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投资中,未来什么城市最容易翻倍上涨?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关注“楼市团长”,公众号窗口发送“经济”,即可免费领取八本奥派经济学书籍。楼市团长,只站在购房者角度写干货文章,用多年经验手把手教你买好房,实现房产裂变增值。如你希望学习更多房产投资方法或申请100万总额度信用卡,请扫文章下方二维码加入知识星球。自媒体同行如需转载请公众号留言,开长白给您,所有文章随便转。


01、城市次序是房产投资首先要考虑的因素


作为一名资深的房产投资者,不光要对全国各地的主要城市要有基本的研究,还要明白一个概念:城市次序

所谓城市次序,指的是在中国当前的政策环境中,城市先后发展的次序。

当前的次序是:海权>陆权

未来的次序是:科技权>海权>陆权

在海运贸易为主的时代
中国城市格局不会变
改变海权城市命运的不是陆权
而是科技权

在传统意义上,城市命运是由地理位置决定的,就连北京,也是由它的地理位置决定的,以前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现在是平衡南北越来越大的经济差距。但是北京的外来人口实在流动太频繁,当局不得不采取了措施。
 
纽约东京上海这些更不用说了,都是地理位置决定的,都是大港口,也就是所谓的“海权”,以海权为基础的城市布局仍然是今天世界的格局。这种格局已经存在了几百年,那么,陆权能够取代海权吗?
 
陆权取代不了海权
 
海权的基本逻辑在哪里?在于贸易与航运,全球每年贸易额近200多万亿人民币,中国是25万亿人民币,占全球的14%左右,这些贸易额被各港口城市把持着。
 
陆权的逻辑在哪里?一条连着几个斯坦通向阿姆斯特丹的铁路能不能PK全球几十条连接各重要大港口的航运网络?

不能
 
各大陆地板块都是被海洋分开的,首先就不可能建立全球铁路网络,白令海峡通向美国?那是美国吗?那是加拿大旁边美国的飞地,著名的冰封之地阿拉斯加。陆运的成本远大于海运,人类会自然选择阻力最小的、成本最低的路径。
 
那么,这一条孤独的斯坦铁路能有多少贸易额?算个账,中国对欧盟的贸易占我国贸易总额的15-16%左右,顶破天这一条铁路的运量可以抢占对欧盟贸易的40%,那么,这条路的贸易额占中国的6%左右,占全球的0.85%,看起来,对于全球的海权没有任何影响,对于中国也没什么影响。
 
那国家为什么还要修那么多通往内陆国家的铁路呢?

国家修这些条铁路不是为了改变什么权,更不是让我们炒房子用的,它有别的战略目的。平时搞贸易,战时运物资,防止被海上封锁,预留通道。
 
没有陆权,就没有新一线城市的机会
 
也许北京最初并没想做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后来发现,不做这两个中心,无法控制局势,所以,北京的地位不用讨论,它是政治权力分配的经济权力。

很多人问我北京跌成这样,以后还有投资价值吗?

如果你有框架思维和长期逻辑,一定坚定看好北京,因为全世界来看,任何一个国家的首都,房价都是最高的几个城市之一。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加拿大,澳大利亚,甚至曾经一跌不起的日本,首都的房价都是最有增长潜力的。日本这十几年,其他城市没怎么上涨,但是东京缺一枝独秀,依然上涨。

02、除了北京,还有哪些城市潜力巨大呢?

内陆的中心城市依靠本省资源是无法与世界贸易的大节点抗衡的。
 
看看未来潜力之城的关键要素:地理位置+产业结构+都市圈
 
地理位置:三个一线都是大港口,上海是全球第一大港口,深圳是第三,广州大约是第七。

全世界来看,主要的大都市也都是大港口,纽约东京香港洛杉矶新加坡孟买等等,实际上,美国只有芝加哥一个内陆大城市,并且芝加哥也是五大湖的港口。

港口是工业制品和原材料全球流转的重要集散地,拥有港口即扼住了工业发展的喉咙。

历史上,我国曾被外国实施海禁封锁,导致长期物资短缺,工业原料供应不足,那么市场中的商品就极为有限,经济形态停留在以农业为主的自给自足的初级状态。可见,港口对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作用。
 
大都市都有港口,但有港口不一定会成为大都市,比如说宁波,也许在今天,宁波加杭州,就是杭州湾有可以匹敌上海的资源,但是上海已经占了先机,它已经把天然的地理位置化学反应成了固有资源,比如说它的开放性,与世界沟通的能力,还有多样化的产业形态等,这些很难在短期复制,不是一个港口就能颠覆的。
 
营商文明:长三角是中国文明程度最高的区域,自古有经商的风气,再加上海的辐射熏陶,长三角很自然形成了营商文明,珠三角是在贸易中被历练并接受营商规则的。反观,我国北方区域受儒家文化影响,重官轻商,至今仍然是官僚文化为主,又加上国有企业重工业多,更进一步抹杀了营商文明的萌芽。社会上“讲关系”的现象多了,必然导致交易效率下降,损耗社会资源。

文明就像酿酒,出来一点甘汁,伴随无数糟粕,这些官僚权贵糟粕至今仍然繁盛,是因为被某些集团把持受益。

很多都说喜欢深圳的城市基因,处处可见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他们注重市场化交易,整座城市散发出蒸蒸日上的气息。
 
都市圈:与其说一线城市是城市,不如说一线城市是都市圈,这就是一线和二线在形态上的分野,二线城市的经济辐射能力不足以把周围的城市融合进来形成都市圈。
 
只有具备了相当的经济体能,城市能量外溢,并借用周边城市的土地人工等,才形成互补的都市圈关系。
 
归根结底,就是二线的经济能量有没有办法跃升成一线?
 
没有足够的贸易和金融,很难具有大的经济能量,制造业不是量能密集的产业,只能产生并列的城市关系,苏州和无锡都是被上海凝聚的,它两个谁也凝聚不了谁。
 
长三角和珠三角每年的贸易量都是8万多亿元,而重庆和河南省都是4000多亿,它俩在内陆省份还算好的呢,金融更不用说了。

根据有一定国际公信力的GFCI排名,上海是全球13名,深圳是22名,广州是37名,别的那些跃跃欲试的新一线,我没找到它们的排名。
 
有人问,那些新一线都是内陆诸侯,有对本省的“北京效应”,是否能凭借这一点成为一线?

首先,北京和地方诸侯就差一个大的量级;其次,地方诸侯只能虹吸本省资源,无法虹吸全国甚至全球的资源,这就是区别。

中国的内需比较大,会增加陆权权重吗?嗯嗯,中国的内需市场并不大,中国只是人多,我们每年的消费支出是23万亿人民币,美国是80万亿,而我们每年买房是15万亿人民币,我们还要还几万亿的按揭款,so, 我们哪里有什么内需市场,房子就是最大的内需。

我们不是在买笋盘,就是在找笋盘的路上。

而且,随着老龄化与计划生育双重叠加的影响,我国内需市场,相比整个世界的市场也许不会呈现更明显的增长,毕竟我国只有13亿人,而世界是75亿人。

在陆权无法替代海权,形成陆上贸易大时代的背景下,大型都市圈就只可能围绕大港口产生。
 
不是说世界的海权格局没法改变,海权也是历史产物,当然会被改变,但是改变海权的不是更落后的陆权,而是“科技”
 
03、科技改变海权
 
事实上,科技正在改变着海权逻辑,硅谷和西雅图,深圳和杭州。

地理决定论都是因为人和物的亲达性造成的,未来的科技首先会改变人的亲达性,人已经不必要亲自到哪里去做什么事情了。科技会一点点弱化海权贸易的权重,从而颠覆海权城市。

当然,这是一个过程,但无法否认的是,科技爆炸是具有加速度特征的。
 
未来世界的交流不再是实际的人和货物的交流,而是数据与信息的交流,未来的码头既不是海港也不是铁路枢纽更不是河运,未来的码头是人和数据的码头。

谷歌的阿法狗就像当年瓦特的蒸汽机,蒸汽机开启了工业时代,取代了人的体力,阿法狗将会开启人智时代。
 
在工业革命之前的一两千年,人类没有太大变化,所以中国的封建王朝可以一代一代更迭,而工业革命完成后的不到百年,大清就被船坚器利攻破了大门,几十年后就被终结了统治,人类史上最盛大持久的农耕封建文明退出了历史舞台。
 
再怎么强调科技都不为过,不要抱着老路子看未来的世界,在19世纪不可以,在今天更加不可以。
 
是上海改变了纽约吗?当然不是,改变纽约的是硅谷。

同样,在中国,没有陆权下的新一线,只有科技下的新一线。

关注未来新一线科技权城市:杭州、成都、武汉、郑州、重庆



《楼市团长百万信用卡系列》已更新,全系列共5篇,目录如下:

第一篇:房产投资如何申请100W总额度信用卡

第三篇:房产投资申请100万信用卡之注意事项

第五篇:房产投资100万信用卡之不能说的秘密

《普通投资者如何从人生第一套房裂变成第六套房》目录:

第一篇:人生第一套房一定要赚钱才有机会裂变

第五篇:如何防范二手房交易的陷阱
第六篇:不同类型的房产价格上涨的逻辑
第七篇:一座城市板块轮动规律和投资方法
第七篇:楼市投资中最容易出现的亏损是什么
第八篇:投资什么房子最容易赚钱?
第九篇:不同信贷产品的运用与风险管理

第十一篇:银行是怎样一眼识破你的假流水的?附破解办法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房产投资笔记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