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选》说的:做人不要搞两面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文/小庄

一,

这两天香港颁布了一个《禁止蒙面规例》,也有人称为“反蒙面法”,宣布:

“禁止示威人士在游行集会期间遮蔽全部或部分面容。

这个“规例”如果能投票的话,我一定举双手投赞成票。

其实我们说,一个人在做某件事的时候,为什么会选择蒙面呢?除了是要“深藏功与名”之外,我只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干那点破事儿有些见不得人。

就连武侠小说里,也大抵如此。不信你看萧峰、郭靖、令狐冲这样的男主角出场的时候,除了喜欢带音响之外,那是绝少会戴个面具的,因为这会显得他们的形象不够光明磊落。

只有像岳不群、左冷禅之类的阴谋家、小人才喜欢戴面具。

他们不仅在干坏事的时候要戴面具,就连平时生活里也喜欢戴着虚伪的、心口不一的、言行不一致的“面具”。

他们之所以要戴上这样的面具,大多数时候是为了隐瞒自己的行动或是观点。

通常喜欢戴这种面具的人,我们也把他们称为“两面派”。


二,

这个号平时喜欢读《毛选》,《毛选》就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做人不要搞两面派,不然就一定会失败。

《共产党宣言》里说:

“共产党人是从来不屑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的”——《共产党宣言》

而《毛选》则充分的践行了这个原则,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篇目:《论持久战》。

此文毛泽东写于1938年,是在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为了解决当时困扰全国人民的几个大难题而写的,当时的环境是:有人怀疑中国必亡,而有的人又觉得中国能速胜,有人在搞投降妥协的活动,也有人表现出消极抗战的态度。

虽然,国民党内也有人提出要打持久战,可是怎么打?打多久?用持久战是不是就一定可以胜利?如果能胜,那是为什么能胜?

只有从理论上回答了上面的问题,才有可能坚定全国人民抗战的信心,才有可能构筑起足够坚实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部辉映当世,照耀千古的理论著作《论持久战》诞生了。

读过这篇著作,会发现它除了条理清晰,逻辑严密,具有极强的预见性等特点之外,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光明正大,因为里面没有丝毫的隐瞒自己观点的行为。

此文当时不仅是写给共产党人看的,也是写给国民党和全国抗日民主人士看的,就连日本人,我们也一样不隐瞒,不封锁,文章登在报纸上,谁都可以去看。

所以文中若是有一点两面派的东西,那就断然经不住推敲,最后也起不到坚定全国人民抗日信心的作用。

八年抗日战争的历史已经足以证明这篇文章的光明正大,比如我们会发现,文章中说了要联合全国人民一起打日本,那我们就一定坚决地放下两党之间的矛盾,把蒋介石团结起来;文章中说了要用什么样的战略战术,我们就真的是践行着这样的战略战术,这就叫“心口合一”“言行一致”。

我们不会像蒋介石一样,一边也在高喊着:

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蒋介石的抗日宣言》

一边又偷偷的跑到八路军的根据地去打上几枪,开上几炮,还搞出了“皖南事变”这种连自己人都看不下去的愚蠢行为。


三、

搞两面派的活动之所以站不住脚,是因为它不仅仅只是一个涉及道德层面的问题,本质上它其实是一个科学理论层面的问题。

《论持久战》的高明之处,不是仅仅的一个道德上的“言行一致”,而在于它从科学上分析了日本发动这场战争的内部矛盾,特点,和发展趋势,同时又将我方抗战特点,战争的性质作了极其透彻的分析,最后才得出相应的战略战术,以及日本必败的结论,这样的结论是足以让人信服的。


前段时间,任正非在一次访问中说:“大家不要把华为手机跟爱国这件事联系起来,华为手机就是一个商品,这个商品你觉得好用,那你就用,如果觉得不好用,那就不要用,不要把商品跟爱国联系起来”。

这段话凸显出了一个企业家的格局,这种格局也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光明正大,不搞两面派的活动。

什么是两面派,把爱国主义同消费商品这两件事结合起来,嘴上说的是爱国主义的口号,实际做的却是刺激消费购买的举动,那你就是搞两面派。

这种情况,也许暂时能获得一些好处,但是最后特别容易遭到反噬。

华为本身是一个商品,它能卖得好,那一定是因为它本身的商品属性好,比如质量过硬,科技水平高,营销和市场做得好,这才是支撑它卖得好的核心基础,而不是爱国主义的口号,这不是道德问题,而是一个理论问题。

看不到这一点,就容易掉进“两面派陷阱”,嘴上说的是一样,但是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样,久而久之,就容易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投机主义者”。


四、

其实一个人如果坚持光明正大,坚持心口合一,对于改正自己的错误,帮助自己成长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比如毛泽东在苏区时期,身上就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缺点,这种缺点就是,动不动就拍桌子走人。

因为每次在讨论战略战术问题的时候,他就发现有一群人喜欢搞“教条主义”,照搬苏联的军事经验那一套,但是又明显的不合乎红军的实际情况,所以他就很容易生气,而毛泽东脾气也很大,一生起气来,就喜欢拍桌子走人。

就好像你今天在公司遇到了一个“教条主义”的领导,然后一言不合就拍着桌子跟领导说:“老子不干了”。

本来这也算不上缺点,因为如果真是领导的问题,也怪不得你。但是这事儿放在革命年代就不一样,一旦这种教条主义进入到军事指挥层面,后果是十分严重的,会导致无数的革命战士白白牺牲。

这虽然不是毛泽东能左右的,但是他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要使得自己的路线得以执行,就要学会团结大多数,孤立少数。

否则,不管你多么正确,如果你动不动就拍桌子走人的话,就特别容易得罪人,最后造成自己被孤立和排斥的局面,而这种局面,往往又会造成无数战士白白牺牲。

所以经过中央苏区的打击之后,毛泽东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懂得团结大多数,孤立少数。


毛泽东之所以能认识到自己身上的这个问题,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光明正大的把问题暴露出来,这样才会给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最后,正如毛主席所说:

我们不是当面一套,

背后一套,

我们只有一套,

没有两套。——《毛泽东文集,第六卷》



全文完


历史文章推荐:

蒋介石的失败告诉我们:要时刻记得抓主要矛盾!


关注公众号—八角楼上,更多读毛选的好文章。

点击右下角“在看”也是对作者极大的支持。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角楼上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