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极”呼之欲出,江西坐不住了
支起中三角“最弱一角” 东南西北四大城市群包围下,唯独中部地区还没有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今年以来,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谁能率先成为中国经济“第五极”的讨论愈发激烈。 尤其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来说,曾经近在咫尺的“第四极”愿望落空之后…
支起中三角“最弱一角” 东南西北四大城市群包围下,唯独中部地区还没有一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城市群。今年以来,围绕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中原城市群,谁能率先成为中国经济“第五极”的讨论愈发激烈。 尤其对于长江中游城市群来说,曾经近在咫尺的“第四极”愿望落空之后…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指挥棒”? 进入9月,各大高校陆续开学,第二轮“双一流”评选也进入收尾阶段。 根据规划,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如今距离2017年首轮名单公布已经过去4年,今年将是新一轮评选酝酿工作的重要节点。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
在更大空间范围发展“上海” 都市圈、城市群,是未来一段时间中国发展最大的“结构性潜能”——这已成为一个普遍共识。问题是,如何厘清二者之间的关系? “现在谈到一体化,说得比较多的往往是城市群,对都市圈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也缺乏相应的机制、政策和组织机构…
如何真正摆脱“人才中转站”的宿命? 继提前两年完成百万大学生留汉计划后,武汉近日晒出最新“成绩单”—— 2017年以来,4年新增留汉大学生139.4万人,大学毕业生留汉比例由2016年42.18%上升到2021年65.12%,连续4年成为人才净流入城…
解决“卡脖子”难题的重要一环 每年7月的中央政治局会议,都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这也是观察下一阶段宏观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很多人注意到,最近的这次会议,“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成为一个重磅信号。 按照官方说法,专精特新中…
园区比拼,孰强孰弱?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产业园区伴随改革开放而生,在4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相继衍生出经开区、高新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合作区等诸多类型。其中,国家经开区和国家高新区无论发展成效还是经济贡献,都最为突出。 据赛迪顾问…
未来10-15年的趋势预测 城市群已经成为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主流,伴随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到亚太地区,全球城市群研究与发展进入21世纪的中国新时代。 自2006年,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首次提出“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以来,十八大、十九大报告、…
东部恒强,中西部突围 在我国城镇体系中,县城一头连着城,一头连着乡,是城乡融合发展的纽带,也是经济运行的“神经末梢”。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姚洋曾分析,我国未来的城市化有两个趋势:一是人口从三四线城市向一二线城市再集中;二是农村居民向县城集聚,…
“最没存在感”的经济第一大市 都说经济发达的非省会城市名气不会太差,但泉州是个例外。 昨天下午,我国世界遗产提名项目“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顺利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审议,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围观的泉州网友…
加速弥补“软肋” “ 浙江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与浙江在全国的经济文化地位,与人才强省、创新强省首位战略要求,与浙江人民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还不匹配。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 7月2日,浙江省教育厅官网公布《浙江省高等教育“十四五”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