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我们应该读什么书?

我们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把不清楚的事情弄清楚,把不了解的东西研究透。谁也不想读书越读越糊涂吧?说来也怪,现在的书,就是让人越读越糊涂,大学毕业生出了学校,茫茫如丧家之犬,无所适从。 哪些书能够把事情讲清楚,把东西研究透呢?是那些研究规律的书。研究宇宙的…

从硫磺岛到上甘岭,美军的“地毯式轰炸”为何总是没效果?

其实老实来讲,相对于美军其他山地攻坚作战战例,硫磺岛还不是最丢人的。 比如在卡西诺山,美5军和英8军以24万大军,1900辆坦克,4000架飞机对阵德第10军10万人。盟军占据绝对制空权和技术兵器碾压优势,就这足足打了5个月,盟军伤亡5.5万人尸骨累…

中国八大菜系之首的鲁菜,真的过时了吗?

说起山东特色食品,多少人首先想到的是煎饼卷大葱?那考验牙口的决绝一嚼,配上一股冲鼻的辣,似乎真的很能代表山东人的坚韧和豪爽。在黄焖鸡横行天下之前,大葱和煎饼可谓以一己之力为山东食品代言。 而“鲁菜”的名号好像已经沉寂了许久,现在的人们已经不怎么在带美…

郭建龙|苦难是否可避免?——从世界看近代中国的内与外

作者|郭建龙  自由作家,社会观察家,曾任《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公元1840年(道光二十年),第一次中英战争爆发,中国的国门被强行打开。本书所描写的时段也截至这一年。 但本书将探讨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中国近代所遭受的苦难是否是可…

军统临澧特训班,位于常德的特工“黄埔军校”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变之后,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曾打算在上海或南京举办一个大规模特务训练班,但没有预料到上海和南京很快就沦入敌手,因而未能进行。 1937年冬天,他到武汉指派原在上海附近松江、青浦两县主持苏浙行动委员会武装特务干部训练班的副主任余…

从明到清,甲胄如何演变,故宫收藏努尔哈赤祖孙三代铠甲给出答案

说到清朝甲胄,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八旗军的各色衣甲,色彩斑斓极具辨识性。八旗的甲胄也是承袭的明军甲胄并逐渐加以改进。 由于火器使用的普及,从明到清,传统甲胄从铁甲到布面甲到棉甲进行演变,以更好应对战场的变化。 从观赏性上来说,威风凛凛的传统铁甲显然强于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