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鼻衄,流血不止,这一味常见药足矣!
田某,女,37岁,医生,1978年7月3日诊。鼻干数日,今日上午10点许突然鼻衄盈碗,急予局部冷敷,血不止,又予填充压迫止血,竟倒流入口而出。诊其脉数,处方予桑白皮50g水煎服,服后血止,后数年来未再出血。 李老按: 鼻衄乃常见病症,原因…
田某,女,37岁,医生,1978年7月3日诊。鼻干数日,今日上午10点许突然鼻衄盈碗,急予局部冷敷,血不止,又予填充压迫止血,竟倒流入口而出。诊其脉数,处方予桑白皮50g水煎服,服后血止,后数年来未再出血。 李老按: 鼻衄乃常见病症,原因…
医案 温病发斑疹 仲华介弟(小编:“介弟”是对他人弟弟的敬称)季才,秋,得外感病,证见微寒热,鼻鸣,咳嗽,脉浮大数实。此属上焦风热之证。余初为解表,继进清里之剂,2 剂,证减而余热未尽。季才以为无关紧要,置之。数日后,热逐盛,不恶寒,头重,心烦,口渴…
伤寒腹痛 洪锦超妻,产后 3 个月,以营气不足之体,忽患伤寒,腹中急痛。 余察其容颦蹙而欲哭,足重懒步,目无神光,睛珠上视或斜视,呈现不胜疲乏之态,再察其肤色及四肢则黯然不泽,按其手足则微厥,脉沉无力,显见一派心阳不足,血运迟滞之象,然而又见其舌苔带…
中消病 20 年前余曾治愈一中消病,此症少见,用药单纯,而得卓效,补记之,以供参考。 黄某,时年已 60 余,以售旧家具为业,其人丰盛,体亦魁梧,某年(约 1938 年)得中消病,口渴引饮,小便频数,大便极少,终日食而不饱,日食米逾斗,见之者莫不惊异…
中药有不少是药食同源的,如生姜就是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或有医者认为生姜在临床处方中可有可无,其实不然。生姜始载于汉末的《名医别录》:“味辛,微温。主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止呕吐。又,生姜,微温,辛,归五藏。去痰,下气,止呕吐,除风邪寒热。久服小…
法为法则、规范,意为灵活、个性。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必须法中有意,意中有法。楷书法多于意,草书则意多于法。可以说,楷书是尚法的典范,而狂草则是尚意的极致。由此可见,楷书是以法为主的法与意的结合,草书则是以意为主的法与意的融和。 同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倒经案 患者李某,女性,19 岁,保健院护士,1956年12月5日来诊。 自诉 1953 年起,周期性流鼻血,近 1 年来逐渐严重,现整日觉鼻塞、鼻痒甚,自觉有热气上冲欲呕,微咳,头痛、记忆力减退,并脱发明显,自觉流鼻血之后,每月经量逐渐减少,至 1…
发热泄泻医案 陈某,男性,18 岁,发热 40℃、头痛、泄泻,大便溏薄中有黏液,便时不快,日夜行 10 多次,里急,口渴,苔黄,脉浮数。 处方:葛根六钱,黄连三钱,黄芩三钱,炙甘草二钱,茯苓五钱,泽泻三钱,猪苓三钱。给药 1 剂。 复诊:热退,大便烂…
盗汗5年 患者:罗某,男,51 岁,饮食业工人,1957 年 3 月 1 日来诊。 自诉于 1952 年起,夜间出汗已5年,目合则汗,每夜湿透内衣三四件,屡经中西医治疗,服固表收涩之剂很多(如黄芪、麻黄根之属),无效,乃来就诊。诊之面色青白,瘦弱少气…
李观达,邑之城内人,在吾乡南蓈墟业屠。(小编:李观达,我故乡南蓈城里人,是个屠夫。) 忆武昌起义前一年,岁次庚戌,余肆业广东陆军军医学堂,适暑假归乡,观达缠绵床笫,群医束手,病在弥留。 友人与余善者,谓余负笈羊城有年,必能以奇方妙术,拯救沉疴。群邀往…