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与自我批评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文/小庄
最近有一个叫方方的作家,在自己写的日记里就出现了很多关于“批评”的内容,我翻了一下她的日记,发现她应该是不懂什么叫批评与自我批评的。
所以借着这个事,正好聊一聊什么是批评与自我批评。
首先,我们当然要承认,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可以不分时期的。
为什么那么说呢?
因为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帮我们克服骄纵的情绪,认清将来的困难,作好迎接未来的心理准备。
而在形势十分严峻的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能帮我们克服内部消极因素,统一思想,扫清障碍,最后实现团结一致向前看的目的。
前一种情形好理解,毕竟大家顺风顺水的时候,批评的话都比较容易听得进去,但是后一种情形则有部分人无法理解,他们觉得大家都在前线拼死拼活,你在后方搞什么批评与自我批评,你不是故意给革命的事业挑刺吗?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看看历史。
1942年的形势就十分严峻,一方面是日本连续的大规模扫荡行动,对我军各大抗日根据地造成了十分严重的损害,我们熟悉的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就是那个时候牺牲的。而另一方面又是国民党军不断的刻意制造双方间的军事摩擦,掀起一轮轮的局部内战。
就是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之下,党内开展了普遍的整风运动,大家纷纷开始做批评与自我批评。
这样大面积地,普遍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运动,最后是实现了空前的大团结,统一了大家的思想,大面积扫清了革命事业中存在的主观主义、宗派主义、教条主义现象,为后来的一系列艰苦奋战,乃至赢取最后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所以我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可以不分时期的。
甚至可以说,越是形势严峻的时候,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显得越发的重要。
但是这只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又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它有几个关键点是必须要把握好的,否则就非但起不到良好的作用,甚至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这次方方日记中的“批评”,为什么引起群众的抵制和不满?就是因为她不懂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键点,把批评变成了指责。
指责多简单哪?你随便从街上拉一位大妈过来,她都能就某件事,某些现象指责几句,但是你要她作出合理的批评,这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所以,这篇文章我们就详细说一下,如何才能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
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第一个关键点是什么?
是立场。
整风运动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最先确定的一个原则问题就是立场问题。
一个资产阶级立场的人,和一个无产阶级立场的人,你们怎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呢?对不对?
你把这样两个立场根本不同的人放在一起,其结果就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你能试想一下,你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去跟蒋介石探讨一下“打土豪、分田地”的可行性方案,然后就这个方法开展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题教育活动是怎样的场景吗?
又或者,你站在中华民族的立场上,去跟二战时期的日本帝国主义探讨一下“如何团结起来反对法西斯”,然后就这个议案开展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大讨论,能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呢?
所以,批评与自我批评,首先就建立在同一个立场的基础之上,这是一个必要条件。
这次抗疫也是一样,大家不是不能接受批评,相反,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大家都在接受批评。
李文亮事件刚刚发生的时候,那是抗击疫情十分严峻的时候,但是中央还是迅速派出调查组去处理和解决群众的质疑,这就是接受批评的最好的表现。
因为大家明白,这种质疑是站在更好的抗击疫情的立场上的,是为了扫清抗疫中的阴暗面而发出的质疑。
包括关键时期对红十字会的调查,相关领导人的处理,都是接受批评和质疑的表现。
所以,只要是站在群众生命健康的立场上的批评,不管合理的还是不合理,大多我们都选择了接受。
二、
立场问题只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一个基础要素,但是光有立场还不够,还得有同一套理论和方法。
在延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用的是什么理论和方法呢?
是马列主义。
大家都统一用这套理论和方法去看待和分析问题。
所以,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始之前,大家首先干的一件事情就是先学习。
学习什么呢?学习马列主义,学习《实践论》、学习《矛盾论》,目的就是为了大家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时候,能用马克思的观点,去对事物作出具体的分析。
在这里,我们的批评是分析,不是指责。
是用马克思的实践理论,矛盾理论,辩证法的理论,去把一件事情,一个决策,一套方针分析清楚。
找出它正确的一面和有害的一面,找出它的优点的一方面,同时也找出它的缺点的一方面。
包括对人的批评,我们也是采取分析的方法和态度,用马克思的辩证法,对一个人的历史,决策等等作出科学的分析,从而使得他思想上认识到自己对的地方和错的地方,借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没有一套大家共同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困难的。
就比如,英国要搞什么“物竞天择”,要让大家生出抗体来抵御病毒,而我们坚信“以人为本”,需要大家都尽可能的活下去。
这就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也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这个时候,人家是听不进去我们的批评的。
因为双方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不一样。
你用矛盾的世界观,说明事物的发展是内部矛盾推动的,从这样的依据出发,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而对方在这个时候,跟你来一句:是上帝创造了人类,来吧,阿门,让我们一起祷告吧。
这时候,你的批评对他来讲,是毫无意义的。
三、
大家站在同一个立场,又有同样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那么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事,就基本靠谱了,但是又不完全够。
不知道大家是否疑惑,为什么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两个词总是连在一起的呢?
它们一个是对着别人,一个是对着自己,主体不同。
而且,批评和自我批评不一定非得联系在一起,不是说批评了别人,就一定得做一个自我批评来让对方心里舒服一点,释怀一点。
这样就太形式主义和机械主义了。
之所以批评和自我批评总是放在一起的,根本原因是:
你可以批评别人,但是你自己也得经得起别人的批评。
说白了,做人不能搞双标,你批评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要随时都能客观的分析自己,敢于作自我批评,也敢于接受别人的批评。
咱不能像方方一样,一边批评有人搞特殊,一边自己找警车把侄女送出国。
所以我们回头看,方方作家的批评为什么激起群众的愤怒?
因为她的批评,是站在资产阶级精英主义的立场,指责却不分析,质疑却无凭据。
最后群众回头一看,居然还是只双标狗。
历史文章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角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