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土豪,分田地启示:道路永远都是曲折的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文/小庄
总的前途是光明的,
但必须经过长期的斗争与曲折的斗争。
短期的与直线的胜利是没有的。——《毛泽东文集,第二卷》
一,
一直以来,打土豪,分田地都是一件颇有研究价值的事,因为这是一个技术活儿。
就像武侠小说里的独孤九剑一样,虽说只有九剑,但是每一剑却又包含诸般巧妙的变化。
打土豪,分田地也是这般,虽说只是六个字,但是其中也包含着很多的技术难点,这些难点是如何被一一破解的?
我们这篇文章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二,
土地革命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技术难点就是:群众不敢打,也不敢分。
这并不难理解,上千年的封建制度和封建文化的剥削,使得农民对地主、官僚的畏惧心理十分严重,只要不是已经严重威胁到他们生命的那一刻,很少有人愿意起来反抗。
而且就是分给他们土地,很多时候他们也不敢要,因为怕红军一走便不作数了,地主要是将来再报复一下,那成本上就太划不来了,风险太大。
这事儿不是没有发生过,井冈山上的“八月失败”就是如此,红军一离开,百姓就遭到了地主残酷的报复,好不容易在自己刚分到的土地上耕种一年,结果到了收割的时候,全都被地主收回去了。
可是,这事儿没有群众的参与,是完成不了的,单单靠红军,尤其是初期的红军不过几百人,如果只靠这几百人去完成打土豪、分田地的任务,那简直是天方夜谭。
红军想到的第一个办法就是:分浮财,建根据地。
如果说分田地见效慢,至少要等耕种一年才有收获的话,那分浮财就不一样了,领了就能吃,拿着就能用,这个诱惑值瞬间暴涨无数倍。
那些拿了地主家粮食和财产的,自然也就把地主得罪了,后路也断了,只得跟着红军闹革命了。
这是其一。
其二,就是赶紧建立稳固的革命根据地,号召群众参军,共同保护大家的既得利益。
没有根据地,百姓就没有安全感,就会担心被报复,担心失败。
所以,毛泽东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里就说到:
单纯的流动游击政策,不能完成促进全国革命高潮的任务,而朱德毛泽东式有根据地的,有计划的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是经由乡赤卫队、区赤卫大队、县赤卫总队、地方红军直至正规红军这样一套办法的,政权发展是波浪式的向前扩大的,等等的政策,无疑是正确的。——《毛选第一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一个很重要的意义。
好了,到这里,好像打土豪、分田地的第一个技术难点就解决了,似乎一切就可以朝着直线方向,顺利的发展下去了。
然而并不如此。
三、
打土豪、分田地的第二个技术难点,是如何实现对地主的精准打击?
这个技术难点,主要是针对打土豪这一项。
要知道,那些很容易被识别出来的大地主,早就跑到国民党统治的白区去了,哪里还能等到你来收拾他呢?
而剩下的小地主,富农却是很难识别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生产力低下的年代,很多富农,小地主,表面看上去其实同贫农也差不了多少。
别说那个时代了,就算是今天,你跑到广东去,你能识别哪位大妈家里有一串收租钥匙吗?
这就导致,一段时期内,出现了很多把家里有鸡,有鸭,有谷,有鱼的都一并打掉的现象。
毛泽东后来就回忆说:
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的办法,所得不多,名誉又坏。——《毛泽东年谱(下)》
这里面当然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穷人实在是太多了。
一旦打起土豪来,在饥饿的本能唆使之下,这种乱象根本避免不了。
为此,土地革命又出台了新的政策:
除了群众能完全确定的有极端恶行的地主、劣绅之外,其余的都不做任何肉体上的消灭。
被划成地主,富农的家庭,同普通农民一样,也能分到浮财和土地。
这样一来,就不存在错打的问题了。
而且,从政治上讲,除了少数杀人放火的地主之外,还有很多地主和土豪并不是坏人,他们的所得也是按照当时的那种体制规则,靠自己劳动和智慧积攒而来。
尽管封建体制已经变得腐朽不堪,但是这并不是从肉体上消灭了他们就能解决的事情。
相反,知识分子,技术人才,往往在地主、土豪这个群体中,占据的比例是最大的,他们掌握着更先进的生产技术。
所以消灭了地主,农民不一定就富起来。
针对这些问题,毛泽东制定了保护商人,地主的一系列政策:
取消苛捐杂税,保护商人贸易;
普通商人和小资产阶级的财物一概不没收;
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依照他们的才干,分派给他们工作。
——《告商人及知识分子书》
在这一系列的政策指导之下,土地革命取得了十分骄人的成绩。
中央苏区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红军和党员都发展到十几万。
好了,到了这里,好像一切都捋清楚了吧,可以照着这个方向直线发展下去了。
然而,事实并不是如此。
四,
这一系列政策的出现,引发了新的问题:大量的地主,富农充塞进了革命的阵营里。
这在平时没什么,不过就是一群地主、富农当了公务员,为自己谋了些私利,摆摆官僚主义的架子,给自己分田的时候,尽挑肥田罢了。
归根结底,它是个人民内部矛盾,需要用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事物的发展总是在曲折中进行,不是左了点,就是右了点,当我们发现以后,就进行适当的纠正和调整,也就拉回到正轨上了。
可是,凡是总有意外。
当着这种现象,遇上以下几个因素的时候,一切就会突然失去控制。
斯大林指示:中间派是最危险的敌人;
蒋介石大军围剿,中间派开始摇摆不定,几欲反水;
一个驾驭不了复杂局面的年轻领导人(王明、博古)突然上台;
刚刚建立起的政治,法律制度还不成熟;
解决派系斗争的方法还不完善;
思想教育极端落后,导致教条主义、主观主义的泛滥。
在历史的某一时刻,所有的这些因素,居然同时汇聚到一起了。
于是,轰轰烈烈的肃反运动发生了,一场红军内部的自我残杀行动,如潮水涌开了闸门,一发不可收拾。
这场运动,在夏曦、张国焘、李韶九这类人的催化之下,变得异常的暴力和血腥。
而这一切,也反应到了打土豪,分田地这件事上。
“残酷斗争、无情打击”,
“富农分坏田、地主不分田”,
这样“极左”的土地政策,取代了毛泽东的保护地主同商人的土地政策。
此后,苏区掀起浩浩荡荡的查田运动,很多不小心多分了几寸土地的老百姓,也被当成富农打击,大量中农被误伤。
于是,就有了后来百姓逃离苏区,红军开小差,扩红开始变得异常艰难等一系列现象。
在第五次反围剿的进攻之下,苏区终于走向崩溃,五年时间取得的一切土地革命的成果,也随之付诸东流。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打土豪、分田地这事儿算是失败了吧?
此刻,别说沿着直线前进了,就算曲线也不好走了,根本就是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啊。
五,
放弃苏区之后,中央红军开始长征。
长征结束后,西安事变爆发,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渐形成。
这时候的土地革命又发生了新的变化,什么变化呢?
既然国共合作了,那你再去打土豪,分田地,就有点不合适了对不对?
好歹我也是资本家、大地主们的代言人呢,你天天跑来打我兄弟,你觉得说得过去吗?
所以这时候,毛泽东开始制定新的土地政策,原则是什么呢?
地主应该减租减息,同时农民应该交租交息,团结对外,互助互让,彼此不挖墙角,彼此不在对方党政军内组织秘密支部。——《毛选第二卷,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问题》
打土豪,分田地这事又被拉回了正轨。
但是它走上直线发展的道路了吗?
并没有,往后的数十年,这一工作依旧是在不断的曲折中前进和斗争,就如三国演义中的那句话: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这个世界上, 没有一帆风顺的事情,
也没有一条直线走向胜利的事情,
它们总在曲折和变化的道路上不断发展和前进,
而唯一不变的主题是斗争。
全文完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角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