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老蒋为啥一分也没学会?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文/小庄

一、

从红军时代的围剿战争开始,老蒋团队就专门研究过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战术,自己研究还觉着不够透彻,于是又专门请了德国军事专家帮着一起研究。

到了后来的解放战争时期,国军屡屡吃了败仗以后,老蒋团队已经不能满足于技术层面的研究了,开始上升到对毛泽东哲学层面的研究,为此还专门组建了一个“马克思辩证法”学习小组,想搞清楚毛泽东的辩证法到底有啥秘密,能在战争中发挥如此巨大的威力。

可是遗憾的是,这个研究最后也没出啥实用性的成果。


是国军队伍里没有高手吗?是黄埔系的军官们水准太次吗?

当然不可能,你看看那些早期从黄埔军校分化出来,到了我们阵营里的军官们,林彪、徐向前、聂荣臻这些有黄埔背景的元帅,哪个不是军事奇才、战功赫赫?

他们把毛泽东的那套军事思想,运用到实际战争中,玩得那叫一个风生水起,游刃有余。


那么,是毛泽东的这套军事思想,只对内不对外,国军没法习得其中的奥秘吗?

也不尽然,我们说从具体战役的部署指挥上看,那当然是高度的军事秘密了,但是从背后的战略战术的指导思想上看,那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


你的游击战、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持久与速决等等的战略战术思想,哪一个不是在抗日时期,毛泽东就在《论持久战》这篇著作中写过的?

《论持久战》不是什么秘密吧,冯玉祥狂印3000册到处发行,蒋经国连夜拜读此著,还处处作了阅读笔记,这也不是什么秘密吧。


后来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的军事思想,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比如增加了攻坚战、增加了“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等等,但是本质变化并不大。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国军在解放战争中屡战屡败后,完全不能运用同样的战略战术打几个胜仗?起码挽回一下失败的颜面呢?


其实这中间的原因《毛选》早就指出来了。


二、

在我们方面,是如此认真地纠正自己的缺点,把我们全党全军团结得差不多像一个人一样,使全党全军和人民群众密切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执行着我党中央所规定的一切政策和策略,胜利地进行着人民的解放战争。在我们的敌人方面,则一切相反。他们是那样的腐化,那样充满日益增多的无法解决的内部争吵,那样被人民唾弃而陷于完全的孤立,打了那样多的败仗,因此他们就必不可免的走向灭亡——《毛选第四卷,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


这段话就道出了关键的两个点:一个是团结,一个是人民战争。


我们先说说团结,解放军可以通过内部整风运动,整出一个空前的大团结,那么为什么国军不行呢?

他们就不能学习一下,也搞搞内部整风?

我们说,整风需要几个条件,第一是大家立场一致,这一点上老蒋那边也有一致的立场嘛,资产阶级和大资产阶级、地主和大地主的立场。

你不能说人家的立场就不是立场吧,所以这个条件他们是具备的。


第二个条件是大家持同样的理论体系,也可以说大家有一致的信仰。

我们信仰马克思,按照马克思主义进行整风学习,国民党信仰三民主义,他们也可以按照三民主义进行整风嘛。

就算三民主义没有马克思主义先进、科学,但是那也是人家的信仰,就算最后失败,那至少也不妨碍人家的团结对不对?


可是为啥国军体系就是团结不起来呢?

问题就在于整风的第三点:要整思想。

要整一个人的思想,就要回顾一个人的历史,看看这个人历史上干了些啥事?这件事背后是基于什么样的思想,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然后来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认真的剖析自己的问题,最后达到统一认识,于是就团结起来了。


这时候,我们队伍里一整,那基本上都是些认识问题,比如毛泽东认为要北上,张国焘认为要南下,就算搞出了宗派分裂,那也是认识上的问题。

对于张闻天、博古、王明等留苏派的代表,不管你怎么整,最后都只能归咎于认识问题上,比如有的人犯了教条主义错误、有的人搞出宗派主义,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属于认识上的问题。

他们中绝大多数人没有私心,他们的错误不是说为了个人那点私利,他们有思想问题,有路线问题,有宗派主义倾向,但是没人贪污、没有置办豪宅、没人给自己亲戚开后门,也没人娶小老婆。


但是你让老蒋那边整风试试,那就不是认识问题了。

你只要一开始整风,最后一看,国有财产里垄断了国家经济命脉、价值高达200亿美金的巨额财产,都是在谁的名下呢?

原来都在蒋委员长为首的四大家族手里。


走后门最多、安排自己亲戚任国家机关要职最多的人是谁呢?

我靠,原来是我们的蒋委员长。


你说这整风运动你要怎么整?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三、

所以,国军没法实现空前的大团结,士兵们打仗,是为了大家族、大财阀们的个人财富去打仗,要不是为了拿那点军饷,在乱世中混口饭吃,谁愿意为了你的发家致富豁出性命去呢?


所以解放军作战,毛泽东可以做到指哪打哪,整个军队就像一个人一样,人军合一啊。

但是老蒋的军队就做不到,所以想要集中优势兵力进攻解放军,那就是个笑话,关键时候你集中不起来,没有人愿意牺牲自己甘当侧翼阻击对手,各个想贪功,最后各个被击破。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说的人民战争。


我们说淮海战役是老百姓用独轮车推出来的,其实远远不止淮海战役,孟良崮战役、莱芜战役,哪个不是大量百姓充当战争支援?

一个士兵,背后有两三个百姓做他的后勤服务,你说这仗国军怎么打?


你说你要学习一下,也争取一下老百姓的支持。

可以啊,我们完全赞同,先把大地主手里的土地分给农民,先把官僚资本拿出来支援民族资产阶级、国家经济的发展,再跟美帝国主义废除一切有损国家利益的不平等条约。

你没有这点实际行动,那你怎么可能争取到老百姓的支持?


如果你有这样的实际行动了,好了,那么我们恭喜你,你被“赤化”了。


四、

毛泽东所有的战略战术,都是有条件的,游击战也好,运动战也好,都是在人民战争这个根基上衍生和发展出来的。

战略战术当然是极其高明的了,但是它有一个根基,就是一切立足于人民的利益。

当你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手段,都是立足于人民之上的时候,你就没有私心,那么你遇到再大的困难,你就可以克服,你就能在危机时刻力挽狂澜。


从创业角度看,这个创业团队的容错率会非常高,因为无产阶级的包容性,比任何一个阶级都要强大,宽容。


因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什么是人民?

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是包括了中国至少占95%以上的无产阶级的工人和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自由职业者、工商业人士、知识分子、爱国人士、大资产阶级中分化出来的开明绅士。


五、

事物的性质,决定了事物可能会出现的种种发展和变化。

外部的各种条件,决定了事物最终会不会出现这样的发展和变化。

所以最近抖音上有一句话被很多人点赞,也不知道是不是钱学森说的,但是很有道理:

“一个国家,经济落后了,可以用几十年赶上去,风气坏了就是几代人也难恢复。”



历史文章:

团结-批评-团结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角楼上

支持游无穷网站的发展

类似文章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