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澎湃S2处理器多次流片失败!中国芯片崛起到底有多困难
本站已不再更新,详情见关于本站,如果有缘的话我们微信(youwuqiong2022)再见吧!
回顾2018年,可能最大的痛还是在无芯之痛,贸易战中总被人卡脖子,比如中兴,被人罚了17亿美元。
中兴肯定肠子都悔青了,心想要是之前把这17亿美元的净利润用于技术人员,用于研发,恐怕就没有今日之耻了。美国想搞中兴,最多也就是抓个中兴的高管。
相比之下,还是挺佩服小米的雷军(人称雷布斯)的,他缔造了一个奇迹。小米成立于2010年,仅仅用了4年时间,估值从2.5亿美元就提升到了400多亿美元。
2018年初的年会上,雷军发表了一段意气风发的讲话,说:营收过千亿这件事,苹果用了20年,华为用了21年,小米仅仅用了7年。
但是这一路走来并不容易,中间险象环生。小米本来依靠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实现了开门红。2015年的时候,小米士气高涨,准备推出当时的旗舰产品——小米Note1。
Note1定价原本在3000元,是小米向中高端爬升的关键一步。整个公司对这件事非常重视,甚至为此召开了 8 次发布会。
这款中高端旗舰产品,采用高通最新的八核64位处理器骁龙810。这款处理器被高通寄予厚望,设计标准相当高,对标苹果5S的A7处理器。
按设计标准,骁龙810性能极为强大,不但能输出4K信号到手机显示屏,还能同步输出4K到外接设备,几乎所有规格都是最高标准,同时功耗控制也相当出色。
骁龙810在发布之前,可谓出尽了风头,赚足了眼球,引得不少手机厂商对其趋之若鹜,翘首以盼,抢着下单。
小米也不例外。然而没想到骁龙810由于先天不足,发热量惊人,这下可把众多手机厂商坑惨了,并且连个讲理的地方都没有。
当时出现了很多段子,调侃小米。说为了对比屏幕的硬度,有人找来两只盒子,一边放苹果手机,一边放小米手机,然后再各放入一只螃蟹。
几小时后,先打开装苹果手机的盒子,一看傻眼了,手机被螃蟹夹出了划痕;于是赶紧打开另一只盒子,发现小米手机完好无损,不过就是螃蟹熟了……
还有人说这是他这辈子用过最贵的暖手宝,老难忘了,因为是夏天使用的。还有人调侃,这正应了小米的那句口号:为发烧而生……
这一下子打乱了小米的战略部署,痛失冲击中高端的绝佳机会,而且严重影响了小米的口碑,增长势头减缓。2016年的出货量比2015年下降了36%!
小米经常被高通打乱节奏。比如小米5,原本打算享受高通骁龙820的先发特权,结果骁龙820一拖再拖,导致小米5也一再难产,最后拖了将近一年。
商场如战场,敌人的炮火猛烈,我们却趴在战壕里等弹药送上来,这无异于等死。这种心情如同当年的周瑜,连环计方方面面一切就绪,就差一场东风。
相比之下,华为就主动多了。在“火”龙810发烧门之后,华为迅速抓住战机,推出了多款装有海思自主芯片的高端机(比如P9),一炮打响,实现了大逆转,站稳了高端市场。
而且由于是自己的芯片,完全自给自足,弹药充足,想什么时候来一炮就来一炮,想什么时候发布新机就什么时候发布新机,完全不用担心供应链掉链子,牢牢掌握了商场的主动权。
也正因为被卡脖子的滋味不好受,所以雷总早在2014年就偷偷注册了一个小米的全资子公司——松果电子,而且官网首页图令人感动——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原来在卡脖子之前,雷布斯已经提前布局,准备做芯片。赞雷总的雄心壮志,做人如果没有理想,跟咸鱼又有什么区别?
然而芯片做起来谈何容易,难度不比两弹一星小。2017年2月28日,小米在北京发布了自家研制的澎湃S1,并用到了小米5C中,成为了继iPhone、华为和三星之后第四家拥有自主研发芯片的手机公司。
但这毕竟是第一款自主生产的处理器,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也锻炼了队伍,但表现还不尽如人意,所以市场反响很糟糕。
因为发热严重,看视频,运行软件就会发热。并且只支持移动4G,不支持电信。即便是降价200元,这款中端新机在618活动期间的4天时间里,也仅仅卖出去了7部。
由于怕影响用户体验,小米5C从商城下架。但是雷布斯并没有放弃,投入到了澎湃S2的研发中,澎湃S2将采用台积电16纳米的制程技术,对标高通骁龙720和华为的麒麟960。
芯片从设计到生产,一般要经过这样几个流程。电路图设计好之后,要先拿到代工厂进行流片,也就是试生产。
即使电路在设计环节没问题,但受到加工工艺的限制,生产出来的产品性能不能达到要求,有没有缺陷,还是个未知数,因此必须流片试产。
如果流片成功,也就是试产出来的产品达到了设计要求,那就可以放心地进行大规模生产。如果流片不成功,那就要继续修改,优化设计。
由于芯片加工非常复杂,环节很多,就算是只试产1片,也要走完所有流程。所以流片成本非常高,无论成功与失败。像手机处理器这种,流一次片要几千万。
然而澎湃S2,至今已经流片了好几次了,前几次根本就不能亮机,到2018年3月第四版的时候,又发现芯片有重大缺陷,需要推倒重来。
2018年7月第五版后,依然有大量晶体管无法工作,需要再次调整设计方案。
澎湃S2迟迟没有发布,很多人都以为S2要凉,还有人认为这本来就是个骗局,是为了上市圈钱。
所以现在小米有点儿骑虎难下,数亿美元已经投入进去了,然而现在依然不见起色。继续吧,是个无底洞;收手吧,前边的投资算是打水漂了,而且还失去了梦想。
我觉得小米不能放弃做芯片的梦想,但是要调整策略,重新认识和评估芯片的研发难度,然后把太祖的《论持久战》再翻出来看看,不能指望毕其功于一役。
太祖一向主张,不打无把握之战,原因是损兵折将,消耗自己的士气,更消耗自己的有生力量。作为一个企业,现金流就是有生力量。
所以不能隔三差五就去流片,还是要想办法请高人提高设计水平。同时,如果产品性能不行,千万不能糊弄用户,强行上市,一旦透支了用户的信任,那等于走上了绝路。
我觉得大家要给小米一点时间,如果能轻易攻克芯片难题,那就不叫核心技术了。华为有今天的成就,是因为已经在芯片领域埋头苦干了十几年了,小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打铁还需自身硬”,没有核心技术就要被人卡脖子。如果要让自己硬起来,那就要不断地锤炼自己,提升自己。因此我希望小米能够调整思路,然后把自主研发的路子坚持下去。
【 ↓苹果拦不住你对蛋总的赞赏↓ 】
超级学爸 超级学妈
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超级学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