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到清,甲胄如何演变,故宫收藏努尔哈赤祖孙三代铠甲给出答案
说到清朝甲胄,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八旗军的各色衣甲,色彩斑斓极具辨识性。八旗的甲胄也是承袭的明军甲胄并逐渐加以改进。 由于火器使用的普及,从明到清,传统甲胄从铁甲到布面甲到棉甲进行演变,以更好应对战场的变化。 从观赏性上来说,威风凛凛的传统铁甲显然强于略…
说到清朝甲胄,大多数人的印象是八旗军的各色衣甲,色彩斑斓极具辨识性。八旗的甲胄也是承袭的明军甲胄并逐渐加以改进。 由于火器使用的普及,从明到清,传统甲胄从铁甲到布面甲到棉甲进行演变,以更好应对战场的变化。 从观赏性上来说,威风凛凛的传统铁甲显然强于略…
1937年“八一三”上海事变之后,国民党军统局长戴笠曾打算在上海或南京举办一个大规模特务训练班,但没有预料到上海和南京很快就沦入敌手,因而未能进行。 1937年冬天,他到武汉指派原在上海附近松江、青浦两县主持苏浙行动委员会武装特务干部训练班的副主任余…
戟的历史 戟是一种古老的兵器,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世本》言蚩尤“作五兵:戈、矛、戟、酋矛、夷矛”。蚩尤是神话传说人物,可信度也许不足。《诗经 秦风》:王与兴师,修我矛、戟。可见戟的出现时期较早。 它从最早的冷兵器矛和戈演化而来,矛以刺击为主,戈以钩…
1949年6月,上海市公安局社会处接到淞沪警备司令部转来一份文件,文件是在该部门帮助工作的地下党员老胡同志提供的重要线索:本市陕西北路141号的白俄魏克特家里可能设有秘密电台。 上海市公安局十分重视,立即交由王征明、桂苍凌等人负责组织力量开展侦察。经…
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在中缅边境丛林中悄悄地进行着一场战役——中缅边境勘界警卫作战。 为何打这场战争?缘由是这样的: 淮海战役中,国民党军第十三兵团被解放军围歼后,漏网的该兵团司令官李弥化装成平民,脸涂面粉,假充哑巴,逃回南京。在南京蒋介…
弩是装有托柄和释放装置的弓,它以机械力射出箭支,是由弓发展而成的一种远程射杀伤性武器。弩和弓的主要区别在于,弩依靠弩机实现张弦和发射过程的奋力,做到储能和择机发射。 对一把弩来说,它的关键部位是弩机,技术集中体现在弩机上。 弩机是中国古代工程技术的发…
根据1945年7月26日发布的《波茨坦公告》: “直至如此之新秩序成立时,及直至日本制造战争之力量业已毁灭,有确定可信之证据时,日本领土经盟国之指定,必须占领。” 中国是战胜国,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中国向日本派驻军队,协助盟军占领日本,被提上了…
也先这个名字,很多人都不陌生,知道他是因为他在土木之变中震惊世界的表现,那一刻,虽然他并没有黄金家族血统,但仿佛成吉思汗附体,那是也先一生的巅峰时刻。 也先家族的来龙去脉 要了解也先,必须先从他家族的来龙去脉讲起,瓦剌是元明时期对西部蒙古的称呼,也称…
“只要他们没有杀害我,我总有洗刷沉冤的一天!” 1999年12月,60岁的李文和暗自在心中发下誓言。 李文和,1939年出生于台湾,1964年赴美深造数年后,获得得州农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期间,他于1974年成为美国公民,并在1978年进入洛斯阿…
(小院关于土木堡之变的一系列文章) (接上篇)先说后世的英宗和王振的评价,传统的观点是,英宗是个昏君,王振是个奸宦,英宗完全是受了王振的怂恿,才会一意孤行决定亲征,在回军路上,由于王振的瞎指挥,行军路线混乱,没有选择安全的蔚州-紫荆关路线,而是走了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