,觉得自己似乎与众不同了,上了一个阶级。
为什么生活里会有很多这类精神小资的存在呢?
至少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外部原因,一个是内部原因。
二,
从外部来讲,自然是受了资产阶级那一套文化思想的腐蚀。
资产阶级因为掌握了生产资料,可以靠剥削别人为生,所以他们毫无疑问的更加追求自我的享受和放纵。
当然,他们自己是不会那么说的,他们会给这种自我享受和放纵起几个很好听的名字,比如什么“个性张扬”、“灵魂自由”、“追求自我”等等。
听上去是没错,可是这种个性张扬,人家资产阶级是分得很清楚的。
人家至少分成了白天和晚上的区别。
白天,人家那叫灵魂自由,到了晚上,灵魂自由就无缝切换成了“多人运动”。
白天,人家无时无刻不在捍卫自己的价值观,到了晚上,人家就可以肆无忌惮的搞婚外情。
本来嘛,这种“灵魂自由”和“价值观”的事情,跟阶级本身没有什么关系,那是人性上的东西。
可是奇妙的事情在于,这种事情发生在无产阶级身上,那就是“穷人的劣根性”,这种事要发生在资产阶级身上,那就变成了“全天下男人都会犯的错误”。
你说这滑稽不滑稽?
而帮助资产阶级叫嚣的最凶的,往往就是这个精神小资群体,他们自己觉得自己无比正义,甚至觉得自己好像不是在帮资产阶级喊话,倒似乎是在为自己喊话一般。
为什么有这个错觉呢?
因为幻想自己也能过上这种资产阶级的生活,所以倒是提前为资本家摇旗呐喊起来了。
他们根本不知道,这种“多人运动”、“婚外情”的文化腐蚀下,受伤最严重的、吃亏最大的恰恰就是无产阶级。
咱就算没读过马克思,起码看过几部家庭伦理剧吧,这种文化之下,哪个阶级吃亏?哪个阶级受益?
《毛选》开篇就说,革命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
现在情况不同了:
革命时期的大规模的急风暴雨式的群众阶级斗争基本结束,但是阶级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所以我们现在也要常常搞清楚一个问题:
某种文化,某种制度,或者某种舆论,它到底有利于资产阶级还是有利于无产阶级?
当然,矛盾是对立和统一的,有时候它们既有利于资产阶级,又有利于无产阶级,那是再好不过。
但是当矛盾发生冲突,或者说发展为对抗性矛盾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要首先想一想这个问题?
不能成为鲁迅笔下的“乏走狗”,被人卖了还帮别人数钱,对不对?
三,
前两天,我们一篇文章里说到,毛泽东为什么做任何事情,不管多么艰难,他都能坚定的干下去?
我当时说的是,因为他总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留言区就有人问:那一个人要怎么才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呢?
这个问题问得确实很好。
其实这就是一个认识自己,认识世界的问题。
当然,自己也属于世界的一部分。
要能清楚的知道自己在干什么,就必须对自己,对事物的性质认识的很清楚才可以。
我们上面的精神小资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有资产阶级的命,却得到资产阶级的病。
说清楚一点就是: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不清楚。明明自己是彻彻底底的无产阶级,偏偏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资产阶级。那只要一涉及跟阶级斗争有关事情,可不就立马昏了头,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了吗?
那么,我们要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给自己作出合理一些的定位呢?
《毛选》里有一个方法,叫“划清界限”。
在革命队伍中,要划清正确和错误、成绩和缺点的界限,还要弄清楚它们中间什么是主要的,什么是次要的。例如,成绩究竟是三分还是七分?说少了不行,说多了也不行。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毛选第四卷,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不管一个人认不认可阶级斗争那都没什么关系,毕竟我们生活里要面对的很多事情也未必都跟阶级斗争有关。
但是如何更好的认识自己,却是任何一个人都必须要不断经历的一个过程。
就好像一个产品,必须随着市场的变化不断自我迭代一样,否则就很容易被淘汰。
所以,对自己的定性,其实就是对自己做过的事情,犯过的错误,做出的成绩等等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以前共产党每到一个阶段,都喜欢做一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方法很好。
我们自己也可以给自己做一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把自己的历史,自己做出过的成绩,犯过的错误,拿出来,自己理一理,顺一顺,对认识自己有很大的帮助。
在工作上,我们是几分成绩?几分错误?
在家庭上,我们又是几分成绩?几分错误?
有事没事的这样自我剖析一下,不管是分析自己的阶级立场,分析自己做过的事,犯过的错,都是有好处的。
不然一不小心,就会像孔乙己一样,发出“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样的疑问。
今天不是还有很多精神小资有这样的疑问吗?
“资产阶级的多人运动,那能叫多人运动么?”
历史文章: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角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