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喊民主,民主到底长啥样?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文/小庄
我们都喜欢民主,也常常高喊民主,可是什么是民主?如何看待民主?却是很多人不甚明了的。
很多人口中所喊的民主,是虚无缥缈的,是绝对化的,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
这个号主要功能就是读《毛选》,《毛选》里很多文章都谈论过民主,那么《毛选》里的民主有些什么特点呢?
我想至少有三个特点:
一、只有具体的民主,没有抽象的民主。
红军内部就很讲究民主,但是这些民主都是具体的,看得见的。
比如:军官不得打骂士兵,士兵掌管伙食,部队内部经济公开,士兵有对具体事物的发言权等等。
这些都是民主,没有这些民主的政策,行动,那么红军就和白军没什么区别。
如果你对自己的民主权力不满意,那你得说出来啊,你不能整天让人猜,对不对?
整天高喊着,我要民主,我要民主。
可是当着别人问你,“兄弟?你想要个啥样的民主啊?”。
你却只知道说:“别管我要啥民主,总之,我就要民主。”
哥们些,你这话让人很难办啊。
“民主”是观念性的东西,体现在具体的政策,条例上,它不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口号,不是艺术家玩的抽象的东西。
它应该是实实在在的权力,义务,规则。
脱离了具体的内容,民主就沦为空洞的口号,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
而基于具体的民主,又衍生出了它的第二个特点。
二、只有相对的民主,没有绝对的民主。
红军在长征途中,有一件很有趣的事。
在毛泽东指挥红军一渡赤水之后,林彪提出来:“准备消灭驻守在打鼓新场这个地方的滇军一个师的兵力”。
中央召集了20多人参加讨论这次军事行动,充分发挥了所谓的民主主义的精神。
可是会议上,只有毛泽东一个人对打这场战役持反对意见,周恩来表示中立,其余所有的人都表示赞成打这一仗。
这里面就有很大的问题,问题在哪呢?
这20多人里面,有大半以上,完全没有接触过军事工作,剩下一小半,虽也有人参与过军事工作,但是却缺乏一定的战略眼光。
但是一旦搞军事民主,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那么最后得出的军事结论,往往与实际战争情况相距甚远,且严重缺乏战略规划。
于是正确的意见往往被否决,错误的意见最后反而得到执行。
当然,这场战役最后没有打成,是因为就在当晚我军就收到的新的情报,毛泽东同周恩来认真分析了情报和计划,最后得出结论:打鼓新场打不得,毛泽东是正确的。
此后,大家开始意识到,军事上搞绝对的民主,搞少数服从多数的危害性是很大的,后来便取消了军事上的绝对民主化。
于是,就有了接下来的三渡赤水,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等一系列逆天操作。
所以,很多时候,其实只有相对的民主,没有绝对民主。
那么,如何判断哪些东西需要民主?哪些东西不需要民主呢?
这又引出了《毛选》中,关于民主的第三个特点。
三、我们需要光明正大的民主,而不是“黑衣蒙面”的民主。
光明正大的东西不一定是对的,但它能最快的接受实践的检验。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不犯错误,所以也就没有什么政策,条例一定是对的,那么,这些所谓的“民主”的政策,该如何判断它是不是正确的呢?
只有一个办法,光明正大的提出来,让实践快速的去检验。
你反对什么政策,那么请你光明正大的阐述你的理由;
你想要什么民主,自由,也请你光明正大的提出来,并阐述你的理由;
谁来评判你们阐述的理由是不是合理,是不是应该被接受和采纳呢?
如果是在香港,那么我想至少可以交给香港地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毛主席常说:
要永远相信人民群众中的大多数人是好的,要永远相信军队中的大多数士兵是好的。
最后,天欲其亡 ,必先令其狂,香港废青们,好自为之吧。
全文完
历史文章推荐: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八角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